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紡織方面的殺菌加濕裝置。
背景技術:
提高紡紗車間相對濕度能使纖維和機件的導電性能加強,靜電容易通過機件取得中和,所以提高車間相對濕度是解決車間靜電干擾問題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現有毛紡織原料已遠源不同與傳統的毛紡織原料,除了毛纖維外,一些新型原料及不同領域的紡織原料,均為毛紡織行業所運用,特別是一些新型原料如防縮羊毛、絲光羊毛、馬海毛和絹紡所用的絹絲、榨蠶絲等,由于其纖維光滑、抱合力差,生產過程中如果濕度和回潮不足,纖維與纖維,纖維與機械極易造成靜電,產生飛花,發生纖維繞機件現象,不僅影響了產品質量、還妨礙了生產的順利進行,增加了擋車工的勞動強度;以上纖維所需要的生產環境要求濕度達到85-90%,才能較好消除靜電干擾;而目前大部分的傳統毛紡織工廠,車間的空調效果相對濕度最高只能達到75%(適用毛纖維的紡紗),環境濕度滿足不了以上纖維的生產;其次由于生產過程中纖維需要不斷梳理、欠伸、進行抽長拉細的連續作業,因此纖維每進行一次梳理,纖維放濕就增加一次,由于纖維具有吸濕慢、放濕快的生產特點,吸收的環境水分遠彌補不了纖維由于梳理而揮發掉的水分,所以纖維的回潮就越來越小,靜電越來越大,造成的飛花就越來越多,纖維繞機件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可紡性會越來越差,僅靠加油水和空調加濕,已不能達到其生產要求,現有的加濕裝置,加濕速度慢,長期使用的霧化管道內部容易滋生細菌,不利于紡織加工。
因此,發明一種用于紡織方面的殺菌加濕裝置顯得非常必要。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紡織方面的殺菌加濕裝置以解決現有的加濕裝置,加濕速度慢,長期使用的霧化管道內部容易滋生細菌,不利于紡織加工的問題。一種用于紡織方面的殺菌加濕裝置,包括加濕器,臭氧發生器,增壓泵,進水口,進水口電磁閥門,霧氣傳輸管道,霧氣電磁閥門,臭氧傳輸管道,臭氧電磁閥門,加濕管,固定裝置,固定孔和霧氣出口,所述加濕器上方的左側設有進水口;所述進水口上安裝有進水口電磁閥門;所述加濕器上表面的中間位置安裝有霧氣傳輸管道;所述霧氣傳輸管道上的下方安裝有霧氣電磁閥門;所述霧氣傳輸管道中間位置的右側安裝有臭氧傳輸管道;所述臭氧傳輸管道上的下方安裝有臭氧電磁閥門;所述臭氧傳輸管道的另一端安裝有臭氧發生器;所述霧氣傳輸管道上的左側上方安裝有增壓泵;所述霧氣傳輸管道的頂端安裝有加濕管;所述加濕管的上表面上均勻的設有霧氣出口;所述加濕管的左右兩端均安裝有固定裝置;所述兩個固定裝置上均設有固定孔。
所述霧氣傳輸管道與加濕管之間的連接方式為固定連接,有利于霧氣傳輸管道與加濕管之間連接的穩定。
所述霧氣傳輸管道與臭氧傳輸管道之間的連接方式為固定連接,有利于霧氣傳輸管道與臭氧傳輸管道之間固定的穩定。
所述霧氣傳輸管道、臭氧傳輸管道和加濕管的材質均為塑料材質,有利于管道的安裝,且降低成本。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設有的臭氧發生器,方便對霧氣傳輸管道和加濕管中的傳輸的霧氣進行殺菌處理,設有的增壓泵,增加霧氣輸送過程中的壓力,有利于霧氣快速的進行運輸,加快紡紗加濕的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加濕管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圖中:
1-加濕器,2-臭氧發生器,3-增壓泵,4-進水口,5-進水口電磁閥門,6-霧氣傳輸管道,7-霧氣電磁閥門,8-臭氧傳輸管道,9-臭氧電磁閥門,10-加濕管,11-固定裝置,12-固定孔,13-霧氣出口。
實施例:
如附圖1至附圖2所示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紡織方面的殺菌加濕裝置,包括加濕器1,臭氧發生器2,增壓泵3,進水口4,進水口電磁閥門5,霧氣傳輸管道6,霧氣電磁閥門7,臭氧傳輸管道8,臭氧電磁閥門9,加濕管10,固定裝置11,固定孔12和霧氣出口13,所述加濕器1上方的左側設有進水口4;所述進水口4上安裝有進水口電磁閥門5;所述加濕器1上表面的中間位置安裝有霧氣傳輸管道6;所述霧氣傳輸管道6上的下方安裝有霧氣電磁閥門7;所述霧氣傳輸管道6中間位置的右側安裝有臭氧傳輸管道8;所述臭氧傳輸管道8上的下方安裝有臭氧電磁閥門9;所述臭氧傳輸管道8的另一端安裝有臭氧發生器2;所述霧氣傳輸管道6上的左側上方安裝有增壓泵3;所述霧氣傳輸管道6的頂端安裝有加濕管10;所述加濕管10的上表面上均勻的設有霧氣出口13;所述加濕管10的左右兩端均安裝有固定裝置11;所述兩個固定裝置11上均設有固定孔12。
所述霧氣傳輸管道6與加濕管10之間的連接方式為固定連接,有利于霧氣傳輸管道6與加濕管10之間連接的穩定。
所述霧氣傳輸管道6與臭氧傳輸管道8之間的連接方式為固定連接,有利于霧氣傳輸管道6與臭氧傳輸管道8之間固定的穩定。
所述霧氣傳輸管道6、臭氧傳輸管道8和加濕管10的材質均為塑料材質,有利于管道的安裝,且降低成本。
工作原理
本實用新型通過固定裝置11上設有的固定孔12將加濕管10進行固定,待對紡紗進行加濕時,加濕器1開始工作,打開霧氣電磁閥門7,將產生的霧氣通過霧氣傳輸管道6進行輸送,同時臭氧發生器2開始工作,打開臭氧電磁閥門9將產生的臭氧通過臭氧傳輸管道8進行傳輸至霧氣傳輸管道6內,對霧氣進行殺菌處理,增壓泵3對霧氣進行增壓,加快霧氣的輸送,最后霧氣通過加濕管10上表面均勻設有的霧氣出口13排出,對待加濕的紡織進行加濕處理。
利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技術方案,或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啟發下,設計出類似的技術方案,而達到上述技術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