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紙杯或紙碗機的卷底成型裝置,用于紙杯或紙碗卷底成型。
背景技術:
在紙杯或紙碗生產過程中,就錐筒狀杯身與杯底進行卷底成型,需要卷底模具進行卷底成型。使用后,卷底模具出現磨損,則進行更換,更換卷底模具成本較高,特別是高速紙杯紙碗生產設備,其卷底模具的磨損更加快速。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旨在提供一種更耐磨、更穩定的紙杯或紙碗機的卷底成型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紙杯或紙碗機的卷底成型裝置,包括有卷底模具,該卷底模具上具有卷底凹槽,其特征在于:卷底模具上卷底凹槽的底部插設有第一插針,第一插針在卷底模具上徑向設置,卷底模具上卷底凹槽的內側插設有第二插針,第二插針在卷底模具上軸向設置。
兩相鄰第一插針之間設置第二插針,或者兩相鄰第二插針之間設置第一插針,或者第一插針與第二插針間隔設置。
卷底模具繞軸心線旋轉設置。
卷底凹槽的外側面為朝外傾斜的斜面。
卷底模具設置在旋轉主軸上,卷底模具由旋轉主軸帶動進行旋轉,旋轉主軸在主軸座上旋轉設置。
主軸座在機架上由傳動裝置帶動進行往復移動,旋轉主軸上連有供電機傳動連接的傳動輪。
主軸座上機架上前后水平或上下升降往復移動。
主軸座設置在滑板上,滑板設置在滑板軸上,滑板由傳動裝置帶動在滑板軸上往復移動。
卷底模具上設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第一插孔供第一插針插設,第二插孔供第二插針插設。
所述第一插針和第二插針均選用鋼針。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卷底成型裝置用于紙杯或紙碗卷底成型,其卷底模具在高速運行下成型效果好,卷底模具更耐磨、更穩定,能夠適用于高速生產。在出現磨損時,只要更換插針(如鋼針)即可,無需報廢整個卷底模具,從而節約生產成本。因此,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及實施例的有關細節及工作原理。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卷底模具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本實施方式中一種紙杯或紙碗機的卷底成型裝置,即紙杯或紙碗機的卷底成型裝置,用于紙杯或紙碗卷底成型。它具有卷底模具53,卷底模具53上具有卷底凹槽54,卷底模具53上插設有第一插針55和第二插針56,第一插針55位于卷底凹槽54的底部,第一插針55在卷底模具53上徑向設置,第二插針56位于卷底凹槽54的內側,第二插針56在卷底模具53上軸向設置。卷底模具53上的卷底凹槽54、第一插針55以及第二插針56相配合將紙片錐筒底部進行彎曲并整平卷底,實現卷底成型。卷底成型裝置用于紙杯或紙碗卷底成型,其卷底模具53在高速運行下成型效果好,卷底模具53更耐磨、更穩定,能夠適用于高速生產。在出現磨損時,只要更換磨損掉的第一、第二插針即可,無需報廢整個卷底模具53,從而節約生產成本。
當于紙片錐筒(裝在紙杯模具上)的底部置入卷底模具53的卷底凹槽54內時,由卷底凹槽與第一插針55配合使紙片錐筒底彎曲,第二插針56整平卷底,達到更好的整形效果,完成卷底成型。
卷底模具53上設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第一插孔供第一插針55插設,第二插孔供第二插針56插設,方便第一、第二插針的設置和更換。兩相鄰第一插針55之間設置第二插針56,或者兩相鄰第二插針56之間設置第一插針55。本實施例中第一插針55和第二插針56間隔設置,并且均勻分布若干個(圖中第一插針55和第二插針56各設置六個),卷底效果更好,布局更合理。第一、第二插針均選用鋼針。
卷底凹槽54的外側面為朝外傾斜的斜面57,能夠使紙片錐筒的底部沿該斜面57向內彎并配合第一插針55和第二插針56完成卷底成型。
卷底模具53將繞軸心線進行旋轉。本實施例中,卷底模具53設置在旋轉主軸58上,卷底模具53由旋轉主軸58帶動進行旋轉,旋轉主軸58在主軸座59上旋轉設置。旋轉主軸58由動力源驅動進行旋轉,比如由電機進行傳動,旋轉主軸58上連有供電機傳動連接的傳動輪60(如皮帶輪、齒輪、鏈輪)。
本實施例中,主軸座59在機架上由傳動裝置帶動進行往復移動,通過往復移動將卷底模具53移動至紙杯或紙碗底部進行卷底成型作業。當然,也可以移送紙杯或紙碗將紙杯或紙碗的底部送入卷底模具53中進行卷底成型。本實施例中,主軸座59上機架上前后水平或上下升降往復移動,能夠適用不同類型的紙杯紙碗生產設備。主軸座59往復移動,可以將主軸座59設置在滑板61上(主軸座在滑板上的前后位置可以通過設置螺桿調整裝置進行前后調整),主軸座59在滑板的前后位置可以進行調整,滑板61設置在滑板軸62上,滑板61由傳動裝置帶動在滑板軸62上往復移動,從而帶動主軸座59往復移動。傳動裝置可以采用電機、氣缸進行傳動,本實施例中傳動裝置包括驅動鏈輪、偏心傳動輪、連桿,通過驅動鏈輪與動力源傳動連接帶動偏心傳動輪,偏心傳動輪通過連桿帶動滑板在滑板軸上往復移動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