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文具套尺印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全自動折疊門框文具套尺絲網印刷機。
背景技術:
在文具套尺印刷行業,為了方便技術人員在調機過程中更快捷,更安全,更方便的調試印刷機器。目前文具套尺絲印機都是雙開門,現有的一邊門打開都會影響技術人員的視線以及調機過程中需要拿一些專用工具的不方便,因為雙開門打開后是往兩邊,經常出現撞頭情況及占用工作調機位置。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是提出一種全自動折疊門框文具套尺絲網印刷機,該裝置能夠配合自動絲印機實現全自動生產,能夠很好的給技術人員在調機過程中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全自動折疊門框文具套尺絲網印刷機,包括用于設置透明膠版的折疊門框,折疊門框包括矩形框架、設置在矩形框架上的上門框和下門框;
所述的矩形框架兩側設置有導槽和氣動彈簧;
所述的上門框一端與矩形框架鉸接,另一端與下門框鉸接;氣動彈簧的伸縮端與上門框連接;
所述的下門框另一端兩側設置在導槽內。
所述的下門框的兩端分別設置有上拉手和下拉手。
所述的矩形框架兩側還設置有用于鎖緊上門框的門框鎖緊塊。
所述的矩形框架上還設置有防止上下門框碰撞的外圈防撞膠條。
所述的上門框與矩形框架通過合頁連接,上門框與下門框通過合頁連接。
所述的氣動彈簧通過彈簧汽缸安裝座與矩形框架連接。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本裝置采用特定拉伸鋁型材拼接而成,配合氣動彈簧及鍍鉻拉手,外形用防撞膠條包邊,內側用專用模具沖壓連接組件固定,安全,美觀,牢固,能夠很好的給技術人員在調機過程中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高效快捷調機,提高調機效率,減少技術人員調機撞頭。
附圖說明
圖1為整機外形門框立體圖;
圖2A為整機外形門框主視圖;
圖2B為圖2A右視圖;
圖3A為門桿伸縮裝置45°撐起狀態;
圖3B為圖3A右視圖;
圖4A為門桿伸縮裝置撐起狀態;
圖4B為圖4A右視圖。
圖中:1、第一合頁;2、門框鎖緊塊;3、氣動彈簧;4、彈簧汽缸安裝座;5、第二合頁;6、上拉手;7、導槽;8、外圈防撞膠條;9、下拉手;100、上門框;200、下門框;300、矩形框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裝置應用于文具絲印機整機外形門框,屬于全自動六/八工位轉盤絲印機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裝置一共有二大組成部分,上門框100和下門框200,均用于安裝透明膠版。
如圖2A和圖2B所示,上門框100一端通過鋅合金合頁1與矩形框架300連接,另一端通過鋅合金合頁5與下門框200連接,上門框100兩側均設置有左右門框鎖緊塊2和左右氣動彈簧3,門框鎖緊塊2和彈簧汽缸安裝座4均設置在矩形框架300上;左右氣動彈簧3安裝在彈簧汽缸安裝座4上,左右氣動彈簧3的伸縮端與上門框100固定。
下門框200兩端分別設置有方形拉手6和9,矩形框架300兩端設置有左右導槽7,下門框200的另一端設置在導槽7內,能夠沿導槽7滑動。為了防止下門框200與矩形框架300碰撞,矩形框架300與下門框200接觸的邊緣處設置有外圈防撞膠條8。
圖3A至4B所示,實際使用時,本裝置跟自動轉盤印刷機一起開動工作,開始由人工用手抓住把手3和9,拖動下門框200向上運動,當拉起角度大于45°的時候,人手松開后,門框會由左右兩支氣動彈簧3自動頂起至的打起狀態,技術人員即可調機操作,如需打下門框,只需用手抓住把手9進行下拉,當拉下角度小于45°的時候,人手松開后,門框會由左右兩支氣動彈簧自動縮回至的復位狀態。
以上內容是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僅限于此,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的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權利要求書確定實用新型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