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轉印版和轉印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856292閱讀:346來源:國知局
一種轉印版和轉印裝置的制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向顯示面板轉印取向液的轉印版和轉印裝置。



背景技術:

轉印版用于將取向液轉印至顯示面板母板。如圖1所示,轉印取向液的工藝流程為:網紋輥1逆時針旋轉,轉印輥2順時針旋轉,并同時帶動其上的轉印版3順時針旋轉,顯示面板母板4在機臺5上向左運動,取向液通過噴嘴7滴到網紋輥1上,刮刀6在網紋輥1上刮過,將取向液刮均勻;當轉印版3和網紋輥1接觸時,取向液轉移到轉印版3上,當轉印版3和機臺5上的顯示面板母板4接觸時,取向液被轉印至顯示面板母板4上,在顯示面板母板4上形成取向膜。

傳統的取向液轉印版如圖2所示,形成于底板100上的條狀凸起101之間存在間隔102。如圖3a和圖3b所示,在轉印時,通過將印刷壓力8施加于底板100上,條狀凸起101向顯示面板母板4轉印取向液,與條狀凸起中心地帶相比,條狀凸起邊緣兩側的支撐力不同,導致條狀凸起邊緣部分的網點10的形變量與中心地帶的網點9的形變量不同,轉印出的取向膜的邊緣會出現薄厚不均的情況。如圖4所示,對于窄邊框顯示面板,其取向膜11邊緣寬度變窄,取向膜11薄厚不均的邊緣很容易進入顯示區域AA,造成顯示面板出現mura不良。圖5顯示了取向膜薄厚不均造成的顯示面板邊緣mura不良,而且轉印版在轉印過程中會被拉伸,條狀凸起的角部在兩側支撐力不同和拉伸的共同作用下,取向膜角部的邊緣會更窄。如圖6所示,角部邊界12會進入顯示區域,進一步造成顯示面板的顯示不良。



技術實現要素: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轉印版和轉印裝置。

(二)技術方案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轉印版,用于向顯示面板母板轉印取向液,所述轉印版包括:底板100;至少一個轉印區域,形成于所述底板100上,所述轉印區域包括至少兩個條狀凸起101;其中,所述至少兩個條狀凸起101并排設置且間隔預設距離,兩個條狀凸起101之間形成有至少一個支撐連接部103。

優選地,在所述轉印區域中,沿垂直于底板的方向上,所述支撐連接部的高度與所述條狀凸起的高度相同。

優選地,所述兩個條狀凸起101之間形成有多個支撐連接部103,所述條狀凸起101沿自身的延伸方向劃分為多個轉印段,每一轉印段對應顯示面板母板的一個顯示面板區域;所述支撐連接部的一側位于條狀凸起的兩相鄰轉印段的交界處。

優選地,所述兩個條狀凸起101包括:第一條狀凸起和第二條狀凸起;所述支撐連接部的第一側位于第一條狀凸起的兩相鄰轉印段的交界處,所述支撐連接部的第二側位于第二條狀凸起的兩相鄰轉印段的交界處,所述第一條狀凸起的兩相鄰轉印段與所述第二條狀凸起的兩相鄰轉印段位置對應;所述第一條狀凸起、第二條狀凸起以及相鄰的支撐連接部圍成的區域對應顯示面板母板的非顯示區域。

優選地,所述兩個條狀凸起101包括:第一條狀凸起和第二條狀凸起;所述第一條狀凸起的第一端的角部與第二條狀凸起相應端的角部之間形成第一支撐連接部;和/或所述第一條狀凸起的第二端的角部與第二條狀凸起相應端的角部之間形成第二支撐連接部。

優選地,所述兩個條狀凸起101均為功能性凸起;或者所述兩個條狀凸起101其中一個為功能性凸起,另一個為虛擬凸起104;其中,所述功能性凸起為向顯示面板母板轉印取向液的條狀凸起;所述虛擬凸起104為起支撐作用的條狀凸起。

優選地,所述兩個條狀凸起101其中一個為功能性凸起,其中另一個為虛擬凸起104;沿垂直于底板的方向上,所述虛擬凸起的高度與所述功能性凸起的高度相同。

優選地,所述支撐連接部103在底板100上的投影為:矩形;或者由中心向兩側寬度逐漸增大的形狀。

優選地,所述條狀凸起的延伸方向與印刷方向的夾角為直角,所述支撐連接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印刷方向;或者,所述條狀凸起的延伸方向與印刷方向的夾角為銳角,所述支撐連接部的延伸方向在印刷方向上具有一分量。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轉印裝置,包括上述任一種轉印版。

(三)有益效果

從上述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的轉印版和轉印裝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相對于傳統的采用條狀突起結構的轉印版,相鄰條狀凸起之間形成有支撐連接部,支撐連接部起到支撐作用,在轉印過程中,支撐連接部使得條狀凸起邊緣兩側的支撐力更加平衡,轉印出的取向膜邊緣部分的厚度更加均勻,提高了取向膜厚度均一性,改善了取向膜轉印質量,減輕了mura不良情況;

(2)支撐連接部的高度等于條狀凸起的高度,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平衡條狀凸起邊緣兩側的支撐力,改善取向膜轉印質量;

(3)支撐連接部的兩端連接轉印段的角部,留出支撐連接部之間的區域對應顯示面板母板的非顯示區域,既提高了取向膜厚度均一性,又不會使轉印出的取向膜與驅動芯片綁定引腳和ET測試點發生沖突,不影響顯示面板的綁定和測試;

(4)通過支撐連接部對條狀凸起的角部進行擴充和保護,增大了條狀凸起兩端對應的顯示面板區域角部的轉印面積,提高了轉印出的取向膜的角部邊緣數值,避免了取向膜角部邊界進入顯示區域造成的顯示不良;

(5)虛擬凸起使得轉印版整體更加平整,條狀凸起的支撐力整體更加均衡,有利于改善取向膜轉印質量;并使得最外側條狀凸起邊緣兩側的支撐力更加平衡,進一步改善了取向膜轉印質量,減輕了mura不良情況;

(6)支撐連接部由中心向兩側漸擴,增大了條狀凸起兩側的支撐面積,使得條狀凸起邊緣兩側的支撐力更加平衡,進一步提高了取向膜厚度均一性,改善了取向膜轉印質量;

(7)條狀凸起沿一定傾角延伸,可以有效克服條狀凸起變形導致的取向膜厚度變差問題,進一步提高了取向膜厚度均一性,改善了取向膜轉印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轉印取向液的工作過程示意圖;

圖2為傳統轉印版的結構示意圖;

圖3a為條狀凸起中心地帶的網點受力圖;

圖3b為條狀凸起邊緣部分的網點受力圖;

圖4為薄厚不均的取向膜邊緣進入顯示區域的示意圖;

圖5顯示了取向膜薄厚不均造成的顯示面板邊緣mura不良;

圖6為取向膜的角部邊界進入顯示區域的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轉印版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轉印版的任意兩個相鄰條狀凸起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轉印版的任意兩個相鄰條狀凸起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包含虛擬凸起的轉印版的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的采用由中心向兩側漸擴的支撐連接部的轉印版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12為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的采用由中心向兩側漸擴的支撐連接部的轉印版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13為本實用新型第六實施例轉印版的結構示意圖。

【符號說明】

1-網紋輥;2-轉印輥;3-轉印版;4-顯示面板母板;

5-機臺;6-刮刀6;7-噴嘴;8-印刷壓力;

9-中心地帶的網點;10-邊緣部分的網點;11-取向膜;

12-角部邊界;AA-顯示區域;

100-底板;101-條狀凸起;102-間隔;

103-支撐連接部;104-虛擬凸起;

a、b、c、d、e、f、g、h、i、a′、b′、c′、d′、e′、f′、g′、h′、i′-轉印段。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

請參考圖7,其示出的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轉印版,用于向顯示面板母板轉印取向液,該轉印版包括:底板100;形成于所述底版上的四個轉印區域。該四個轉印區域面積相等,分別位于底版的左上部、右上部、左下部和右下部。

對于每一個轉印區域來說,其包括五個條狀凸起101,該五個條狀凸起101沿印刷方向并排設置,每一條狀凸起101沿垂直于印刷方向的方向延伸,相鄰條狀凸起101之間間隔預設距離,并且相鄰條狀凸起101之間形成有八個支撐連接部103,所述八個支撐連接部103沿條狀凸起延伸的方向排列,每一支撐連接部103沿印刷方向延伸,其沿印刷方向延伸的兩端分別連接相鄰兩個條狀凸起101。

請參照圖7,當向顯示面板母板轉印取向液時,本實用新型的轉印版固定安裝在轉移裝置的轉印輥上,轉印輥帶動轉印版旋轉,顯示面板母板沿垂直于轉印輥軸線方向運動,所述印刷方向為圖中的x軸方向,即顯示面板母板的運動方向;所述垂直于印刷方向的方向為轉印輥軸線方向,即圖中的y軸方向。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條狀凸起101為矩形凸起,其在底板100上的投影為矩形,所述支撐連接部103也是矩形凸起,其在底板100上的投影也是矩形。

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轉印版,相對于傳統的采用條狀突起結構的轉印版,相鄰條狀凸起之間形成有支撐連接部,支撐連接部的兩端分別連接相鄰兩個條狀凸起,支撐連接部起到支撐作用,在轉印過程中,由于支撐連接部的存在,使得條狀凸起邊緣兩側的支撐力更加平衡,轉印出的取向膜邊緣部分的厚度更加均勻,提高了取向膜厚度均一性,改善了取向膜轉印質量,減輕了mura不良情況。

可選地,在沿垂直于底板的方向上,支撐連接部的高度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條狀凸起的高度,可以看出,無論支撐連接部的高度是否與條狀凸起的高度相同,支撐連接部均可以起到支撐作用,本實施例的轉印版均可以使條狀凸起邊緣兩側的支撐力更加平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取向膜轉印質量;優選地,支撐連接部的高度等于條狀凸起的高度,以最大限度地平衡條狀凸起邊緣兩側的支撐力,改善取向膜轉印質量。

可以理解,雖然本實施例的底版上包含四個轉印區域,轉印區域面積相等,每個轉印區域包括五個條狀凸起,相鄰條狀凸起之間形成有八個支撐連接部,但這只是示例性的說明,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基于轉印版尺寸和顯示面板尺寸等因素的考慮,底版上可以包含一個或多個轉印區域,各個轉印區域的面積也可以不相等,每個轉印區域至少包括兩個條狀凸起即可,相鄰條狀凸起之間可以形成有多個支撐連接部,支撐連接部的數量可以根據轉印效果進行調整,均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技術效果的實現且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轉印版,為了達到簡要說明的目的,上述第一實施例中任何可作相同應用的技術特征敘述皆并于此,無需再重復相同敘述。

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轉印版,如圖8所示,圖8中以任意兩個相鄰條狀凸起為例進行說明,其余條狀凸起和支撐連接部具有相同結構。條狀凸起沿自身的延伸方向劃分為九個轉印段,圖中右側條狀凸起劃分為a、b、c、d、e、f、g、h和i九個轉印段,左側條狀凸起劃分為a′、b′、c′、d′、e′、f′、g′、h′和i′九個轉印段,每一轉印段對應顯示面板母板的一個顯示面板區域,即當轉印版向顯示面板母板轉印取向液時,條狀凸起的每一轉印段向一個顯示面板區域轉印取向液,每一條狀凸起可一次印刷九個顯示面板區域。對于轉印版的兩個相鄰條狀凸起,二者之間的支撐連接部的第一端位于其中一個條狀凸起的兩相鄰轉印段的交界處,支撐連接部的第二端位于另一個條狀凸起的兩相鄰轉印段的交界處,其中一個條狀凸起的兩相鄰轉印段與另一個條狀凸起的兩相鄰轉印段位置對應。圖中,支撐連接部的兩端分別連接a、b的交界處和a′、b′的交界處,以此類推,其余七個支撐連接部兩端分別連接b、c的交界處和b′、c′的交界處,c、d的交界處和c′、d′的交界處,d、e的交界處和d′、e′的交界處,e、f的交界處和e′、f′的交界處,f、g的交界處和f′、g′的交界處,g、h的交界處和g′、h′的交界處,h、i的交界處和h′、i′的交界處,相鄰兩個條狀凸起以及各個相鄰支撐連接部之間圍成的區域對應顯示面板母板的非顯示區域。

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轉印版,支撐連接部的兩端均形成于條狀凸起相鄰轉印段的交界處,即支撐連接部連接轉印段的角部,留出支撐連接部之間的區域對應轉印段除角部之外的邊緣,即對應顯示面板母板的非顯示區域,非顯示區域用于設置驅動芯片綁定(IC bonding)引腳和ET(Cell Test)測試點,這樣既提高了取向膜厚度均一性,又不會使轉印出的取向膜與驅動芯片綁定引腳和ET測試點發生沖突,不影響顯示面板的綁定和測試。

可以理解,雖然本實施例的條狀凸起劃分為九個轉印段,但這只是示例性的說明,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基于轉印版尺寸和顯示面板尺寸等因素的考慮,條狀凸起可以劃分為一個或多個轉印段,當需要轉印相同尺寸的顯示面板時,條狀凸起的各個轉印段具有相同尺寸,則支撐連接部沿條狀凸起延伸的方向是均勻排列的。當需要轉印不同尺寸的顯示面板時,條狀凸起的各個轉印段尺寸不同,對應地,支撐連接部沿條狀凸起延伸的方向是非均勻排列的,諸如此類,支撐連接部的位置和數量根據轉印段的位置和數量調整即可,均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技術效果的實現且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轉印版,為了達到簡要說明的目的,上述任一實施例中任何可作相同應用的技術特征敘述皆并于此,無需再重復相同敘述。

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轉印版,對于相鄰的兩個條狀凸起,其中一個條狀凸起的一端的角部與另一個條狀凸起相應端的角部之間形成支撐連接部,其中一個條狀凸起的另一端的角部與另一個條狀凸起相應端的角部之間也形成支撐連接部,即支撐連接部的兩端連接相鄰條狀凸起兩對應端的角部。如圖9所示,右側條狀凸起一端的角部(即轉印段a的角部)與左側條狀凸起相應端的角部(即轉印段a’的角部)之間也形成有支撐連接部,同樣的,右側條狀凸起另一端的角部(即轉印段i的角部)與左側條狀凸起相應端的角部(即轉印段i’的角部)之間也形成有支撐連接部。

轉印版在轉印過程中會被拉伸,條狀凸起的角部在兩側支撐力不平衡和拉伸的共同作用下,取向膜角部的邊緣會更窄,角部邊界會進入顯示區域,進一步造成顯示面板的顯示不良。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轉印版,通過支撐連接部對條狀凸起的角部進行擴充和保護,增大了條狀凸起兩端對應的顯示面板區域角部的轉印面積,提高了轉印出的取向膜的角部邊緣數值,避免了取向膜角部邊界進入顯示區域造成的顯示不良。

可以理解,本實施例的轉印版可以在第二實施例的基礎上增設連接相鄰條狀凸起的兩對應端的角部的支撐連接部,也可以只設置連接相鄰條狀凸起的兩對應端的角部的支撐連接部,均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技術效果的實現且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的轉印版,為了達到簡要說明的目的,上述任一實施例中任何可作相同應用的技術特征敘述皆并于此,無需再重復相同敘述。

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的轉印版,如圖10所示。與圖7所示的轉印版相比,本實施例轉印版還包括:虛擬凸起104,虛擬凸起104與轉印區域最外側的條狀凸起并排設置,并與最外側的條狀凸起間隔預設距離,兩者之間形成有至少一個支撐連接部。

其中,虛擬凸起104與轉印區域最外側的條狀凸起之間形成有多個支撐連接部,支撐連接部的一端位于最外側條狀凸起的兩相鄰轉印段的交接處和/或最外側條狀凸起的角部,虛擬凸起104與最外側條狀凸起以及相鄰支撐連接部圍成的區域對應顯示面板母板的非顯示區域。

可選地,在沿垂直于底板的方向上,虛擬凸起的高度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條狀凸起的高度;優選地,虛擬凸起的高度等于條狀凸起的高度。

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的轉印版,虛擬凸起使得轉印版整體更加平整,條狀凸起的支撐力整體更加均衡,有利于改善取向膜轉印質量;并且其與條狀凸起之間的支撐連接部使得最外側條狀凸起邊緣兩側的支撐力更加平衡,提高了最外側條狀凸起轉印出的取向膜厚度的均一性,進一步改善了取向膜轉印質量,減輕了mura不良情況。

在本實用新型中,雖然本實施例的虛擬凸起位于最外側條狀凸起的外側,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可以看出,虛擬凸起也可以位于相鄰兩個條狀凸起之間,即虛擬凸起也可以位于條狀凸起的位置,其與兩側相鄰的條狀凸起之間均設置有支撐連接部,支撐連接部的具體設置方式與本實施例的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的轉印版,為了達到簡要說明的目的,上述任一實施例中任何可作相同應用的技術特征敘述皆并于此,無需再重復相同敘述。

在本實施例中,支撐連接部103也可以不是矩形凸起,而是由中心向兩側寬度逐漸增大的形狀,其在底板100上的投影是由中心向兩側的條狀凸起方向漸擴的形狀,如圖11所示,支撐連接部103為兩個梯形拼接而成的形狀,也可以如圖12所示,支撐連接部103為兩個半圓拼接而成的形狀。

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的轉印版,由中心向兩側漸擴的支撐連接部增大了條狀凸起兩側的支撐面積,使得條狀凸起邊緣兩側的支撐力更加平衡,進一步提高了取向膜厚度均一性,改善了取向膜轉印質量。

本實用新型第六實施例的轉印版,為了達到簡要說明的目的,上述任一實施例中任何可作相同應用的技術特征敘述皆并于此,無需再重復相同敘述。

如圖13所示,條狀凸起的延伸方向與垂直于印刷方向的方向不平行,二者之間具有一夾角,所述夾角為銳角;支撐連接部的延伸方向與印刷方向也不平行,二者之間也具有一夾角,即支撐連接部的延伸方向在印刷方向上具有一分量。

由于轉印過程中,由于條狀凸起各部位的拉伸程度不同,條狀凸起會發生變形,導致取向膜厚度變差,而本實施例的沿一定傾角延伸的條狀凸起,可以有效克服變形導致的取向膜厚度變差問題,進一步提高了取向膜厚度均一性,改善了取向膜轉印質量。

本實用新型的第七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轉印裝置,其包括上述任一實施例所述的轉印版,可以提高取向膜厚度均一性,改善取向膜轉印質量。

至此,已經結合附圖對本實施例進行了詳細描述。依據以上描述,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對本實用新型的轉印版有了清楚的認識。

需要說明的是,在附圖或說明書正文中,未繪示或描述的實現方式,均為所屬技術領域中普通技術人員所知的形式,并未進行詳細說明。此外,上述對各元件的定義并不僅限于實施例中提到的各種具體結構、形狀或方式,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對其進行簡單地更改或替換,例如:

(1)支撐連接部還可以采用形狀;

(2)實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僅是參考附圖的方向,并非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3)上述實施例可基于設計及可靠度的考慮,彼此混合搭配使用或與其他實施例混合搭配使用,即不同實施例中的技術特征可以自由組合形成更多的實施例。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安市| 平南县| 乌鲁木齐县| 晋宁县| 涪陵区| 建宁县| 股票| 云梦县| 临汾市| 乌兰县| 东安县| 霍城县| 大田县| 沂南县| 绥德县| 图们市| 贵定县| 霍城县| 囊谦县| 嘉峪关市| 丰县| 萍乡市| 新泰市| 海南省| 武山县| 休宁县| 元谋县| 外汇| 台湾省| 吉林市| 中牟县| 南丹县| 郓城县| 东乌珠穆沁旗| 西宁市| 宜宾县| 北海市| 罗山县| 江安县| 丽水市| 波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