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用途柔性光導引弦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屬于樂器領域,特別是涉及音箱樂器弦的安裝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多年古箏、揚琴的學習演奏生活中,時常遇到琴弦斷了,更換琴弦費事又困難的問題。同時在從古至今古箏、揚琴等大音箱弦樂器在音箱發聲孔設計時,必然遇到換弦口開口位置定死的問題,這個問題也成為困擾古箏、揚琴等大音箱弦樂器音域和音色表現力受制約和影響的重要因素。為了避免在更換琴弦的過程中過多地翻轉琴體,提高換弦效率,同時也為了在音箱樂器的設計時能更靈活地設計琴箱的開口位置,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多用途柔性光導引弦器。
實用新型內容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多用途柔性光導引弦器,由琴弦導引頭、繞線滑輪組、光導控制電路和操作手柄組成。琴弦引導頭為L型透明有機玻璃多面體,從L型多面體的內側頂端到內側底端開有90度圓弧的U型槽,U型槽使琴弦在琴弦引導頭中從水平方向沿90度圓弧的U型槽彎曲后變垂直方向引出。滑輪組分別由安裝在支架體上的六個滑輪和固定在操作手柄上的主動輪組成;支架體上的六個滑輪分別是位于上方的兩個并列的雙輪同軸輪和位于下放的兩個下皮帶輪;雙輪同軸輪的軸的方向與琴弦導引頭中琴弦的弦走向相垂直;雙輪同軸輪用矩形滑輪框架固定地框架在一起,矩形滑輪框架靠近琴弦引導頭一端通過活動軸與支架體鉸接,另一端通過彈簧和彈簧緊固螺釘與支架體連接;雙輪同軸輪的后輪為從動輪,從動輪通過繞繩與操作手柄上的主動輪相互纏繞,形成可同向轉動的傳動滑輪組;柔性金屬波紋管兩端分別固定在支架體和操作手柄上,負責支撐和連接支架體和操作手柄,并為連接主動輪與從動輪的繞繩提供通道;兩個雙輪同軸輪的前輪為上皮帶輪,兩個下皮帶輪與兩個上皮帶輪在同一個平面上相切,兩個下皮帶輪固定在支架體上,從動輪帶動上皮帶輪轉動,使得琴弦在上皮帶輪和下皮帶輪之間前后移動;使U型槽末端與上皮帶輪和下皮帶輪切點在同一直線位置上,并將琴弦導引頭固定在支架體上,從而琴弦可以在皮帶輪的帶動下在U型槽中前后移動。光導控制電路由LED發光二極管,紐扣電池組和微型滑動開關串聯構成;其中LED發光二極管埋藏固定在琴弦導引頭底端側面上,紐扣電池組和微型滑動開關固定在支架體前側端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裝置使得人們在不用過多翻動樂器設備的情況下,從箱式樂器的接弦端點處方便有效地直接更換古箏樂器琴弦,使更換琴弦變得容易有趣,老少皆益,同時也為未來古箏、揚琴等大音箱穿弦樂器類音箱在設計制作時,不會受到音箱發聲口開孔位置和換弦口開口位置的影響,從而為提高古箏、揚琴等大音箱穿弦樂器音箱音色和音域的表現力方面開辟了革命性新空間。
圖1:是多用途柔性光導引弦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滑輪框架結構圖。圖3:繞線方式圖。圖中1.琴弦導引頭;2、上皮帶輪;3、雙輪同軸輪;4、柔性金屬波紋管;5、主動輪;
6、操作手柄;7、LED發光二極管;8、微型滑動開關;9、紐扣電池組;10、欲引琴弦;11、矩形滑輪框架;12、從動輪;13、活動軸;14、彈簧;15、彈簧緊固螺螺釘,16、U型槽;17、下皮帶輪;18、支架體;19、U型定位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多用途柔性光導引弦器,由琴弦導引頭1、繞線滑輪組、光導控制電路和操作手柄6組成。琴弦引導頭I為L型透明有機玻璃多面體,從L型多面體的內側頂端到內側底端開有90度圓弧的U型槽16,U型槽16使琴弦在琴弦引導頭I中從水平方向沿90度圓弧的U型槽16彎曲后變垂直方向引出。滑輪組分別由安裝在支架體18上的六個滑輪和固定在操作手柄6上的主動輪5組成;支架體18上的六個滑輪分別是位于上方的兩個并列的雙輪同軸輪3和位于下放的兩個下皮帶輪17 ;雙輪同軸輪3的軸的方向與琴弦導引頭I中琴弦的弦走向相垂直;雙輪同軸輪3用矩形滑輪框架11固定地框架在一起,矩形滑輪框架11靠近琴弦引導頭I 一端通過活動軸13與支架體18鉸接,另一端通過彈簧14和彈簧緊固螺釘15與支架體18連接;雙輪同軸輪3的后輪為從動輪12,從動輪12通過繞繩與操作手柄6上的主動輪5相互纏繞,形成可同向轉動的傳動滑輪組;柔性金屬波紋管4兩端分別固定在支架體18和操作手柄6上,負責支撐和連接支架體18和操作手柄6,并為連接主動輪與從動輪12的繞繩提供通道;兩個雙輪同軸輪3的前輪為上皮帶輪2,兩個下皮帶輪17與兩個上皮帶輪2在同一個平面上相切,兩個下皮帶輪17固定在支架體18上,從動輪12帶動上皮帶輪2轉動,使得琴弦在上皮帶輪2和下皮帶輪17之間前后移動;使U型槽16末端與上皮帶輪2和下皮帶輪17切點在同一直線位置上,并將琴弦導引頭I固定在支架體18上,從而琴弦可以在皮帶輪的帶動下在U型槽16中前后移動。光導控制電路由LED發光二極管7,紐扣電池組9和微型滑動開關8串聯構成;其中LED發光二極管7埋藏固定在琴弦導引頭I底端側面上,紐扣電池組9和微型滑動開關8固定在支架體(18)前側端上。多用途柔性光導引弦器的使用方法如下:弦的安裝:將欲引琴弦(10)前端按入U型槽16中,提起兩組雙輪同軸輪3,將弦夾在上皮帶輪2和下皮帶輪17間,弦后部分搭在支架體18上的U型定位槽19內既可。照明操作:當欲引琴弦時先將微型滑動開關8閉合,給光導控制電路上電,使LED發光二極管7點亮,提供琴弦導引頭I光導引工作。當引弦結束后,打開微型滑動開關8,使光導控制電路斷電即可。 操作方法:按照上述弦的安裝方法完成欲引琴弦10在引弦器上的固定后,同時按照明操作方法打開光導控制電路,手握操作手柄6,將引弦器前端頭部整體沿古箏音箱底部換弦口送入音箱內欲引琴弦孔下方位置附近,這時從琴面板上端換弦孔往音箱內看,發現光亮物體,移動操作手柄6,使琴弦導引頭I上端發光位置正對欲引換弦孔,并在琴弦導引頭I上端發光位置作背景下看到欲引琴弦(10)的弦頭,同時推動主動輪5、在兩個上皮帶輪2和下皮帶輪間17的推送下,使欲引琴弦(10)從引弦孔穿出,用左手牽拉琴弦并拉出引弦器即可完成引弦過程。
權利要求1.多用途柔性光導引弦器,由琴弦導引頭(I)、繞線滑輪組、光導控制電路和操作手柄(6)組成,其特征在于:琴弦引導頭(I)為L型透明有機玻璃多面體,從L型多面體的內側頂端到內側底端開有90度圓弧的U型槽(16),U型槽(16)使琴弦在琴弦引導頭(I)中從水平方向沿90度圓弧的U型槽(16)彎曲后變垂直方向引出;滑輪組分別由安裝在支架體(18)上的六個滑輪和固定在操作手柄(6)上的主動輪(5)組成;支架體(18)上的六個滑輪分別是位于上方的兩個并列的雙輪同軸輪(3)和位于下放的兩個下皮帶輪(17);雙輪同軸輪(3)的軸的方向與琴弦導引頭(I)中琴弦的走向相垂直;雙輪同軸輪(3)用矩形滑輪框架(11)固定地框架在一起,矩形滑輪框架(11)靠近琴弦引導頭(I) 一端通過活動軸(13)與支架體(18)鉸接,另一端通過彈簧(14)和彈簧緊固螺釘(15)與支架體(18)連接;雙輪同軸輪(3)的后輪為從動輪(12),從動輪(12)通過繞繩與操作手柄(6)上的主動輪(5)相互纏繞,形成可同向轉動的傳動滑輪組;柔性金屬波紋管(4)兩端分別固定在支架體(18)和操作手柄(6)上,負責支撐和連接支架體(18)和操作手柄(6),并為連接主動輪與從動輪(12)的繞繩提供通道;兩個雙輪同軸輪(3)的前輪為上皮帶輪(2),兩個下皮帶輪(17)與兩個上皮帶輪(2 )在同一個平面上相切,兩個下皮帶輪(17 )固定在支架體(18 )上,從動輪(12 )帶動上皮帶輪(2)轉動,使得琴弦在上皮帶輪(2)和下皮帶輪(17)之間前后移動;使U型槽(16)末端與上皮帶輪(2)和下皮帶輪(17)切點在同一直線位置上,并將琴弦導引頭(I)固定在支架體(18)上,從而琴弦可以在皮帶輪的帶動下在U型槽(16)中前后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柔性光導引弦器,其特征在于光導控制電路由LED發光二極管(7 ),紐扣電池組(9 )和微型滑動開關(8 )串聯構成;其中LED發光二極管(7 )埋藏固定在琴弦導引頭(I)底端側面上,紐扣電池組(9)和微型滑動開關(8)固定在支架體(18)前側端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樂器設計維修領域,公開了一種多用途柔性光導引弦器,是用來解決古箏、揚琴等大音箱穿弦樂器在設計音箱發聲口位置和換弦困難等問題的專用裝置。其中用LED發光二極管光源引導、金屬柔性桿塑形支撐、線繞皮帶滑輪組推送技術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該裝置在不用翻動沉重樂器音箱的情況下,便可對穿弦樂器進行保護性、靈活方便有趣地換弦操作。避免古箏、揚琴類穿弦樂器音箱在設計制作時,受換弦口開口位置定死問題的困擾,為未來此類音箱設計開辟新空間。同時此裝置也可應用于工業、農業、輕工紡織、電器和通訊等領域中狹小空間小孔穿引細線的工作領域。
文檔編號G10D3/00GK203055417SQ20132008562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3日
發明者徐望喬, 徐振東 申請人:徐望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