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磨漿機,特別是一種高濃計量磨漿機。
背景技術:
生產紙張或紙板的原料(植物纖維)在抄造生產之前是被懸浮于水中的稱之為漿料。為了使其具有一定的生產抄造性能,更重要的是使紙張(板)的物理性能符合質量要求,就必須對漿料進行一定的打漿處理。在傳統的造紙生產過程中打漿處理和紙機抄造生產這兩個工序之間是間歇、不連續的。為了保證后續抄紙生產的連續進行,就必須貯存相當數量的經過打漿等處理的漿料于漿池中待生產需要時經過一定流程處理后送入紙機抄造成紙,其基本流程見圖1(原生產流程示意圖)。
由于生產不連續漿料在各工序間就有一定的儲存量這就勢必需要多次輸送和不斷攪拌因此就存在著:①準確驗證打漿質量的時間滯后,因為漿料要到成紙后才能得到最終驗證。如果這一池(批)漿料的打漿質量不符合要求也只能待出紙后才能知曉,但已儲存了一定的不合格漿料。②流程長既要增加漿池、漿泵、攪拌器等設施又要占用廠房,而且還需要消耗人力、動力等。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能夠簡化生產流程使打漿與紙機抄造之間由間歇生產方式變為連續生產方式的高濃計量磨漿機。
一種高濃計量磨漿機,包括有濃縮裝置、打漿裝置及計量裝置,濃縮裝置、打漿裝置及計量裝置為同軸布置,濃縮裝置輸出給打漿裝置、打漿裝置輸出給計量裝置;或者濃縮裝置輸出給計量裝置、計量裝置輸出給打漿裝置,在濃縮裝置及打漿裝置內設置有用于支撐軸的水封軸承架,計量裝置與濃縮裝置及計量裝置與打漿裝置的軸之間的連接采用萬向節總成加連接軸的方式進行連接,即在連接軸的兩端設置萬向節,通過萬向節再分別與濃縮裝置或打漿裝置連接,所述的軸由無極電機驅動。
纖維漿料由進漿口首先進入本發明設備的濃縮裝置的濃縮區,在旋轉的螺旋和脫水篩鼓的共同作用下漿料邊被推進邊受擠壓脫水使之達到打漿工藝要求的濃度后再分別進入根據具體情況設置先后不同的打漿區或計量區。打漿區中纖維原料在旋轉的飛刀和不轉的底刀之間受到壓潰、揉搓、疏解、切斷等機械作用實現了打漿處理,并且可以根據需要隨時調節打漿比壓來調整打漿質量。計量區中纖維原料被吸入后就進入螺紋與泵殼所圍的密封空間,主動螺桿的旋轉使被密封的容積物在螺牙的擠壓下提高壓力并沿軸向移動,由于螺桿是等速旋轉所以漿料流出的量也是均勻穩定的。它可以根據紙機的需要通過調節主軸轉速來調節漿料的輸送量,也就是根據紙機需要多少漿量打漿就打多少,即送多少打過漿的漿料。
所述的高濃計量磨漿機還包括有稀釋區,所述的稀釋區為將濃縮裝置的出水口與整個設備的出漿口連接在一起。
稀釋區用于還原打漿前的濃度以便輸送,由于較低濃度的漿料流動性好在輸送過程中不易堵塞。因此本發明設備的濃縮區出水口與出漿口連接,使濃縮區脫出的漿液(白水)全部與打漿或計量處理過的漿料在混合區混合后送出,達到在較高濃度下打漿、較低濃度下輸送且節約用水的目的。
為了便于更換濃縮裝置的篩鼓,將篩鼓一分為二做成兩個半圓形分別裝在機殼上再形成一個圓篩鼓以方便更換。
打漿裝置的刀片為將刀盤分成幾份的扇形,后用螺絲分別相應拼裝在飛刀鼓和底刀座上復原成圓形。
打漿裝置主要是由固定在軸上的飛刀轉子和固定在機殼上的底刀定子組成的,飛刀和底刀的間隙即打漿壓力可調節。根據不同纖維原料和品種的特點以及造紙工藝的需要,配套相應的齒形以及打漿部件(如圓柱形、錐形、圓盤形或螺旋狀形)。
計量裝置通過螺桿與襯筒內壁的緊密配合,在這個區域的吸入口和排出口之間,就會被分隔成一個或多個密封空間。隨著螺桿的轉動和嚙合,這些密封空間在吸入端不斷形成,將吸入室中的纖維漿料封入其中,并自吸入室沿螺桿軸向連續地推移至排出端而不斷的排出。
所述的水封軸承架為輪轂式結構,內圈用于支撐軸,外圈用于漿液的通過。
綜上所述的,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
本發明只需通過對現有用于生產紙漿的濃縮機、打漿機及漿量計量機(螺桿計量泵)進行組合及簡單的改裝,分別將它們的輸出口與相應的輸入口對接在一起,并利用同一根軸進行傳動,通過對軸進行分區設置相應的功能,(在濃縮機區域將其設計成帶有螺旋葉片的,在打漿區在軸上設置打漿飛刀,相應的將計量區的軸設計成螺桿狀,設計成與原有軸相對應)實現同軸采用一個電機進行傳動,從而大大簡化了設備。本發明集濃縮、打漿、計量三個主要功能于一體,是一種一機多用的造紙設備;調控及時、漿料的輸送量和質量穩定;使傳統生產中打漿與紙機抄造之間只能間歇生產的工序得以連續;投資省、電耗低、裝機容量小、占地少(尤其是少用了漿池)、操作方便、流程簡化。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的生產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高濃計量磨漿機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高濃計量磨漿機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水封軸承架的結構示意圖。
標號說明1濃縮裝置2打漿裝置3計量裝置4水封軸承架5萬向節總成6連接軸7稀釋區8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更詳細的描述。
實施例1
一種高濃計量磨漿機,包括有濃縮裝置1、打漿裝置2及計量裝置3,濃縮裝置、打漿裝置及計量裝置為同軸布置,濃縮裝置輸出給打漿裝置、打漿裝置輸出給計量裝置,在濃縮裝置及打漿裝置內設置有用于支撐軸的水封軸承架4,計量裝置與濃縮裝置及計量裝置與打漿裝置的軸之間的連接采用萬向節總成5加連接軸6的方式進行連接,即在連接軸的兩端設置萬向節,通過萬向節再分別與濃縮裝置或打漿裝置連接,所述的軸8由無極電機驅動。所述的高濃計量磨漿機還包括有稀釋區7,所述的稀釋區為將濃縮裝置的出水口與整個設備的出漿口連接在一起。為了便于更換濃縮裝置的篩鼓,將篩鼓一分為二做成兩個半圓形分別裝在機殼上再形成一個圓篩鼓以方便更換。打漿裝置的刀片為將刀盤分成幾份的扇形,后用螺絲分別相應拼裝在飛刀鼓和底刀座上復原成圓形。所述的水封軸承架為輪轂式結構,內圈用于支撐軸,外圈用于漿液的通過。
本實施例未述部分與現有技術相同。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未述部分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只是其中的濃縮裝置是先輸出給計量裝置、計量裝置輸出給打漿裝置,在濃縮裝置及打漿裝置內設置有用于支撐軸的水封軸承架,計量裝置與濃縮裝置及計量裝置與打漿裝置的軸之間的連接采用萬向節總成加連接軸的方式進行連接,即在連接軸的兩端設置萬向節,通過萬向節再分別與濃縮裝置或打漿裝置連接,所述的軸由無極電機驅動。
本實施例未述部分與實施例1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