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阻燃抗靜電色紡包芯紗的生產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2715558閱讀:303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涉及到新型紡紗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阻燃抗靜電色紡包芯紗的生產方法。

技術背景

隨著人們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復合功能性服用面料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據調查,由紡織品引起的火災約占火災總數的一半以上,賦予紡織品阻燃性能對于減少火災和由此造成的人身財產安全損失,顯得尤為重要。另外隨著手機、電腦以及各種家用電器的普及,電磁輻射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以芳砜綸纖維、阻燃粘膠纖維、羊毛纖維、不銹鋼纖維為原料的紡織品,以其優良的阻燃抗靜電性能受到人們的關注。

芳砜綸纖維是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芳香族有機耐高溫材料,其抗燃和抗熱氧老化性優異,在300℃熱空氣中加熱100h,強力損失小于5%,極限氧指數超過33,具有良好的電絕緣性、抗化學腐蝕性、抗輻射性等,且其手感柔軟、親膚、穿著舒適。阻燃粘膠纖維是一種含硅酸鹽的纖維素纖維,極限氧指數超過28,其機械物理性能與普通粘膠纖維相似,吸濕透氣、易染色,且耐酸堿、耐蟲蛀,與其他阻燃纖維相比,成本低、無污染,并可通過自然生物降解成為有機物和無機物混合于土壤中。羊毛是天然纖維中阻燃性能最好的纖維,極限氧指數超過25,燃燒時不會產生熔滴,其吸濕性和舒適性優良,手感柔軟有彈性,可明顯提高產品檔次。

針對此,本發明給出一種阻燃抗靜電色紡包芯紗的生產方法,將芳砜綸纖維、阻燃粘膠纖維、羊毛纖維和不銹鋼纖維制成質量良好的阻燃抗靜電色紡包芯紗,該紗線及制成的織物永久阻燃、環保無毒、抗靜電性極佳、柔軟舒適、吸濕透氣、顏色亮麗,防護性和服用性俱佳。該產品附加值高,成紗結構得到優化,紗線質量更優。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給出一種阻燃抗靜電色紡包芯紗的生產方法,使芳砜綸纖維、阻燃粘膠纖維、羊毛纖維、不銹鋼纖維互補優化,以融合芳砜綸纖維優良的抗燃和抗熱氧老化的特點,阻燃粘膠纖維阻燃、無污染、成本低的特點,羊毛纖維吸濕透氣、柔軟舒適,以及不銹鋼纖維的電磁屏蔽性能,使之發揮各自的特點,成紗結構得到優化,紗線質量更優。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的生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將芳砜綸纖維進行預處理,按纖維質量逐層均勻噴灑1.5%-2%的混合試劑,混合試劑由和毛油、抗靜電劑和水按配比1:0.3:11混合而成,提高纖維可紡性;

第二步,將芳砜綸纖維按第一開清棉工序、第一梳棉工序制得芳砜綸生條;

第三步,將阻燃粘膠纖維按第二開清棉工序、第二梳棉工序制得阻燃粘膠生條;

第四步,將芳砜綸生條和阻燃粘膠生條分別染色,經預并條工序制得混合預并條;

第五步,將羊毛纖維按和毛加油工序、梳毛工序、理條工序、精梳工序、整條工序、條染工序、混條加乳工序、復精梳工序、三道針梳工序制得羊毛毛條;

第六步,將制得的混合預并條和羊毛毛條按頭道并條工序、二道并條工序、三道并條工序、粗紗工序制得混合粗紗;

第七步,將制得的混合粗紗為外包纖維,不銹鋼長絲為芯紗,在細紗工序采用包芯紗方式制得阻燃抗靜電包芯紗。

采用上述生產工藝,可將芳砜綸纖維、阻燃粘膠纖維、羊毛纖維和不銹鋼纖維制成質量良好的阻燃抗靜電色紡包芯紗,尤其是其中的第六步將制得的混合預并條和羊毛毛條按頭道并條工序、二道并條工序、三道并條工序、粗紗工序制得混合粗紗,以及第七步將制得的混合粗紗為外包纖維,不銹鋼長絲為芯紗,在細紗工序采用包芯紗方式制得阻燃抗靜電包芯紗,優化了成紗結構。

本發明工藝進一步完善的技術方案如下:

優選地,第一步中,將芳砜綸纖維進行預處理,按纖維質量逐層均勻噴灑1.5%-2%的混合試劑,混合試劑由和毛油、抗靜電劑和水按配比1:0.3:11混合而成,提高纖維可紡性。

由于芳砜綸纖維吸濕回潮率小,在紡紗加工過程中易產生靜電,因此芳砜綸預處理過程中,抗靜電劑的用量加大,比羊毛的多50%,堆倉養生24h,保證加油的均勻性,以利于后道工序的生產。

優選地,第二步中,采用第一開清棉工序制得芳砜綸棉卷,第一開清棉工序中,抓棉機打手轉速為750-800r/min,刀片伸出肋條距離為2-3mm,開棉機打手轉速為400-450r/min,成卷機綜合打手轉速為750-780r/min,風扇轉速為1100-1200r/min,棉卷定量為360-380g/m,棉卷長度為32-34m,溫度控制在23℃以上,相對濕度為75%-80%。

更優選地,第二步中,第一開清棉工序采用“多松少落、較大隔距、降低速度、減少定量”的工藝原則。

上述第一開清棉工序中,芳砜綸纖維長度整齊度好且不含雜質,為減少纖維過多損傷,采用“多松少落、大隔距、低速度”的工藝原則,由于芳砜綸纖維抱合力較差,成卷定量偏小控制。另外,車間溫濕度嚴格控制,避免飛花或纏繞羅拉。

優選地,第二步中,采用第一梳棉工序制得芳砜綸生條,第一梳棉工序中,錫林速度為300-330r/min,刺輥速度為720-760r/min,道夫速度為18-20r/min,蓋板速度為80-85mm/min,錫林-蓋板五點隔距為0.23mm、0.23mm、0.20mm、0.20mm、0.23mm,錫林-道夫隔距為0.18-0.2mm,給棉板-刺輥隔距為0.18-0.2mm,生條定量為20-22g/5m。

更優選地,第二步中,第一梳棉工序采用“多梳少落、低速度、緊隔距”的工藝原則。

上述第一梳棉工序中,針對芳砜綸纖維長度長、雜質少的特點,采用“多梳少落”的工藝原則,針對芳砜綸纖維回潮率低、易產生靜電的現象,采用“低速度、緊隔距”的工藝原則,避免梳理反復揉搓造成棉結和錫林繞花,采用較低的梳理速度可減輕對纖維造成的損傷,降低錫林與道夫間的隔距,可有效解決棉網紊亂和纖維轉移不良的問題。

優選地,第三步中,采用第二開清棉工序制得阻燃粘膠棉卷,第二開清棉工序中,抓棉機打手轉速為740-760r/min,刀片伸出肋條距離為2-3mm,開棉機梳針打手轉速為460-500r/min,成卷機綜合打手轉速為860-880r/min,風扇轉速為1100-1200r/min,給棉羅拉與打手隔距為14-16mm,棉卷羅拉轉速為10-12r/min,棉卷定量為300-350g/m,棉卷長度為30-32m。

更優選地,第三步中,第二開清棉工序采用“多梳適打、降低速度、放大隔距”的工藝原則。

上述第二開清棉工序中,由于阻燃粘膠纖維長度長、整齊度好、短絨和雜質少,強力較低且較脆,采用“多梳適打、降低速度、放大隔距”的工藝原則,減少纖維損傷和棉結的產生。

優選地,第三步中,采用第二梳棉工序制得阻燃粘膠生條,第二梳棉工序中,錫林速度為300-320r/min,刺輥速度為660-680r/min,道夫速度為20-22r/min,蓋板速度為75-80mm/min,錫林-蓋板五點隔距為0.28mm、0.25mm、0.25mm、0.25mm、0.28mm,錫林-道夫隔距為0.2-0.28mm,給棉板-刺輥隔距為0.2-0.28mm,生條定量為19-21g/5m。

更優選地,第三步中,第二梳棉工序采用“低速度、大隔距”的工藝原則。

上述第二梳棉工序中,為減少靜電、防止纏繞羅拉,錫林與蓋板間的隔距偏大掌握,錫林與道夫的隔距可適當放小,有利于纖維順利轉移,由于阻燃粘膠纖維長度長、含雜少,為降低纖維損傷、減少產生短絨,采用“低速度”的工藝原則。

優選地,第四步中,采用染色工序制得有色生條,染色工序中,芳砜綸染色采用K值較小的陽離子染料,并使用復配載體MS。

上述染色工序中,針對芳砜綸纖維的超分子結構立體規整性高、大分子及其聚集體間的相互作用力強,導致芳砜綸具有很高的玻璃化轉變溫度、染色困難、上染率較慢,選用K值較小即上染速率較快的陽離子染料進行染色,配和復配載體MS以提高上染速率和著色率。

優選地,第四步中,采用預并條工序制得混合預并條,預并條工序中,采用4根芳砜綸生條和4根阻燃粘膠生條并合,前羅拉線速度為200-220m/min,羅拉隔距為21mm、20mm、23mm,羅拉加壓分別為296N、296N、396N、396N,總牽伸倍數為8.0倍,后區牽伸倍數為1.73倍,預并條定量為20g/5m,喇叭口直徑為3.5mm。

更優選地,第四步中,預并條工序采用“重加壓、大隔距”的工藝原則。

上述預并條工序中,針對條子蓬松,芳砜綸纖維和阻燃粘膠纖維長度長、整齊度好,牽伸力較大,采用“重加壓、大隔距”的工藝原則,可有效解決該問題。另外,為改善纖維纏繞羅拉和膠輥,采用經涂料處理的中硬膠輥。

優選地,第五步中,采用和毛加油工序,逐層對羊毛纖維噴灑和毛油,按重量百分比加入1%-1.2%的和毛油,和毛油由油劑、水、抗靜電劑按1:11:0.15配比組成,控制回潮率在公定回潮率左右,堆倉養生,平衡12h以上。

優選地,第五步中,梳毛工序中,喂入羅拉速度為2.6-2.8r/min,錫林速度為106-118r/min,道夫速度為6-8r/min,轉移輥速度為146-158r/min,生條定量為8-10g/m。

更優選地,第五步中,梳毛工序采用“小速比、低速度、柔和梳理、輕定量”的工藝原則。

優選地,第五步中,理條工序中,包括一道針梳、二道針梳,一道針梳工序中,喂入根數為5-7,牽伸倍數為2.22-4.38倍,隔距為20-22mm,車速為26-38m/min,下機條重為16-18g/m,二道針梳工序中,喂入根數為3-5,牽伸倍數為4.0-7.5倍,隔距為22-24mm,車速為32-45m/min,下機條重為12-14g/m。

更優選地,第五步中,理條工序采用“小牽伸、輕定量、低車速、偏小隔距”的工藝原則。

優選地,第五步中,精梳工序中,喂入根數為10-12,牽伸倍數為6.67-10.5倍,隔距為24-26mm,車速為148-158鉗次/min,下機條重為16-18g/m。

更優選地,第五步中,精梳工序采用“低車速、輕定量、小隔距”的工藝原則。

優選地,第五步中,整條工序中,包括一道針梳、二道針梳,一道針梳工序中,喂入根數為8-10,牽伸倍數為5.82-8.18,隔距為22-26mm,車速為36-42m/min,下機條重為22-24g/m,二道針梳工序中,喂入根數為8-10,牽伸倍數為7.33-10.91倍,隔距為22-26mm,車速為36-42m/min,下機條重為22-24g/m。

更優選地,第五步中,整條工序采用“小牽伸、偏小隔距、輕定量、低車速”的工藝原則。

上述整條工序中,經前道理條工序和精梳工序,采用了多道逐漸針梳,可有效減少纖維損傷,并提高纖維平行伸直度和條干均勻度。羊毛纖維蓬松、柔滑、易梳理,采用輕喂入、輕定量出條,并選用小牽伸的工藝原則,以達到減少纖維損傷、增強混合均勻的效果。

優選地,第五步中,條染工序中,弱酸性染料X%(質量百分比),98%的醋酸1.5%,元明粉10%,勻染劑0.5%,PH值為4.0,浴比為1:12-1:15,溫度為98℃,時間為60min。

優選地,第五步中,混條加乳工序中,采用10根有色羊毛條并合,喂入定量為22-24g/m,出條定量為24-26g/m,牽伸倍數為8.46-10倍,前隔距為54-56mm,并補充油水,按重量百分比加入0.35-0.4%的紡紗助劑,其中紡紗助劑由KATAX570抗靜電劑和水按1:25配比混合而成。

上述混條加乳工序中,加乳KATAX570抗靜電劑,改善毛條含油和回潮,能明顯增強纖維的抱合力,提高毛條的紡紗性能,并能夠降低生產消耗,提高紗線質量。

優選地,第五步中,復精梳工序中,喂入根數為8-10,牽伸倍數為8.0-11.82倍,前隔距為48-50mm,車速為146-156鉗次/min,下機條重為22-24g/m。

上述復精梳工序中,針對條染過程中水流對毛條沖擊使纖維散亂的問題,復精梳對混并后的纖維重新梳理,使纖維混合均勻,去除毛粒和短毛,為提高后道紡紗工序質量做好準備。

優選地,第五步中,三道針梳工序中,包括一針、二針、三針,一針工序中,喂入根數為5-6,牽伸倍數為5.0-7.2,前隔距為44-46mm,車速為46-52m/min,下機條重為20-22g/m,二針工序中,喂入根數為3-4,牽伸倍數為3.75-6.29,前隔距為38-40mm,車速為46-52m/min,下機條重為14-16g/m,三針工序中,喂入根數為2-3,牽伸倍數為2.33-4.8倍,前隔距為32-36mm,車速為46-52m/min,下機條重為10-12g/m。

更優選地,第五步中,三道針梳針梳工序采用“小牽伸、偏小隔距、輕定量、低車速”的工藝原則。

上述三道針梳工序中,增加毛條并合次數,加強纖維的梳理效果,從而提高毛條質量,增強纖維的可紡性能,降低細紗斷頭率。

優選地,第六步中,采用三道并條工序制得混合熟條,三道并條工序包括頭道并條工序、二道并條工序、三道并條工序,頭道并條工序中,采用4根混合預并條與2根羊毛條并合,前羅拉線速度為240-260m/min,羅拉隔距為21mm、20mm、23mm,羅拉加壓分別為296N、296N、394N、394N,總牽伸倍數為5.56倍,后區牽伸倍數為1.70倍,頭道并條定量為18.0g/5m,喇叭口直徑為3.6mm;二道并條工序中,前羅拉線速度為220-240m/min,8根頭道并條并合,羅拉隔距為21mm、20mm、23mm,羅拉加壓分別為296N、296N、394N、394N,總牽伸倍數為8.47倍,后區牽伸倍數為1.56倍,二道并條定量為17.0g/5m,喇叭口直徑為3.4mm;三道并條工序中,前羅拉線速度為200-210m/min,8根二道并條并合,羅拉隔距為21mm、20mm、23mm,羅拉加壓分別為296N、296N、394N、394N,總牽伸倍數為8.5倍,后區牽伸倍數為1.34倍,混和熟條定量為16.0g/5m,喇叭口直徑3.2mm。

更優選地,第六步中,三道并條工序采用“順牽伸、重加壓、大隔距”的工藝原則。

上述三道并條工序中,采用三道并合,使羊毛條和芳砜綸纖維與阻燃粘膠纖維的混合預并條充分混合均勻、降低重量不勻。由于芳砜綸纖維和阻燃粘膠纖維蓬松,條子中纖維伸直平行度差、存在大量彎鉤,采用“順牽伸”的工藝原則,可有效伸直后彎鉤纖維、改善纖維伸直度,頭道并條采用較大的后區牽伸倍數,有利于伸直前彎鉤。三道并條工序后區牽伸倍數逐漸減小,主牽伸倍數逐漸增大,有利于集中前區牽伸,進一步改善纖維的伸直平行度及條干均勻度。針對芳砜綸纖維和阻燃粘膠纖維長度長、整齊度好,牽伸力較大,采用“重加壓、大隔距”的工藝原則,可有效解決該問題。另外,為改善纖維纏繞羅拉和膠輥,采用經涂料處理的中硬膠輥。

優選地,第六步中,采用粗紗工序制得混合粗紗,粗紗工序中,粗紗定量為4-5g/10m,錠翼轉速為680-710r/min,前羅拉速度為220-240r/min,羅拉隔距為27mm、28mm、30mm,后區牽伸倍數為1.28倍,總牽伸倍數為6.2-7.75倍,羅拉加壓分別為300N、260N、260N,鉗口為6.5mm,捻系數為55-60。

更優選地,第六步中,粗紗工序采用“小捻度、重加壓、輕定量、張力穩定”的工藝原則。

上述粗紗工序中,由于芳砜綸纖維和阻燃粘膠纖維長度長、整齊度好、摩擦因數大,捻度偏小掌握,防止細紗牽伸時牽伸力過大,避免牽伸不開出硬頭。定量偏小掌握,以減小細紗工序得牽伸負擔。張力穩定適中,減少意外牽伸、防止條干惡化。

優選地,第七步中,采用包芯紗生產方式,將制得混合粗紗由后羅拉喇叭口間斷喂入,不銹鋼長絲作為芯紗經導紗裝置由前羅拉喂入,二者在前羅拉鉗口處匯合,共同加捻成紗,制得阻燃抗靜電色紡包芯紗,細紗工序中,采用加裝包芯紗裝置的四羅拉網格圈式緊密紡裝置的環錠細紗機,成紗捻系數為320-340,羅拉隔距分別為40-42mm、44-46mm,錠速為9000-11000r/min,鉗口隔距3.0mm,皮輥選用95-1膠輥,鋼絲圈選用FO型,搖架壓力分別為240N/雙錠、160N/雙錠、200N/雙錠,集聚負壓為1800Pa-2400Pa。

更優選地,第七步中,細紗工序采用“重加壓、大后隔距、小后區牽伸”的工藝原則。

上述細紗工序中,采用包芯紗生產方式,融合外包纖維和芯紗的優勢。為實現順利牽伸,使牽伸力與握持力相匹配,羅拉加壓偏重掌握。采用較小的后區牽伸,以減少成紗粗細節。合理配置鋼領、鋼絲圈的型號,鋼絲圈偏重掌握,以控制氣圈張力和形態,減少毛羽的產生。

本發明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于:

將芳砜綸纖維、阻燃粘膠纖維、羊毛纖維和不銹鋼長絲制成質量良好的包芯紗,該紗線及制成的織物永久阻燃、環保無毒、抗靜電性極佳、柔軟舒適、吸濕透氣、顏色亮麗,防護性和服用性俱佳,特別適用于制作消防服、高中檔窗簾地毯、老年人和嬰幼兒服裝等。

具體的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面熟。但是本發明不限于所給出的例子。

實施例

以在QFA1528型四羅拉網格圈緊密紡細紗機上生產19.7tex阻燃抗靜電色紡包芯紗為例,其生產的具體方案如下:由不銹鋼長絲為芯紗、芳砜綸纖維、阻燃粘膠纖維和羊毛纖維為外包纖維組合形成的包芯紗。外包纖維包含芳砜綸纖維40%、阻燃粘膠纖維40%、羊毛纖維20%。該工藝包括:將芳砜綸纖維進行預處理,提高纖維可紡性;將芳砜綸纖維按第一開清棉工序、第一梳棉工序制得芳砜綸生條;將阻燃粘膠纖維按第二開清棉工序、第二梳棉工序制得阻燃粘膠生條;將芳砜綸生條和阻燃粘膠生條分別染色,經預并條工序制得混合預并條;將羊毛纖維按和毛加油工序、梳毛工序、理條工序、精梳工序、整條工序、條染工序、混條加乳工序、復精梳工序、三道針梳工序制得羊毛毛條;將制得的混合預并條和羊毛毛條按頭道并條工序、二道并條工序、三道并條工序、粗紗工序制得混合粗紗;將制得的混合粗紗為外包纖維,不銹鋼長絲為芯紗,在細紗工序采用包芯紗方式制得阻燃抗靜電包芯紗。

(1)芳砜綸預處理工序:按纖維質量逐層均勻噴灑1.5%-2%的混合試劑,混合試劑由和毛油、抗靜電劑和水按配比1:0.3:11混合而成,提高纖維可紡性。

(2)第一開清棉工序:抓棉機打手轉速為750r/min,刀片伸出肋條距離為2mm,開棉機打手轉速為430r/min,成卷機綜合打手轉速為760r/min,風扇轉速為1100r/min,棉卷定量為360g/m,棉卷長度為32m,溫度控制在23℃以上,相對濕度為75%-80%。

(3)第一梳棉工序:,錫林速度為320r/min,刺輥速度為750r/min,道夫速度為20r/min,蓋板速度為85mm/min,錫林-蓋板五點隔距為0.23mm、0.23mm、0.20mm、0.20mm、0.23mm,錫林-道夫隔距為0.2mm,給棉板-刺輥隔距為0.2mm,生條定量為20g/5m。

(4)第二開清棉工序:抓棉機打手轉速為750r/min,刀片伸出肋條距離為3mm,開棉機梳針打手轉速為480r/min,成卷機綜合打手轉速為870r/min,風扇轉速為1100r/min,給棉羅拉與打手隔距為15mm,棉卷羅拉轉速為11r/min,棉卷定量為330g/m,棉卷長度為30m。

(5)第二梳棉工序:錫林速度為310r/min,刺輥速度為6700r/min,道夫速度為20r/min,蓋板速度為80mm/min,錫林-蓋板五點隔距為0.28mm、0.25mm、0.25mm、0.25mm、0.28mm,錫林-道夫隔距為0.25mm,給棉板-刺輥隔距為0.25mm,生條定量為20g/5m。

(6)芳砜綸染色工序:芳砜綸染色采用K值較小的陽離子染料,并使用復配載體MS。

(7)預并條工序:采用4根芳砜綸生條和4根阻燃粘膠生條并合,前羅拉線速度為210m/min,羅拉隔距為21mm、20mm、23mm,羅拉加壓為296N、296N、396N、396N,總牽伸倍數為8.0倍,后區牽伸倍數為1.73倍,預并條定量為20g/5m,喇叭口直徑為3.5mm。

(8)羊毛預處理工序:,逐層對羊毛纖維噴灑和毛油,按重量百分比加入1%-1.2%的和毛油,和毛油由油劑、水、抗靜電劑按1:11:0.15配比組成,控制回潮率在公定回潮率左右,堆倉養生,平衡12h以上。

(9)梳毛工序:喂入羅拉速度為2.8r/min,錫林速度為110r/min,道夫速度為7r/min,轉移輥速度為152r/min,生條定量為10g/m。

(10)理條工序:包括一道針梳、二道針梳,一道針梳工序中,喂入根數為7,牽伸倍數為4.38,隔距為22mm,車速為32m/min,下機條重為16g/m,二道針梳工序中,喂入根數為5,牽伸倍數為5.71,隔距為24mm,車速為40m/min,下機條重為14g/m。

(11)精梳工序中,喂入根數為10,牽伸倍數為7.78,隔距為24mm,車速為152鉗次/min,下機條重為18g/m。

(12)整條工序:包括一道針梳、二道針梳,一道針梳工序中,喂入根數為10,牽伸倍數為8.18,隔距為24mm,車速為40m/min,下機條重為22g/m,二道針梳工序中,喂入根數為10,牽伸倍數為10.0,隔距為24mm,車速為40m/min,下機條重為22g/m。

(13)羊毛條染工序:弱酸性染料X%(質量百分比),98%的醋酸1.5%,元明粉10%,勻染劑0.5%,PH值為4.0,浴比為1:12-1:15,溫度為98℃,時間為60min。

(14)混條加乳工序:采用10根有色羊毛條并合,喂入定量為22g/m,出條定量為24g/m,牽伸倍數為9.17,前隔距為56mm,并補充油水,按重量百分比加入0.35-0.4%的紡紗助劑,其中紡紗助劑由KATAX570抗靜電劑和水按1:25配比混合而成。

(15)復精梳工序:喂入根數為10,牽伸倍數為10.91,前隔距為50mm,車速為150鉗次/min,下機條重為22g/m。

(16)三道針梳工序:包括一針、二針、三針,一針工序中,喂入根數為6,牽伸倍數為6.6,前隔距為46mm,車速為50m/min,下機條重為20g/m,二針工序中,喂入根數為4,牽伸倍數為5.0,前隔距為40mm,車速為50m/min,下機條重為16g/m,三針工序中,喂入根數為3,牽伸倍數為4.8,前隔距為34mm,車速為50m/min,下機條重為10g/m。

(17)三道并條工序:包括頭道并條工序、二道并條工序、三道并條工序,頭道并條工序中,采用4根混合預并條與2根羊毛條并合,前羅拉線速度為240m/min,羅拉隔距為21mm、20mm、23mm,羅拉加壓為296×296×394×394N,總牽伸倍數為5.56,后區牽伸倍數為1.70,頭道并條定量為18.0g/5m,喇叭口直徑為3.6mm;二道并條工序中,前羅拉線速度為240m/min,8根頭道并條并合,羅拉隔距為21mm、20mm、23mm,羅拉加壓為296×296×394×394N,總牽伸倍數為8.47倍,后區牽伸倍數為1.56倍,二道并條定量為17.0g/5m,喇叭口直徑為3.4mm;三道并條工序中,前羅拉線速度為210m/min,8根二道并條并合,羅拉隔距為21mm、20mm、23mm,羅拉加壓為296×296×394×394N,總牽伸倍數為8.5倍,后區牽伸倍數為1.34倍,混和熟條定量為16.0g/5m,喇叭口直徑3.2mm。

(18)粗紗工序:粗紗定量為4g/10m,錠翼轉速為680r/min,前羅拉速度為230r/min,羅拉隔距為27mm、28mm、30mm,后區牽伸倍數為1.28倍,總牽伸倍數為8.0倍,羅拉加壓分別為300×260×260N,鉗口為6.5mm,捻系數為58。

(19)細紗工序:采用包芯紗生產方式,將制得混合粗紗由后羅拉喇叭口間斷喂入,不銹鋼長絲作為芯紗經導紗裝置由前羅拉喂入,二者在前羅拉鉗口處匯合,共同加捻成紗,制得阻燃抗靜電色紡包芯紗,采用加裝包芯紗裝置的四羅拉網格圈式緊密紡裝置的環錠細紗機,成紗捻系數為330,羅拉隔距為42×46mm,錠速為10000r/min,鉗口隔距3.0mm,皮輥選用95-1膠輥,鋼絲圈選用FO型,搖架壓力為240×160×200N/雙錠,集聚負壓為2400Pa。

經檢測,根據上述方法生產阻燃抗靜電色紡包芯紗的各項指標如下: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乐县| 肥乡县| 丰都县| 福清市| 湖口县| 平安县| 姜堰市| 连平县| 长垣县| 凤庆县| 胶州市| 井冈山市| 梁山县| 霍州市| 特克斯县| 涞源县| 忻州市| 西林县| 旬邑县| 金平| 平邑县| 普兰店市| 阿城市| 淮滨县| 呼和浩特市| 布拖县| 龙门县| 睢宁县| 定西市| 沅陵县| 南涧| 加查县| 绿春县| 邵阳县| 攀枝花市| 通州区| 贺兰县| 皋兰县| 忻州市| 越西县| 长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