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汽車車燈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雙色車燈反射碗的汽車信號燈。
背景技術:
汽車技術日新月異,集成化逐漸成為汽車車燈的一個重要趨勢,汽車車燈越來越小,越來越窄,也是車燈技術的一種體現,汽車車燈的各功能從最原始獨立的腔體,逐漸演變為共用出光腔體,最常見的是汽車遠光燈與位置燈的共用,此外近些年來,隨著光源技術的逐漸成熟,更多的車燈使用LED作為光源,各個車燈廠設計出了遠近光共用的模組車燈,前燈也出現了日間行車燈與位置燈的共用,尾燈逐漸出現了位置燈與剎車燈的共用,這些設計都大幅度的節約了空間,給汽車帶來了更強的科技感。
兩種功能的車燈比較常見,但他們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出光顏色相同,他們可以使用相同光源通過電流輸出的控制實現明暗變化,從而實現不同功能,但兩種顏色不同功能,則給車燈的設計帶來了更大困難,尤其是兩種顏色功能光型不一致時,給設計帶來更多困難,市場上此類車燈也比較鮮見,因此,解決這一類的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雙色車燈反射碗,以實現在一個反射碗內發出不同光色,并實現不同功能的集成化,同時節省空間及生產成本,以解決現有存在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雙色車燈反射碗,所述反射碗的基面為拋物面,該反射碗的基面包括有Ⅰ類反射面和Ⅱ類反射面,所述Ⅰ類反射面和Ⅱ類反射面分布位置規律的錯落交替在反射碗的基面上,所述Ⅰ類反射面和Ⅱ類反射面在同一拋物面基面上,所述反射碗的拋物面上設置有光源Ⅰ和光源Ⅱ,所述反射碗的拋物面的基面的焦點在光源Ⅰ和光源Ⅱ的對稱中心附近,調整Ⅰ類反射面和Ⅱ類反射面的曲率,可以進而調整光源的發散角度。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光源Ⅰ和光源Ⅱ發出光的顏色可以是相同或者不同的。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Ⅰ類反射面的基面為拋物面,光源Ⅰ發出的光線部分經Ⅰ類反射面發散角度為α1,部分光線打在Ⅱ類反射面發散角度為β1。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Ⅱ類反射面的基面為拋物面,光源Ⅱ發出的光線部分經Ⅰ類反射面發散角度為α2,部分光線打在Ⅱ類反射面發散角度為β2。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Ⅰ類反射面對光源Ⅰ的發散角度為±20°,所述Ⅱ類反射面對光源Ⅰ的發散角度為+50°到-85°。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請的α1、α2、β1、β2通過控制兩類反射面的弧度,兩種反射面的光型相互疊加,來實現不同功能光型要求,兩種反射面由于反光角度不同,其點亮效果不同,但由于兩種反射面分布位置規律的錯落交替,所以整體效果協調,美觀,且樣式別致新穎,本發明解決了兩種功能光型不一致的反射碗設計問題,實現在一個反射碗內發出不同顏色的不同功能,并實現車燈功能的集成化,同時節省空間及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反射碗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反射碗,2-Ⅰ類反射面,3-Ⅱ類反射面,4-光源Ⅰ,5-光源Ⅱ。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加深對本發明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述,本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定。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雙色車燈反射碗,所述反射碗1的基面為拋物面,該反射碗1的基面包括有Ⅰ類反射面2和Ⅱ類反射面3,所述Ⅰ類反射面2和Ⅱ類反射面3分布位置規律的錯落交替在反射碗1的基面上,所述Ⅰ類反射面2和Ⅱ類反射面2在同一拋物面基面上,所述反射碗1的拋物面上設置有光源Ⅰ4和光源Ⅱ5,所述反射碗1的拋物面的基面的焦點在光源Ⅰ4和光源Ⅱ5的對稱中心附近,調整Ⅰ類反射面2和Ⅱ類反射面3的曲率,可以進而調整光源的發散角度。所述光源Ⅰ4和光源Ⅱ5發出光的顏色分別為白色和黃色。所述Ⅰ類反射面2的基面為拋物面,光源Ⅰ4發出的光線部分經Ⅰ類反射面2發散角度為α1,部分光線打在Ⅱ類反射面3發散角度為β1。所述Ⅱ類反射面3的基面為拋物面,光源Ⅱ5發出的光線部分經Ⅰ類反射面2發散角度為α2,部分光線打在Ⅱ類反射面3發散角度為β2,α1、α2、β1、β2通過控制兩類反射面的弧度,兩種反射面的光型相互疊加,來實現不同功能光型要求。所述Ⅰ類反射面2對光源Ⅰ的發散角度為±20°,所述Ⅱ類反射面3對光源Ⅰ的發散角度為+50°到-85°。通過調整反射面的弧度即可調整光線發散角度。
本發明增加必要的燈殼及外透鏡后,光源Ⅰ點亮時可以實現白色的晝間行車燈。光源Ⅱ點亮時可以實現黃色的轉向燈,對白色光源Ⅰ增加脈沖寬度調制控制器或必要的電路及電阻,將光源Ⅰ輸出功率降低后,可以實現前位置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