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發光技術設備,具體來說是一種簡易式線光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LED發光帶一般用于室內環境的裝飾、警示、輪廓勾勒、照明或用于室外環境的裝飾、警示、輪廓勾勒、照明或用于水下環境的裝飾、警示、輪廓勾勒、照明。傳統的LED發光帶主要由LED燈和燈帶構成,LED燈安裝于燈帶內。目前的LED發光帶會存在以下缺陷:1、LED發光帶的為點發光,其需要使用較多的LED燈,而造成發光亮度過強,在視覺效果上對受光對象刺激過度;2、LED發光帶散熱效果差及耐候性低;3、LED發光帶的能耗較大;4、LED發光帶的智能程度低,不方便控制。
目前,為解決存在上述缺陷的傳統LED發光帶,已經出現了簡易式線光裝置技術方案。但目前已公開的線光裝置還存在以下缺陷:結構復雜、安裝不方便、且制造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成本低的簡易式線光裝置。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簡易式線光裝置,管體、基座、燈珠和光纖,所述燈珠通過基座安裝于管體的內腔,所述光纖的一端插入管體一端的內腔,且所述光纖的一端與管體的內腔過盈配合;所述光纖一端的端面與燈珠正對設置,所述燈珠連接有電線,此電線延自管體的另一端穿出。
優選的,所述燈珠的軸線、管體的軸線及插入內腔的部分光纖的軸線均位于同一直線上。
優選的,所述基座的兩側設有導線槽,所述電線穿過導線槽后自管體的另一端穿出。
優選的,所述的簡易式線光裝置還包括保護環,所述保護環套接燈珠,且所述保護環的一端抵住基座,所述保護環的另一端抵住光纖一端的端面。
優選的,所述光纖的一端與管體的內腔過盈配合。
優選的,所述管體兩端的端口部均纏繞有密封膠帶。
優選的,所述管體為膠黏管或熱縮膠管。
優選的,所述光纖插入內腔的長度為10mm~20mm。
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的優點及效果:
1、本簡易式線光裝置主要由管體、基座、燈珠和光纖構成,這采用管體形成一相對密封的內腔,燈珠通過基座安裝于管體內,而光纖通過過盈配合與連接于管體的內腔,這結構簡單,方便安裝,同時還降低了制造成本。
2、本簡易式線光裝置中基座、燈珠和光纖三者疊加安裝,且外部通過管體套接固定,這結構相當緊湊,保證光照亮度的情況下整個線光裝置的體積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簡易式線光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簡易式線光裝置,管體1、基座2、燈珠3和光纖4,所述燈珠4通過基座3安裝于管體1的內腔5,所述光纖4的一端插入管 體1一端的內腔5,且所述光纖4的一端與管體1的內腔5過盈配合;所述光纖4一端的端面與燈珠3正對設置,所述燈珠3連接有電線6,此電線6延自管體1的另一端穿出。這將基座2、燈珠3和光纖4在管體的內腔5里疊加式安裝,提高了整個裝置的緊湊性,且安裝方便。在使用時,直接將管體1固定于相應的地方即可,操作簡單方便。
所述燈珠3的軸線、管體1的軸線及插入內腔5的部分光纖4的軸線均位于同一直線上。這保證了光纖4的入光率,即使燈珠3發出的光盡可能的進入光纖4,以提高光纖4的亮度,提高線光裝置的工作效果。
所述基座3的兩側設有導線槽7,所述電線6穿過導線槽7后自管體1的另一端穿出。這進一步提高了結構的緊湊,且布線有序。
所述的簡易式線光裝置還包括保護環8,所述保護環8套接燈珠3,且所述保護環8的一端抵住基座2,所述保護環8的另一端抵住光纖4一端的端面。保護環可防止光纖4插入管體1的內腔時碰到燈珠3,即避免燈珠3被光纖4的端面碰壞。
所述光纖4的一端與管體1的內腔過盈配合。此結構不緊方便了安裝,而保證管體的內腔具有較好的密封性。
所述管體1兩端的端口部均纏繞有密封膠帶。這進一步提高管體1的內腔的密封效果,減少位于內腔5的燈珠3及基座2等受環境的影響,使整個線光裝置的適用更多的環境。
所述管體1為膠黏管或熱縮膠管。這可保證管體1與光纖4連接的緊密性。同時,光纖4與管體1連接時的穩定也更高。
所述光纖4插入內腔5的長度為10mm~20mm。采用適當的長度可保證光纖4插入內腔5后穩定性,提高整個線光裝置的可靠性。本實施中,光纖4插入內腔5抽長度優選15mm。
上述具體實施方式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不能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所做的改變或其它等效 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