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生絲裝置,屬于離心紡絲,尤其涉及一種利用風扇輔助的生絲裝置。
背景技術:
1、?離心紡絲是一種高效、低能耗的纖維制備方法,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在離心紡絲技術中,隨著離心紡絲裝置的高速旋轉,產生的離心力將聚合物熔體或溶液從離心紡絲裝置中甩出,然后生成離心紡絲纖維,再通過氣流對離心紡絲纖維進行拉伸,以提升離心紡絲纖維的強度;故氣流對于離心紡絲纖維的生成而言,非常重要。
2、申請號為202411246549.9,申請日是2024年09月06日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氣流輔助熔融離心紡絲機,包括螺桿擠出機、紡絲箱、熔體計量泵、空壓機、輸氣管、離心紡絲盤、電機連接軸和氣流環;螺桿擠出機位于紡絲箱的外側,螺桿擠出機的輸出端與熔體計量泵連接,熔體計量泵的輸出端用于輸出熔體,熔體計量泵的輸出端插入到紡絲箱的內部;空壓機用于提供氣體,空壓機與輸氣管的一端連接,輸氣管的另一端插入到紡絲箱的內部;離心紡絲盤水平放置,離心紡絲盤位于紡絲箱內部,電機通過連接軸與離心紡絲盤連接,電機用于帶動離心紡絲盤旋轉;氣流環為圓盤,其上表面設有盲孔;氣流環內設有多個形狀和大小相同的氣流通道,雖然該設計通過熔體計量泵的輸出端向離心紡絲盤噴絲以生成離心紡絲纖維,但仍具有以下缺陷:
3、該設計中,氣流環位于噴絲裝置(即熔體計量泵)的旁側,故氣流環所噴出的氣流只能幫助靠近氣流環的離心紡絲纖維進行拉伸,而對于遠離氣流環的離心紡絲纖維的拉伸效果不佳,故所產生的離心紡絲纖維的直徑不均勻。
4、公開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技術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對于離心紡絲纖維的拉伸效果不佳、離心紡絲纖維的直徑不均勻的缺陷與問題,提供一種對于離心紡絲纖維的拉伸效果較好、離心紡絲纖維的直徑均勻的利用風扇輔助的生絲裝置。
2、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3、一種利用風扇輔助的生絲裝置,所述裝置包括噴絲裝置與風扇裝置;
4、所述噴絲裝置包括紡絲罐體,所述紡絲罐體的運動行程為沿其圓心旋轉;所述紡絲罐體包括多個容液腔,所述容液腔的一端與連接口連通,所述容液腔內插有針頭連接件的一端,所述針頭連接件的另一端與紡絲針頭的一端連通,所述紡絲針頭的另一端凸出于連接口的外部,所述紡絲針頭與針頭連接件的外部罩有針頭緊固件;
5、所述紡絲罐體的后側設置有風扇裝置,所述風扇裝置包括風扇電機、旋轉塊與扇葉,所述旋轉塊靠近紡絲罐體的一端的側表面上均勻插有多個扇葉的一端,所有扇葉的另一端向遠離旋轉塊方向延伸,所述扇葉的寬度沿遠離旋轉塊方向逐漸變大,所述旋轉塊的中部為旋轉孔,所述旋轉孔內插有風扇電機的輸出軸。
6、所述紡絲罐體的中部插有傳動軸的一端,所述傳動軸的另一端插入豎錐齒輪的中部,所述豎錐齒輪的底部與橫錐齒輪的一端嚙合連接,所述橫錐齒輪的中部插有紡絲電機的輸出軸。
7、所述紡絲電機遠離紡絲罐體的一端與噴絲安裝板的一面連接,所述噴絲安裝板的頂部與傳動外箱的底部連接,所述傳動外箱的內部容納有橫錐齒輪與豎錐齒輪,所述傳動外箱上設置有傳動孔,所述傳動孔的內表面與角接觸球軸承的外表面連接,所述角接觸球軸承的中部插有傳動軸。
8、所述噴絲安裝板的底部與紡絲支撐桿的頂部連接,所述紡絲支撐桿的底部與噴絲支撐板的頂部連接。
9、所述噴絲支撐板的底部與第一移動裝置的頂部連接,所述第一移動裝置包括第一絲杠與第一絲杠螺母,所述第一絲杠的第一連接端與第一絲杠電機的第一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一絲杠的另一端為第一固定端,所述第一固定端與機架的底支架的中部連接,所述第一絲杠位于第一連接端與第一固定端之間的部位為第一中部端,所述第一中部端外套有第一絲杠螺母,所述第一絲杠螺母的頂部與噴絲支撐板的底部連接。
10、所述第一連接端遠離第一中部端的一端與第一梅花聯軸器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梅花聯軸器的另一端與第一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一固定端遠離第一中部端的一端與第一角接觸球軸承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角接觸球軸承的另一端與第一法蘭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法蘭的另一端與底支架的中部連接。
11、所述第一絲杠電機靠近第一絲杠的一端與第一安裝板的一面連接,所述第一安裝板的另一面與底支架的一面連接。
12、所述底支架包括底前桿與底后桿,所述底前桿上設置有底前導軌,所述底前導軌的頂部與底前滑塊的底部連接,所述底前滑塊的頂部與噴絲支撐板的底部連接;所述底后桿上設置有底后導軌,所述底后導軌的頂部與底后滑塊的底部連接,所述底后滑塊的頂部與噴絲支撐板的底部連接.
13、所述風扇電機靠近旋轉塊的一面與風扇支撐板的一面連接,所述風扇支撐板靠近旋轉塊的一面與蓋固定柱的一端連接,所述蓋固定柱的另一端與風扇蓋的一端連接,所述風扇蓋位于扇葉外部。
14、所述風扇支撐板靠近風扇電機的一面與風扇支撐柱的一端連接,所述風扇支撐柱的另一端與風扇安裝板的一端連接,所述風扇安裝板的另一面與機架的左支架的一面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5、1、本發明一種利用風扇輔助的生絲裝置中,所述裝置包括噴絲裝置與風扇裝置,所述噴絲裝置包括紡絲罐體,紡絲罐體上插有針頭連接件與紡絲針頭,紡絲罐體的運動行程為沿其軸線轉動,所述風扇裝置包括風扇電機、旋轉塊與扇葉,旋轉塊中部插有風扇電機的輸出軸,旋轉塊的側表面上均勻插有多個扇葉,應用時,先啟動風扇電機,再由風扇電機帶動旋轉塊轉動,然后由旋轉塊帶動多個扇葉轉動,再由扇葉轉動產生氣流,然后使紡絲罐體旋轉,紡絲罐體內的離心紡絲液受到離心力的作用,離心紡絲液再從紡絲針頭中噴出,然后離心紡絲液形成離心紡絲纖維,離心紡絲纖維會受到氣流的拉伸作用,離心紡絲纖維再在氣流的導向作用下移動至收集裝置上,本發明的優點還包括:
16、第一點:風扇裝置位于紡絲罐體的后側,即氣流是從離心紡絲纖維后側產生的,氣流的范圍大于離心紡絲纖維的生成范圍,故所有的離心紡絲纖維都能受到氣流的拉伸作用,則對于離心紡絲纖維的拉伸效果較好;每根離心紡絲纖維的整體都能受到拉伸作用,故離心紡絲纖維的直徑均勻;
17、第二點:扇葉是沿旋轉塊圓心對稱的,且風扇電機的輸出軸、旋轉塊都是穩定轉動的,故扇葉的轉動的穩定;扇葉以斜切的方式擠壓受力面的空氣時,產生連續的空氣流動,故能產生穩定的氣流,離心紡絲纖維在穩定的氣流中的受力是均勻的,則離心紡絲纖維的機械強度較好,不會發生離心紡絲纖維斷裂;
18、第三點:扇葉轉動所產生的氣流是水平向右移動的,風扇電機的輸出軸能輸出較大的轉速,故扇葉所產生的氣流的氣壓較大,所以該氣流不易向外擴散,故能為離心紡絲纖維提供較好地導向、拉伸效果;
19、因此,本發明對于離心紡絲纖維的拉伸效果較好,且離心紡絲纖維的直徑均勻。
20、2、本發明一種利用風扇輔助的生絲裝置中,所述紡絲罐體中部插有傳動軸,傳動軸與錐齒輪、紡絲電機依次連接,錐齒輪外部罩有傳動外箱,紡絲電機與噴絲安裝板固定,噴絲安裝板通過紡絲支撐桿與噴絲支撐板連接,應用時,噴絲安裝板對紡絲電機提供支撐,再由紡絲電機帶動錐齒輪轉動,然后由錐齒輪帶動傳動軸轉動,再由傳動軸帶動紡絲罐體轉動,然后離心紡絲液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沿針頭連接件與紡絲針頭噴出,傳動外箱對錐齒輪進行保護,對傳動軸提供支撐,以使紡絲罐體的轉動效果穩定,從而穩定噴出離心紡絲液。因此,本發明的噴絲效果較好。
21、3、本發明一種利用風扇輔助的生絲裝置中,所述噴絲支撐板的底部與第一移動裝置的第一絲桿螺母連接,第一絲杠螺母套在第一絲杠外部,應用時,第一絲杠電機帶動第一絲杠轉動,再由第一絲杠帶動第一絲杠螺母沿第一絲杠軸線移動,然后由第一四絲杠螺母帶動噴絲裝置移動,故可以調整噴絲裝置與風扇裝置之間的距離,以得到最好的氣流拉伸、導向效果,也可以調整噴絲裝置與收集裝置之間的噴絲距離,調整噴絲距離可以調整離心紡絲纖維在空中的拉伸時間,拉伸時間合適時,離心紡絲纖維的直徑大小適中,不會導致無法成絲或有未拉伸的離心紡絲液附著的情況。因此,本發明可以調整離心紡絲纖維的直徑。
22、4、本發明一種利用風扇輔助的生絲裝置中,第一絲杠一端通過第一梅花聯軸器與第一絲杠電機連接,第一絲杠另一端通過第一角接觸球軸承、第一法蘭與底支架的一端固定,第一絲杠電機通過第一安裝板與底支架固定,應用時,第一梅花聯軸器用于連接、補償第一絲杠與第一絲杠電機,并提供減震效果,第一角接觸球軸承對第一絲杠的一端進行固定,且便于第一絲杠轉動,故第一絲杠的運行效果較好,則噴絲裝置的移動效果較好。因此,本發明的噴絲裝置的移動效果較好。
23、5、本發明一種利用風扇輔助的生絲裝置中,所述底支架包括底前導軌與底后導軌,所述底前導軌上設置有底前滑塊,所述底后導軌上設置有底后滑塊,底后滑塊與底前滑塊與噴絲支撐板連接,應用時,噴絲支撐板在第一絲桿螺母的帶動下直線移動時,噴絲支撐板帶動底前滑塊、底后滑塊分別在底前導軌、底后導軌上移動,底前滑塊、底后滑塊為噴絲支撐板提供支撐、導向作用,以使噴絲支撐板移動效果穩定。因此,本發明的移動效果穩定。
24、6、本發明一種利用風扇輔助的生絲裝置中,所述風扇電機與風扇支撐板連接,風扇支撐板與蓋固定柱連接,蓋固定柱與風扇蓋連接,風扇支撐板的另一面與風扇支撐柱連接,風扇支撐柱另一端與風扇安裝板連接,風扇安裝板另一面與左支架連接,應用時,風扇蓋位于扇葉后側,以形成過濾作用,防止異物沾染扇葉,從而對扇葉的轉動形成干擾,風扇支撐板為風扇電機提供支撐,以使風扇電機的位置穩定。因此,本發明對于扇葉的保護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