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打印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功能絲印機轉盤。
背景技術:
多功能絲印機適用于圓柱形、橢圓柱形、方形瓶子等不規則產品表面印刷,將不同顏色的高溫油墨通過網板印刷在產品上,實現產品的套色印刷。在進行套色印刷時,往往需要將產品固定在轉盤上,通過控制產品外輪廓的旋轉角度和多工位色彩印染來實現多色印刷。而傳統結構的轉盤上一般不能安裝電機、氣缸等元件,因轉盤旋轉時傳輸信號和電源線及管路會扭在一起,連續旋轉一定角度后,如轉盤不回轉,將會扭斷線路及管路。因此對產品輪廓印刷位置控制精度較差,工作效率低,不能用于不規則產品表面印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多功能絲印機轉盤。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一種多功能絲印機轉盤,包括轉盤、夾具、編碼器和電滑環,所述轉盤中間安裝有所述電滑環,所述電滑環下端設置有電源輸出接口和信號輸出接口,所述電源輸出接口和所述信號輸出接口的上面設置有壓縮空氣輸出接頭,所述壓縮空氣輸出接頭的上方設置有壓縮空氣輸入管,所述壓縮空氣輸入管的四周設置有信號輸入接口和電源輸入接口,所述電滑環的四周安裝有所述編碼器,所述編碼器的外側安裝有所述夾具,所述夾具上安裝有伺服電機,所述伺服電機下面安裝有氣缸。為了進一步提高絲印機轉盤的使用功能,所述電滑環通過螺栓固定在所述轉盤上,所述電源輸出接口和所述電滑環通過螺紋連接,所述信號輸出接口和所述電滑環通過螺紋連接,所述壓縮空氣輸出接頭通過螺紋固定在所述電滑環上。為了進一步提高絲印機轉盤的使用功能,所述壓縮空氣輸入管通過螺紋固定在所述電滑環上,所述信號輸入接口和所述電源輸入接口均通過卡槽固定在所述電滑環上。為了進一步提高絲印機轉盤的使用功能,所述編碼器通過螺栓固定在所述轉盤上。為了進一步提高絲印機轉盤的使用功能,所述夾具通過螺栓固定在所述轉盤上,所述伺服電機通過螺栓固定在所述夾具上,所述氣缸通過螺栓固定在所述夾具下面。有益效果在于:通過電滑環可實現轉盤同一方向持續旋轉,使轉盤上可安裝電機和氣缸,伺服電機可保證產品印刷輪廓位置的精確定位,氣缸保證產品在印刷時不下滑,大大提高了印刷質量和印刷效率。附圖說明圖1是本發明所述一種多功能絲印機轉盤的空間立體圖;附圖標記說明如下:1、轉盤;2、電源輸出接口;3、信號輸出接口;4、壓縮空氣輸出接頭;5、編碼器;6、夾具;7、信號輸入接口;8、壓縮空氣輸入管;9、電源輸入接口;10、伺服電機;11、氣缸;12、電滑環。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多功能絲印機轉盤,包括轉盤1、夾具6、編碼器5和電滑環12,所述轉盤1中間安裝有所述電滑環12,所述電滑環12下端設置有電源輸出接口2和信號輸出接口3,所述電源輸出接口2和所述信號輸出接口3的上面設置有壓縮空氣輸出接頭4,所述壓縮空氣輸出接頭4的上方設置有壓縮空氣輸入管8,所述壓縮空氣輸入管8的四周設置有信號輸入接口7和電源輸入接口9,所述電滑環12的四周安裝有所述編碼器5,所述編碼器5的外側安裝有所述夾具6,所述夾具6上安裝有伺服電機10,所述伺服電機10下面安裝有氣缸11。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電滑環12通過螺栓固定在所述轉盤1上,所述電滑環12用于將外部氣源、信號和電源傳輸給各動作部分,所述轉盤1用于帶動產品旋轉,完成打印過程,所述電源輸出接口2和所述電滑環12通過螺紋連接,所述電源輸出接口2用于將所述電滑環12上的電源接入所述編碼器5和所述伺服電機10,所述信號輸出接口3和所述電滑環12通過螺紋連接,所述信號輸出接口3用于將所述電滑環12上的信號源接入所述編碼器5,所述壓縮空氣輸出接頭4通過螺紋固定在所述電滑環12上,所述壓縮空氣輸出接頭4用于將壓縮空氣輸入所述氣缸11。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壓縮空氣輸入管8通過螺紋固定在所述電滑環12上,所述壓縮空氣輸入管8用于將外部氣源接入所述電滑環12,所述信號輸入接口7和所述電源輸入接口9均通過卡槽固定在所述電滑環12上,所述信號輸入接口7用于將控制機上的信號源接入所述電滑環12,所述電源輸入接口9用于將外部電源接入所述電滑環12。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編碼器5通過螺栓固定在所述轉盤1上,所述編碼器5用于將信號源進行轉化,并傳給所述伺服電機10,控制所述伺服電機10旋轉,從而控制產品的印刷輪廓位置,保證產品的印刷輪廓位置始終是所需位置。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夾具6通過螺栓固定在所述轉盤1上,所述夾具6用于裝夾產品,使所述轉盤1可帶動產品旋轉,所述伺服電機10通過螺栓固定在所述夾具6上,所述伺服電機10的輸出軸和產品相連接,通過控制所述伺服電機10輸出軸的旋轉角度實現產品的精確旋轉定位,所述氣缸11通過螺栓固定在所述夾具6下面,所述氣缸11用于驅動所述夾具6夾緊產品。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