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細紗機,屬于紡織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細紗機的生產單元是紗錠,常以每千錠小時的產量(公斤)來衡量細紗機的生產水平。紡紗廠生產規模是以擁有細紗機的錠子總數來表示的。每只錠子(紗錠)上所紡的紗會由于各種原因而斷頭,常以千錠小時發生的斷頭數表示斷頭率。斷頭率的高低影響勞動生產率、設備生產率、細紗質量和車間含塵量。
現有的細紗機,紗容易纏繞會導致錠子上紡的紗斷頭,影響產品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種不易纏繞的細紗機,紗架上的粗紗在分條器的作用下分離紗線,減少了設備的斷頭率,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不易纏繞的細紗機,其特點是:它包括粗紗筒、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羅拉和紗錠,所述第一支撐桿上套設有分條器,所述分條器包括套管,套管套設在第一支撐桿上,套管的中部設置有第一凸起,套管的兩邊分別設置有第二凸起,第一凸起與第二凸起之間形成兩個凹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一種不易纏繞的細紗機,粗的紗線從粗紗筒出來后經第一支撐桿上的分條器分離,防止紗線纏繞,隨后經第二支撐桿和羅拉,最后成為細紗在紗錠上完成紡紗,生產過程中,在分條器的作用下,避免了紗線纏繞,減少了斷頭率,提高了細紗機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不易纏繞的細紗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第一支撐桿處的A向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分條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粗紗筒1,
第一支撐桿2,
第二支撐桿3,
羅拉4,
紗錠5,
分條器6,
第一凸起6.1,
第二凸起6.2,
凹槽6.3,
套管6.4,
紗線7。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不易纏繞的細紗機,它包括粗紗筒1、第一支撐桿2、第二支撐桿3、羅拉4和紗錠5,紗線7依次經過粗紗筒1、第一支撐桿2、第二支撐桿3和羅拉4,最后在紗錠5上完成紡紗,所述第一支撐桿2上套設有分條器6,所述分條器6包括套管6.4,套管6.4套設在第一支撐桿2上,套管6.4的中部設置有第一凸起6.1,套管6.4的兩邊分別設置有第二凸起6.2,第一凸起6.1與第二凸起6.2之間形成兩個凹槽6.3,從粗紗筒1出來的粗紗經過兩個凹槽6.3分離,避免了粗紗的纏繞。
其中,第一支撐桿2和第二支撐桿3起到導向的作用
工作原理:
粗的紗線7從粗紗筒1出來后經第一支撐桿2上的分條器6分離,防止紗線7纏繞,隨后經第二支撐桿和羅拉4,最后成為細紗在紗錠5上完成紡紗,生產過程中,在分條器6的作用下,避免了紗線纏繞,減少了斷頭率,提高了細紗機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