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展示臺,具體涉及一種實驗室機構展示臺。
背景技術:
實驗室機構展示臺主要用于各大高校機械類、近機械類專業實踐性教學活動,用來展示各種不同機械結構和機械傳動裝置。目前,在國內各大高校的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方面的機構展示都是利用陳列柜展示。陳列柜分為一個一個單獨的小柜子,里面陳列著各種各樣的體積比較小的機械設備,讓學生分批組織觀看學習。然而,機械結構種類繁多,每個單獨展示會占用很大的空間,成本較高;這類機械結構都是固定不動的,學生難以從各方向觀察機械運動情況;另外,分批組織觀看既限制了學生的時間,還花費指導老師的時間去講解,教學效率低。因此,有必要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具有夾緊、離合、旋轉功能的實驗室機構展示臺。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實驗室機構展示臺,包括環形底座和旋轉裝置,旋轉裝置包括齒圈、行星輪、和第一電機,所述齒圈安設在環形底座的內壁,齒圈上部安裝有支架,支架的頂部安裝有展示板;所述齒圈與行星輪嚙合,行星輪通過行星輪軸安設;行星輪軸與第一電機相連。
按上述方案,所述展示臺還包括夾緊裝置,夾緊裝置包括第二電機、轉軸、第一傳動凸輪、第一齒條、第一齒輪、第一齒輪軸、第一主動錐齒輪、第一從動錐齒輪、第一錐齒輪軸,所述第二電機的電機軸與轉軸相連,帶動轉軸轉動;轉軸安裝在支架上,轉軸上安設第一傳動凸輪,第一傳動凸輪可與第一齒條的下端接觸,推動第一齒條上下移動;所述第一齒條與第一齒輪嚙合,第一齒輪安裝在第一齒輪軸的一端,第一齒輪軸的另一端安裝第一主動錐齒輪,第一主動錐齒輪與第一從動錐齒輪嚙合,第一從動錐齒輪安裝在豎直的第一錐齒輪軸上,第一錐齒輪軸的下端安裝在支架上,第一錐齒輪軸的上端穿過展示板,與第一夾緊凸輪相連,第一夾緊凸輪與第一夾緊板相連,帶動第一夾緊板移動;第一錐齒輪軸通過同步帶與夾緊軸相連,夾緊軸的下端安裝在支架上,夾緊軸的上端穿出展示板,與第二夾緊凸輪相連,第二夾緊凸輪與第二夾緊板相連,帶動第二夾緊板轉動,第一夾緊板和第二夾緊板對稱布置。
按上述方案,所述展示臺還包括離合裝置,離合裝置包括第二傳動凸輪和離合軸,第二傳動凸輪安裝在轉軸上,第二傳動凸輪可與離合軸的下端接觸,推動離合軸上下移動;離合軸安裝在支架上,離合軸的上端穿出展示板。
按上述方案,所述離合裝置還包括轉動機構,轉動機構包括第三傳動凸輪、第二齒條、第二齒輪、第二齒輪軸、第二主動錐齒輪、第二從動錐齒輪和第二錐齒輪軸,所述第三傳動凸輪安裝在轉軸上,轉動凸輪可與第二齒條的下端接觸,推動第二齒條上下移動;第二齒條與第二齒輪嚙合,第二齒輪安裝在第二齒輪軸的一端,第二齒輪軸的另一端安裝第二主動錐齒輪,第二主動錐齒輪與第二從動錐齒輪嚙合,第二從動錐齒輪安裝在豎直的第二錐齒輪軸上,第二錐齒輪軸上還安裝有第三主動齒輪,第三主動齒輪與安設在離合軸上第三從動齒輪嚙合。
按上述方案,所述展示板上開設有凹槽,所述第一夾緊板和第二夾緊板均安裝在凹槽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結構新穎,在傳統實驗室的基礎上,由兩個電機實現四種運動,控制這幾種運動之間的時序關系,并結合帶傳動、齒輪傳動等機械傳動展示對演示機構的夾緊、離合和轉動;通過旋轉裝置可以讓學生從各個角度觀看,不需集體組織,學生可自主學習,大大節約了老師和學生的時間,提高了教學和學習效率,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施例中夾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施例中離合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施例中轉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施例中旋轉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第一電機;2、第一傳動凸輪;3、轉軸;4、第一齒輪;5、第一從動錐齒輪;6、第一錐齒輪軸;7、同步帶;8、第一夾緊凸輪;9、第一夾緊板;10、第二傳動凸輪;11、離合軸;12、第三傳動凸輪;13、第二齒輪;14、第二主動錐齒輪;15、第三主動齒輪;16、第二電機;17、行星輪;18、齒圈;19、環形底座;20、支架;21、展示板;22、第一齒輪軸;23、第一主動錐齒輪;24、第一齒條;25、夾緊軸;26、第二夾緊凸輪;27、第二夾緊板;28、第二齒條;29、第二齒輪軸;30、第二從動錐齒輪;31、第二錐齒輪軸;32、第三從動齒輪。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描述。
如圖1所示的一種實驗室機構展示臺,包括環形底座19和旋轉裝置,旋轉裝置包括齒圈18、行星輪17、和第一電機1,齒圈18安設在環形底座19的內壁,齒圈18上部安裝有支架20,支架20的頂部安裝有展示板21;齒圈18與行星輪17嚙合,行星輪17通過行星輪軸安設;行星輪軸與第一電機1相連(具體是通過齒輪傳動機構與第一電機1的電機軸相連)。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展示臺還包括夾緊裝置,夾緊裝置包括第二電機16、轉軸3、第一傳動凸輪2、第一齒條24、第一齒輪4、第一齒輪軸22、第一主動錐齒輪23、第一從動錐齒輪5、第一錐齒輪軸6;所述第二電機16的電機軸與轉軸3相連,帶動轉軸3轉動;轉軸3安裝在支架20上;轉軸3上安設第一傳動凸輪2,第一傳動凸輪2可與第一齒條24的下端接觸,推動第一齒條24上下移動,第一齒條24與第一齒輪4嚙合;第一齒輪4安裝在第一齒輪軸22的一端,第一齒輪軸22的另一端安裝第一主動錐齒輪23,第一主動錐齒輪23與第一從動錐齒輪5嚙合,第一從動錐齒輪5安裝在豎直的第一錐齒輪軸6上,第一錐齒輪軸6的下端安裝在支架20上,第一錐齒輪軸6的上端穿過展示板21,與第一夾緊凸輪8相連,第一夾緊凸輪8與第一夾緊板9相連,帶動第一夾緊板9轉動;第一錐齒輪軸6通過同步帶7與夾緊軸25相連,夾緊軸25的下端安裝在支架2上,夾緊軸25的上端穿出展示板21,與第二夾緊凸輪26相連,第二夾緊凸輪26與第二夾緊板27相連,帶動第二夾緊板27轉動,第一夾緊板9和第二夾緊板27對稱布置,兩者可同時靠攏或分開;第一齒輪軸22垂直于第一錐齒輪軸6。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展示臺還包括離合裝置,離合裝置包括第二傳動凸輪10和離合軸11,第二傳動凸輪10安裝在轉軸3上,第二傳動凸輪10可與離合軸11的下端接觸,推動離合軸11上下移動;離合軸11安裝在支架2上,離合軸11的上端穿出展示板21。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離合裝置還包括轉動機構,轉動機構包括第三傳動凸輪12、第二齒條28、第二齒輪13、第二齒輪軸29、第二主動錐齒輪14、第二從動錐齒輪30和第二錐齒輪軸31,第三傳動凸輪12安裝在轉軸3上,第三傳動凸輪12可與第二齒條28的下端接觸,推動第二齒條28上下移動,第二齒條28與第二齒輪13嚙合,第二齒輪13安裝在第二齒輪軸29的一端,第二齒輪軸29的另一端安裝第二主動錐齒輪14,第二主動錐齒輪14與第二從動錐齒輪30嚙合,第二從動錐齒輪30安裝在豎直的第二錐齒輪軸31上;第二錐齒輪軸31上還安裝有第三主動齒輪15,第三主動齒輪15與安設在離合軸11上的第三從動齒輪32嚙合。第二齒輪軸29垂直于第二錐齒輪軸31。
本實施例中,展示板21上開設有凹槽,所述第一夾緊板9和第二夾緊板27均安裝在凹槽內。
旋轉裝置的工作原理為:第一電機1的電機軸通過齒輪傳動帶動行星輪17轉動,行星輪17帶動齒圈18轉動,支架20和展示板21隨之旋轉,安設在支架20上的夾緊裝置和離合裝置均隨之轉動。
夾緊裝置的工作原理為:第二電機16驅動轉軸3轉動,轉軸3上的第一傳動凸輪2通過齒輪齒條傳動組和錐齒輪傳動組帶動第一錐齒輪軸6轉動(間歇傳動),第一錐齒輪軸6上端的第一夾緊凸輪8帶動第一夾緊板9轉動;第二錐齒輪軸6通過同步帶7帶動夾緊軸25轉動,夾緊軸25上端的第二夾緊凸輪26帶動第二夾緊板27轉動;兩個夾緊凸輪可同時轉動,使兩個夾緊板靠攏或分開,實現夾緊和松開功能。
離合裝置的工作原理:第二電機16驅動轉軸3轉動,轉軸3上的第二傳動凸輪10帶動離合軸11上下移動,實現離合;轉動機構帶動離合軸11轉動,第二電機16驅動轉軸3轉動,轉軸3上的第三傳動凸輪12通過齒輪齒條傳動組和錐齒輪傳動組帶動第二錐齒輪軸31轉動,第二錐齒輪軸31上的第三主動齒輪15隨之轉動,并通過安設在離合軸11上的第三從動齒輪32轉動,繼而帶動離合軸11轉動。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