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通信設備設計制造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通信基站的外掛式交接箱。
背景技術:
通信交接箱是一種為主干層光纜、配線層光纜提供光纜成端、跳接的交接設備。光纜引入通信交接箱后,經固定、端接、配纖以后,使用跳纖將主干層光纜和配線層光纜連通。通信交接箱能夠抵受劇變的氣候和惡劣的工作環境。因此在通信基站中應用廣泛,但是傳統的通信交接箱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申請號為201510344075.6的中國專利,具體內容為:公開了一種通信交接箱。它包括箱體,箱體由上蓋、底板、左側板、右側板、后側板以及面板組成,左側板以及右側板通過卡合的方式與后側板連接,上蓋和底板也通過卡合的方式分別與左側板、右側板以及后側板連接,且左側板與后側板、上蓋、底板之間通過固定件固定,右側板與后側板、上蓋、底板之間通過固定件固定,面板與左側板或者右側板活動連接。上述專利存在通信交接箱結構設計簡單、安全性不足、智能化程度低的問題,因此需要設計一種新型智能的用于通信基站的外掛式交接箱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用于通信基站的外掛式交接箱。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一種用于通信基站的外掛式交接箱,包括箱座、擋板、箱體、箱門,所述 箱座正面設置有所述擋板,所述箱座上端設置有所述箱體,所述箱體正面設置有所述箱門,所述箱門正面中部邊緣設置有手柄,所述箱門正面下部設置有控制面板,所述箱門正面上部設置有顯示屏,所述箱體上端設置有箱蓋,所述箱蓋上表面后端設置有報警器,所述箱蓋正面中部設置有攝像頭,所述箱蓋上表面前端設置有天線,所述箱體背面設置有固定板。
上述結構中,操作者想要打開所述箱門,首先要通過所述攝像頭進行人臉識別,然后通過所述控制面板在所述顯示屏上輸入密碼,待密碼和臉部信息與內置的存儲器的存儲信息一致時,所述箱門方可打開,當上述信息不一致時,所述報警器能夠自動報警,所述天線能夠自動將該操作者的臉部信息發送到控制部門的電腦上。
為了進一步提高一種用于通信基站的外掛式交接箱的使用壽命,所述擋板鑲嵌在所述箱座正面上,所述箱體通過螺栓緊固連接在所述箱座上端,所述箱門通過合頁緊固連接在所述箱體正面。
為了進一步提高一種用于通信基站的外掛式交接箱的使用壽命,所述手柄通過螺釘緊固連接在所述箱門正面中部邊緣,所述控制面板鑲嵌在所述箱門正面下部,所述顯示屏鑲嵌在所述箱門正面上部。
為了進一步提高一種用于通信基站的外掛式交接箱的使用壽命,所述箱蓋通過螺釘緊固連接在所述箱體上端,所述報警器通過螺釘緊固連接在所述箱蓋上表面后端,所述攝像頭鑲嵌在所述箱蓋正面中部。
為了進一步提高一種用于通信基站的外掛式交接箱的使用壽命,所述天線通過螺釘緊固連接在所述箱蓋上表面前端,所述固定板通過螺栓緊固連接在所述箱體背面。
有益效果在于:比傳統的外掛式交接箱智能化程度更高,安全性更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用于通信基站的外掛式交接箱的任意視圖。
1、箱座;2、擋板;3、箱體;4、箱門;5、手柄;6、控制面板;7、顯示屏;8、箱蓋;9、報警器;10、攝像頭;11、天線;12、固定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通信基站的外掛式交接箱,包括箱座1、擋板2、箱體3、箱門4,箱座1正面設置有擋板2,擋板2用于密封箱座1,箱座1上端設置有箱體3,箱體3用于內置交接設備,箱體3正面設置有箱門4,箱門4用于密封箱體3,箱門4正面中部邊緣設置有手柄5,手柄5方便打開箱門4,箱門4正面下部設置有控制面板6,控制面板6用于輸入密碼,箱門4正面上部設置有顯示屏7,顯示屏7用于顯示操作信息,箱體3上端設置有箱蓋8,箱蓋8用于密封箱體3,箱蓋8上表面后端設置有報警器9,報警器9用于異常情況下報警,箱蓋8正面中部設置有攝像頭10,攝像頭10用于攝像,箱蓋8上表面前端設置有天線11,天線11用于發送信息,箱體3背面設置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用于固定交接箱。
上述結構中,操作者想要打開箱門4,首先要通過攝像頭10進行人臉識別,然后通過控制面板6在顯示屏7上輸入密碼,待密碼和臉部信息與內置的存儲器的存儲信息一致時,箱門4方可打開,當上述信息不一致時,報警器9能夠自動報警,天線11能夠自動將該操作者的臉部信息發送到控制部門的電腦上。
為了進一步提高一種用于通信基站的外掛式交接箱的使用壽命,擋板2鑲 嵌在箱座1正面上,箱體3通過螺栓緊固連接在箱座1上端,箱門4通過合頁緊固連接在箱體3正面,手柄5通過螺釘緊固連接在箱門4正面中部邊緣,控制面板6鑲嵌在箱門4正面下部,顯示屏7鑲嵌在箱門4正面上部,箱蓋8通過螺釘緊固連接在箱體3上端,報警器9通過螺釘緊固連接在箱蓋8上表面后端,攝像頭10鑲嵌在箱蓋8正面中部,天線11通過螺釘緊固連接在箱蓋8上表面前端,固定板12通過螺栓緊固連接在箱體3背面。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