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發光體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動作捕捉的發光體。
背景技術:
目前,動作捕捉技術日漸成熟,并開始應用于教育、訓練、運動、電腦動畫、電視、電影、視頻游戲等領域。動作捕捉實現的基本原理是使用者在各個待捕捉部位配備標記點,通過標記點之間的位置和角度的變化來識別動作。常用的運動捕捉技術從原理上可分為機械式、聲學式、電磁式、主動光學式和被動光學式。由于光的傳播速度很快,因此光學式運動捕捉最顯著的優點是速度快、具有較高的更新率和較低的延遲,適合實時性較強的場合,在小范圍內工作效果好。
現有技術的光學動作捕捉中,發光體包括燈罩和對手件,而燈罩與對手件的固定連接方式通常有兩種:一種是,將一個完整的對手件拆件,利用分拆后的對手件對燈罩進行夾持實現固定;另一種是,在燈罩與對手件上均設置螺紋,采用螺旋配合的方式實現兩者固定。
但是,上述兩種連接方式都有一定的缺點。第一種方式下,需要對對手件拆件,影響了產品的完整性,并且對手件分拆后對燈罩進行夾持時也存在配合縫隙,不能滿足封閉性要求。第二種連接方式,由于需要在燈罩和對手件上均設置螺紋,往往占用比較大的空間,而發光體產品存在小型化發展趨勢,設計要求越來越小型化,這種連接方式不能滿足小型化的設計需求,不適合結構空間有限的場合,限制了發光體的應用范圍。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動作捕捉的發光體,以解決發光體現有的固定方式影響產品完整性以及占用空間較大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動作捕捉的發光體,發光體包括:安裝光源的座體,以及覆蓋光源并被座體支撐的燈罩;
燈罩的與座體連接的一端面上開有卡槽,并設置有輔助固定件,
座體中設置有對應的燈罩固定卡勾,
當向下按壓燈罩時,燈罩固定卡勾被卡入卡槽內,并在輔助固定件的配合下實現燈罩和座體的固定連接。
可選地,卡槽呈L形,包括:定位部和鎖緊部;
定位部對準燈罩固定卡勾,當向下按壓燈罩時,燈罩固定卡勾卡入定位部內,并轉動燈罩,將燈罩固定卡勾的前端伸入鎖緊部中,以鎖緊燈罩固定卡勾。
可選地,輔助固定件為燈罩的與座體連接的端面上開的插銷槽,
座體中對應設置有插銷,插銷插入插銷槽中,防止燈罩與座體松脫。
可選地,輔助固定件為涂覆在鎖緊部的粘接劑,
燈罩固定卡勾的前端伸入鎖緊部后,粘接劑粘接住燈罩固定卡勾的前端,防止燈罩固定卡勾從鎖緊部中松脫。
可選地,座體包括底座和底座支架,
底座支架與底座合圍后形成座體的內部空間,底座和底座支架之間卡接和/或通過螺釘固定連接。
可選地,座體內部的空間中設置有PCB,
PCB上開有插銷避讓槽,
底座支架上設置插銷,插銷穿過插銷避讓槽并凸出PCB所在的平面后插入插銷槽中。
可選地,PCB上還開有定位槽,底座支架上設置有定位件;
底座支架和PCB之間通過定位槽和定位件的配合以及螺釘固定連接。
可選地,PCB上設置有光源以及覆蓋光源的透鏡;
PCB上熔接有兩個熔接柱,透鏡通過在兩個熔接柱上點膠固定于PCB上,且透鏡罩在光源上,
燈罩與座體固定連接后,透鏡可部分伸入燈罩中。
可選地,底座支架的中部還開有穿線孔,
光源為普通LED燈或者紅外LED燈。
可選地,插銷槽的數量為多個,且多個插銷槽均勻分布。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這種用于動作捕捉的發光體,提供了一種新的燈罩和對手件(即座體)的固定結構,通過在燈罩一端面上設置卡槽,并在座體中對應設置燈罩固定卡勾,然后利用卡勾和卡槽配合并在輔助固定件的作用下,實現固定連接。如此,一方面,不需要將對手件(即座體)拆件,保證了產品整體完整,外觀美觀。另一方面,卡勾和卡槽配合的固定結構,與在燈罩和對手件上均設置螺紋配合的連接方式相比,占用的產品空間明顯較小,從而使得發光體能夠應用到空間受限的場合,滿足了產品小型化設計要求,拓寬了產品的應用范圍,提高了產品的競爭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一種用于動作捕捉的發光體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燈罩的主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燈罩的仰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底座的仰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底座上的燈罩固定卡勾插入燈罩的卡槽且旋轉前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底座上的燈罩固定卡勾插入燈罩的卡槽且旋轉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插銷槽和插銷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底座支架的俯視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PCB的俯視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底座支架和PCB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一種用于動作捕捉的發光體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燈罩的主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燈罩的仰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底座的仰視圖,結合圖1至圖4,發光體包括:安裝光源的座體12,以及覆蓋光源并被座體12支撐的燈罩11;
燈罩11的與座體12連接的一端面上開有卡槽1110,并設置有輔助固定件,
座體12中對應設置有燈罩固定卡勾1210,
當向下按壓燈罩11時,燈罩固定卡勾1210被卡入卡槽1110內,并在輔助固定件的配合下實現燈罩11和座體12固定連接。
座體12的面向燈罩11的內部空間中安裝有光源;
參見圖3,在本實施例中示意出了六個卡槽1110,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例中卡槽的數量可以根據產品的結構強度、實際應用需要等進行增減,對此不作限制。
座體12包括:底座121,參見圖4,底座121的上端面嵌合于燈罩11下端面的外側,且上端面上設置燈罩固定卡勾1210。
結合圖3和圖4,在本實施例中向下按壓燈罩11,使得底座121上的六個燈罩固定卡勾1210對應卡入燈罩11上的六個卡槽1110內,并在輔助固定件的配合下實現燈罩11和座體12固定連接。
由圖1至圖4可知,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用于動作捕捉的發光體,在較小的結構空間內,利用旋轉、卡接實現了發光體的固定,滿足了光學、電子、外觀等要求,并保證了結構強度,提高了產品的競爭力。
以下重點對輔助固定件的結構進行說明。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底座上的燈罩固定卡勾插入燈罩卡槽且旋轉前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底座上的燈罩固定卡勾插入燈罩卡槽且旋轉后的結構示意圖,參見圖5,圖6,圖2和圖3,本實施例中卡槽1110呈L形,包括:定位部2-1和鎖緊部2-2;
定位部2-1對準燈罩固定卡勾1210,當向下按壓燈罩11時,燈罩固定卡勾1210卡入定位部2-1內,并轉動燈罩11,將燈罩固定卡勾1210的前端伸入鎖緊部2-2中,以鎖緊燈罩固定卡勾1210。
燈罩和底座之間連接主要是通過底座的燈罩固定卡勾與燈罩的卡槽配合,燈罩由卡槽的定位部對準底座卡勾向下運動,然后旋轉燈罩(如圖6所示,逆時針轉動燈罩),使底座上的燈罩固定卡勾旋轉進燈罩的鎖緊部,將燈罩和底座先組配為一個組件。
當燈罩和底座組配為一個組件后,為了防止反方向旋轉時燈罩從底座中松脫,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用于動作捕捉的發光體中還設置了輔助固定件。
一個實施例中,輔助固定件為燈罩的與座體連接的端面上開的插銷槽1111,參見圖3,插銷槽的數量為六個,且六個插銷槽均勻分布。設置多個插銷槽的作用主要在于方便裝配。可以理解,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也可以只設置一個插銷槽,對此不作限制。
座體12中對應設置有插銷,插銷插入插銷槽1111中,防止燈罩11與座體12松脫。
另一個實施例中,輔助固定件為涂覆在鎖緊部2-2的粘接劑,
燈罩固定卡勾1210的前端伸入鎖緊部2-2后,粘接劑粘接住燈罩固定卡勾1210的前端,防止燈罩固定卡勾1210從鎖緊部2-2中松脫。
燈罩11與座體12的固定結構主要由兩部分組成:通過卡槽與底座的卡勾鎖緊(如圖6所示);通過插銷槽與底座支架限位防松脫,如圖7所示,圖7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插銷槽和插銷配合的結構示意圖,參見圖7,圖7中,底座支架121上的插銷1201與燈罩11上的插銷槽1111配合,限位防松脫。
由于當燈罩反方向旋轉時,底座的燈罩固定卡勾可能從燈罩中的卡槽中脫落,通過設置輔助固定件來避免燈罩松動或脫落。
以下重點對底座、底座支架以及PCB這三者的結構和連接關系進行說明。
圖8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底座支架的俯視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PCB的俯視圖,圖10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底座支架和PCB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結合圖8至圖10,座體12包括底座121和底座支架120,底座支架120與底座121合圍后形成座體12的內部空間,底座121和底座支架120之間卡接和/或通過螺釘固定連接。
參見圖8和圖4,圖4中所示的底座上設置有三個支架固定卡勾1211,圖8所示的底座支架上對應設置有三個卡槽1202,底座121上的支架固定卡勾1211和底座支架120上的卡槽1202配合形成固定結構,將底座121和底座支架120連接起來。
另外,底座支架120上還設置有螺釘過孔1204,底座121上設置有固定螺釘柱1212,螺釘穿過底座支架120上的螺釘過孔1204后,旋入底座121上的固定螺釘柱1212中,將底座121和底座支架120固定起來。
圖4所示組件與圖8所示組件組配為一整體,底座支架上的插銷插入燈罩上的插銷槽中,并通過螺釘將底座支架與底座固定,從而將所有結構件固定連接。
參見圖1、圖7和圖9,座體12內部的空間中設置有PCB13,
PCB13上開有插銷避讓槽134,PCB可通過一顆螺釘與底座支架120固定;底座支架120上的插銷1201穿過PCB上對應的開槽(即插銷避讓槽134),并高于PCB平面(即凸出PCB所在的平面),然后插入插銷槽1111中。底座支架120的中部還開有穿線孔1205,
在本實施例中,參見圖8和圖9,PCB13上還開有定位槽133,底座支架120上設置有定位件1206;
底座支架120和PCB13之間通過定位槽133和定位件1206的配合以及螺釘固定連接。
參見圖8至圖10,PCB上開有螺釘過孔135,底座支架120上設置有PCB固定螺釘柱1203,螺釘14穿過該螺釘過孔135后旋入到PCB固定螺釘柱1203中,將PCB板13和底座支架120連接起來。
參見圖8,PCB13上設置有光源(未示出)以及覆蓋光源的透鏡(光學LENS)131;
PCB13上熔接有兩個熔接柱132,透鏡131通過在兩個熔接柱132上點膠固定于PCB13上,且透鏡131罩在光源上,
燈罩11與座體12固定連接后,透鏡131可部分伸入燈罩11中。
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光源既可以是普通LED燈,也可以使紅外LED燈,對此不作限制。
由上可知,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這種發光體,固定結構采用卡勾與卡槽的旋轉卡接,并配合有插銷結構(或粘接結構)防止裝配后的松脫;從而實現在滿足光學位置要求、電子PCB面積要求、外觀結構完整不拆件等要求下,在較小的結構空間內,實現了燈罩與對手件的固定連接,滿足了結構強度要求。從而拓寬了利用該發光體進行動作捕捉的應用范圍,提高了產品的競爭力。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