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樹脂制的裝訂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622044閱讀:32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樹脂制的裝訂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樹脂制的裝訂器,其通過在裝訂器主體的底板上設置用于阻止裝訂部件的底座部彎曲的壁部,從而可以預先防止由于裝訂在裝訂器上的資料的厚度而導致裝訂部件的底座部彎曲,插入裝訂管中的裝訂桿從根部折斷,或者由于此原因而裝訂器打開,所裝訂的資料脫落。
背景技術
當前,已知一種金屬制的裝訂器(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及樹脂制的裝訂器(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專利文獻I :日本實用新型登記第3039406號公報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07-196618號公報

發明內容
但是,在上述現有的金屬制的裝訂器中,雖然強度方面沒有問題,但對于樹脂制的裝訂器,在強度方面存在問題。S卩,如果在裝訂器上裝訂較多的資料,則有可能被資料按壓而使具有裝訂桿的裝訂部件向外側彎曲,使插入裝訂管中的裝訂桿從根部折斷,另外,在裝訂桿折斷后,資料隔著裝訂部件按壓側板,使側板打開,所裝訂的資料從裝訂器脫離而脫落。因此,各技術方案分別記載的各發明是鑒于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而提出的, 其目的在于以下方面。S卩,第1,本發明通過在裝訂器主體的底板上設置用于阻止裝訂部件的底座部彎曲的壁部,從而可以預先防止由于裝訂在裝訂器上的資料的厚度而導致裝訂部件的底座部彎曲,插入裝訂管的裝訂桿從根部折斷,或者由于此原因而裝訂器打開,所裝訂的資料脫落。第2,本發明通過在彼此分離地配置的一對壁部的間隔內配置第2側板,從而可以防止壁部和第2側板之間的干涉。第3,本發明通過在底板的側緣部的長度方向的長度中途,彼此分離地設置一對壁部,在第2側板上分別設置分別嵌入該壁部的一對嵌合部,從而可以防止壁部和第2側板之間的干涉。第4,本發明通過在底板的側緣部的長度方向的長度中央設置壁部,在第2側板上設置嵌入該壁部的嵌合部,從而可以防止壁部和第2側板之間的干涉。各技術方案分別記載的各發明是為了實現上述各目的而提出的,下面說明各發明的特征點。S卩,第1,本發明是具有裝訂器主體和裝訂部件的樹脂制的裝訂器。上述裝訂器主體具有底板;一對側板,其經由鉸接部與上述底板的兩側緣部相連設置,可以在打開狀態及閉合狀態之間轉動,該打開狀態是向上述底板的兩側緣部的外側倒下的狀態,該閉合狀態是從上述打開狀態豎立而隔著上述底板相對的狀態;以及裝訂管或裝訂桿,其從在上述閉合狀態下彼此相對的上述一對側板中的一側的第I側板的內側面,朝向另一側的第2側板的內側面延伸。上述裝訂部件具有底座部,其支撐在上述閉合狀態的上述第2側板上,并保持在與上述閉合狀態的上述第I側板之間的間隔內;以及裝訂桿或裝訂管,其從上述底座部的內側面開始延伸。上述裝訂器將設置在上述裝訂部件或上述裝訂器主體的其中一個上的上述裝訂桿,插入設置在另一個上的上述裝訂管中。在位于上述第2側板所相連設置的側緣部、且在上述第2側板轉動時不與該第2 側板抵接的位置處,豎立設置有壁部。第2,本發明將相對于上述底板大致垂直地豎立設置的壁部,在上述第2側板所相連設置的上述底板的上述側緣部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部處,彼此分離地配置一對。上述第2側板配置在上述一對壁部的間隔內。第3,本發明為,上述壁部配置為相對于上述底板大致垂直地豎立設置,在上述第2側板所相連設置的上述底板的上述側緣部的長度方向的長度中途,彼此分離地配置一對,在上述第2側板上,分別設置有用于分別嵌入上述一對壁部的一對嵌合部。第4,本發明為,上述壁部配置為相對于上述底板大致垂直地豎立設置,配置在上述第2側板所相連設置的上述底板的上述側緣部的長度方向的長度的大致中央,在上述第2側板上,設置有用于嵌入上述壁部的嵌合部。發明的效果由于本發明如上所示構成,所以實現如下所述的效果。S卩,第1,根據本發明,通過在裝訂器主體的底板上設置用于阻止裝訂部件的底座部彎曲的壁部,從而可以預先防止由于裝訂在裝訂器上的資料的厚度而導致裝訂部件的底座部彎曲,插入裝訂管的裝訂桿從根部折斷,或者由于此原因而裝訂器打開,所裝訂的資料脫落。第2,根據本發明,通過在彼此分離地配置的一對壁部的間隔內配置第2側板,從而可以防止壁部和第2側板之間的干涉。第3,根據本發明,通過在底板的側緣部的長度方向的長度中途,彼此分離地設置一對壁部,在第2側板上分別設置分別嵌入該壁部的一對嵌合部,從而可以防止壁部和第2 側板之間的干涉。第4,根據本發明,通過在底板的側緣部的長度方向的長度中央設置壁部,在第2 側板上設置嵌入該壁部的嵌合部,從而可以防止壁部和第2側板之間的干涉。









I是裝訂器的分解斜視圖。
2是文件夾的俯視圖。
3是裝訂器主體的俯視圖。
4是裝訂器主體的正視圖。
5是裝訂器主體的右側視圖。
6是裝訂器主體的仰視圖。
7是沿圖3的A-A線的剖視圖。
圖8是沿圖3的B-B線的剖視圖。圖9是裝訂部件的正視圖。圖10是裝訂部件的俯視圖。圖11是裝訂部件的右視圖。圖12是裝訂部件的后視圖。圖13是裝訂器的斜視圖。圖14是裝訂器的俯視圖。圖15是裝訂器的正視圖。圖16是裝訂器的右側視圖。圖17是沿圖14的C-C線的剖視圖。圖18是沿圖14的D-D線的剖視圖。圖19是表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圖,該圖是裝訂器主體的局部斜視圖。圖20是表示本發明的第3實施方式的圖,該圖是裝訂器主體的局部斜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裝訂器10)圖中10是裝訂器,如圖2所示,在文件夾20中使用。文件夾20如圖2所示,如果大致區分,則由封皮30和裝訂器10構成。封皮30如圖2所示,如果大致區分,則由正面封皮31、反面封皮32、背部封皮33 構成,在背部封皮33的內表面上固定裝訂器10。裝訂器10如圖I所示,如果大致區分則具有下述組件。此外,對于下面的⑴及⑵在后面記述。(I)裝訂器主體40(2)裝訂部件50此外,裝訂器10的組件并不限定于上述⑴及(2)。(裝訂器主體40)裝訂器主體40,利用未圖示的形成在資料上的孔等,與后述的裝訂部件50協同動作而將資料合訂在一起。裝訂器主體40利用具有適當彈性和剛性的、例如PP (聚丙烯)等熱塑性合成樹脂而一體成型。具體地說,裝訂器主體40如果大致區分,則如圖I所示,由以下各部分構成。此外,對于下面的(I)至(4)在后面記述。(I)底板 60(2)第 I 側板 70(3)第 2 側板 8O(4)壁部 90此外,裝訂器主體40的各部分并不限定于上述(I)至⑷。(裝訂部件50)裝訂部件50被保持在裝訂器主體40的底板60和第I、第2側板70、80之間,用于將資料合訂在一起。
裝訂部件50利用具有適當彈性和剛性的、例如PC (聚碳酸酯)等熱塑性合成樹脂而一體成型。
具體地說,裝訂部件50如果大致區分,則如圖I所示,由以下各部分構成。
此外,對于下面的(I)及(2)在后面記述。
(I)底座部51
(2)裝訂桿52
此外,裝訂部件50的各部分并不限定于上述(I)及(2)。
(底板60)
底板60如圖I、圖3及圖6所示,形成為在背部封皮33的長度方向上較長的長方形板狀,在四個角部處分別設置有貫穿內外表面的通孔61。
此外,在底板60的四個角部處設置共計4個通孔61,但不限定于4個,另外,也不限定于底板60的四個角部處。
底板60如圖2所示,利用通孔61而由螺釘固定在背部封面33上。
此外,底板60和背部封面33之間的固定方法不限定于螺釘固定。
(第I側板70)
第I側板70如圖I、圖3、圖5及圖6所示,經由薄壁的第I鉸接部71而與底板60
的一側的側緣部相連設置,可以在打開狀態(參照圖I)及閉合狀態(參照圖13)之間轉動, 其中,打開狀態是向底板60的側緣部的外側倒下后的狀態,閉合狀態是從打開狀態開始豎立,隔著底板60與后述的第2側板80相對的狀態。第I側板70如圖I、圖3、圖5及圖6所示,除了上述第I鉸接部71以外,還具有以下各部分。此外,第I側板70的各部分并不限定于下述⑴及⑵。(I)裝訂管 72裝訂管72如圖I及圖3 5所示,在豎立的閉合狀態下,從第I側板70的內側面朝向后述的另一側的第2側板80的內側面而延伸一對。此外,并不限定于這種方式,也可以是裝訂管72從后述的底座部51的內側面開始延伸一對,裝訂桿52從第I側板70的內側面開始朝向后述的另一側的第2側板80的內側面延伸一對。(2)第I預緊板73第I預緊板73如圖I、圖3、圖5及圖6所示,位于底板60和第I側板70之間,以第I側板70倒下的打開狀態和豎立的閉合狀態的中間位置為邊界,對底板60和第I側板 70朝向打開狀態和閉合狀態這兩個方向預緊。(第2 側板 8O)第2側板80如圖I及圖3 6所示,隔著底板60與第I側板70相對,與第I側板70相同地,經由薄壁的第2鉸接部81與底板60連接,可以在倒下的打開狀態(參照圖 I)及豎立的閉合狀態(參照圖13)之間轉動。第2側板80與第I側板70相比,其全長設定得較短,在其兩側分別配置后述的一對壁部90。第2側板80如圖I及圖3 6所示,除了上述第2鉸接部81以外,還具有以下各
6部分。此外,第2側板80的各部分不限定于下述⑴至(3)。(I)第2預緊板82第2預緊板82位于底板60和第2側板80之間,如圖7及圖8所示,以第2側板 80倒下的打開狀態和豎立的閉合狀態的中間位置為邊界,對底板60和第2側板80朝向打開狀態和閉合狀態這兩個方向預緊。此外,在第I側板70和第2側板80上分別設置有第I預緊板73和第2預緊板 82,但也可以僅在側板70、80的其中一側上設置預緊板73、82。(2)載置片 83載置片83如圖7及圖8所示,以大致剖面L狀凸出,載置后述的裝訂部件50的底座部51,位于第2鉸接部81的附近且在第2側板80的長度方向上分離地設置一對。此外,設置一對載置片83,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設置單個或大于或等于3個。在載置片83上,如圖8所示設置有以肋狀凸出的凸起83a,其在第2側板80轉動至豎立的閉合狀態的狀態下,嵌入后述的底座部51的開口部53a中。(3)鎖止片 84鎖止片84如圖13及圖4所示,位于第2側板80的長邊上,并且位于與具有第2 鉸接部81的邊相對的邊的大致中央處,在第2側板80轉動至豎立的閉合狀態的狀態下,嵌入后述的底座部51的凹部54中,與凹部54的邊緣部鉤掛,該鎖止片84用于將裝訂部件50 鎖止在第2側板80上。(底座部51)底座部51如圖13至18所示,支撐在豎立的閉合狀態下的第2側板80上,保持在與閉合狀態的第I側板70之間的間隔內。底座部51如圖I及圖9 12所示,具有與第2側板80所相連設置的底板60的側緣部大致相同的整體長度,形成為板狀。與此相對,前述第2側板80如圖I及圖3所示,其整體長度設定為,與該第2側板 80相連設置的底板60的側緣部相比較短。因此,在將底座部51安裝在第2側板80上的狀態下,如圖13至15所示,底座部 51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部從第2側板80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部凸出。從第2側板80的兩端部凸出的底座部51的兩端部,與后述的壁部90相對。底座部51如圖9至12所示,具有以下各部分。此外,底座部51的各部分并不限定于下述⑴及(2)。(I)凸部 53凸部53如圖9及圖11 12所示,從底座部51的下緣部朝向下方以凸狀凸出一對,如圖13所示,分別載置在第2側板80的載置片83上。在凸部53上,如圖9及圖11 12所示,設置有在底座部51的厚度方向上貫穿的開口部53a。在開口部53a中,雖未圖示,但在第2側板80轉動至豎立的閉合狀態的狀態下,嵌入載置片83的突起83a。(2)凹部 54凹部54如圖9、圖10及圖12所示,位于底座部51的上緣部的中央,朝向下方而形成凹狀,在第2側板80轉動至豎立的閉合狀態的狀態下,如圖13所示,嵌入鎖止片84并鉤掛在其邊緣部上。(裝訂桿52)裝訂桿52如圖9至11所示,從底座部51的內側面延伸一對,如圖17所示,可以分別插入一對裝訂管72中。此外,并不限定于該方式,也可以是安裝桿52從第I側板70 的內側面朝向第2側板80的內側面而延伸一對,可以分別插入從底座部51的內側面開始延伸的一對裝訂管72中。(壁部90)壁部90如圖I及圖3 5所示,位于底板60的兩側緣部中與第2側板80相連設置的側緣部處,與豎立的閉合狀態的第2側板80平行地延伸,阻止底座部51向從閉合狀態的第I側板70的內側面離開的方向彎曲。具體地說,壁部90在第2側板80所相連設置的底板60的側緣部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部處彼此分離地設置一對。并且,在一對壁部90的間隔內具有第2側板80。在壁部90上,如果大致區分則具有直立部91,其沿第2側板80相連設置的底板 60的側緣部向上方以板狀延伸;以及彎曲部92,其從直立部91的端部開始,沿著底板60的長度方向的端部以L字狀彎曲。(裝訂器10的使用方法)下面,對裝訂器10的使用方法進行說明。針對從如圖I所示拆下裝訂部件50的狀態開始,至如圖13所示將該裝訂部件50 安裝在裝訂器主體40上而裝訂資料(未圖示)的情況進行說明。將裝訂器主體40的裝訂管72穿過未圖示的、形成于資料上的孔等,在裝訂管72 中插入裝訂部件50的裝訂桿52,將該裝訂部件50的凸部53載置在第2側板80的載置片 83上。在將凸部53載置在載置片83上的狀態下,一邊使裝訂部件50朝向底板60下降, 一邊使第2側板80從向底板60的外側倒下的打開狀態轉動至豎立的閉合狀態。如果使第2側板80轉動至豎立的閉合狀態,則如圖13所示,其鎖止片84嵌入底座部51的凹部54中,鉤掛在凹部54的邊緣部上而進行鎖止,裝訂部件50在豎立的閉合狀態下,在彼此相對的第I側板70和第2側板80之間固定裝訂部件50。因此,雖未圖示,但資料經由裝訂器10裝訂在封皮30中。另一方面,雖未圖示,但在要裝訂的資料的整體厚度接近在豎立的閉合狀態下彼此相對的第I側板70和第2側板80之間的間隔的情況下,有時在對文件夾20施加振動時、或者在閱覽資料(未圖示)時,由該資料(未圖示)將裝訂部件50的底座部51向從第 I側板70離開的方向按壓。這時,在被資料(未圖示)按壓,從而底座部51要朝向底板60的外側彎曲為弓形時,通過使底座部51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部與壁部90的直立部91抵接,從而可以阻止底座部51的彎曲。S卩,在沒有壁部90的情況下,有時在底座部51彎曲為弓形時,插入裝訂器主體40 的裝訂管72中的裝訂部件50的裝訂桿52,會從根部折斷。如果裝訂管52從根部折斷,則底座部51進一步被資料(未圖示)按壓,與第2側板80之間的鎖止脫離,成為第2側板80向底板60的外側倒下的打開狀態。因此,有時也會使裝訂部件50從第2側板80脫離,穿過第I側板70的安裝管72的資料(未圖示)從安裝管72脫落,使資料散亂。(圖19所示的第2實施方式)下面,使用圖19,對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本實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如圖19所示,使壁部100、110位于底板60的側緣部的長
度方向的長度中途。S卩,壁部100、110在第2側板80相連設置的底板60的側緣部的長度方向的長度中途,彼此分離地設置至少一對。此外,雖然設置了一對壁部100、110,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設置單個或者大于或等于3個。另外,也可以在壁部100、110的基礎上,同時設置前述使用圖I至18說明的第I實施方式的壁部90。另一方面,在第2側板80上,分別設置有用于使一對壁部100、110分別嵌入的一對嵌合部120、130。嵌合部120、130設置為沿第2側板80的厚度方向貫穿的孔狀。此外,雖然使嵌合部120、130形成貫穿的孔狀,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形成為不貫穿的孔狀(凹狀)。如果使第2側板80從向底板60的外側倒下的打開狀態轉動至豎立的閉合狀態, 則在嵌合部120、130中分別嵌入一對壁部100、110。此外,在本實施方式的說明中,對于與前述使用圖I至18說明的第I實施方式相同的結構部分,標記相同的標號,省略說明。根據本實施方式,雖未圖示,但在被資料按壓而底座部51要朝向底板60的外側彎曲為弓形時,通過底座部51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部與一對壁部100、110抵接,從而可以阻止底座部51的彎曲。(圖20所示的第3實施方式)下面,使用圖20,對本發明的第3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本實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如圖20所示,使壁部140位于底板60的側緣部的長度方向的長度的大致中央。S卩,壁部140設置在第2側板80相連設置的底板60的側緣部的長度方向的長度的大致中央。此外,也可以在壁部140的基礎上,同時設置前述使用圖I至18說明的第I實施方式的壁部90、或前述使用圖19說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壁部100、110的至少其中一種實施方式的壁部。與此相對,在第2側板80上設置有嵌入壁部140的嵌合部150。嵌合部150設置為沿第2側板80的厚度方向貫穿的孔狀。此外,雖然將嵌合部150形成為貫穿的孔狀,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形成不貫穿的孔狀(凹狀)。如果使第2側板80從向底板60的外側倒下的閉合狀態轉動至豎立的閉合狀態, 則臂部140嵌入嵌合部150中。此外,在本實施方式的說明中,對于與前述使用圖I至18說明的第I實施方式相同的結構部分,標記相同的標號,省略說明。
根據本實施方式,雖未圖75,但在被資料按壓而底座部51要朝向底板60的外側彎曲為弓形時,通過底座部51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部與壁部150抵接,從而可以阻止底座部51 的彎曲。
權利要求
1.一種樹脂制的裝訂器,其具有裝訂器主體和裝訂部件,該裝訂器主體具有底板;一對側板,其經由鉸接部與上述底板的兩側緣部相連設置, 可以在打開狀態及閉合狀態之間轉動,該打開狀態是向上述底板的兩側緣部的外側倒下的狀態,該閉合狀態是從上述打開狀態豎立而隔著上述底板相對的狀態;以及裝訂管或裝訂桿,其從在上述閉合狀態下彼此相對的上述一對側板中的一側的第I側板的內側面,朝向另一側的第2側板的內側面延伸,該裝訂部件具有底座部,其支撐在上述閉合狀態的上述第2側板上,并保持在與上述閉合狀態的上述第I側板之間的間隔內;以及裝訂桿或裝訂管,其從上述底座部的內側面開始延伸,設置在上述裝訂部件或上述裝訂器主體的其中一個上的上述裝訂桿,插入設置在另一個上的上述裝訂管中,該樹脂制的裝訂器的特征在于,在位于上述第2側板所相連設置的側緣部、且在上述第2側板轉動時不與該第2側板抵接的位置處,豎立設置有壁部。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樹脂制的裝訂器,其中,上述壁部配置為相對于上述底板大致垂直地豎立設置,在上述第2側板所相連設置的上述底板的上述側緣部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部處,彼此分離地配置一對,上述第2側板配置在上述一對壁部的間隔內。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樹脂制的裝訂器,其中,上述壁部配置為相對于上述底板大致垂直地豎立設置,在上述第2側板所相連設置的上述底板的上述側緣部的長度方向的長度中途,彼此分離地配置一對,在上述第2側板上,分別設置有用于分別嵌入上述一對壁部的一對嵌合部。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樹脂制的裝訂器,其中,上述壁部配置為相對于上述底板大致垂直地豎立設置,配置在上述第2側板所相連設置的上述底板的上述側緣部的長度方向的長度的大致中央,在上述第2側板上,設置有用于嵌入上述壁部的嵌合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樹脂制的裝訂器,其通過在裝訂器主體的底板上設置用于阻止裝訂部件的底座部彎曲的壁部,從而可以預先防止由于裝訂在裝訂器上的資料的厚度而導致裝訂部件的底座部彎曲,插入裝訂管中的裝訂桿從根部折斷,或者由于此原因而裝訂器打開,所裝訂的資料脫落。裝訂器(10)具有裝訂器主體(40),其具有底板(60)、一對側板(70,80)及裝訂管(72);以及裝訂部件(50),其具有底座部(51)及裝訂桿(52),設置在裝訂部件或裝訂器主體(40)的任意一側上的裝訂桿插入設置于另一側上的裝訂管中。在位于第2側板(80)所相連設置的側緣部、且位于第2側板轉動時不與該第2側板抵接的位置處,豎立設置有壁部。
文檔編號B42F13/32GK102582317SQ20121001035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3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14日
發明者山岸知里 申請人:株式會社錦宮事務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独山县| 望奎县| 桂阳县| 商南县| 垫江县| 焉耆| 常州市| 阜新| 德州市| 莫力| 康平县| 平昌县| 萝北县| 石渠县| 通化县| 寿光市| 日喀则市| 杨浦区| 永善县| 柳林县| 沾化县| 汉源县| 隆德县| 孝义市| 繁峙县| 栖霞市| 南丹县| 巴青县| 博乐市| 松桃| 图片| 陵川县| 德惠市| 云霄县| 吉水县| 驻马店市| 镇赉县| 古交市| 岑巩县| 旺苍县| 五指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