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通信基站支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通信基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通信基站支架,一種通信基站支架,包括底座、支桿,底座上半部分為圓臺狀下半部分為圓柱狀,底座包括內柱體和外柱體,內柱體置于外柱體內,內柱體和外柱體的相對面上敷設有相互咬合緩沖網格,內柱體的中央開有與支桿相配合的支桿槽,支桿槽的中央設有立柱,立柱的外表面敷設有緩沖套,支桿的底端沿著支桿長的方向開有與立柱相配合的立柱槽;底座上半部分為圓臺狀,有效的對雨水進行引流;底座中設置的相互咬合的緩沖網格,當此通信基站受到外力時,在豎直和水平方向上對支桿進行緩沖,立柱上的緩沖套,使得支桿在受外力時得到進一步緩沖,起到防撞抗倒伏的作用,有效延長了通信基站的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
一種通信基站支架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通信基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通信基站支架。
【背景技術】
[0002]通信基站,即公用移動通信基站是無線電臺站的一種形式,是指在有限的無線電覆蓋區中,通過移動通信交換中心,與移動電話終端之間進行信息傳遞的無線電收發信電臺。基站是移動通信中組成蜂窩小區的基本單元,完成移動通信網和移動通信用戶之間的通信和管理功能。
[0003]目前,為了美化市區,多數通信基站做成桿狀,有路燈形,樹粧形等,這些基站長期位于戶外,相對環境比較惡劣,這就要求這些基站要具備防撞防倒伏的功能。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通信基站支架,有效的防止桿狀通信基站倒伏并防撞。
[0005]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0006]—種通信基站支架,包括底座、支桿,所述底座上半部分為圓臺狀下半部分為圓柱狀,所述底座包括內柱體和外柱體,所述內柱體置于所述外柱體內,所述內柱體和所述外柱體的相對面上敷設有相互咬合緩沖網格,所述內柱體的中央開有與所述支桿相配合的支桿槽,所述支桿槽的中央設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外表面敷設有緩沖套,所述支桿的底端沿著支桿長的方向開有與所述立柱相配合的立柱槽;
[0007]優選的,所述立柱高于所述底座;
[0008]優選的,所述底座與所述支桿通過緊固件緊固;
[0009]優選的,所述緊固件上半部分為圓管,且所述圓管的內徑等于所述支桿的直徑,在所述圓管的底端垂直焊接有圓環,在所述圓環和所述圓管上均勻開有螺栓孔;
[0010]優選的,在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桿上開有與所述螺栓孔對應的盲孔。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實用新型的通信基站底座上半部分為圓臺狀,有效的對雨水進行引流;底座的內柱體和外柱體之間設置的相互咬合的緩沖網格,當此通信基站受到外力時,在豎直和水平方向上對支桿進行緩沖,同時,立柱、緩沖套和立柱槽的相互配合,使得支桿在受到外力時得到進一步的緩沖,起到防撞抗倒伏的作用,有效的延長了通信基站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0013]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4]圖1:通信基站支架安裝好后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5]圖2:底座和支桿的未安裝時的立體示意圖;
[0016]圖3:緊固件的立體不意圖。
[0017]附圖標記如下:1、底座,2、支桿,201、立柱槽,3、內柱體,301、支桿槽,302、立柱,3021、緩沖套,4、外柱體,5、緩沖網格,6、緊固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18]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9]結合圖2和圖3,參看圖1:一種通信基站支架,包括底座1、支桿2,所述底座I上半部分為圓臺狀下半部分為圓柱狀,所述底座I包括內柱體3和外柱體4,所述內柱體3置于所述外柱體4內,所述內柱體3和所述外柱體4的相對面上敷設有相互咬合緩沖網格5,所述內柱體3的中央開有與所述支桿2相配合的支桿槽301,所述支桿槽301的中央設有立柱302,所述立柱302高于所述底座I,所述立柱302的外表面敷設有緩沖套3021,所述支桿2的底端沿著支桿長的方向開有與所述立柱相配合的立柱槽201;所述底座I與所述支桿2通過緊固件6緊固;所述緊固件6上半部分為圓管,且所述圓管的內徑等于所述支桿2的直徑,在所述圓管的底端垂直焊接有圓環,在所述圓環和所述圓管上均勻開有螺栓孔;在所述底座I和所述支桿2上開有與所述螺栓孔對應的盲孔。
[0020]將所述緊固件6套設于所述支桿2上,再將所述支桿2安裝于所述支桿槽301中,所述緊固件6卡合于所述支桿2和所述底座I相交處,并通過螺栓將支桿2和底座I緊固。
[0021]本實用新型的通信基站底座上半部分為圓臺狀,有效的對雨水進行引流;底座的內柱體和外柱體之間設置的相互咬合的緩沖網格,當此通信基站受到外力時,在豎直和水平方向上對支桿進行緩沖,同時,立柱、緩沖套和立柱槽的相互配合,使得支桿在受到外力時得到進一步的緩沖,起到防撞抗倒伏的作用,有效的延長了通信基站的使用壽命。
[0022]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通信基站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支桿(2),所述底座(I)上半部分為圓臺狀下半部分為圓柱狀,所述底座(I)包括內柱體(3)和外柱體(4),所述內柱體(3)置于所述外柱體(4)內,所述內柱體(3)和所述外柱體(4)的相對面上敷設有相互咬合緩沖網格(5 ),所述內柱體(3)的中央開有與所述支桿(2)相配合的支桿槽(301 ),所述支桿槽(301)的中央設有立柱(302),所述立柱(302)的外表面敷設有緩沖套(3021),所述支桿(2)的底端沿著支桿長的方向開有與所述立柱相配合的立柱槽(20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基站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02)高于所述底座(I)。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基站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與所述支桿(2)通過緊固件(6)緊固。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基站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緊固件(6)上半部分為圓管,且所述圓管的內徑等于所述支桿(2)的直徑,在所述圓管的底端垂直焊接有圓環,在所述圓環和所述圓管上均勻開有螺栓孔。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基站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I)和所述支桿(2)上開有與所述螺栓孔對應的盲孔。
【文檔編號】H04Q1/04GK205693822SQ201620597646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5日 公開號201620597646.7, CN 201620597646, CN 205693822 U, CN 205693822U, CN-U-205693822, CN201620597646, CN201620597646.7, CN205693822 U, CN205693822U
【發明人】顧松林, 孫雷鳴
【申請人】廣東國動網絡通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