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成像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鼓單元及處理盒。
背景技術:
1、電子照相成像設備在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中應用越來越廣泛,這類設備是指通過使用電子照相成像方法在記錄材料上形成圖像的設備,這類設備的示例包括復印機、傳真機、打印機(激光束打印機、led打印機等)以及對應的多功能打印機等。處理盒可從成像設備的主組件(設備主組件)上拆卸,當處理盒中的耗材使用完后,需要對處理盒進行更換。
2、現有一類如中國專利cn202080021684.7所揭示的驅動傳遞單元,其通過多個部件與鼓聯軸器接合以對其進行驅動和制動。但適配這類驅動傳遞單元的現有鼓聯軸器大多為一體成型件,僅靠自身結構引導驅動傳遞單元的多個部件分別與其預設部位進行接合,這類鼓聯軸器上需要設置多個引導面,并通過引導驅動傳遞單元上不同部件的平動和轉動間接實現對位接合,引導過程較為復雜,對鼓聯軸器與驅動傳遞單元結構適配程度要求較高,在接合過程接合完成狀態下,否則會影響驅動的穩定傳遞過程,另外這類鼓聯軸器的自身結構也較為復雜,因此對鼓聯軸器的制造精度及工藝要求也較高,設計和制造難度較高。
3、因此,需要一種解決上述問題的技術方案。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鼓單元以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
2、本實用新型為達到其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3、一種鼓單元,用于與顯影單元配合后形成處理盒安裝于成像設備中,所述成像設備上設置有鼓驅動傳遞單元,所述鼓驅動傳遞單元設有移動部件,所述鼓單元包括:
4、鼓框架;
5、感光鼓,由所述鼓框架可旋轉地支撐,用于接收耗材生成靜電潛像;
6、鼓聯軸器,用于接收來自所述成像設備的驅動力并傳遞至所述感光鼓,且所述鼓聯軸器包括:
7、支撐部分,連接所述感光鼓;以及
8、作用部分,設置在所述支撐部分遠離所述感光鼓的一側,所述作用部分設有可周向移動的活動作用塊;
9、所述處理盒安裝于所述成像設備過程中,所述移動部件與所述活動作用塊抵接,使所述移動部件對與所述鼓聯軸器產生驅動力,驅動所述感光鼓旋轉。
10、優選地,所述活動作用塊設有用于與所述移動部件接合使所述活動作用塊接收所述移動部件的驅動力的驅動接收面。
11、優選地,所述驅動接收面在所述活動作用塊上位于所述鼓聯軸器旋轉方向上游側。
12、優選地,所述驅動接收面為斜面,所述驅動接收面在所述活動作用塊上從所述鼓聯軸器旋轉方向的上游向下游朝向遠離所述感光鼓的一側延伸。
13、優選地,所述鼓聯軸器還包括抵接面,所述活動作用塊設有用于與所述抵接面抵接的驅動傳遞限制面。
14、優選地,所述驅動傳遞限制面位于所述鼓聯軸器旋轉方向下游側。
15、優選地,所述作用部分還包括螺旋斜面,在所述鼓聯軸器旋轉方向上,所述螺旋斜面位于所述活動作用塊的上游側,且所述螺旋斜面用于對所述移動部件進行導向,以使得所述移動部件移動到與所述活動作用塊抵接的位置。
16、優選地,所述螺旋斜面從所述鼓聯軸器旋轉方向的上游向下游朝向靠近所述感光鼓的一側延伸。
17、優選地,所述作用部分還包括阻擋所述移動部件軸向移動的遮板部分。
18、優選地,所述遮板部分與所述螺旋斜面在所述鼓聯軸器旋轉方向上連續設置。
19、優選地,所述遮板部分及所述螺旋斜面在軸向方向上相對且背向所述鼓驅動傳遞單元方向的部分為阻擋所述活動作用塊的抵接面。
20、優選地,所述作用部分還包括用于卡接所述移動部件以使所述鼓單元接收所述鼓驅動傳遞單元的制動力的制動力接收部分。
21、優選地,所述制動力接收部分從所述鼓聯軸器旋轉方向的上游向下游朝向遠離所述感光鼓的一側延伸。
22、優選地,所述鼓聯軸器還包括彈性接合部分,所述彈性接合部分設置在所述支撐部分和所述活動作用塊之間,配置為對所述活動作用塊具有移動后復位的彈力作用,以使所述移動部件能在彈力作用下與所述制動力接收部分接合。
23、優選地,所述作用部分開設有開孔,所述活動作用塊安裝在所述開孔可周向移動,且所述活動作用塊一端在所述作用部分內通過所述彈性接合部分與所述支撐部分連接,所述活動作用塊可克服所述彈性接合部分的彈力作用并在所述開孔范圍內沿周向相對于所述支撐部分移動。
24、優選地,所述活動作用塊在所述作用部分內的一端設有容納凹部,所述支撐部分包括支撐柱以及抵接部,所述彈性接合部分為扭簧,其套在所述支撐柱上,且一端與所述抵接部抵接,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容納凹部內,以使所述支撐部分和所述活動作用塊之間具有周向方向的彈力作用。
25、優選地,所述鼓聯軸器還包括用于與所述鼓驅動傳遞單元設置的加強圓柱形部分接合并定位彼此的軸線的圓孔部分。
26、優選地,所述移動部件包括第一移動部件和第二移動部件,所述第一移動部件設有止動凹部,所述第二移動部件設有止動突起部,所述止動凹部與所述止動突起部接合以使得所述第一移動部件和所述第二移動部件能一體地旋轉,其中與所述活動作用塊抵接的為所述第一移動部件或者所述第二移動部件。
27、還包括一種處理盒,包括上述的一種鼓單元。
28、本實用新型中的鼓單元和處理盒,通過鼓驅動傳遞單元旋轉使移動部件與鼓聯軸器活動作用塊抵接,活動作用塊移動與抵接面抵接,使鼓驅動傳遞單元對與鼓聯軸器產生驅動力,驅動感光鼓旋轉,鼓聯軸器結構成形簡單,通過自身軸向進給和主組件的旋轉動作完成與鼓驅動傳遞單元的接合過程,實現對位及接合的過程較為簡便;鼓聯軸器上設有制動力接收部分與鼓驅動傳遞單元接合,接收制動力,活動作用塊及彈性接合部分的作用,也有助于保證驅動力與制動力穩定實現作用,可以保證驅動傳遞單元與鼓聯軸器之間的驅動力傳遞過程穩定進行,以避免出現脫離接合等異常情況;且活動作用塊及彈性接合部分的規格尺寸等易于調整,便于適應不同成像設備的鼓驅動傳遞單元結構。
1.一種鼓單元,用于與顯影單元配合后形成處理盒安裝于成像設備中,所述成像設備上設置有鼓驅動傳遞單元,所述鼓驅動傳遞單元設有移動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鼓單元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鼓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作用塊設有用于與所述移動部件接合使所述活動作用塊接收所述移動部件的驅動力的驅動接收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鼓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接收面在所述活動作用塊上位于所述鼓聯軸器旋轉方向上游側。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鼓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接收面為斜面,所述驅動接收面在所述活動作用塊上從所述鼓聯軸器旋轉方向的上游向下游朝向遠離所述感光鼓的一側延伸。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鼓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鼓聯軸器還包括抵接面,所述活動作用塊設有用于與所述抵接面抵接的驅動傳遞限制面。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鼓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傳遞限制面位于所述鼓聯軸器旋轉方向下游側。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鼓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部分還包括螺旋斜面,在所述鼓聯軸器旋轉方向上,所述螺旋斜面位于所述活動作用塊的上游側,且所述螺旋斜面用于對所述移動部件進行導向,以使得所述移動部件移動到與所述活動作用塊抵接的位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鼓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斜面從所述鼓聯軸器旋轉方向的上游向下游朝向靠近所述感光鼓的一側延伸。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鼓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部分還包括阻擋所述移動部件軸向移動的遮板部分。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鼓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板部分與所述螺旋斜面在所述鼓聯軸器旋轉方向上連續設置。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鼓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板部分及所述螺旋斜面在軸向方向上相對且背向所述鼓驅動傳遞單元方向的部分為阻擋所述活動作用塊的抵接面。
12.根據權利要求1至權利要求11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鼓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部分還包括用于卡接所述移動部件以使所述鼓單元接收所述鼓驅動傳遞單元的制動力的制動力接收部分。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一種鼓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動力接收部分從所述鼓聯軸器旋轉方向的上游向下游朝向遠離所述感光鼓的一側延伸。
1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一種鼓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鼓聯軸器還包括彈性接合部分,所述彈性接合部分設置在所述支撐部分和所述活動作用塊之間,配置為對所述活動作用塊具有移動后復位的彈力作用,以使所述移動部件能在彈力作用下與所述制動力接收部分接合。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一種鼓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部分開設有開孔,所述活動作用塊安裝在所述開孔可周向移動,且所述活動作用塊一端在所述作用部分內通過所述彈性接合部分與所述支撐部分連接,所述活動作用塊可克服所述彈性接合部分的彈力作用并在所述開孔范圍內沿周向相對于所述支撐部分移動。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一種鼓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作用塊在所述作用部分內的一端設有容納凹部,所述支撐部分包括支撐柱以及抵接部,所述彈性接合部分為扭簧,其套在所述支撐柱上,且一端與所述抵接部抵接,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容納凹部內,以使所述支撐部分和所述活動作用塊之間具有周向方向的彈力作用。
17.根據權利要求1至權利要求11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鼓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鼓聯軸器還包括用于與所述鼓驅動傳遞單元設置的加強圓柱形部分接合并定位彼此的軸線的圓孔部分。
18.根據權利要求1至權利要求11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鼓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部件包括第一移動部件和第二移動部件,所述第一移動部件設有止動凹部,所述第二移動部件設有止動突起部,所述止動凹部與所述止動突起部接合以使得所述第一移動部件和所述第二移動部件能一體地旋轉,其中與所述活動作用塊抵接的為所述第一移動部件或者所述第二移動部件。
19.一種處理盒,安裝于成像設備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至權利要求18中任意一項所述鼓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