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瓶蓋機設備領域,具體為一種高精密臥式全自動瓶蓋機。
背景技術:
瓶蓋是食品與飲包裝重要的一環,也是消費者最先與產品接觸的地方。瓶蓋具有保持內容物產品密閉性能,還具有防盜開啟及安全性方面的功能,因此廣泛的應用在瓶裝產品上,所以瓶蓋為食品,飲業,酒,化工業,制藥業的上游產業,是瓶容器包裝之關鍵性產品。瓶蓋的發展早期是使用軟木材質,馬口鐵皇冠蓋及旋開蓋,至今續開發出鋁質的長頸鋁蓋,碳酸飲鋁蓋,熱充填鋁蓋,注射液鋁蓋,藥蓋,掀開式環蓋,安全鈕爪蓋及塑膠瓶蓋等產品。由于瓶蓋為飲包裝工業之重要一環,下游消費市場需求強的變化,將直接影響到對瓶蓋的市場需求,而飲業的蓬勃發展,對產品包裝的要求越越高,隨之帶動對瓶蓋產品的需求。
傳統的瓶蓋機存在無法實現微機控制,需人力專門看管,因此耗時費力,單個印色推板,印色效率低,自身設計上不夠科學合理,操作不方便等不足,為此我們提出一種高精密臥式全自動瓶蓋機來解決以上存在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精密臥式全自動瓶蓋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無法實現微機控制,需人力專門看管,因此耗時費力,單個印色推板,印色效率低,自身設計上不夠科學合理,操作不方便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高精密臥式全自動瓶蓋機,包括縱向推桿、傳動軸、儲蓋箱和稱重裝置,所述傳動軸嵌入安裝在底座的內部,且傳動軸上設置有輸送帶,所述輸送帶的上方設置有鎖蓋機構,所述底座的上方設置有加熱裝置,所述加熱裝置的左側設置有自動檢測裝置,所述儲蓋箱嵌入安裝在底座的內部,且儲蓋箱的右側設置有電機, 所述稱重裝置嵌入安裝在儲蓋箱的底部,所述底座的后方設置有瓶蓋機主機,所述縱向推桿嵌入安裝在瓶蓋機主機的內部,且縱向推桿的下方設置有連接橫桿,所述連接橫桿的下方設置有瓶蓋印色推板,所述瓶蓋印色推板的下方設置有瓶蓋印色刷,所述連接橫桿的左側設置有微機控制裝置,所述自動檢測裝置、加熱裝置和稱重裝置均與微機控制裝置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加熱裝置的內部共設置有六個加熱噴口。
優選的,所述電機與傳動軸通過皮帶傳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微機控制裝置上設置有液晶顯示屏和控制按鍵。
優選的,所述瓶蓋印色推板共設置有三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高精密臥式全自動瓶蓋機結構科學合理,操作安全方便,采用微機控制,無需人力看管,節省人力和生產成本,設置有三個瓶蓋印色推板,可同時對多個瓶蓋進行印色處理,高效便捷,設置有自動檢測裝置,可以記錄每批瓶蓋的印色瑕疵率,方便后續技術改進。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高精密臥式全自動瓶蓋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自動檢測裝置、2-瓶蓋印色推板、3-瓶蓋印色刷、4-縱向推桿、5-連接橫桿、6-瓶蓋機主機、7-加熱裝置、71-加熱噴口、8-電機、9-輸送帶、10-底座、11-傳動軸、12-鎖蓋機構、13-儲蓋箱、14-稱重裝置、15-微機控制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 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高精密臥式全自動瓶蓋機,包括縱向推桿4、傳動軸11、儲蓋箱13和稱重裝置14,傳動軸11嵌入安裝在底座10的內部,且傳動軸11上設置有輸送帶9,輸送帶9的上方設置有鎖蓋機構12,底座10的上方設置有加熱裝置7,加熱裝置7的左側設置有自動檢測裝置1,儲蓋箱13嵌入安裝在底座10的內部,且儲蓋箱13的右側設置有電機8,稱重裝置14嵌入安裝在儲蓋箱13的底部,底座10的后方設置有瓶蓋機主機6,縱向推桿4嵌入安裝在瓶蓋機主機6的內部,且縱向推桿4的下方設置有連接橫桿5,連接橫桿5的下方設置有瓶蓋印色推板2,瓶蓋印色推板2的下方設置有瓶蓋印色刷3,連接橫桿5的左側設置有微機控制裝置15,自動檢測裝置1、加熱裝置7和稱重裝置14均與微機控制裝置15電性連接。
加熱裝置7的內部共設置有六個加熱噴口71,電機8與傳動軸11通過皮帶傳動連接,微機控制裝置15上設置有液晶顯示屏和控制按鍵,瓶蓋印色推板2共設置有三個。
工作原理:本實用新型安裝好過后,先接通電源,工作人員通過微機控制裝置15設定好自動檢測裝置1的檢測標準,加熱裝置7的加熱溫度,稱重裝置14的稱重區域值等信息,瓶蓋放置于鎖蓋機構12上,加熱噴口71對瓶蓋進行加熱處理,方便上色,縱向推桿4向前推動,連接橫桿5帶動瓶蓋印色刷3向前推動,瓶蓋印色刷3對瓶蓋進行上色處理,輸送帶9帶動鎖蓋機構12向左移動,自動檢測裝置1對瓶蓋進行上色圖案檢測,并自動計算每批瓶蓋的瑕疵率,方便后續改良,瓶蓋繼續傳輸掉落至儲蓋箱13內部。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