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切邊模,特別是涉及一種帶有廢料切刀的切邊模具。
背景技術:
沖壓模具是在室溫下,利用安裝在壓力機上的模具施加壓力,使其產(chǎn)生分離或塑性變形,從而獲得所需的零部件的一種加工模具。現(xiàn)有的沖壓模具,上模下行,凹模將料沖成,沖裁后的廢料盤落下套在凸模座,操作者將廢料盤從凸模座的外周拿出,效率低。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解決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在一種帶有廢料切刀的切邊模具,可以自動切斷,加工效率高。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帶有廢料切刀的切邊模,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通過導向柱導向合模,所述導向柱的上部通過導套與上模座相連,下部通過導柱與下模座相連,上模座的下端連接有墊板,所述墊板下連接有凹模,所述上模座、墊板、凹模通過螺釘相連,所述凹模連接有打料機構,所述下模座的上端依次連接有墊板和固定板,所述下模座、墊板和所述固定板通過螺釘相連,所述固定板連接有凸模,所述凸模的上端設有定位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連接有多個廢料切刀,所述廢料切刀位于所述凸模的四周,其上端設有切削刀口,所述打料機構的末端連接有推板。
前述的一種帶有廢料切刀的切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料機構包括打料桿和安裝在所述打料桿末端的打料帽。
前述的一種帶有廢料切刀的切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廢料切刀的個數(shù)為2個,所述廢料切刀刃口的高度低于所述凸模的高度。
前述的一種帶有廢料切刀的切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與所述墊板、凹模之間設有定位銷。
前述的一種帶有廢料切刀的切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墊板與所述固定板之間設有定位銷。
前述的一種帶有廢料切刀的切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與廢料切刀之間設有定位銷。
前述的一種帶有廢料切刀的切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上部通過銷釘與所述定位塊相連,所述凸模與所述定位塊之間設有定位銷。
本發(fā)明所達到的有益效果:采用廢料切刀設計,工作時加工件通過定位塊進行定位,上模下行,進行沖裁后,廢料壓向切刀,由切刀將廢料切斷后卸下,工作效率高,結構簡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本發(fā)明為一種帶有廢料切刀的切邊模,包括上模座11和下模座16,所述上模座11和下模座16通過導向柱相連,導向柱包括導套20和導柱22,導向柱22通過導套20與上模座11相連,通過導柱22與下模座16相連。上模座11的下端連接有墊板1,所述墊板1下連接有凹模6,所述上模座11、墊板1、凹模6通過螺釘13相連,所述上模座11與所述墊板1、凹模6之間設有定位銷12,可以保證上模座11、墊板1和凹模6在同一軸線上,所述凹模6連接有打料機構,所述打料機構包括打料桿3和安裝在所述打料桿末端的打料帽10,所述打料機構的末端連接有推板4。
所述下模座16的上端依次連接有墊板1和固定板8,所述下模座11、墊板17和所述固定板8通過螺釘18相連,所述下模座11、墊板17與所述固定板8之間設有定位銷19。
所述固定板8連接有凸模2,所述凸模2的上端設有定位塊5,所述凸模2上部通過銷釘15與所述定位塊5相連,所述凸模2與所述定位塊5之間設有定位銷14。
所述固定板8的上端連接有多個廢料切刀7,所述固定板8與廢料切刀7之間設有定位銷21,所述廢料切刀7位于所述凸模2的四周,其上端設有切削刀口,所述廢料切刀的個數(shù)為2個,所述廢料切刀7刃口的高度低于所述凸模2的高度,以免切邊工作時凹模6啃傷廢料切刀的刃口。
模具工作時,在定位塊5的作用下,固定在凸模2上,上模下行,進行沖裁,沖裁后的廢料壓向廢料切刀,將其切斷后卸下;工件隨著上模上行,由推板4推出。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形,這些改進和變形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