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造紙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造紙機的烘干裝置。
背景技術:
造紙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重要發明。分機制和手工兩種形式。機制是在造紙機上連續進行,將適合于紙張質量的紙漿,用水稀釋至一定濃度,在造紙機的網部初步脫水,形成濕的紙頁,再經壓榨脫水,然后烘干成紙,一般的烘干裝置結構復雜,烘干不均勻,使用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造紙機的烘干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造紙機的烘干裝置,包括箱體,所述箱體的一側開設有進料口,且進料口的上側和下側分別設置有上定位塊和下定位塊,所述箱體的內部設置有烘干網,所述烘干網的邊框上設置有滑塊,所述烘干網的上側和下側分別設置有上滑軌和下滑軌,所述上滑軌的下表面和下滑軌的上表面均開設有與滑塊相適配的滑槽,所述箱體頂部的內壁上分別設置有第一熱風機和第二熱風機,所述第一熱風機和第二熱風機之間通過通風管連通,所述下滑軌的下側設置有蓄水槽。
優選的,所述烘干網的一端通過連接桿連接有隔板,且隔板的寬度大于上定位塊和下定位塊之間的距離,所述隔板的兩側均設置有擋板。
優選的,所述通風管呈曲折狀排列在上滑軌的上側。
優選的,所述通風管的外表面開設有均勻分布的通風口,且通風口的內部設置有發熱絲。
優選的,所述上定位塊和下定位塊截面形狀均呈梯形狀。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造紙機的烘干裝置,通過第一熱風機、第二熱風機、通風管、發熱絲、烘干網這些設備的配合使用,可以使烘干裝置對紙烘干的更加均勻,避免出現焦糊和潮濕的現象,提高紙品的質量,減少浪費,降低成本,且結構比較簡單,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烘干網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通風管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通風管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箱體、2通風管、3上滑軌、4滑槽、5第二熱風機、6烘干網、7下滑軌、8蓄水槽、9下定位塊、10擋板、11隔板、12上定位塊、13第一熱風機、14通風口、15發熱絲。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4,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造紙機的烘干裝置,包括箱體1,將需要進行烘干的紙品與外界隔開,有利于烘干的進行,箱體1的一側開設有進料口,且進料口的上側和下側分別設置有上定位塊12和下定位塊9,上定位塊12和下定位塊9截面形狀均呈梯形狀,穩定性好,方便將烘干網6放入箱體1內,節省力氣,箱體1的內部設置有烘干網6,將需要烘干的紙品放在烘干網6上,方便將紙品放入和取出,烘干網6的一端通過連接桿連接有隔板11,方便對烘干網6的控制,且隔板11的寬度大于上定位塊12和下定位塊9之間的距離,方便將烘干網6取出,隔板11的兩側均設置有擋板10,在烘干的過程中將箱體1封閉,可以避免熱氣泄露,節省能源,降低成本,且可以節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烘干網6的邊框上設置有滑塊,烘干網6的上側和下側分別設置有上滑軌3和下滑軌7,方便將烘干網6推進箱體1內,避免震蕩導致紙品褶皺,保證紙品的光滑,上滑軌3的下表面和下滑軌7的上表面均開設有與滑塊相適配的滑槽4,方便烘干網6的移動,箱體1頂部的內壁上分別設置有第一熱風機13和第二熱風機5,有利于對紙品進行烘干,第一熱風機13和第二熱風機5之間通過通風管2連通,有利于熱氣的流通,通風管2呈曲折狀排列在上滑軌3的上側,使熱氣的散發更加均勻,讓紙品各部分都能受到熱氣的烘烤,使紙品烘干的更加均勻,通風管2的外表面開設有均勻分布的通風口14,且通風口14的內部設置有發熱絲15,避免熱氣在流通的過程中溫度降低,烘干效果不好,可以給熱氣進行加熱,保證烘干效果更好,下滑軌7的下側設置有蓄水槽8,可以收集紙品在烘干過程中浸出的水。
工作原理:使用時,首先將需要進行烘干的紙品放在烘干網6上,然后通過隔板11將烘干網6隨著滑槽4推進箱體1內,擋板10可以避免熱氣泄露,通風管2外表面的通風口14可以使熱氣散發更加均勻,發熱絲15可以給熱氣加熱,使烘干效果更好,蓄水槽8可以收集紙品浸出的水。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