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照明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LED照明燈。
背景技術:
發光二極管簡稱為LED。由含鎵(Ga)、砷(As)、磷(P)、氮(N)等的化合物制成。當電子與空穴復合時能輻射出可見光,因而可以用來制成發光二極管。在電路及儀器中作為指示燈,或者組成文字或數字顯示。砷化鎵二極管發紅光,磷化鎵二極管發綠光,碳化硅二極管發黃光,氮化鎵二極管發藍光。因化學性質又分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和無機發光二極管LED。
它是半導體二極管的一種,可以把電能轉化成光能。發光二極管與普通二極管一樣是由一個PN結組成,也具有單向導電性。當給發光二極管加上正向電壓后,從P區注入到N區的空穴和由N區注入到P區的電子,在PN結附近數微米內分別與N區的電子和P區的空穴復合,產生自發輻射的熒光。不同的半導體材料中電子和空穴所處的能量狀態不同。當電子和空穴復合時釋放出的能量多少不同,釋放出的能量越多,則發出的光的波長越短。常用的是發紅光、綠光或黃光的二極管。發光二極管的反向擊穿電壓大于5伏。它的正向伏安特性曲線很陡,使用時必須串聯限流電阻以控制通過二極管的電流。
現有的LED照明燈在使用過程中內部產生的熱量不能及時排出,容易導致內部元器件的老化,影響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LED照明燈。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LED照明燈,包括照明燈座、LED燈珠,所述照明燈座一側上設置有照明燈罩,所述照明燈座一側上設置有照明燈頭,所述照明燈座內部設置有散熱腔,所述散熱腔內側壁且位于LED燈珠背部設置有散熱層,所述散熱層上設置有若干個散熱翅片,所述照明燈座內部設置有若干個散熱孔,所述散熱腔內部設置有散熱風扇。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散熱層與散熱腔側壁之間為固定連接,且厚度為3mm~5mm。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散熱翅片與散熱層之間為焊接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散熱孔呈弧形狀。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散熱層、散熱翅片、散熱孔與散熱風扇,這樣LED照明燈在使用時,在散熱層、散熱翅片能夠將熱量及時導出,然后散熱風扇產生冷風經過散熱孔排出將LED燈珠產生的熱量及時排出,有利于燈體內部熱量的排出,延緩了元器件的老化,延長了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一種LED照明燈,包括照明燈座1、LED燈珠4,所述照明燈座1一側上設置有照明燈罩2,所述照明燈座1一側上設置有照明燈頭3,所述照明燈座1內部設置有散熱腔101,所述散熱腔101內側壁且位于LED燈珠4背部設置有散熱層5,其中所述散熱層5與散熱腔101側壁之間為固定連接,且厚度為3mm~5mm。
所述散熱層5上設置有若干個散熱翅片6,其中所述散熱翅片6與散熱層5之間為焊接連接,所述照明燈座1內部設置有若干個散熱孔7,其中所述散熱孔7呈弧形狀,所述散熱腔101內部設置有散熱風扇8。這樣LED照明燈在使用時,在散熱層5、散熱翅片6能夠將熱量及時導出,然后散熱風扇8產生冷風經過散熱孔7排出將LED燈珠4產生的熱量及時排出,有利于燈體內部熱量的排出,延緩了元器件的老化,延長了使用壽命。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