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鏡頭,特別涉及一種移動終端鏡頭、制備方法及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1、隨著智能移動終端的普及和攝影功能的不斷提升,用戶對移動終端鏡頭成像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
2、移動終端鏡頭的成像質量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雜光問題尤為突出。雜光是指在成像過程中,由于光線在鏡頭內部的反射、散射等現象,導致圖像中出現不必要的光斑、光暈或降低圖像對比度的現象。鏡頭主要由鏡筒、鏡片和隔間材料組成,常規的手機鏡頭,鏡片數量一般在3-7之間。鏡筒內壁往往是鏡頭雜光的主要來源之一,一般需要對鏡筒內壁做霧化處理,但這個只能分散而不能降低雜光的強度。
3、因此,提供一種能夠降低雜光移動終端鏡頭、制備方法及移動終端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移動終端鏡頭、制備方法及移動終端。
2、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移動終端鏡頭,包括:鏡筒、鏡片組件以及防反射膜,鏡筒為圓筒形結構,所述鏡筒設置有鏡片安裝槽;所述鏡片安裝槽包括底部和內壁;鏡片組件設置在所述鏡片安裝槽內,所述鏡片組件包括至少三塊鏡片,所述鏡片與鏡片之間具有隔間,所述鏡片具有相對設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靠近所述底部;防反射膜包括折射子膜和防發射子膜,所述折射子膜貼設在所述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防反射子膜貼設于所述折射子膜的外側,所述防反射子膜還貼設于所述內壁。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折射子膜包括至少兩種折射率不同的材料,兩種折射率不同的材料交替組合形成所述折射子層。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折射子膜包括第一折射子膜、第二折射子膜、第三折射子膜、第四折射子膜以及第五折射子膜,所述第一折射子膜、第二折射子膜、第三折射子膜、第四折射子膜以及第五折射子膜從下至上依次層疊設置,所述第一折射子膜、第三折射子膜以及第五折射子膜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折射子膜和第四折射子膜。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射子膜、第三折射子膜以及第五折射子膜采用的材料為氧化鋁或者氧化鈦,所述第二折射子膜和第四折射子膜采用的材料為氧化硅。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折射子膜的厚度為10至20納米,所述第二折射子膜的厚度為25至30納米,所述第三折射子膜的厚度為90至100納米,所述第四折射子膜的厚度為5至15納米,所述第五折射子膜的厚度為15至25納米。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防反射子膜采用的材料為氟化鎂。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防反射子膜的厚度為80至100納米。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防反射膜的厚度為400納米至700納米之間。本申請另一種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移動終端鏡頭制備方法,包括:提供一鏡筒,為圓筒形結構,所述鏡筒設置有鏡片安裝槽;所述鏡片安裝槽包括底部和內壁;提供一鏡片組件,所述鏡片組件包括至少三塊鏡片,所述鏡片具有相對設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靠近所述底部,將折射子膜貼設在所述第一面和第二面,將防反射子膜貼設于所述折射子膜的外側,將貼設有折射子膜和反射子膜的鏡片從所述底部依次安裝到鏡片安裝槽內,將防反射子膜貼設到內壁上,所述鏡片與鏡片之間具有隔間,將所述鏡片組件安裝到所述鏡片安裝槽內。
3、本申請另一種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移動終端,包括以上實施例所述的移動終端鏡頭。
4、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移動終端鏡頭,包括:鏡筒、鏡片組件以及防反射膜,鏡筒為圓筒形結構,所述鏡筒設置有鏡片安裝槽;所述鏡片安裝槽包括底部和內壁;鏡片組件設置在所述鏡片安裝槽內,所述鏡片組件包括至少三塊鏡片,所述鏡片與鏡片之間具有隔間,所述鏡片具有相對設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靠近所述底部;防反射膜包括折射子膜和防發射子膜,所述折射子膜貼設在所述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防反射子膜貼設于所述折射子膜的外側,所述防反射子膜還貼設于所述內壁。這種結構設計通過在鏡片表面和鏡筒內壁應用特殊的防反射膜,有效減少了光線在鏡頭內部的反射和散射,從而顯著降低了雜光的產生。同時,多層折射子膜的設計增強了鏡頭的透光率,提高了成像質量。此外,防反射子膜在鏡筒內壁的應用,比傳統的霧化處理更有效地控制了雜光。因此,本申請的技術方案具有提高成像質量、有效控制雜光、增強鏡頭透光率的優點。
1.一種移動終端鏡頭,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終端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子膜包括至少兩種折射率不同的材料,兩種折射率不同的材料交替組合形成所述折射子層。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移動終端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子膜包括第一折射子膜、第二折射子膜、第三折射子膜、第四折射子膜以及第五折射子膜,所述第一折射子膜、第二折射子膜、第三折射子膜、第四折射子膜以及第五折射子膜從下至上依次層疊設置,所述第一折射子膜、第三折射子膜以及第五折射子膜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折射子膜和第四折射子膜。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移動終端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射子膜、第三折射子膜以及第五折射子膜采用的材料為氧化鋁或者氧化鈦,所述第二折射子膜和第四折射子膜采用的材料為氧化硅。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移動終端鏡頭,其特征在于,第一折射子膜的厚度為10至20納米,所述第二折射子膜的厚度為25至30納米,所述第三折射子膜的厚度為90至100納米,所述第四折射子膜的厚度為5至15納米,所述第五折射子膜的厚度為15至25納米。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終端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反射子膜采用的材料為氟化鎂。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移動終端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反射子膜的厚度為80至100納米。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移動終端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反射膜的厚度為400納米至700納米之間。
9.一種移動終端鏡頭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種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9任一項所述的移動終端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