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歷史教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歷史教具。該教具包括底板,在底板上設有第一圓板,在第一圓板外側設第二圓板,第一、二圓板同圓心設置且通過轉軸連接,在第一圓板的外表面沿圓周均勻等面積設若干扇形區,在第二圓板上對應第一圓板上單個扇形區位置設一與第一圓板上單個扇形區角度相同的扇形通孔,在第一圓板外邊緣對應各扇形區的角平分線位置均設有一半圓形凹槽,在每個半圓形凹槽的內表面上均相對設有兩極片,兩極片底部分別通過一導線與一語音控制裝置相連,各語音控制裝置分別通過一導線與設在底板上一揚聲器相連,在第二圓板外邊緣對應扇形通孔的角平分線位置設有盲孔槽,在盲孔槽內設一彈簧,一頂壓在彈簧上的金屬小球卡裝在半圓形凹槽內與兩極片抵接。
【專利說明】一種歷史教具
(一)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教學用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歷史教具。
(二)
【背景技術】
[0002]在歷史教學和學習中,涉及大量與時間有關的歷史事件,很容易混淆,學生只一味查書翻找,記憶效果差,效率低,教學上也不利于教師歸納、總結。因此,找尋一種有助于學習、記憶和歸納總結歷史知識的教具非常必要。
(三)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直觀實用、有助于學習、記憶和歸納總結,且能播放語音的歷史教具,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5]一種歷史教具,包括底板,在底板上設有第一圓板,在第一圓板外側設有第二圓板,第一圓板和第二圓板同圓心設置且通過轉軸活動連接,在底板上端設有一掛環,在底板下端設有一底座,在第一圓板外表面上沿圓周均勻等面積設有若干個帶歷史知識的扇形區,在第二圓板上對應第一圓板上單個扇形區的位置設有一與第一圓板上的單個扇形區角度相同的扇形通孔,在第一圓板的外邊緣對應每個扇形區的角平分線的位置均設有一半圓形凹槽,在每個半圓形凹槽的內表面上均相對設有兩極片,兩極片的底部分別通過一導線與一語音控制裝置相連,各語音控制裝置分別通過一導線與設在底板上的一揚聲器相連,在第二圓板的外邊緣對應扇形通孔的角平分線的位置設有一與半圓形凹槽位置相對的盲孔槽,在盲孔槽內設有一彈簧,一頂壓在彈簧上的金屬小球卡裝在半圓形凹槽內與兩極片抵接。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歷史教具在第一圓板的每個扇形區內均記錄相關歷史知識點,在第二圓板上設置有能看到第一圓板上單個扇形區內知識內容的一扇形通孔,可對每個扇形區內的知識內容進行獨立學習,防止圓板上內容顯示太多引起的學習干擾,提高了學習質量;第二圓板上的金屬小球與第一圓板上對應該金屬小球的半圓形凹槽的配合,可使第二圓板轉動過程中其上的扇形通孔正好與第一圓板上的一單個扇形區相對,避免了第二圓板轉動過程中與第一圓板位置相錯產生內容遮擋的問題,保證了學生正常學習;此外,在每個半圓形凹槽的內表面上均相對設置兩極片,兩極片的底部分別通過一導線與一語音控制裝置相連,各語音控制裝置分別通過一導線與設在底板上的一揚聲器相連,當金屬小球卡在半圓形凹槽內時,與兩極片相抵接,此時正好接通該扇形區對應的語音控制裝置,語音控制裝置可以將該扇形區內的歷史知識內容通過揚聲器進行語音播放,使知識內容不僅能直觀的看到,還能夠聽到,學習效果更好,也為教學提供了輔助途徑。該歷史教具有助于教學內容的歸納總結和學生的學習,增強了學習和記憶效率,提高了課堂效率。
(四)【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2為圖1中的A-A向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0]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圓板的外表面結構示意圖;
[0011]圖4為圖2中的B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0012]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圓板的外表面結構示意圖。
[0013]圖中,I底板,2第一圓板,3第二圓板,4掛環,5底座,6揚聲器,7半圓形凹槽,8扇形通孔,9金屬小球,10彈簧,11盲孔槽,12極片,13語音控制裝置。
(五)
【具體實施方式】
[0014]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并結合其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
[0015]如圖1-5所示,一種歷史教具,包括底板,在底板上設有第一圓板,在第一圓板外側設有第二圓板,第一圓板和第二圓板同圓心設置且通過轉軸活動連接,在底板上端設有一掛環,在底板下端設有一底座,在第一圓板的外表面上沿圓周均勻等面積設有若干個帶歷史知識的扇形區,在第二圓板上對應第一圓板上的單個扇形區的位置設有一與第一圓板上的單個扇形區角度相同的扇形通孔,在第一圓板的外邊緣對應每個扇形區的角平分線的位置均設有一半圓形凹槽,在每個半圓形凹槽的內表面上均相對設有兩極片,兩極片的底部分別通過一導線與一語音裝置相連,各語音控制裝置分別通過一導線與設在底板上的一揚聲器相連,在第二圓板的外邊緣對應扇形通孔的角平分線的位置設有一與半圓形凹槽位置相對的盲孔槽,在盲孔槽內設有一彈簧,一頂壓在彈簧上的金屬小球卡裝在半圓形凹槽內與兩極片抵接。
[0016]使用前,教師或學生將各知識點分別記錄于第一圓板2上的各扇形區內,將第一圓板2固定在底板I上,將第二圓板3通過轉軸安裝在第一圓板2外側,并使第二圓板3上的金屬小球9卡裝在第一圓板2上的一半圓形凹槽7內。使用時,用手扳動第二圓板3轉動,當第二圓板3上的金屬小球9在彈簧10的作用下卡入第一圓板2上的半圓形凹槽7內時,半圓形凹槽7所對應扇形區內的知識內容便通過第二圓板3上的扇形通孔8顯露出來,同時,金屬小球9與半圓形凹槽7內兩極片12接觸,將該扇形區對應的語音控制裝置13接通,啟動語音播放功能,語音內容便通過揚聲器6傳輸出來,使知識內容不僅能直觀的看到,還能夠聽到,學習效果更好;該區內容播放完畢,重復上述操作繼續轉動第二圓板3,當金屬小球8卡入第一圓板2的下一個半圓形凹槽7內時,將顯露下一半圓形凹槽7所對應扇形區內的知識內容并通過語音控制裝置13經揚聲器6進行語音播放;依此方法學習、記憶圓盤上所有知識點,簡單快捷,增強了學習和記憶效率,提高了課堂效率。
[0017]本實用新型未詳述之處,均為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的公知技術。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歷史教具,其特征是:包括底板,在底板上設有第一圓板,在第一圓板外側設有第二圓板,第一圓板和第二圓板同圓心設置且通過轉軸活動連接,在底板上端設有一掛環,在底板下端設有一底座,在第一圓板的外表面上沿圓周均勻等面積設有若干個帶歷史知識的扇形區,在第二圓板上對應第一圓板上單個扇形區的位置設有一與第一圓板上的單個扇形區角度相同的扇形通孔,在第一圓板的外邊緣對應每個扇形區的角平分線的位置均設有一半圓形凹槽,在每個半圓形凹槽的內表面上均相對設有兩極片,兩極片的底部分別通過一導線與一語音控制裝置相連,各語音控制裝置分別通過一導線與設在底板上的一揚聲器相連,在第二圓板的外邊緣對應扇形通孔的角平分線的位置設有一與半圓形凹槽位置相對的盲孔槽,在盲孔槽內設有一彈簧,一頂壓在彈簧上的金屬小球卡裝在半圓形凹槽內與兩極片抵接。
【文檔編號】G09B1/22GK204242413SQ201420697621
【公開日】2015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9日
【發明者】袁義奎 申請人:袁義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