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顯示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液晶顯示器。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器為平面超薄的顯示設備,它由一定數量的彩色或黑白像素組成,放置于光源或者反射面前方。液晶顯示器功耗很低,因此備受工程師青睞,適用于使用電池的電子設備。它的主要原理是以電流刺激液晶分子產生點、線、面配合背部燈管構成畫面。
液晶顯示器的工作原理:液晶是一種介于固體和液體之間的特殊物質,它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常態下呈液態,但是它的分子排列卻和固體晶體一樣非常規則,因此取名液晶,它的另一個特殊性質在于,如果給液晶施加一個電場,會改變它的分子排列,這時如果給它配合偏振光片,它就具有阻止光線通過的作用(在不施加電場時,光線可以順利透過),如果再配合彩色濾光片,改變加給液晶電壓大小,就能改變某一顏色透光量的多少,也可以形象地說改變液晶兩端的電壓就能改變它的透光度(但實際中這必須和偏光板配合)。
目前,液晶顯示設備正在向超薄和曲面化方向發展,尤其是超薄曲面市場正在不斷增長。但市場上最薄的曲面設備厚度也在5mm以上。如圖1所示,現有液晶顯示器示意圖。該液晶顯示器包括外框1'、膠框2'和前框3',該三種邊框對液晶屏4'、背板8'、導光板6'、反射片7'以及光學膜片5'進行組裝固定,膠框2'設置于外框1'和前框3'之間,背板8'與外框1'相互卡接,光學膜片5'、導光板6'和反射片7'設置在膠框2'和背板8'之間,由膠框2'和背板8'夾持固定;液晶屏4'設置于前框3'和膠框2'之間,通過膠框2'和前框3'的夾持進行固定。該結構的液晶顯示器的厚度在7.6mm左右。與希望達到的5mm以下的厚度仍有一定的差距。
為了適應市場的需求,改進現有的液晶顯示器,降低顯示器的厚度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液晶顯示器,能夠降低現有液晶顯示器的厚度,滿足市場需求。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液晶顯示器,包括邊框結構和顯示結構,所述邊框結構由外框和與所述外框連接的中框組成,所述外框位于所述顯示結構的側邊,所述顯示結構由液晶屏、光學膜片和導光板組成,所述中框位于液晶屏和所述導光板之間,且所述液晶屏和所述導光板分別粘貼在所述中框的相對的兩個面上,所述光學膜片設置在所述液晶屏和所述導光板之間并與所述導光板粘接。簡化了邊框的結構,取消了背板和反射片,整體液晶顯示器得到簡化,從而能夠降低液晶顯示器的厚度,滿足市場需求。
作為上述液晶顯示器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導光板遠離所述液晶屏的一面上涂覆有反射涂層,所述導光板的其他五個面上涂覆有防漏光涂層,用于防止所述導光板漏光。反射涂層保證獲得相應的反射效果,防漏光涂層避免導光板與邊框結構之間產生漏光現象。
作為上述液晶顯示器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外框的寬度與所述顯示結構的厚度相同。避免外框增加顯示器的厚度。
作為上述液晶顯示器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外框的寬度為3.6-3.8mm。液晶顯示器能夠達到4mm以下的厚度,厚度降低程度大。
作為上述液晶顯示器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導光板為鋼化玻璃導光板。使得該液晶顯示器獲得支撐,保證強度能夠得到滿足。
作為上述液晶顯示器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液晶屏通過強力雙面膠粘貼在所述中框上。連接牢固穩定。
作為上述液晶顯示器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導光板通過強力雙面膠與所述中框粘接。連接牢固穩定。
作為上述液晶顯示器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導光板與所述光學膜片之間通過透明膠粘合。實現導光板與光學膜片的連接,透明膠占用空間小。
作為上述液晶顯示器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光學膜片包括相互疊設的棱鏡片和散光片。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出的液晶顯示器,簡化了邊框的結構,取消了背板和反射片,整體液晶顯示器得到簡化,從而能夠降低液晶顯示器的厚度,滿足市場需求。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中提供的液晶顯示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液晶顯示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導光板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外框;2'、膠框;3'、前框;4'、液晶屏;5'、光學膜片;6'、導光板;7'、反射片;8'、背板;
1、外框;2、中框;3、液晶屏;4、光學膜片;5、導光板;6、反射涂層;7、防漏光涂層;8、強力雙面膠。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如圖2和3所示,本實施方式提供的一種液晶顯示器,包括邊框結構和顯示結構,邊框結構由外框1和與外框1連接的中框2組成,外框1位于顯示結構的側邊,顯示結構由液晶屏3、光學膜片4和導光板5組成,中框2位于液晶屏3和導光板5之間,且液晶屏3和導光板5分別粘貼在中框2的相對的兩個面上,光學膜片4設置在液晶屏3和導光板5之間并與導光板5粘接。
該液晶顯示器中的邊框結構和顯示結構的部件減少,之前通過邊框或邊框與背板之間配合夾持固定的部件均改為粘貼,簡化了邊框的結構,取消了背板和反射片,整體液晶顯示器得到簡化,從而能夠降低液晶顯示器的厚度,滿足市場需求。
如圖3所示,該實施方式中的導光板5遠離液晶屏3的一面上涂覆有反射涂層6,導光板5的其他五個面上涂覆有防漏光涂層7,用于防止導光板5漏光。由于該顯示器中沒有了反射片,為了達到反射的需求,直接在相應的導光板5的位置上涂覆反射涂層6,以保證獲得相應的反射效果,顯示器中取消了背板和反射片,導光板5與邊框之間的配合存在間隙,會產生漏光現象,為了避免漏光則可以通過在導光板5上涂覆防漏光涂層7。
外框1的寬度與顯示結構的厚度相同,避免外框1增加顯示器的厚度。外框1的寬度為3.6-3.8mm,例如外框1的寬度可以為3.65mm、3.70mm、3.75mm。
該實施例中導光板5為鋼化玻璃導光板5,避免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氯乙烯的導光板5,使得該液晶顯示器獲得支撐,保證強度能夠得到滿足。
液晶屏3通過強力雙面膠8粘貼在中框2上,導光板5通過強力雙面膠8與中框2粘接。通過粘接連接到中框2上,能夠避免使用其他占用空間較大的連接結構,并且通過強力雙面膠8粘接能夠保證液晶屏3或導光板5的組裝后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保證液晶顯示器的使用壽命。
導光板5與光學膜片4之間通過透明膠粘合,避免使用其他的結構固定光學膜片4,能夠減少顯示結構的厚度。
該實施例中的光學膜片4包括相互疊設的棱鏡片和散光片。
注意,上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會理解,本發明不限于這里所述的特定實施例,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能夠進行各種明顯的變化、重新調整和替代而不會脫離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雖然通過以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說明,但是本發明不僅僅限于以上實施例,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情況下,還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實施例,而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范圍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