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的實施例涉及照明設備領域,并且具體地,涉及一種用于照明設備的鎖定裝置以及包括該鎖定裝置的照明設備。
背景技術:
通常,例如路燈之類的照明設備的外殼上設置有一個或多個門,用于封閉和遮擋電線、保險絲之類的器件。這些門需要經常被打開以維修和養護其中的器件。目前,照明設備上的這些門的鎖定裝置和開合機制不利于操作的便利性。而且,門和相應鎖定裝置本身的使用壽命也相對較短。另外,近些年來,技術的提高促進了照明設備的小型化,用于照明設備的門的尺寸也顯著減小。在有限尺寸的門上安裝鎖定裝置變得越發困難。此外,傳統的鎖定裝置在外觀上無法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審美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在傳統方案中,主要借助布置在門和殼體上的卡扣或按鈕之類的鎖定裝置來控制門的開合。這種鎖定裝置從門的外表面突出出來,不便于操縱。而且,傳統鎖定裝置影響了設備小型化,也不利于照明設備的美觀。為了解決這些以及其他潛在的問題,本公開的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照明設備的鎖定裝置以及相應的照明設備。
在本公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照明設備的鎖定裝置,與照明設備的殼體上的門結合使用。該鎖定裝置包括:閂部,被布置在該門的內表面,該門的該內表面與該殼體的內表面相對;以及鎖芯部,被布置在該殼體的該內表面上。閂部響應于施加在該門的外表面上的第一力而與該鎖芯部解鎖或鎖定,以控制該門相對于該殼體的開合。
在一個實施例中,該鎖定裝置還包括布置在該殼體的該內表面上的彈性支撐件,該彈性支撐件在發生形變的狀態下向該門施加與該第一力相反的第二力。
在一個實施例中,該鎖芯部被可移動地布置在該殼體的該內表面上的滑軌中,該鎖芯部至少響應于該第一力而沿該滑軌移動。
在一個實施例中,該鎖芯部包括:內凹部分,該內凹部分上形成有供該閂部移動的鎖芯軌道。
在一個實施例中,該鎖芯軌道由該內凹部分的側壁以及形成于該內凹部分上的鉤部限定。
在一個實施例中,該鎖芯部包括:形成于該內凹部分的頂端的開口以供該閂部通過;以及形成于該內凹部分的底端的第一槽所述第一槽被布置以使得在所述閂部與所述鎖芯部的鎖定過程中,所述閂部響應于所述第一力而進入所述第一槽;以及
形成于所述內凹部分的底端的第二槽,所述第二槽被布置以使得在所述閂部與所述鎖芯部鎖定的狀態下,所述閂部響應于所述第一力而進入所述第二槽。
在一個實施例中,該鉤部包括:第一部分,在該閂部與該鎖芯部鎖定的過程中,該第一部分響應于該第一力而將該閂部引導向該第一槽;第二部分,其在該閂部與該鎖芯部鎖定的狀態下抵靠該閂部以防止該閂部脫離該鎖芯部;以及第三部分,在該閂部與該鎖芯部解鎖的過程中,該第三部分與該第二槽配合將該閂部引導向該開口。
在一個實施例中,該閂部包括:形成于該門的內表面的柄;以及與該門平行地形成于該柄的末端的栓。
在一個實施例中,該閂部形成于該門的第一端,并且該門的與該第一端相對的第二端耦合至該殼體。
在本公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照明設備。該照明設備包括根據本公開的第一方面的鎖定裝置。
通過下文描述將會理解,本公開提出的鎖定裝置被布置在照明設備的門和殼體的內部,使得門的外表面是平坦的而不具有任何突出 部。以此方式,用戶可以通過向門施加力而方便地操縱門的開合。這不僅使得門的操控更加方便、快捷,也很好地適應了照明設備小型化的趨勢。而且,整個照明設備具有更加整齊和美觀的外形。
附圖說明
現在將僅參照附圖通過示例對本公開的實施例進行描述,其中相似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附圖中:
圖1是根據本公開的一個實施例的照明設備的示意圖,其中門處于閉合狀態;
圖2是根據本公開的一個實施例的照明設備的示意圖,其中門處于打開狀態;
圖3是根據本公開的一個實施例的鎖定裝置的示意圖;以及
圖4至圖13是根據本公開的一個實施例的鎖定裝置的工作過程的示意圖。
在所有附圖中,相同或相似參考數字表示相同或相似元素。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考示例性實施例來描述本公開的原理和精神。應當理解,描述這些實施例僅僅是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更好地理解進而實現本公開,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開的范圍。
圖1和圖2是根據本公開的一個實施例的照明設備的示意圖。照明設備100包括殼體130,在殼體內部容納有光源(未示出)。如圖1所示,在殼體130的外表面上布置有門120,用于封閉殼體內的電線、保險絲等器件。照明設備100還包括布置在殼體130兩側的冷卻裝置110,用于冷卻照明設備100。為了控制門120的開合,照明設備100還具有用于門120的鎖定裝置。下面將結合圖2描述鎖定裝置的總體結構。
如圖2所示,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鎖定裝置總體上包括閂部210和鎖芯部220。閂部210被布置在門120的內表面,該內表面與殼體 130的內表面相對。在某些實施例中,閂部210可以形成于門120的第一端(圖2中的右端)。在這樣的實施例中,門120的與第一端相對的第二端(圖2中的左端)可以耦合到殼體130。例如,在一個實施例中,該第二端可以通過鉸鏈耦合到殼體130。應當理解,這僅僅是示例,任何其他適當的耦合機制同樣是可行的。
鎖芯部220被布置在殼體130的內表面上。換言之,閂部210與鎖芯部220相對布置。在操作過程中,閂部210可以響應于施加在門120的外表面上的按壓力(稱為“第一力”)而與鎖芯部220解鎖或鎖定,以控制門120相對于殼體130的開合。在閂部210與鎖芯部220解鎖的狀態下,門120相對于殼體130打開,如圖2所述的狀態;而在閂部210與鎖芯部220鎖定的狀態下,門120相對于殼體130閉合,如圖1所示的狀態。鎖定裝置的示例結構和工作原理將在下文詳述。
圖3示出了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鎖定裝置的一種示例實現。如圖所示,在某些實施例中,閂部210可以包括兩部分:柄301和栓302。在一個實施例中,柄301可以形成于門120的內表面;而栓302可以與門120基本上平行地形成于柄301的末端。在一個實施例中,栓301可以被成形為圓柱形,當然其他任何適當的形狀均是可行的。
在某些實施例中,鎖芯部220可以被可移動地布置在殼體130的內表面上的滑軌340中。鎖芯部220至少可以響應于施加于門120上的第一力而沿滑軌340橫向移動。此外,鎖芯部220還可以響應于第一力的反作用力(稱為“第二力”)而沿滑軌340移動。將會理解,第一力使得門120朝向殼體130的內表面移動,從而使閂部210朝向鎖芯部220移動。相反,第二力使門120遠離殼體130的內表面移動,從而使閂部210遠離鎖芯部220移動。
在某些實施例中,第二力可由鎖定裝置的彈性支撐件350提供。在這樣的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彈性支撐件350可以布置在殼體130的內表面上的任何適當位置。彈性支撐件350例如可以被實現為彈簧或者任何其他彈性部件。第一力的施加將導致彈性支撐件350發生形變,并且因此向門120施加與第一力實質上相反的彈力,即第二力。
應當理解,彈性支撐件350并非一定要布置在殼體130上。備選地,在某些實施例中,彈性支撐件350也可以被布置在門120上。實際上,在另一些實施例中,門120和/或殼體130的至少一部分本身可由彈性材料制成,從而在用戶施加第一力時自己產生反作用力。在這樣的實施例中,彈性支撐件350可以省略。因此,盡管下文的某些實施例參考彈性支撐件350加以描述,這僅僅是示例性的,無意對本公開的范圍施加任何限制。
現在描述鎖芯部220的示例實現。在圖2所示的示例中,鎖芯部220的主體呈長方體。當然,這并非是限制性的,鎖芯部220的主體可以被形成為任何其他適當的形狀,諸如梯形、圓形等。在鎖芯部220面向閂部210一側,可以形成有內凹部分310,該內凹部分310上形成有供閂部210移動的鎖芯軌道。鎖芯軌道由內凹部分310的側壁320以及形成于內凹部分310上的鉤部330來限定,其中側壁320圍繞鉤部330布置。當然,鎖芯軌道并非一定要借助于內凹部分310來實現。在備選實施例中,鎖芯軌道可以是被安裝到鎖芯部分220主體的獨立部件。
此外,在鎖芯部220的內凹部分310的頂端形成有開口311,以供閂部210在鎖定和解鎖的過程通過,從而進入或者離開鎖芯部220。內凹部分310的底端形成有兩個槽,分別稱為第一槽321和第二槽322。在操作中,鉤部330可以與內凹部分310的第一槽321和第二槽322配合工作,從而實現閂部210與鎖芯部220的鎖定和解鎖。一般而言,第一槽321被布置以使得在閂部210與鎖芯部220的鎖定過程中,閂部210響應于第一力而進入第一槽321。第二槽322被布置以使得在閂部210與鎖芯部220鎖定的狀態下,閂部210響應于第一力而進入第二槽322。
具體而言,在閂部210與鎖芯部220鎖定的過程中,鉤部330的第一部分331可以響應于用于向門120施加的第一力,而將閂部210引導向第一槽321。當閂部210與鎖芯部220處于鎖定狀態時,鉤部330的第二部分332可以抵靠閂部210,從而防止閂部210脫離鎖芯 部220,以實現鎖定。在閂部210與鎖芯部220解鎖的過程中,鉤部330的第三部分333可以與第二槽322配合,將閂部210引導向開口311,從而脫離鎖芯部220以實現解鎖。
下面參照圖4至圖13描述根據本公開的一個實施例的鎖定裝置的工作過程。如圖4所示,在門120相對于殼體130被打開的狀態下,當用戶沿圖4中的方向400向門120施加第一力時,閂部210的栓302開始從開口311進入鎖芯部220。如圖5所示,在第一力的作用下,栓302以及門120繼續向下運動,此時彈性支撐件350被壓縮,并且由此向門120施加與第一力相反的第二力。當栓302達到鉤部330的第一部分331時,由于該第一部分331的傾斜結構,第一力對鎖芯部220產生沿方向500的分量。在該分量的作用下,鎖芯部220可以沿滑軌340在方向500上移動。
當栓302脫離鉤部330的第一部分331并且開始進入第一槽321時,如圖6所示,由于側壁320在第一槽321處的傾斜,第一力對鎖芯部220產生沿方向600的分量,其中方向600與方向500相反。在該分量的作用下,鎖芯部220可以沿滑軌340在方向600上移動,從而使栓302落入第一槽321中,如圖7所示。以此方式,鉤部330的第一部分331在第一力的作用下,將閂部210引導到了第一槽321中。
響應于用戶停止或減小施加第一力,由于彈性支撐件350目前處于被壓縮的狀態,它將沿圖7中所示的方向700施加第二力。方向700與方向400實質上相反。在第二力的作用下,門120和栓302沿方向700運動脫離第一槽321,達到并接觸鉤部330的第一部分331的下表面,如圖8所示。由于第一部分331的傾斜布置,第二力對鉤部330產生沿方向600的分量。在該分量的作用下,鎖芯部220可以沿滑軌340在方向600上移動。這樣,栓302可以沿鉤部330的第一部分331達到鉤部330的第二部分332,如圖9所示。此時,第二部分332抵靠栓302,阻止其繼續移動,從而將栓302鎖定在鎖芯部220中。以此方式,在閂部210與鎖芯部220鎖定的狀態下,第二部分332抵靠閂部210以防止閂部脫離鎖芯部。此時,門120處于閉合狀態并且與 殼體130鎖定。
如果想要打開門,用戶可以通過按壓門120而再次以方向400向門120施加第一力。此時,從圖9所示的狀態,栓302在第一力的作用下進入第二槽322,如圖10所示。由于鎖芯部220的側壁320在第二槽322處的傾斜,第一力對鎖芯部220產生朝向圖10中的方向600的分量。在該分量的作用下,鎖芯部220可以沿著滑軌340在方向600上移動,從而使栓302落到第二槽322的底部,如圖11所示。
響應于用戶停止施加或者減小第一力,被壓縮的彈性支撐件350所提供的第二力使門120在方向700上移動。當栓302脫離第二槽322并且達到鉤部330的第三部分333之后,沿著該第三部分333與相對的側壁320所形成的軌道繼續運動。此時,第二力對鎖芯部220產生沿方向500的分量。在該分量的作用下,如圖12所示,鎖芯部220沿滑軌340在方向500上移動。在使得栓302可以繼續運動,直到通過鎖芯部220的出口311脫離鎖芯部,從而實現閂部210與鎖芯部220的解鎖。以此方式,在閂部210與鎖芯部220解鎖的過程中,鉤部330的第三部分333與第二槽322配合將閂部210引導向開口311。此時,門120相對于殼體130被打開。
通過上面的描述可以理解,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鎖定裝置被布置在門和殼體的內部,使得門與殼體的外表面處于同一平面內,兩者邊緣平齊,從而獲得了美觀的照明設備。而且,該鎖定裝置結構簡單,與門和殼體一體形成,從而避免了額外的單獨的鎖定裝置的使用。此外,該鎖定裝置操作簡單,僅需施加按壓力就可實現門的開合。
上文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為了幫助本領域普通人員理解本公開的原理和機制,無意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開的范圍。例如,如上文所述,在某些實施例中,鎖定裝置可以不具有獨立的彈性支承件350。又如,在上文描述的實施例中,鎖芯部220被安裝在殼體130的滑軌340中,然而這并非是必須的。在某些備選實施例中,鉤部330可以被配置為可相對于鎖芯部220的主體左右滑動,從而可以實現與閂部210的鎖定和解鎖。此時,滑軌340可以省略。
已經出于示出和描述的目的給出了對本公開若干實施例的描述,但是其并不意在是窮舉的或者限制于所公開形式的實用新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想到很多修改和變體,而這些修改和變體均落入權利要求所限定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