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印刷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印品局部上光和冷燙功能的印刷機。
背景技術:
印品上光是為了美化印刷品、保護印刷品、加強印刷品的宣傳效果和提高印刷品的實用價值。上光后的印刷品表面顯得更加光滑,使入射光產生均勻反射,油墨層更加光亮。上光是采用上光油對印刷品進行表面涂布加工。在印刷以后對印件進行最后加工之前,采取適當的措施對紙張或紙板印件的表面進行保護性處理。印刷品經過上光后在表面罩上一層亮膜。用于印刷品局部上光的設備,一般有絲網印刷機、局部UV上光機以及采用膠印機上光單元等。
燙印印刷指在紙張、紙板、織品、涂布類等物體上,用燙壓方法將燙印材料或燙版圖案轉移在被燙物上的加工。冷燙印刷簡稱燙印。燙印,俗稱"燙金",燙印技術應用范圍很廣,如紙品燙印,紡織品燙印,裝潢材料的燙印,塑料制品燙印等等。目前,使用最廣泛的冷燙印設備主要采用膠印機加裝冷燙單元的形式。
在現有印刷設備中,印品的上光和燙印由不同設備完成,印品需要在不同設備間轉移。印品在不同印刷設備之間轉移,既增加了印品破損的風險,也降低了印刷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單張印品局部上光和冷燙功能的印刷設備。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印品局部上光和冷燙功能的印刷機,包括:以印品進入印刷機的方向為前方,印品離開印刷機的方向為后方,沿印品行進的方向順序排布有輸紙部套1-1、除塵部套1-2、糾偏定位部套1-3、局部上光部套1-4、光固部套1-5、冷燙部套1-6、真空吸附送紙平臺1-7和收紙部套1-8。
進一步改進,局部上光部套1-4包括:圖像定位系統2-8、上下定位輸送輥2-9、印版滾筒2-12、壓印滾筒2-11、印版2-13、網紋輥2-14和腔式刮刀2-15;
圖像定位系統2-8設置在上下定位輸送輥2-9的前方,上下定位輸送輥2-9由相對設置的上定位輸送輥和下定位輸送輥組成,印版滾筒2-12和壓印滾筒2-11相對設置于上下定位輸送輥2-9后方,印版滾筒2-12上設置有印版2-13,網紋輥2-14與印版2-13相對設置,腔式刮刀2-15與網紋輥2-14設置。
進一步改進,光固部套1-5包括:光固設備2-17和輸送皮帶2-18;光固設備2-17設置于輸送皮帶2-18的上方。
進一步改進,輸送皮帶2-18上設有通孔,在所述通孔下方設有真空吸附平臺,真空吸附平臺通過輸送皮帶2-18上的通孔將印品吸附住。
進一步改進,冷燙部套1-6包括:第一氣漲軸2-21、第二氣漲軸2-23、多根箔輥2-25、橡皮滾筒2-26和燙壓滾筒2-27;
第一氣漲軸2-21和第二氣漲軸2-23由伺服電機控制,第一氣漲軸2-21上安裝電化鋁箔卷2-20,第二氣漲軸2-23上安裝廢電化鋁箔卷2-24,橡皮滾筒2-26和燙壓滾筒2-27相對設置,電化鋁箔2-22自第一氣漲軸2-21送出經多根箔輥2-25穿過相對設置的橡皮滾筒2-26和燙壓滾筒2-27后被第二氣漲軸2-23回收為廢電化鋁箔卷2-24;其中,電化鋁箔2-22在第一氣漲軸2-21驅動伺服電機控制下輸送的線速度與經過橡皮滾筒2-26和燙壓滾筒2-27之間的印品2-2運動的線速度相同。
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進行上光工藝加工時,待加工印品紙張2-2堆垛在輸紙臺板2-1,通過輸紙部套2-3將印品紙張2-2輸送到除塵部套2-4的輸送皮帶2-5上,并通過除塵裝置2-6去除印品上的粉塵。通過除塵部套2-4的輸送皮帶2-6,印品紙張2-2被送入糾偏定位部套2-7。經過糾偏定位的印品紙張2-2通過上下定位輸送輥2-9送入局部上光部套2-10。在印品紙張2-2進入上下定位輸送輥2-9前設置有一圖像定位系統2-8,通過圖像定位系統2-8可以確認上下定位輸送輥2-9與印品紙張2-2上印有的定位標記的距離。局部上光部套2-10通過腔式刮刀2-15將儲存在刮刀腔內的上光油刮入網紋輥2-14的網紋微槽內,并通過網紋輥2-14和印版滾筒2-12的相對滾動將上光油轉移到印版滾筒上安裝的印版2-13上,當印品紙張2-2被定位輸送經過印版滾筒2-12和壓印滾筒2-11之間時,在壓印滾筒2-11和印版滾筒2-12的相對壓力作用下,印版2-13上的上光油被轉印到印品紙張2-2上形成特定的上光圖案。通過圖像定位系統2-8發出的印品定位標記位置的信號和伺服控制系統對印版滾筒2-12和壓印滾筒2-11轉動的控制,可以實現印版2-13上的圖案與印品紙張上需要上光的位置的套準。之后印品紙張2-2被送入光固部套2-16的真空吸附平臺及帶孔輸送皮帶2-18并在皮帶的帶動下通過光固設備2-17進行干燥處理。干燥處理后的印品紙張2-2通過冷燙部套2-19,此時在橡皮滾筒2-26與壓印滾筒2-27之間沒有電化鋁箔2-22。印品紙張2-2通過冷燙部套2-19進入真空吸附送紙平臺2-28,在帶孔送紙皮帶2-29的輸送下進入收紙部套2-30被堆垛在收紙臺板2-31上。
進行冷燙工藝加工時,待加工印品紙張2-2堆垛在輸紙臺板2-1,通過輸紙部套2-3將印品紙張2-2輸送到除塵部套2-4的輸送皮帶2-5上,并通過除塵裝置2-6去除印品上的粉塵。通過除塵部套2-4的輸送皮帶2-5,印品紙張2-2被送入糾偏定位部套2-7。經過糾偏定位的印品紙張2-2通過上下定位輸送輥2-9送入局部上光部套2-10。在印品紙張2-2進入上下定位輸送輥2-9前設置有一圖像定位系統2-8,通過圖像定位系統2-8可以確認上下定位輸送輥2-9與印品紙張2-2上印有的定位標記的距離。局部上光部套2-10通過腔式刮刀2-15將儲存在刮刀腔內的膠水刮入網紋輥2-14的網紋微槽內,并通過網紋輥2-14和印版滾筒2-12的相對滾動將膠水轉移到印版滾筒上安裝的印版2-13上,當印品紙張2-2被定位輸送經過印版滾筒2-12和壓印滾筒2-11之間時,在壓印滾筒2-11和印版滾筒2-12的相對壓力作用下,印版2-13上的膠水被轉印到印品紙張2-2上形成特定的上膠圖案。通過圖像定位系統2-8發出的印品定位標記位置的信號和伺服控制系統對印版滾筒2-12和壓印滾筒2-11轉動的控制,可以實現印版2-13上的上膠圖案與印品紙張2-2上需要上膠水的位置的套準。之后印品紙張2-2被送入光固部套2-16的真空吸附平臺及帶孔輸送皮帶2-18上。此時光固設備2-17停止工作,在送紙皮帶2-18的帶動下印品紙張2-2進入冷燙部套2-19,冷燙部套2-19有兩根由伺服電機驅動的氣漲軸,其中第一氣漲軸2-21安裝電化鋁箔卷2-20,另一根氣漲軸2-23,安裝回收廢電化鋁箔卷2-24。電化鋁箔2-22通過數根過箔輥2-25繞過橡皮滾筒2-26并被纏繞在收廢電化鋁箔卷2-24上。電化鋁箔2-22在氣漲軸2-21驅動伺服電機控制下輸送的線速度與經過冷燙壓印滾筒2-27與橡皮滾筒2-26之間的印品紙張2-2的運動線速度相同。在冷燙壓印滾筒2-27和橡皮滾筒2-26相對壓力的作用下,電化鋁箔2-22上的鍍膜被粘在印品紙張2-2上過膠的圖案部位上,從而完成電化鋁膜的冷轉印。在氣漲軸2-23驅動伺服電機的驅動下冷燙完成后的電化鋁箔塑料基帶2-22被同步纏繞在收廢電化鋁箔卷2-24上,印品紙張2-2與廢電化鋁箔卷2-24分離,經過真空吸附送紙平臺2-28,在帶孔送紙皮帶2-29的輸送下進入收紙部套2-30被堆垛在收紙臺板2-31上。
本實用新型在單張紙糾偏定位輸送平臺與真空吸附送紙平臺之間設置了一個上光部套和一個冷燙部套。并在上光部套之后,冷燙部套前面設置了光固部套。這種設計即可以對印品紙張進行局部上光,又可以進行冷燙印加工。通過設置一個圖像定位系統,配合伺服驅動控制系統,保證了上光或上膠圖案與印品圖案的套準。比現有技術中采用膠印機印刷單元進行冷燙加工大大降低了設備成本;比現有技術中的局部UV上光機等上光設備又增加了冷燙的功能。本實用新型能提高生產效率,節約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二。
附圖標記說明
圖1各附圖標記
1-1是輸紙部套,1-2是除塵部套,1-3是糾偏定位部套,1-4是局部上光部套,1-5是光固部套,1-6是冷燙部套,1-7是真空吸附送紙平臺,1-8是收紙部套;
圖2各附圖標記
2-1是輸紙臺板,2-2是印品紙張,2-3是輸紙部套,2-4是除塵部套,2-5是輸送皮帶,2-6是除塵裝置,2-7是糾偏定位部套,2-8是圖像定位系統,2-9是上下定位輸送輥,2-10是局部上光部套,2-11是壓印滾筒,2-12是印版滾筒,2-13是印版,2-14是網紋輥,2-15是腔式刮刀,2-16是光固部套,2-17是光固設備,2-18輸送皮帶,2-19是冷燙部套,2-20是電化鋁箔卷,2-21是第一氣漲軸,2-22是電化鋁箔,2-23是第二氣漲軸,2-24是廢電化鋁箔卷,2-25是過箔輥,2-26是橡皮滾筒,2-27是壓印滾筒,2-28是真空吸附送紙平臺,2-29是帶孔送紙皮帶,2-30是收紙部套2-31是收紙臺板。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印品局部上光和冷燙功能的印刷機,包括:以印品進入印刷機的方向為前方,印品離開印刷機的方向為后方,沿印品行進的方向順序排布有輸紙部套1-1、除塵部套1-2、糾偏定位部套1-3、局部上光部套1-4、光固部套1-5、冷燙部套1-6、真空吸附送紙平臺1-7和收紙部套1-8。各個部套的印品紙張2-2輸送平面處于同一個平面上。
如圖2所示,局部上光部套1-4包括:圖像定位系統2-8、上下定位輸送輥2-9、印版滾筒2-12、壓印滾筒2-11、印版2-13、網紋輥2-14和腔式刮刀2-15;
圖像定位系統2-8設置在上下定位輸送輥2-9的前方,上下定位輸送輥2-9由相對設置的上定位輸送輥和下定位輸送輥組成,印版滾筒2-12和壓印滾筒2-11相對設置于上下定位輸送輥2-9后方,印版滾筒2-12上設置有印版2-13,網紋輥2-14與印版2-13相對設置,腔式刮刀2-15與網紋輥2-14設置。
光固部套1-5包括:光固設備2-17和輸送皮帶2-18;光固設備2-17設置于輸送皮帶2-18的上方。
輸送皮帶2-18上設有通孔,在所述通孔下方設有真空吸附平臺,真空吸附平臺通過輸送皮帶2-18上的通孔將印品吸附住。
冷燙部套1-6包括:第一氣漲軸2-21、第二氣漲軸2-23、多根箔輥2-25、橡皮滾筒2-26和燙壓滾筒2-27;
第一氣漲軸2-21和第二氣漲軸2-23由伺服電機控制,第一氣漲軸2-21上安裝電化鋁箔卷2-20,第二氣漲軸2-23上安裝廢電化鋁箔卷2-24,橡皮滾筒2-26和燙壓滾筒2-27相對設置,電化鋁箔2-22自第一氣漲軸2-21送出經多根箔輥2-25穿過相對設置的橡皮滾筒2-26和燙壓滾筒2-27后被第二氣漲軸2-23回收為廢電化鋁箔卷2-24;其中,電化鋁箔2-22在第一氣漲軸2-21驅動伺服電機控制下輸送的線速度與經過橡皮滾筒2-26和燙壓滾筒2-27之間的印品2-2運動的線速度相同。
沿印品紙張輸送方向,輸紙部套2-3與除塵部套2-4固連在一起,除塵部套2-4主要由輸送皮帶2-5和除塵裝置2-6等組成。除塵部套2-4的前端是糾偏定位部套2-7,用于對印品紙張在輸送過程中糾偏并側向定位。在糾偏定位部套2-7的前端是局部上光部套2-10,在局部上光部套2-10上有一對由伺服電機驅動的上下定位輸送輥2-9,用于定位輸送印品紙張。在印品紙張2-2進入上下定位輸送輥2-9前設置有一圖像定位系統2-8,通過圖像定位系統可以確認上下定位輸送輥2-9與印品紙張2-2上印有的定位標記的距離。局部上光部套2-10上還有自上而下排列的腔式刮刀2-15,與腔式刮刀2-15接觸的網紋輥2-14,與網紋輥2-14接觸并相對純滾動的印版滾筒2-12,與印版滾筒2-12相對純滾動的壓印滾筒2-11。在印版滾筒2-12上安裝有印版2-13。網紋輥2-14、印版滾筒2-12、壓印滾筒2-11都由伺服電機驅動,通過伺服控制系統與圖像定位系統2-8配合,可以實現上光或上膠圖案與印品圖案的套準。印品紙張2-2從印版滾筒2-12與壓印滾筒2-11之間通過。局部上光部套2-10前端是光固部套2-16,光固部套2-16主要由光固設備2-17及真空吸附平臺和帶孔的寬幅皮帶2-18等組成。可對上光后的印品紙張2-2進行干燥處理。光固部套2-16前端是冷燙部套2-19,冷燙部套2-19主要由兩根由伺服電機驅動的氣漲軸2-21和2-23、數根過箔輥2-25、由伺服電機驅動的冷燙橡皮滾筒2-26和壓印滾筒2-27等組成。其中一根氣漲軸2-21安裝電化鋁箔卷2-20,另一根氣漲軸2-23安裝回收廢電化鋁箔卷2-24。電化鋁箔2-22通過數根過箔輥2-25繞過橡皮滾筒2-26并被纏繞在收廢電化鋁箔卷2-24上。在冷燙部套2-19前端是真空吸附送紙平臺2-28,在平臺上有帶孔的寬幅送紙皮帶2-29,在真空吸附送紙平臺2-28前端是收紙部套2-30。經過上光或冷燙工藝加工后的印品紙張2-2通過真空吸附送紙平臺2-28上的寬幅送紙皮帶2-29送入收紙部套2-30并被堆垛在收紙臺板2-31上。
進行上光工藝加工時,待加工印品紙張2-2堆垛在輸紙臺板2-1,通過輸紙部套2-3將印品紙張2-2輸送到除塵部套2-4的輸送皮帶2-5上,并通過除塵裝置2-6去除印品上的粉塵。通過除塵部套2-4的輸送皮帶2-6,印品紙張2-2被送入糾偏定位部套2-7。經過糾偏定位的印品紙張2-2通過上下定位輸送輥2-9送入局部上光部套2-10。在印品紙張2-2進入上下定位輸送輥2-9前設置有一圖像定位系統2-8,通過圖像定位系統2-8可以確認上下定位輸送輥2-9與印品紙張2-2上印有的定位標記的距離。局部上光部套2-10通過腔式刮刀2-15將儲存在刮刀腔內的上光油刮入網紋輥2-14的網紋微槽內,并通過網紋輥2-14和印版滾筒2-12的相對滾動將上光油轉移到印版滾筒上安裝的印版2-13上,當印品紙張2-2被定位輸送經過印版滾筒2-12和壓印滾筒2-11之間時,在壓印滾筒2-11和印版滾筒2-12的相對壓力作用下,印版2-13上的上光油被轉印到印品紙張2-2上形成特定的上光圖案。通過圖像定位系統2-8發出的印品定位標記位置的信號和伺服控制系統對印版滾筒2-12和壓印滾筒2-11轉動的控制,可以實現印版2-13上的圖案與印品紙張上需要上光的位置的套準。之后印品紙張2-2被送入光固部套2-16的真空吸附平臺及帶孔輸送皮帶2-18并在皮帶的帶動下通過光固設備2-17進行干燥處理。干燥處理后的印品紙張2-2通過冷燙部套2-19,此時在橡皮滾筒2-26與壓印滾筒2-27之間沒有電化鋁箔2-22。印品紙張2-2通過冷燙部套2-19進入真空吸附送紙平臺2-28,在帶孔送紙皮帶2-29的輸送下進入收紙部套2-30被堆垛在收紙臺板2-31上。
進行冷燙工藝加工時,待加工印品紙張2-2堆垛在輸紙臺板2-1,通過輸紙部套2-3將印品紙張2-2輸送到除塵部套2-4的輸送皮帶2-5上,并通過除塵裝置2-6去除印品上的粉塵。通過除塵部套2-4的輸送皮帶2-6,印品紙張2-2被送入糾偏定位部套2-7。經過糾偏定位的印品紙張2-2通過上下定位輸送輥2-9送入局部上光部套2-10。在印品紙張2-2進入上下定位輸送輥2-9前設置有一圖像定位系統2-8,通過圖像定位系統2-8可以確認上下定位輸送輥2-9與印品紙張2-2上印有的定位標記的距離。局部上光部套2-10通過腔式刮刀2-15將儲存在刮刀腔內的膠水刮入網紋輥2-14的網紋微槽內,并通過網紋輥2-14和印版滾筒2-12的相對滾動將膠水轉移到印版滾筒上安裝的印版2-13上,當印品紙張2-2被定位輸送經過印版滾筒2-12和壓印滾筒2-11之間時,在壓印滾筒2-11和印版滾筒2-12的相對壓力作用下,印版2-13上的膠水被轉印到印品紙張2-2上形成特定的上膠圖案。通過圖像定位系統2-8發出的印品定位標記位置的信號和伺服控制系統對印版滾筒2-12和壓印滾筒2-11轉動的控制,可以實現印版2-13上的上膠圖案與印品紙張2-2上需要上膠水的位置的套準。之后印品紙張2-2被送入光固部套2-16的真空吸附平臺及帶孔輸送皮帶2-18上。此時光固設備2-17停止工作,在送紙皮帶2-18的帶動下印品紙張2-2進入冷燙部套2-19,冷燙部套2-19有兩根由伺服電機驅動的氣漲軸,其中一根氣漲軸2-21安裝電化鋁箔卷2-20,另一根氣漲軸2-23,安裝回收廢電化鋁箔卷2-24。電化鋁箔2-22通過數根過箔輥2-25繞過橡皮滾筒2-26并被纏繞在收廢電化鋁箔卷2-24上。電化鋁箔2-22在氣漲軸2-21驅動伺服電機控制下輸送(放箔)的線速度與經過冷燙壓印滾筒2-27與橡皮滾筒2-26之間的印品紙張2-2的運動線速度相同。在冷燙壓印滾筒2-27和橡皮滾筒2-26相對壓力的作用下,電化鋁箔2-22上的鍍膜被粘在印品紙張2-2上過膠的圖案部位上,從而完成電化鋁膜的冷轉印。在氣漲軸2-23驅動伺服電機的驅動下冷燙完成后的電化鋁箔塑料基帶2-22被(收箔)同步纏繞在收廢電化鋁箔卷2-24上,印品紙張2-2與廢電化鋁箔卷2-24分離,經過真空吸附送紙平臺2-28,在帶孔送紙皮帶2-29的輸送下進入收紙部套2-30被堆垛在收紙臺板2-31上。
以上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這些并非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做出許多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