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教學用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功能教學尺。
背景技術:
在傳統板書教學中,很多時候需要教師在黑板上畫圖,這就必然會用到教學尺。但是教學尺功能單一,而且體積比較大,攜帶不便,于是各種多功能教學尺應運而生。目前關于多功能教學尺的發明專利有很多,但是基本上可分為兩大類,即以三角板為基本形狀和以圓規為基本形狀。但是這兩種都有很大的缺陷。以三角板為基本形狀的體積都會很大,不適合板書使用;以圓規為基本形狀的受形狀所限,功能不全,操作不是很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多功能教學尺,該多功能教學尺不僅包含且超出了現階段教學尺的所有功能,而且使用簡單、攜帶方便,可以滿足教師日常板書教學使用要求。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多功能教學尺,主要由1根主尺與5根副尺組成,主尺為槽形直尺,副尺一、副尺四通過固定轉軸與主尺連接,副尺三通過另一固定轉軸與主尺連接,副尺一與副尺二活動鉚接連接,副尺五通過連桿與副尺一形成平行四邊形,相互活動鉚接。
上述多功能教學尺,所述連接主尺與副尺一、副尺四的轉軸上固定一個吸盤;主尺中間開槽,有滑塊可沿槽滑動,滑塊上有粉筆槽及橢圓焦點一,槽的另一端有一固定位置滑塊即橢圓焦點二,兩滑塊間連有線繩。
上述多功能教學尺,所述主尺上開定位孔;副尺二、副尺三、副尺四通過連接鈕連接,該連接鈕可拆開;副尺二可通過連接鈕連接在定位孔處。
上述多功能教學尺,所述主尺上兩軸間距與各副尺長度比例確定,間距:副尺一:副尺二:副尺三:副尺四=1:1:0.866:0.548:0.525。
上述多功能教學尺,所述主尺邊緣設有主尺刻度線;主尺上連接副尺一、副尺四的軸套周圍設有刻度盤,可通過與副尺四同步的指針讀數。
上述多功能教學尺,副尺一上安裝有平行四邊形形狀的四連桿機構,平行于副尺一的副尺五中間有鏤空長槽,鏤空槽兩邊設有刻度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多功能教學尺折疊后為直尺形狀,收納非常方便;本尺涵蓋了現有教學尺的所有功能,并可繪制橢圓、漸開線、平行線,功能全面;本多功能教學尺可以以直尺形狀畫出圓周等曲線,而且可展開成兩種通用三角板,功能新穎,使用方便;最后,本尺各部件基本都是直線型,適合低成本、大批量加工,適宜推廣。
附圖說明
圖1是多功能教學尺展開平面圖
圖2是多功能教學尺展開側面圖
圖3是多功能教學尺收疊側面圖
圖4是多功能教學尺收疊平面圖
圖中標記:1、吸盤;2、轉軸;3、刻度盤;4、指針;5、主尺;6、滑槽;7、滑塊一;8、定位孔;9、線繩;10、主尺刻度線;11、滑塊二;12、主尺面板;14、副尺五;15、副尺一;16、副尺二;17、副尺四;18、連接鈕;19、副尺三;20、主尺后板。21、連接軸。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人員理解,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2所示,帶有吸盤的轉軸(1)通過轉軸(2)將主尺(5)與副尺一(15)、副尺四(17)連接,主尺(5)通過轉軸與副尺三(19)連接,副尺一(15)、副尺二(16)活動鉚接,副尺二(16)、副尺三(19)、副尺四(17)可通過連接鈕(18)連接,該連接鈕(18)可由操作者自行拆裝;主尺面板開有滑槽(6),滑塊一(7)可沿滑槽滑動并可隨時通過螺栓擰緊,其上有粉筆槽及橢圓焦點一,滑塊二(11)固定在主尺上,兩滑塊之間連有線繩(9);副尺一(15)與副尺五(14)為呈平行四邊形的四連桿機構。
如圖2所示,平時,副尺可收納于主尺面板(12)與主尺后板(20)所形成的空腔內,使用時,按需要展開。
如圖1所示,副尺全部展開時安上連接鈕(18)主、副尺組合成45°、45°等邊直角三角板,如果把副尺二(16)通過連接鈕(18)連接在主尺上的定位孔(8)上,則主尺、副尺一(15)、副尺二(16)組合成30°、60°直角三角板。
如圖1所示,單獨打開副尺四(17)時,可通過固連在其上的指針(4)在刻度盤(3)上讀出主尺與副尺四(17)所成的角度,進而量角或畫出指定角度的角。如果主尺邊緣沿某一基準線任意移動,可沿副尺四(17)邊緣畫出任意角度平行線。
如圖3所示,教學尺通過吸盤(1)吸附在黑板上作為圓心,轉動教學尺即可通過粉筆槽中的粉筆畫圓,其半徑可由粉筆槽對準主尺刻度線(10)讀出。
如圖4所示,以兩個滑塊為橢圓焦點,兩焦點上系有線繩(9),用粉筆以線繩(9)為限制畫出橢圓。副尺全部收起時,可沿主尺邊緣畫直線,線段長度可通過主尺刻度線(10)上的刻度讀出。
以上描述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所屬領域人員根據上述說明所做的修改或對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應該屬于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范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