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印刷工藝及印刷機械,特別是一種適用于機組式模燙機的定位微調裝置。
(二)
背景技術:
:
市場現有的多機組模切燙印設備(專利號ZL 200410093700.6),利用多機組的模壓單元和鋁箔控制單元完成所需要的多次燙印(或壓痕)和模切工作,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縮短了生產周期。但是,由于該種設備的輸送紙張通常由并列安裝在牙排上的多組牙排進行叼紙輸送,牙排叼紙以封閉循環的軌跡方式進入各個機組工位進行模壓工作。由于封閉鏈條較長,且在長期使用過程中所受張力大小和方向頻繁改變,導致鏈條形變的發生,鏈條累積誤差的發生極大地降低了設備的印刷精度。
對于難于避免的由于鏈條拉伸誤差導致的印刷誤差,現有的定位裝置均無法做到適時微調,定位的偏差直接影響了后序加工精度。為了保證紙張的加工精度和質量,這就常常需要頻繁的停機調節,這種調節方式費時費力,設備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提高。
另外,當設備具有多機組工位時,往往需要對各個工位定位裝置依次進行校核微調,紙張的定位方式繁瑣且不精準。
(三)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適用于機組式模燙機的定位微調裝置,它能夠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該裝置保證機組式模燙機一次走紙完成作業,提高作業效率的同時保證作業質量,完成多工位作業的同時通過微調裝置定位提高作業精度;而且,該裝置具有定位基準一致、調整方式簡單及結構特征優化的優點,通過采用確定定位基準、調整微調定位裝置的基準面與基準配合面之間距離以達到抵消鏈條拉伸誤差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適用于機組式模燙機的定位微調裝置,所述機組式模燙機包括至少兩組壓印單元,壓印單元的紙張由安裝于鏈條上的牙排輸送,其特征在于定位微調裝置包括設置于第一機組壓印單元輸入端的定位單元及設置于每組壓印單元輸出端的定位單元,相鄰兩組定位單元共同完成在該兩組定位單元之間的定位;所述各定位單元沿鏈條輸送方向并列布置。
所述壓印單元包括第一機組壓印單元、第二機組壓印單元;所述定位微調裝置包括設置于第一機組壓印單元輸入端的前定位單元、設置于第一機組壓印單元輸出端的第一機組后定位單元及設置于第二機組壓印單元輸出端的第二機組后定位單元;其中,前定位單元與第一機組后定位單元共同完成第一機組壓印單元的前定位,第一機組后定位單元與第二機組后定位單元共同完成第二機組壓印單元的后定位;所述三組定位單元沿鏈條輸送方向并列布置。
所述定位單元由對稱安裝在壓印單元兩端的定位組件構成,所述定位組件包括可繞安裝軸旋轉的定位擺桿和牙排體,各定位擺桿上分別設置定位塊,所述定位塊具有基準面;所述牙排上的牙排體設置有基準配合面;定位擺桿的一端擺動時,其上的定位塊基準面與牙排體上基準配合面接觸,從而進行定位。
所述基準配合面包括固定連接在牙排上的至少三個,并且至少一個基準配合面的位置可調。
所述基準配合面包括基準配合面Ⅰ、基準配合面Ⅱ、基準配合面Ⅲ;所述基準配合面Ⅰ、基準配合面Ⅱ、基準配合面Ⅲ所處的位置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所述定位塊基準面完成不同的定位動作時,與不同位置的基準配合面配合定位;所述基準配合面Ⅰ、基準配合面Ⅱ、基準配合面Ⅲ與基準面配合接觸,通過調節基準配合面Ⅰ、基準配合面Ⅱ、基準配合面Ⅲ的位置,進而保證牙排叼來的紙張處于工作位置。
以第一機組后定位單元為基準,此處的定位塊基準面與基準配合面Ⅱ配合安裝,且所述的定位塊基準面與基準配合面Ⅱ之間的距離一定;前定位單元的定位塊基準面與基準配合面Ⅰ配合接觸,在進行前定位時,通過調節基準配合面Ⅰ的厚度,進而使牙排叼來的紙張位于第一工作位置;第二機組后定位單元的定位塊基準面與基準配合面Ⅲ配合安裝,在進行后定位時,通過調節基準配合面Ⅲ的厚度,進而使牙排叼來的紙張位于第二工作位置。
所述基準配合面位置通過更換不同厚度的墊塊調節;所述墊塊與牙排體固定連接,所述基準配合面與墊塊固定連接,所述基準配合面與定位塊的基準面配合。通過更換不同厚度的墊塊,進而調節基準配合面的位置,從而保證牙排叼來的紙張處于工作位置。調節基準配合面位置的方式,可以通過更換一個墊塊厚度達到所需要的尺寸來實現,也可以通過設置多個不同厚度的墊塊來實現。
所述基準配合面的位置通過旋轉調節銷左右位置調節;所述調節銷與牙排體螺紋連接;所述基準配合面與調節銷固定連接,所述基準配合面與定位塊的基準面配合。所述調節銷通過螺母鎖緊;通過旋轉螺母使調節銷位置左右移動,進而調節基準配合面的位置,從而保證牙排叼來的紙張處于工作位置。
所述牙排兩端固定于兩條封閉且互相平行的傳動鏈條上,牙排的牙排體與鏈條通過連接塊固定連接。
所述壓印單元包括固定平臺和活動平臺;每一壓印單元的固定平臺和活動平臺可裝上能實現紙張裁切和壓痕功能的模切或壓痕工具。
所述機組式模燙機中完成燙印工序的壓印單元中含有鋁箔控制單元,構成燙金控制單元;所述燙金控制單元中可附選橫向鋁箔控制單元。
所述壓印單元的固定平臺上裝配能實現燙印功能的加熱系統和燙金工具。
所述鏈條與張緊輪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
(1)選定一組定位單元作為定位基準:將該定位單元的定位擺桿上的定位塊基準面和牙排上的基準配合面的配合關系作為定位基準;
(2)調整其它各組定位單元,完成定位:即調整各組定位單元中定位擺桿上的定位塊基準面和牙排體基準配合面之間的距離,保證相鄰兩組牙排之間的距離保持一定,完成定位。
所述基準配合面與定位塊之間距離的微調方法:通過可左右調節的調節銷,使調節銷上的基準配合面位置得到調節,進而調節紙張處于工作位置;或者,通過更換不同厚度的墊塊,使墊塊上的基準配合面位置得到調節,進而調節紙張處于工作位置。
紙張從輸送單元輸送到輸送臺后,被輸紙臺上的定位前規進行定位。定位后的紙張前邊緣被牙排叼住,保證紙張在每個工位與牙排的相對位置都保持固定。被牙排夾緊后的紙張被送到隨后的工作臺進行后續模燙工藝。
所述牙排的牙排體的片將紙張叼到加工工位,定位擺桿轉動,牙排體和連接塊上升;定位擺桿轉動到一端與連接塊的基準配合面接觸,完成對牙排的初定位;作為定位基準的定位單元的定位塊和與其相配合的基準配合面接觸配合,完成基準定位;調節其它各組定位單元定位塊和與其相配合的基準配合面的距離,完成定位;各個壓印單元的精準定位同時完成,此時開始紙張在各個壓印單元的壓印工序;紙張加工工序完成后,定位擺桿反向轉動,牙排體和連接塊下降,此時鏈條定位塊的基準配合面與定位滾子脫離;定位擺桿下降到最低點時,定位擺桿與連接塊基準配合面完全脫離,牙排叼住紙張運動至下一工位。
所述壓印單元包括第一機組壓印單元、第二機組壓印單元時,牙排上配置有基準配合面Ⅰ、基準配合面Ⅱ、基準配合面Ⅲ,設置于第一機組壓印單元輸入端的前定位單元、設置于第一機組壓印單元輸出端的第一機組后定位單元及設置于第二機組壓印單元輸出端的第二機組后定位單元分別設置定位塊,每個定位單元的定位塊基準面分別與不同位置的基準配合面Ⅰ、基準配合面Ⅱ、基準配合面Ⅲ配合定位;
第一機組后定位單元的定位塊與基準配合面Ⅱ配合,作為定位基準;前定位單元定位塊與基準配合面Ⅰ配合,調節基準配合面Ⅰ的位置,使牙排叼來紙張處于工作位置,實現第一機組壓印單元前定位;第二機組后定位單元定位塊與基準配合面Ⅲ配合,調節基準配合面Ⅲ的位置,使牙排叼來的紙張處于工作位置,實現第二機組壓印單元后定位。
本實用新型的優越性:1、通過在多機組模燙機上配置精確定位微調單元,使設備在同時進行多工位工序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能夠保證模壓工藝的精準性。2、定位單元采用前定位和后定位兩種定位微調方式,通過設置基準定位,保證前后定位標準的統一,使該機組模燙機具有定位基準同一、調整簡單及結構優化的優點。3、定位微調方式簡單,只需更換不同厚度墊塊,以調節與定位塊基準面配合的基準配合面位置,或旋轉調節銷軸的左右位置,以調節與定位塊基準面配合基準配合面位置,便可實現基準定位、前定位以及后定位。4、定位擺桿與具有高精度基準面的定位塊分體設計,這種組合式的設計方案,一方面方便批量生產,優化生產程序,另一方面方便定位過程中基準面磨損后的更換,且定位塊更易于加工出要求精度較高的基準面。
(四)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涉的一種機組式模燙機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涉的一種適用于機組式模燙機定位微調裝置安裝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涉模燙機的牙排與紙張的定位關系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涉定位微調裝置的正視圖。
圖5至圖7為本實用新型所涉定位微調裝置通過更換墊片來調整距離時的俯視圖。
圖8至圖10為本實用新型所涉定位微調裝置通過調節銷調整距離時的俯視圖。
其中:1、第一機組壓印單元;2、第二機組壓印單元;3、前定位單元;4、第一機組后定位單元;5、第二機組后定位單元;6、牙排;7、張緊輪;8、鏈條;9、定位塊;10、連接塊;11、牙排體;12、定位擺桿;13、墊塊;14、鎖緊螺母;15、調節銷;16、輸送單元;17、紙張;18、殼體;19、燙金控制單元;20、紙張接收單元;21、定位前規;A、基準配合面Ⅰ;B、基準配合面Ⅱ;C、基準配合面Ⅲ。
(五)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以雙機組壓印單元為例進行說明,僅用于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全面的理解本實用新型,但不以任何限制方式限制本實用新型。
一種適用于機組式模燙機的定位微調裝置(見圖1、圖2),包括輸送單元16、壓印單元及紙張接收單元20組成。它們由一個共同的機器殼體18承載并包圍。
用于壓印的紙張17由安裝于鏈條8上的牙排6輸送,所述牙排6兩端固定于兩條封閉且互相平行的傳動鏈條8上,牙排6的牙排體11與鏈條8通過連接塊10固定連接。(見圖1至圖2)
所述壓印單元包括固定平臺和活動平臺;每一壓印單元的固定平臺和活動平臺可裝上能實現紙張裁切和壓痕功能的模切或壓痕工具。(見圖1至圖2)
所述機組式模燙機中完成燙印工序的壓印單元中含有鋁箔控制單元,構成燙金控制單元;所述燙金控制單元中可附選橫向鋁箔控制單元。(見圖1至圖2)
所述壓印單元的固定平臺上裝配能實現燙印功能的加熱系統和燙金工具。(見圖1至圖2)
所述鏈條8與張緊輪7連接。(見圖2)
以機組式模燙機的壓印單元包括第一機組壓印單元1和第二機組壓印單元2為例。所述壓印單元具有定位微調裝置。所述壓印單元包括第一機組壓印單元、第二機組壓印單元;所述定位微調裝置包括設置于第一機組壓印單元1輸入端的前定位單元3、設置于第一機組壓印單元1輸出端的第一機組后定位單元4及設置于第二機組壓印單元2輸出端的第二機組后定位單元5;其中,前定位單元3與第一機組后定位單元4共同完成第一機組壓印單元1的前定位,第一機組后定位單元4與第二機組后定位單元5共同完成第二機組壓印單元2的后定位;所述三組定位單元沿鏈條輸送方向并列布置。(見圖2)
上述三組定位單元:前定位單元3、第一機組后定位單元4以及第二機組后定位單元5,在完成機組壓印單元微調過程中,以其中一組定位單元為基準,通過分別調整其他兩組定位單元與基準定位單元的距離完成兩者之間的微調距離。
以第一機組后定位單元4為基準單元為例,三組定位單元的結構配置如圖4-圖10。
前定位單元3由對稱安裝在壓印單元兩端的定位組件構成。所述定位組件包括可繞安裝軸旋轉的定位擺桿12,和牙排6的牙排體11。其中,所述牙排體11具有基準配合面ⅠA,所述定位擺桿12設置定位塊9,所述定位塊具有基準面。所述定位塊9基準面與牙排體的基準配合面ⅠA配合定位。
第一機組后定位單元4由對稱安成安裝在壓印單元兩端的定位組件構成。所述定位組件包括可繞安裝軸旋轉的定位擺桿12,和牙排6的牙排體11。其中,所述牙排體11具有基準配合面ⅡB,所述定位擺桿12設置定位塊9,所述定位塊9具有基準面。所述定位塊9基準面與牙排體基準配合面ⅡB配合定位。
第二機組后定位單元5由對稱安裝在壓印單元兩端的定位組件構成。所述定位組件包括可繞安裝軸旋轉的定位擺桿12,和牙排6的牙排體11。其中,所述牙排體11具有基準配合面ⅢC,所述定位擺桿12設置定位塊9,所述定位塊9具有基準面。所述定位塊9基準面與牙排體基準配合面ⅢC配合定位。
所述第一機組后定位單元的基準配合面ⅡB及與該位置的定位塊9相配合的平面為基準面。
如圖5-圖7所示為調節基準配合面的第一種實施例:當需要進行定位微調工作時,基準定位單元——第一機組定位單元4的基準面與基準配合面ⅡB之間的距離一定。通過更換基準配合面ⅠA的墊塊13,以調整基準配合面ⅠA的位置,完成前定位工作。通過更換基準配合面ⅢC的墊塊,以調整基準配合面ⅢC的位置,完成后定位工作。
如圖8至圖10所示為調節基準配合面的第二種實施例:牙排體11配置通孔,所述通孔內安裝有調節銷15,所述調節銷15通過鎖緊螺母14鎖緊。當需要進行定位微調工作時,調節鎖緊螺母14,從而調節調節銷15基準配合面的位置,以保證牙排叼來的紙張對齊基準面,紙張處于工作位置,完成定位工作。
以第一機組后定位單元4為基準定位為例,圖8所示,墊塊基準配合面ⅡB與該位置的定位塊基準面配合接觸,形成基準定位面。
當需要進行定位微調工作時,以基準定位面為參考,分別調節前定位單元3和第二機組后定位單元5。如圖7所示,調節鎖緊螺母14,使調節銷15基準配合面ⅠA向靠近紙張方向移動,進而完成前定位工作;如圖9所示,調節鎖緊螺母14,使調節銷15基準配合面ⅢC向遠離紙張方向移動,進而完成后定位工作。通過保證兩個定位單元之間的距離一定,進而保證每個定位單元的紙張都能到達工作位置。
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
(1)選定一組定位單元作為定位基準:即將該定位單元的定位擺桿上的定位塊9基準面與和牙排6的基準配合面緊密接觸,作為定位基準;
(2)調整其它各組定位單元,完成定位:即調整各組定位單元中定位擺桿12上的定位塊9和牙排6上與其相配合的基準配合面之間的距離,保證相鄰兩組牙排6之間的距離保持一定,完成定位。
所述基準配合面與定位塊9之間距離的微調方案:通過在更換不同厚度的墊塊,使墊塊上的基準配合面位置得到調節,進而調節紙張處于工作位置;或者可左右調節的調節銷,使調節銷上的基準配合面位置得到調節,進而調節紙張處于工作位置。
紙張從輸送單元16輸送到輸送臺后,被輸紙臺上的定位前規21進行定位。定位后的紙張前邊緣被牙排6叼住,保證紙張在每個工位與牙排6的相對位置都保持固定。被牙排6夾緊后的紙張被送到隨后的工作臺進行后續模燙工藝。
所述牙排6的牙排體11的各牙片叼住紙張運動至加工工位,定位擺桿12逆時針轉動,牙排體11和連接塊10上升;定位擺桿12轉動到一端與基準配合面接觸,完成對牙排6的初定位;第一機組后定位單元4的基準面與基準配合面ⅡB接觸配合,完成基準定位;調節前定位單元3的定位塊與基準配合面ⅠA的距離,補償鏈條8拉伸引起的形變誤差,保證第一機組壓印單元1前后兩組牙排6的距離一定,完成第一機組壓印單元1的前定位;同時,調節第二機組后定位單元5的定位塊與基準配合面ⅢC的距離,保證第二機組壓印單元2前后兩組牙排6的距離一定,完成第二機組壓印單元的后定位;兩個壓印單元的精準定位同時完成,此時開始紙張的兩個壓印工序;紙張加工工序完成后,定位擺桿12順時針轉動、牙排體11和連接塊10下降,此時鏈條8定位塊的基準配合面與定位滾子脫離;定位擺桿12下降到最低點時,定位擺桿12與基準配合面完全脫離,牙排6叼住紙張運動至下一工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