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吊牌,涉及一種具有rfid標簽的吊牌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吊牌是隨附于產品,呈現產品的諸如價格、型號、品牌等信息的載體。銷售商藉由吊牌向消費者展示產品的信息,消費者則能通過吊牌上的信息作出關于該產品的初步判斷,由此確定是否需要繼續購買。另外,在產品的倉儲、流通環節,吊牌上的信息也有重要的作用,例如通過該信息進行產品的分類、清點能有效提高倉儲和流通中的工作效率。
目前常見的吊牌都是在其表面印刷條碼、價格、尺碼等產品信息。由于所有信息均在表面,容易被假冒仿制。并且,條碼、價格、尺碼等信息一旦被印刷在吊牌上,就很難進行修改,這對于銷售的靈活性是不利的。另外,使用這種吊牌的產品在銷售時,尤其是在超市或專賣店零售時,必須用條碼槍近距離、無遮擋地掃描其上的條碼,只有讀取條碼才能識別到產品。這種傳統的掃描識別的方式在實際使用中往往是不方便的。
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技術,又稱無線射頻識別,是一種通信技術,可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并讀寫相關數據,具有以下的優點:
1.使用rfid標簽和rfid讀寫器,能實現快速掃描,不需要對準,并且rfid讀寫器可同時辨識讀取數個rfid標簽;
2.rfid標簽體積小、形狀多樣,適合各種不同的應用場景;
3.rfid標簽抗污染能力強和使用耐久;
4.rfid標簽可重復使用,其可以重復地新增、修改、刪除rfid卷標內儲存的數據,方便信息的更新;
5.rfid標簽的讀取障礙少,紙張、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屬或非透明的材質都不能阻擋對rfid標簽的讀取;
6.rfid標簽中能存儲的數據量大;
7.rfid標簽中存儲的信息更安全,并可經由密碼保護,使其內容不易被偽造及變造。
因此,當前研制具有rfid功能的吊牌已成為本領域的一個熱點。但目前出現的這類吊牌,要么是作為產品已有的吊牌的附加吊牌出現(即在已經附有傳統吊牌的產品上再添加一個rfid功能的吊牌,這通常是產品的生產環節之后的諸如倉儲商、物流方為了自己工作的需要額外增加的,諸如中國專利申請號:201110313032.3以及201510127238.5的專利申請),要么貼在已經制作完成的吊牌表面或者貼在吊牌主體表面后再在其上施加一層覆蓋層(諸如中國專利申請號:201220161764.5以及201420580419.4的專利)。但這兩種制作方法均具有不足之處:前一種方法提供的rfid功能的吊牌只是作為一種補充存在,作用不大,并且使得一件產品需要配合多個吊牌,既不方便收拾,也造成了浪費;后一種方法是在吊牌(或其主體)上布置rfid標簽,因此會破壞到吊牌的設計,影響吊牌整體的美觀,從而給消費者帶來不佳的體驗。
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致力于開發一種具有rfid標簽的吊牌的制作方法,解決上述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具有rfid標簽的吊牌的制作方法,所述吊牌用于配合產品,包括相互貼合的第一吊牌部分和第二吊牌部分;所述第一吊牌部分和所述第二吊牌部分的第一表面用于承載描述所述產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吊牌部分和所述第二吊牌部分的第二表面用于彼此貼合;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步驟一、在第一片材的第一表面加載第一信息部分以形成所述第一吊牌部分,所述第一片材的第一表面作為所述第一吊牌部分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信息部分包括所述第一信息的一部分;在第二片材的第一表面加載第二信息部分以形成所述第二吊牌部分,所述第二片材的第一表面作為所述第二吊牌部分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信息部分包括所述第一信息的另一部分;
步驟二、將rfid標簽接合于所述第一吊牌部分的第二表面或所述第二吊牌部分的第二表面;
步驟三、將所述第一吊牌部分的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吊牌部分的第二表面彼此貼合,以將所述rfid標簽夾在所述第一吊牌部分的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吊牌部分的第二表面之間;
步驟四、向所述rfid標簽寫入用于描述所述產品的第二信息。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四還包括檢查所述第二信息是否與所述第一信息匹配,如果結果為是,則判定所述吊牌合格;如果結果為否,則不寫入所述第二信息。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產品的條碼、價格、品牌、商標、生產廠商和/或名稱,所述第一信息部分和所述第二信息部分完全不同或部分相同;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產品的條碼和價格。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的材料為紙、木、金屬、塑料、或織物,所述加載的方式包括印刷、壓印、刻蝕和粘貼標簽。
進一步地,所述接合的方式包括粘貼。
進一步地,所述產品為服裝,所述第一信息還包括尺碼。
進一步地,在所述步驟一中,在形成所述第一吊牌部分的過程中,包括在所述第一片材的第一表面的多個區域分別加載第一信息部分以形成多個相接的所述第一吊牌部分;在形成所述第二吊牌部分的過程中,包括在所述第二片材的第一表面的多個區域分別加載第二信息部分以形成多個相接的所述第二吊牌部分;
在所述步驟二中,在接合所述rfid標簽的過程中,包括將多個所述rfid標簽分別接合到所述第一片材的第一表面的多個區域或分別接合到所述第二片材的第一表面的多個區域;
在所述步驟三中,在貼合所述第一吊牌部分和所述第二吊牌部分的過程中,包括將所述第一片材的第一表面的多個區域與所述第二片材的第一表面的多個區域分別對準,繼而將所述第一片材的第一表面貼合于所述第二片材的第一表面;所述步驟三還包括分離所述第一片材的第一表面的多個區域以及分離所述第二片材的第一表面的多個區域,以獲得分離的多個所述第一吊牌部分和所述第二吊牌部分,其中每個所述第一吊牌部分與對應的一個所述第二吊牌部分處于彼此貼合的狀態;
在所述步驟四中,在向所述rfid標簽寫入所述第二信息的過程中,包括向所述多個所述rfid標簽一一寫入所述第二信息。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片材的第一表面的多個區域與所述第二片材的第一表面的多個區域成矩形陣列排布。
進一步地,分離所述第一片材的第一表面的多個區域與所述第二片材的第一表面的多個區域的方式為切割。
進一步可選地,在所述步驟二中,還包括將第二rfid標簽接合于所述第一吊牌部分的第二表面或所述第二吊牌部分的第二表面中未接合所述rfid標簽的一個;所述第二rfid中預先寫入了所述第二信息;
在所述步驟三中,所述第二rfid標簽也被夾在所述第一吊牌部分的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吊牌部分的第二表面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四還包括讀取所述第二rfid標簽中的所述第二信息,并將其與待寫入所述rfid標簽的所述第二信息進行比較;如果比較的結果是相同,則執行所述rfid標簽寫入,如果比較的結果是不相同,則檢查待寫入所述rfid標簽的所述第二信息描述的所述產品與所述第一、第二吊牌部分承載的所述第一信息描述的所述產品是否一致,如果檢查的結果為是,則執行對所述rfid標簽的寫入,如果檢查的結果為否,則放棄執行對所述rfid標簽的寫入。
進一步可選地,在所述步驟二中,還包括將多個第二rfid標簽分別接合于所述第一片材的第一表面的多個區域和所述第二片材的第一表面的多個區域中未接合所述rfid標簽的多個區域;多個所述第二rfid中預先寫入了所述第二信息;
在所述步驟三中,所述第二rfid標簽也被夾在所述第一吊牌部分的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吊牌部分的第二表面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四還包括讀取所述第二rfid標簽中的所述第二信息,并將其與待寫入所述rfid標簽的所述第二信息進行比較;如果比較的結果是相同,則執行所述rfid標簽寫入,如果比較的結果是不相同,則檢查待寫入所述rfid標簽的所述第二信息描述的所述產品與所述第一、第二吊牌部分承載的所述第一信息描述的所述產品是否一致,如果檢查的結果為是,則執行對所述rfid標簽的寫入,如果檢查的結果為否,則不執行對所述rfid標簽的寫入。
可見,通過設計具有兩個吊牌部分的吊牌,將rfid標簽布置在這兩個吊牌部分之間,并將這兩個吊牌部分貼合以形成吊牌,本發明實現了將布置rfid標簽的步驟集成到吊牌的制作過程中,使得用于呈現產品信息的吊牌在生產成型后即能具有rfid功能;并且,本發明通過兩個吊牌部分夾持rfid標簽并繼而貼合形成吊牌的方式,不影響吊牌的設計,使得生產獲得的吊牌仍具有符合設計意圖的美感。另外,本發明通過在一個吊牌中布置兩個rfid標簽,不但能實現自動化檢查,還有效地提高了吊牌的可靠性。本發明工藝步驟簡單,施行方便,制作獲得的吊牌可靠、耐用,具有很好的市場效果。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作進一步說明,以充分地了解本發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圖說明
圖1-3顯示了在第一個較佳的實施例中,應用本發明的具有rfid標簽的吊牌的制作方法制作吊牌的過程。
圖4-6顯示了在第二個較佳的實施例中,應用本發明的具有rfid標簽的吊牌的制作方法制作吊牌的過程。
圖7-10顯示了在第三個較佳的實施例中,應用本發明的具有rfid標簽的吊牌的制作方法制作吊牌的過程。
圖11-14顯示了在第四個較佳的實施例中,應用本發明的具有rfid標簽的吊牌的制作方法制作吊牌的過程。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3所示,在第一個較佳的實施例中,應用本發明的具有rfid標簽的吊牌的制作方法制作吊牌1。該吊牌1用于配合產品,呈現描述該產品的信息。例如吊牌1可以是服裝吊牌,用于配合服裝,呈現包括諸如服裝名稱、品牌、商標、生產廠商、尺碼、價格、條碼等的信息;吊牌1也可以是鞋、玩具、器具等各種其他產品的吊牌,與該產品配合,呈現對應產品的信息。在本實施例中,以下將以用于配合服裝的吊牌1為例,進行描述。
通常,產品的吊牌為片狀,具有正反兩面,上述的這些產品信息被加載在吊牌的正/反面上。本發明用于制作的吊牌1也如此。與常規吊牌不同的是,本發明制作的吊牌1中具有rfid標簽,該rfid標簽用于存儲上述的這些產品信息的全部或者一部分。為了布置rfid標簽,吊牌1由相互貼合的第一吊牌部分11和第二吊牌部分12構成。其中,第一吊牌部分11和第二吊牌部分12皆為片狀,皆具有兩個表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吊牌部分11和第二吊牌部分12的第一表面用于承載描述吊牌1用于配合的產品的第一信息,第一吊牌部分11和第二吊牌部分12的第二表面112、122用于彼此貼合,rfid標簽13被夾在這兩個第二表面112、122之間。
以下結合圖1-3,描述制作吊牌1的過程,即本發明的具有rfid標簽的吊牌的制作方法。
在本實施例中,本發明的具有rfid標簽的吊牌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使用第一片材形成第一吊牌部分11,并使用第二片材形成第二吊牌部分12。這里使用的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片狀的材料,而材料則是通常用于制作吊牌的材料,例如紙、木、金屬、塑料、或織物。當然,為了不妨礙對吊牌中的rfid標簽的讀寫,當使用金屬的第一、第二片材時,可能只能使用其形成一個吊牌部分,而另一吊牌部分需要以不屏蔽磁場的材料形成。
在本實施例中以紙為例進行說明,即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的材料為紙,它們例如皆為白卡紙。
本步驟主要包括在形狀和內容上,使第一、第二片材形成第一、第二吊牌部分11、12,具體地包括:
(1)、通過例如切割的方式將第一、第二片材的形狀確定為諸如矩形、三角形、圓形等第一、第二吊牌部分11、12預先設計的形狀,并具有第一、第二吊牌部分11、12預先設計的尺寸。在本實施例中為,切割作為第一、第二片材的白卡紙,使其形成寬為5厘米、長為7厘米的矩形形狀(即,在本實施例中需要制作的吊牌1為矩形,尺寸為:5厘米*7厘米)。
但這一工序并不是必須的,例如當使用的第一、第二片材已經具有第一、第二吊牌部分11、12預先設計的形狀、尺寸時,就不必要再對其確定形狀了。
(2)、在第一片材的第一表面加載第一信息部分以形成第一吊牌部分11,第一片材的第一表面作為第一吊牌部分11的第一表面;在第二片材的第一表面加載第二信息部分以形成第二吊牌部分12,第二片材的第一表面作為第二吊牌部分12的第一表面。
其中,第一信息部分包括第一信息的一部分;第二信息部分包括第一信息的另一部分;第一信息部分可以與第二信息部分完全不同,或者部分相同。加載的方式包括印刷、壓印、刻蝕和粘貼標簽等。
在本實施例中,通過印刷的方式在確定形狀的作為第一片材的白卡紙的一個表面上加載第一信息部分,則這個表面就是第一片材的第一表面,也將作為第一吊牌部分11的第一表面,在圖1中這一表面并沒有顯示,具體地其是在圖1所示的第一吊牌部分11的表面112的背面。在本實施例中印刷的第一信息部分為吊牌1用于配合的服裝的名稱和品牌,例如風衣、優衣庫。加載該第一信息部分時,要預先確定該第一信息部分的展現形式,例如文字的字體、字號,在第一吊牌部分11的第一表面的排布等。雖然印刷是最常用的加載信息的方式,但在其他實施例中,在第一表面上粘貼已經印有相關信息的標簽也是常用的。另外,對于其他材料制作的第一吊牌部分11,例如金屬薄片制作的第一吊牌部分11,通過蝕刻在其第一表面上加載相關信息也是常用的。
類似地,通過印刷的方式在確定形狀的作為第二片材的白卡紙的一個表面上加載第二信息部分,則這個表面就是第二片材的第一表面,也將作為第二吊牌部分12的第一表面,在圖1中其是在所示的第二吊牌部分12的表面122的背面。在本實施例中印刷的第二信息部分為吊牌1用于配合的服裝的尺碼和價格,例如160/84a、890元。
本步驟完成后獲得的第一、第二吊牌部分11、12,如圖1所示,它們展露的表面為它們的第二表面112、122,而加載了上述第一、第二信息部分的第一表面在第二表面112、122的背面。
步驟二、將rfid標簽13接合于第一吊牌部分11的第二表面112或第二吊牌部分12的第二表面122,接合的方式包括粘貼。
rfid標簽具有多種類別和各種不同的形狀,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根據需要選擇,例如根據需要制作的吊牌的形狀選擇適當的rfid標簽。在本實施例中,因為在實際使用中只需要用工作人員用rfid讀寫器等讀寫頭來讀寫rfid標簽,選用無源rfid標簽;并根據吊牌1的形狀和大小,選擇片狀的rfid線圈作為rfid標簽13。
在本實施例中,通過粘合劑(如膠水、雙面膠)將上述的rfid標簽13粘貼在第一吊牌部分11的第二表面112上,如圖2所示。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將rfid標簽13粘貼在第二吊牌部分12的第二表面122上。
需要說明的是,對于使用卡紙作為第一、第二吊牌部分11、12的材料的本實施例而言,粘貼是最常規的將rfid標簽13接合到第一吊牌部分11的第二表面112的方式。但對于使用其他材料的情況,可以有其他的接合方式。例如當使用具有一定厚度的木片制作吊牌時,可以在一個吊牌部分的第二表面開槽,將具有適合的形狀和尺寸的rfid標簽嵌入其中。再例如當使用織物制作吊牌時,可以選用針狀的rfid標簽,通過編織的方式將其接合到一個吊牌部分的第二表面。
步驟三、將第一吊牌部分11的第二表面112和第二吊牌部分12的第二表面122彼此貼合,以將rfid標簽13夾在第一吊牌部分11的第二表面112和第二吊牌部分12的第二表面122之間。
如圖3所示,將第一吊牌部分11的第二表面112和第二吊牌部分12的第二表面122彼此相對,邊緣對齊(為了圖示清楚起見,圖3中沒有將二者邊緣對齊,可以認為圖3展現的是將兩個吊牌部分對齊的過程中的狀態),然后將它們貼合。貼合的方式如使用粘合劑粘貼,這就要求在將兩個第二表面112、122相對對齊之前,至少在一個第二表面上施加粘合劑,并繼而在對齊之后施加壓力,將兩個第二表面112、122向彼此壓下,使它們結合在一起。
當然,粘貼是常用的的貼合方式,但也可以選用其他的貼合方式,例如對于織物可以采用縫合的方式,對于具有一定厚度的紙板、木片、金屬片,也可以采用嵌接的方式。
當第一吊牌部分11和第二吊牌部分12貼合在一起后,rfid標簽13被夾在它們的第二表面112、122之間。吊牌1在結構上已經形成。
步驟四、向rfid標簽13寫入用于描述產品的第二信息。
具體地,可以由操作員用rfid讀寫器的讀寫頭對rfid標簽13進行操作,在本實施例中,是向rfid標簽13寫入第二信息。該第二信息也是描述吊牌1對應的產品的,并且其包含的內容可能比第一信息更豐富。
通常,常規吊牌展示的第一信息只涉及產品,而rfid標簽的可寫性能令其展示更多的信息,例如供貨商、銷售商、產品的倉儲、流通等信息都可以寫入,這就令這種新式吊牌具有額外的功能了。并且,有時候為了保密需要,可能希望在吊牌的表面展示較少的第一信息。這時候使用這種新式吊牌就既能夠滿足這一保密需要,又能夠保有足夠的產品的信息(將其作為第二信息存儲在rfid標簽內)。
并且,由于rfid標簽可以被重復地多次讀寫,修改信息將很容易,還能夠回收再利用,從而具有很好的使用體驗。
優選地,在本步驟中向rfid標簽13寫入用于描述產品的第二信息之前,操作員應該查看第一、第二吊牌部分11、12上呈現的第一、第二信息部分是否與待寫入的第二信息匹配,即它們是否描述的是同一產品。如果檢查的結果為是,就可以繼續寫入第二信息的操作;如果結果為否,說明待寫入的第二信息有誤(或者吊牌1的制作有問題),不能繼續寫入第二信息的操作。
為了提高成品率,操作員在向rfid標簽13寫入用于描述產品的第二信息之前應該進行第一信息與第二信息的比對,但是有時候不同產品的第一、第二信息十分接近,例如僅僅是型號或者顏色的差別,操作員可能會忽視這細微的差異而錯誤地寫入其他產品的第二信息,這將給吊牌的使用帶來很大的麻煩。為此,開展自動識別是有必要的,如圖4-6描述的本發明的第二個較佳的實施例所示。在該實施例中描述具有兩個rfid標簽23、24的吊牌2的制作方法。該具有rfid標簽的吊牌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使用第一片材形成第一吊牌部分21,并使用第二片材形成第二吊牌部分22。本步驟主要包括在形狀和內容上,使第一、第二片材形成第一、第二吊牌部分21、22,其中最重要的是在第一片材的第一表面加載第一信息部分以形成第一吊牌部分21,第一片材的第一表面作為第一吊牌部分21的第一表面;在第二片材的第一表面加載第二信息部分以形成第二吊牌部分22,第二片材的第一表面作為第二吊牌部分22的第一表面。這一步驟與前一實施例中的步驟一是一樣的,在此不贅述。
本步驟完成后獲得的第一、第二吊牌部分21、22,如圖4所示,它們展露的表面為它們的第二表面212、222,而加載了上述第一、第二信息部分的第一表面在第二表面212、222的背面。
步驟二、將rfid標簽23接合于第一吊牌部分21的第二表面212或第二吊牌部分22的第二表面222;以及將rfid標簽24接合于第一吊牌部分21的第二表面212或第二吊牌部分22的第二表面222;接合的方式包括粘貼。
本步驟中接合rfid標簽23的具體過程與前一實施例的步驟二中接合rfid標簽13是一樣的,而本步驟中接合rfid標簽24的具體過程與接合rfid標簽23類似,在此不再贅述。
需要描述的是,這里使用的第二rfid標簽(rfid標簽24)是預先寫有吊牌2用于配合的產品的第二信息的。另外,在接合rfid標簽24時,可以選擇接合在第一吊牌部分21的第二表面212,或者接合在第二吊牌部分22的第二表面222,較佳地是接合在第二表面212和222中不接合rfid標簽23的那個上。如圖5所示,rfid標簽23接合在第二表面212上,rfid標簽24接合在第二表面222上。
步驟三、將第一吊牌部分21的第二表面212和第二吊牌部分22的第二表面222彼此貼合,以將rfid標簽23、24夾在第一吊牌部分21的第二表面212和第二吊牌部分22的第二表面222之間。
本步驟也是與前一實施例中的步驟三類似的,在此不做贅述。貼合完成后獲得吊牌2,如圖6所示。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圖6中顯示的rfid標簽23、24有重疊,但這里只是示意性的繪圖,在實際生產中,根據具體選擇的rfid標簽23、24的形狀和大小,這兩個標簽可以并不重疊。
步驟四、向rfid標簽23寫入用于描述產品的第二信息。
事實上,由于吊牌2中的rfid標簽24已經寫有第二信息,本步驟可以不執行。并且,較佳地,為了保證吊牌2具有正確的第二信息,操作員在寫入第二信息之前,應該進行檢查,即做信息比對。
具體地,本步驟中由操作員使用rfid讀寫器將吊牌2中的rfid標簽24中的第二信息讀出,該第二信息傳送到計算機系統,由計算機系統將該第二信息和待寫入的第二信息進行自動比較,并將比較結果輸出。操作員可以無需前一實施例中需要進行的人工檢查工作,直接根據計算機系統輸出的比較結果進行操作。如果比較的結果是相同,操作員向rfid標簽23寫入第二信息,如果結果是不同,則不寫入第二信息。
在吊牌2中布置上述兩個rfid標簽23、24,不僅可以實現計算機系統的自動比較,降低人工勞動強度,提高檢察的精確度;并且因為吊牌2中具有兩個rfid標簽,能夠提高吊牌2的可靠性,例如當一個rfid標簽受到損害而不能正常工作時,另一個rfid標簽還可以繼續被使用。
上述兩個實施例描述的都是形成單一一個吊牌1或2的過程,但實際生產過程中,制作吊牌很少有一個一個進行的,都是大規模的生產方式。例如,對于形成卡紙材料的吊牌,往往是在一大張卡紙上印刷第一信息的陣列,繼而將陣列中的各個單元分離開,每一個單元就形成一個吊牌。因此,以下以兩個實施例描述大規模生產吊牌1和2的過程。
如圖7-10所示,在本發明的第三個較佳的實施例中,本發明的具有rfid標簽的吊牌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使用第一片材形110成多個第一吊牌部分11,并使用第二片材120形成多個第二吊牌部分12。本步驟主要包括在形狀和內容上,使第一、第二片材110、120形成多個第一、第二吊牌部分11、12,其中最重要的是在第一片材110的第一表面的多個區域110a-110d加載多個第一信息部分以形成多個第一吊牌部分11,第一片材110的第一表面的一個區域(110a-110d之一)作為一個第一吊牌部分11的第一表面;在第二片材120的第一表面的多個區域120a-120d加載多個第二信息部分以形成多個第二吊牌部分12,第二片材120的第一表面的一個區域(120a-120d之一)作為一個第二吊牌部分12的第一表面。
如圖7所示,本實施例中以制作呈2*2陣列排布的4個第一、第二吊牌部分11、12為例進行描述。
可見,與第一個實施例相比,本實施例的重點在于在第一、第二片材110、120上規劃處多個區域,一個區域用于形成一個第一、第二吊牌部分11、12。較佳地,這些區域成陣列分布,如圖7中示出的那樣。這種布置對于形成矩形形狀的吊牌是最為合適的,因為其在后續工藝中可以通過切割的方式很容易地進行區域的分離。但需要說明的是,實際規劃區域時并不一定規劃成陣列分布的多個區域,尤其對于制作不規則形狀的吊牌時。
繼而在形成多個第一吊牌部分11的過程中,需要在第一片材110的第一表面的各個區域110a、110b、110c、110d分別加載第一信息部分以形成多個第一吊牌部分11,這些第一吊牌部分11是相接的;在形成多個第二吊牌部分12的過程中,包括在第二片材120的第一表面的各個區域120a、120b、120c、120d分別加載第二信息部分以形成多個第二吊牌部分12,這些第二吊牌部分12是相接的。
在以印刷的方式加載上述多個第一、第二信息部分時,可以通過使用印刷業的工作軟件,根據上述第一表面的多個區域的布局,設計多個第一、第二信息部分的布局,這樣可以通過一次印刷,在第一、第二片材110、120的第一表面上形成多個第一、第二信息部分,并且第一、第二片材110、120的每個區域被印刷上一個第一、第二信息部分。
這一步驟的其他過程是與第一個實施例中的步驟一是一樣的,在此不贅述。
步驟二中,將多個rfid標簽13分別接合到第一片材110的第一表面的多個區域110a-110d或分別接合到第二片材120的第一表面的多個區域120a-120d。
如圖8所示,4個rfid標簽13被接合到多個區域110a-110d,其中一個區域接合一個rfid標簽13。
這一步驟的其他過程是與第一個實施例中的步驟一是一樣的,在此不贅述。
步驟三中,將第一片材110的第一表面的多個區域110a-110d與第二片材120的第一表面的多個區域120a-120d分別對準,具體地,使區域110a與區域120a對準,區域110b與區域120b對準,區域110c與區域120c對準,以及區域110d與區域120d對準。
繼而將第一片材110的第一表面貼合于第二片材120的第一表面,如圖9所示。
繼而分離第一片材110的第一表面的多個區域以及分離第二片材120的第一表面的多個區域,以獲得分離的多個第一吊牌部分11和第二吊牌部分12,其中每個第一吊牌部分11與對應的一個第二吊牌部分12處于彼此貼合的狀態。
本實施例中,采用切割的方式分離第一、第二片材110、120,并且由于切割前第一、第二片材110、120就以各個區域一一對齊的方式貼合在一起了,因此在切割時可以同時切割分離這兩個片材。如圖10所示,由此獲得了多個吊牌1。
步驟四中,向多個rfid標簽13一一寫入第二信息。
具體地為,向上一步獲得的多個吊牌1中的rfid標簽13寫入第二信息。并且,由于rfid讀寫器是支持同時向多個rfid標簽寫入信息的,這一步將很容易地操作。
圖11-14示出本發明的第四個較佳的實施例,其描述的是大規模制作吊牌2。在該實施例中,本發明的具有rfid標簽的吊牌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使用第一片材形210成多個第一吊牌部分21,并使用第二片材220形成多個第二吊牌部分22。本步驟主要包括在形狀和內容上,使第一、第二片材210、220形成多個第一、第二吊牌部分21、22,其中最重要的是在第一片材210的第一表面的多個區域210a-210d加載多個第一信息部分以形成多個第一吊牌部分21,第一片材210的第一表面的一個區域(210a-210d之一)作為一個第一吊牌部分21的第一表面;在第二片材220的第一表面的多個區域220a-220d加載多個第二信息部分以形成多個第二吊牌部分22,第二片材220的第一表面的一個區域(220a-220d之一)作為一個第二吊牌部分22的第一表面。如圖11所示。
本步驟中的具體過程與第三個實施例相同,在此不贅述。
步驟二中,將多個rfid標簽23分別接合到第一片材210的第一表面的多個區域210a-210d或分別接合到第二片材220的第一表面的多個區域220a-220d;并將步驟二中,將多個rfid標簽23分別接合到第一片材210的第一表面的多個區域210a-210d或分別接合到第二片材220的第一表面的多個區域220a-220d。其中,第二rfid標簽(rfid標簽24)是預先寫有吊牌2用于配合的產品的第二信息的。如圖12所示。
本步驟中接合多個rfid標簽23的過程與第三個實施例相同,本步驟中接合多個rfid標簽24的過程與接合多個rfid標簽23的過程類似,并且rfid標簽24與第二個實施例中的rfid標簽24是一樣的,因此在此就不再贅述本步驟了。
步驟三中,將第一片材210的第一表面的多個區域210a-210d與第二片材220的第一表面的多個區域220a-220d分別對準,具體地,使區域210a與區域220a對準,區域210b與區域220b對準,區域210c與區域220c對準,以及區域210d與區域220d對準。
繼而將第一片材210的第一表面貼合于第二片材220的第一表面,如圖13所示。
繼而分離第一片材210的第一表面的多個區域以及分離第二片材220的第一表面的多個區域,以獲得分離的多個第一吊牌部分21和第二吊牌部分22,其中每個第一吊牌部分21與對應的一個第二吊牌部分22處于彼此貼合的狀態。如圖14所示,由此獲得了多個吊牌2。本步驟中的具體過程與前一實施例相同,可參見前一實施例的相關描述。
步驟四中,向多個rfid標簽23一一寫入第二信息。
具體地為,操作員首先用rfid讀寫器同時讀取多個吊牌2中的多個rfid標簽24中的第二信息,將這些第二信息發送到計算機系統,由計算機系統將這些第二信息與待寫入的第二信息做自動比較,并輸出比較結果。
如果比較結果是相同,則向上一步獲得的多個吊牌2中的rfid標簽23寫入第二信息(可由rfid讀寫器同時向多個rfid標簽23寫入信息);如果比較結果是不同,則不寫入第二信息。
以上詳細描述了本發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發明的構思做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依本發明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