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提醒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電力用電路搶修安全提醒裝置。
背景技術:
電力是以電能作為動力的能源。發明于19世紀70年代,電力的發明和應用掀起了第二次工業化高潮。成為人類歷史18世紀以來,世界發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從此科技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既是是當今的互聯網時代我們仍然對電力有著持續增長的需求,因為我們發明了電腦、家電等更多使用電力的產品。不可否認新技術的不斷出現使得電力成為人們的必需品。當行人經過電力用電路時需要設置提醒裝置,以保證路上行人的安全。
現有的提醒裝置存在結構單一、提醒不到位的缺點,因此亟需研發一種結構新穎、提醒到位的電力用電路搶修安全提醒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為了克服現有的提醒裝置存在結構單一、提醒不到位的缺點,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新穎、提醒到位的電力用電路搶修安全提醒裝置。
(2)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這樣一種電力用電路搶修安全提醒裝置,包括有底板、從動輪、電動輪、拉線、直滑軌、滑塊Ⅰ、支架Ⅰ、齒條、支架Ⅱ、固定桿Ⅰ、齒輪、小皮帶輪、平皮帶輪、固定桿Ⅱ、轉盤、大皮帶輪、橡膠錘、L型連桿、鑼鼓、斜滑軌、滑塊Ⅱ、導軌、連接桿、導套和警示牌,底板頂部左側設有向左下方傾斜的斜滑軌,底板內從左往右依次設有從動輪、直滑軌和電動輪,從動輪與電動輪上繞有拉線,直滑軌上滑動式連接有滑塊Ⅰ,滑塊Ⅰ左右兩側與拉線連接,滑塊Ⅰ頂部連接有支架Ⅰ,支架Ⅰ右側上部設有齒條,支架Ⅰ左側上部連接有連接桿,連接桿左端連接有導套,斜滑軌上滑動式連接有滑塊Ⅱ,滑塊Ⅱ頂部連接有導軌,導軌穿過導套設有警示牌,底板頂部右側設有支架Ⅱ,支架Ⅱ左側從下到上依次設有固定桿Ⅰ、固定桿Ⅱ和L型連桿,固定桿Ⅰ左端設有齒輪,齒輪與齒條嚙合,齒輪前側設有小皮帶輪,底板Ⅱ左端連接有大皮帶輪,大皮帶輪與小皮帶輪之間連接有平皮帶,大皮帶輪后側設有轉盤,轉盤上設有橡膠錘,L型連桿底部連接有鑼鼓。
優選地,還包括有行程開關,底板頂部右側對稱設有行程開關,行程開關在直滑軌的左右兩端。
優選地,還包括有回型燈管,警示牌上設有回型燈管。
工作原理:電力工人控制電動輪順時針旋轉,帶動拉線和從動輪順時針旋轉,進而帶動滑塊Ⅰ在直滑軌上向右運動,從而帶動支架Ⅰ向右運動,一方面支架Ⅰ帶動齒條向右運動,進而帶動齒輪順時針轉動,從而帶動小皮帶輪順時針轉動,小皮帶輪通過平皮帶帶動大皮帶輪順時針轉動,進而帶動轉盤順時針轉動,從而帶動橡膠錘順時針轉動,使橡膠錘敲擊鑼鼓,另一方面,支架Ⅰ通過連接桿帶動導套向右運動,進而帶動滑塊Ⅱ在斜滑軌上向右上方運動,從而帶動導軌向右上方運動,導軌帶動警示牌向右上方運動。當鑼鼓響一聲后,電力工人控制電動輪逆時針旋轉,帶動拉線和從動輪逆時針旋轉,進而帶動滑塊Ⅰ在直滑軌上向左運動,從而帶動支架Ⅰ向左運動,一方面支架Ⅰ帶動齒條向左運動,進而帶動齒輪逆時針轉動,從而帶動小皮帶輪逆時針轉動,小皮帶輪通過平皮帶帶動大皮帶輪逆時針轉動,進而帶動轉盤逆時針轉動,從而帶動橡膠錘逆時針轉動,使橡膠錘回到原來的位置,另一方面,支架Ⅰ通過連接桿帶動導套向左運動,進而帶動滑塊Ⅱ在斜滑軌上向左下方運動,從而帶動導軌向左下方運動,導軌帶動警示牌向左下方運動。如此反復,可達到警示行人的作用。
因為還包括有行程開關,底板頂部右側對稱設有行程開關,行程開關在直滑軌的左右兩端,當滑塊Ⅰ在直滑軌上向右運動時,碰到行程開關,電動輪自動反轉,滑塊Ⅰ向左運動,當滑塊Ⅰ在直滑軌上向左運動時,碰到行程開關,電動輪自動反轉,滑塊Ⅰ向右運動,使得裝置操作更方便。
因為還包括有回型燈管,警示牌內設有回型燈管,當夜晚降臨時,電力工人可開啟回型燈管,使行人可以清楚的看見警示牌的內容,防止危險狀況發生。
(3)有益效果
本發明達到了結構新穎、提醒到位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第一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第二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第三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為:1-底板,2-從動輪,3-電動輪,4-拉線,5-直滑軌,6-滑塊Ⅰ,7-支架Ⅰ,8-齒條,9-支架Ⅱ,10-固定桿Ⅰ,11-齒輪,12-小皮帶輪,13-平皮帶輪,14-固定桿Ⅱ,15-轉盤,16-大皮帶輪,17-橡膠錘,18-L型連桿,19-鑼鼓,20-斜滑軌,21-滑塊Ⅱ,22-導軌,23-連接桿,24-導套,25-警示牌,26-行程開關,27-回型燈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電力用電路搶修安全提醒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有底板1、從動輪2、電動輪3、拉線4、直滑軌5、滑塊Ⅰ6、支架Ⅰ7、齒條8、支架Ⅱ9、固定桿Ⅰ10、齒輪11、小皮帶輪12、平皮帶輪13、固定桿Ⅱ14、轉盤15、大皮帶輪16、橡膠錘17、L型連桿18、鑼鼓19、斜滑軌20、滑塊Ⅱ21、導軌22、連接桿23、導套24和警示牌25,底板1頂部左側設有向左下方傾斜的斜滑軌20,底板1內從左往右依次設有從動輪2、直滑軌5和電動輪3,從動輪2與電動輪3上繞有拉線4,直滑軌5上滑動式連接有滑塊Ⅰ6,滑塊Ⅰ6左右兩側與拉線4連接,滑塊Ⅰ6頂部連接有支架Ⅰ7,支架Ⅰ7右側上部設有齒條8,支架Ⅰ7左側上部連接有連接桿23,連接桿23左端連接有導套24,斜滑軌20上滑動式連接有滑塊Ⅱ21,滑塊Ⅱ21頂部連接有導軌22,導軌22穿過導套24設有警示牌25,底板1頂部右側設有支架Ⅱ9,支架Ⅱ9左側從下到上依次設有固定桿Ⅰ10、固定桿Ⅱ14和L型連桿18,固定桿Ⅰ10左端設有齒輪11,齒輪11與齒條8嚙合,齒輪11前側設有小皮帶輪12,底板1Ⅱ左端連接有大皮帶輪16,大皮帶輪16與小皮帶輪12之間連接有平皮帶,大皮帶輪16后側設有轉盤15,轉盤15上設有橡膠錘17,L型連桿18底部連接有鑼鼓19。
還包括有行程開關26,底板1頂部右側對稱設有行程開關26,行程開關26在直滑軌5的左右兩端。
還包括有回型燈管27,警示牌25上設有回型燈管27。
工作原理:電力工人控制電動輪3順時針旋轉,帶動拉線4和從動輪2順時針旋轉,進而帶動滑塊Ⅰ6在直滑軌5上向右運動,從而帶動支架Ⅰ7向右運動,一方面支架Ⅰ7帶動齒條8向右運動,進而帶動齒輪11順時針轉動,從而帶動小皮帶輪12順時針轉動,小皮帶輪12通過平皮帶帶動大皮帶輪16順時針轉動,進而帶動轉盤15順時針轉動,從而帶動橡膠錘17順時針轉動,使橡膠錘17敲擊鑼鼓19,另一方面,支架Ⅰ7通過連接桿23帶動導套24向右運動,進而帶動滑塊Ⅱ21在斜滑軌20上向右上方運動,從而帶動導軌22向右上方運動,導軌22帶動警示牌25向右上方運動。當鑼鼓19響一聲后,電力工人控制電動輪3逆時針旋轉,帶動拉線4和從動輪2逆時針旋轉,進而帶動滑塊Ⅰ6在直滑軌5上向左運動,從而帶動支架Ⅰ7向左運動,一方面支架Ⅰ7帶動齒條8向左運動,進而帶動齒輪11逆時針轉動,從而帶動小皮帶輪12逆時針轉動,小皮帶輪12通過平皮帶帶動大皮帶輪16逆時針轉動,進而帶動轉盤15逆時針轉動,從而帶動橡膠錘17逆時針轉動,使橡膠錘17回到原來的位置,另一方面,支架Ⅰ7通過連接桿23帶動導套24向左運動,進而帶動滑塊Ⅱ21在斜滑軌20上向左下方運動,從而帶動導軌22向左下方運動,導軌22帶動警示牌25向左下方運動。如此反復,可達到警示行人的作用。
因為還包括有行程開關26,底板1頂部右側對稱設有行程開關26,行程開關26在直滑軌5的左右兩端,當滑塊Ⅰ6在直滑軌5上向右運動時,碰到行程開關26,電動輪3自動反轉,滑塊Ⅰ6向左運動,當滑塊Ⅰ6在直滑軌5上向左運動時,碰到行程開關26,電動輪3自動反轉,滑塊Ⅰ6向右運動,使得裝置操作更方便。
因為還包括有回型燈管27,警示牌25內設有回型燈管27,當夜晚降臨時,電力工人可開啟回型燈管27,使行人可以清楚的看見警示牌25的內容,防止危險狀況發生。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改進及替代,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