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多色印刷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一種印制包裝軟管的多色印刷機。
背景技術:
目前,軟管式包裝是生活用品最常采用的一種包裝方式,原因是由于此軟管包裝具有重量輕,方便攜帶等優點。一般管體容器如牙膏管,洗頭液管等的制作,其是在一體成型管容器后,再將該管容器經過一印刷裝置進行管體表面印刷加工,方可作為容裝器材而進入市場。
為保證印刷文字及圖案的清晰,美觀,印刷的工序主要由三部完成,一是上墨印刷;二是上光處理;三是烘干處理。現今常采用的印刷機只具有上墨印刷的功能,多是采用四色印刷機;而上光處理是由專用的上光機進行處理后再由烘干機進行烘干。由于上述的三個工序分別由三個獨立的設備依次完成,無形中增加了送料、下料的次數,因而加長了工序的長度,印刷效率無法提升。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多色印刷機,其可將上墨印刷及上光處理集于一臺設備完成,有效提升印刷的工作效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一種多色印刷機,主要由進料機構、墨座系統、進管機構及退料機構組成,其中進管機構是由一組呈圓周分布的心棒支撐由進料機構送入的軟管作旋轉運動,墨座系統中設有一組墨座依次排列組成,其緊臨進管機構一側;其中在墨座系統與退料機構之間且緊臨進管機構的位置處設置有上光機構,退料機構是位于上光機構的下方。
所述的上光機構由一傳動馬達帶動一上光輪組,該上光輪組由一均油鐵輪,上油鐵輪及作用膠輪構成,傳動馬達帶動均油鐵輪,均油鐵輪與上油鐵輪相嚙合,上油鐵輪又與作用膠輪相嚙合;一電磁閥控制上光輪組與進管機構的配合與脫離。
所述的上光機構中的電磁閥與進管機構中的光電開關呈電路連接。
所述的進管機構中可設置有12-16個料架。
所述的墨座系統由六組墨座組成。
采用上述方案后,上光機構是設在了印刷機的墨座系統與退料機構之間且緊臨進管機構的位置,則進管機構在帶動軟管轉動時,經過墨座系統中依次設置的各個墨座的套色印刷,再帶動軟管轉動到上光機構,經過上光機構的上光處理后,進管機構將軟管送至退料機構。由于上光機構是直接與墨座系統設置在一臺設備中,二者可有效利用進管機構作為送料裝置,相對目前的印刷設備與上光設備的獨立設置,在工序上省略了一個退料及一個上料的工序,因而有效的提高了軟管印刷的生產效率。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外觀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進管機構與上光機構的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上光機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多色印刷機,其主要包括一進料機構1、墨座系統2、進管機構3、退料機構4及上光機構5。
進料機構1為一條形輸送帶,位于整體機臺的中下部位置處,成型好的軟管排列好依次由此輸送帶送至進管機構3上;墨座系統2是位于機臺的左部,由墨座架21架設有六組墨座22,該六組墨座22依次沿徑向位置排列,墨座22的轉動是由一變頻馬達控制;配合圖2所示,進管機構3為一圓盤體31,其處于機臺的中部由一變頻馬達控制,在圓盤體31的臨近周邊的位置均勻的分布有12-16個料架32,該料架32是沿圓盤體31的軸向方向伸置,料架32上可依不同直徑的軟管放置不同的心棒,經進料機構1輸送的軟管是依次套置于進管機構3料架32的心棒上,進管機構3是緊臨墨座系統2而設置,各料架32帶動軟管可與各墨座22相接觸,以此實現印刷動作;退料機構4是位于機臺的中部位置處,其是位于進料機構1的上方,該退料機構4為帶有支架的鏈條,其可將印刷好的軟管輸送至烘開設備中;本實用新型的關鍵在于在整體機臺右部的上方位置處還設置有一上光機構5,該上光機構5亦是緊臨進管機構3;如圖3所示,上光機構5由一傳動馬達51帶動一上光輪組52,該上光輪組52由一均油鐵輪521,上油鐵輪522及作用膠輪523構成,傳動馬達51帶動均油鐵輪521,均油鐵輪521與上油鐵輪522相嚙合,上油鐵輪522又與作用膠輪523相嚙合;一電磁閥53控制上光輪組52與進管機構3的配合與脫離;該電磁閥53與進管機構3中的光電開關(圖中未示出)呈電路連接。當光電開關沒有感應出軟管存在時,則訊息將傳至主控臺上,然后傳至控制上光輪組52的電磁閥53,于適當時間將上光輪組52脫離與進管機構3料架32的心棒接觸,使工作心棒保持干凈,以利生產。
當本實用新型的多色印刷機開始工作時,由機臺的主控臺進行控制,墨座系統2中的變頻馬達帶動各墨座22轉動,而進管機構3中的變頻馬達帶動料架32轉動,因此進管機構3的料架32將由送料機構1送入的軟管依次帶入墨座系統2中,在經過各各墨座22的套色印刷后,進管機構3即可將此軟管帶入上光機構5中,此時的上光機構5中的馬達51是帶動上光輪組轉動并對軟管進行上光處理;經上光處理后的軟管被進管機構3帶入退料機構4中,并由退料機構4將其送至烘干設備中烘干處理,便完成了包裝軟管的整體印刷過程。
通過上述結構,可知本實用新型的多色印刷機相對習用品的印刷機,其具有以下優點1、本實用新型的墨座系統中設置有六組墨座,相對習用品的四組墨座,其多了兩組顏色,因此由此墨座系統印制的包裝軟管,印制清晰,印制質量佳。
2、本實用新型的多色印刷機是將上光功能并在一臺機臺中完成,有效的利用了設備空間,則該設備的結構緊湊。
3、由于上光機構與墨座系統是共用一個送料機構、一個進管機構及一個退料機構,省去了如習用品中的多一個退料及一個進料的工序,故,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效率高。
4、本實用新型為配合多個墨座及上光機構的設置,則進管機構直徑可以相對加大,因此料架的數量相對習用品可增加到12-16個,如此進一步提高了印刷數量,提升了工作效率。
權利要求1.一種多色印刷機,主要由進料機構、墨座系統、進管機構及退料機構組成,其中進管機構是由一組呈圓周分布的心棒支撐由進料機構送入的軟管作旋轉運動,墨座系統中設有一組墨座依次排列組成,其緊臨進管機構一側;其特征在于在墨座系統與退料機構之間且緊臨進管機構的位置處設置有上光機構,退料機構是位于上光機構的下方。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色印刷機,其特征在于上光機構由一傳動馬達帶動一上光輪組,該上光輪組由一均油鐵輪,上油鐵輪及作用膠輪構成,傳動馬達帶動均油鐵輪,均油鐵輪與上油鐵輪相嚙合,上油鐵輪又與作用膠輪相嚙合;一電磁閥控制上光輪組與進管機構的配合與脫離。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多色印刷機,其特征在于上光機構中的電磁閥與進管機構中的光電開關呈電路連接。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色印刷機,其特征在于進管機構可設置有12-16個料架。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色印刷機,其特征在于墨座系統由六組墨座組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色印刷機,主要由進料機構、墨座系統、進管機構及退料機構組成,其中進管機構中是由一組呈圓周分布的心棒支撐由進料機構送入的軟管作旋轉運動,墨座系統中設有一組墨座依次排列組成,其緊臨進管機構一側;其中在墨座系統與退料機構之間且緊臨進管機構的位置處設置有上光機構,退料機構是位于上光機構的下方。由于上光機構是直接與墨座系統設置在一臺設備中,二者可有效利用進管機構作為送料裝置,相對目前的印刷設備與上光設備的獨立設置,在工序上省略了一個退料及一個上料的工序,因而有效的提高了軟管印刷的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B41F23/00GK2638988SQ0327399
公開日2004年9月8日 申請日期2003年8月27日 優先權日2003年8月27日
發明者饒金標 申請人:廈門鵬茂機械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