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燈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散熱模組的散熱底盤。
背景技術:
隨著LED照明技術的發展及普及,LED燈具漸漸成為多種場所燈光照明的首選。LED光源工作時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如果不及時進行散熱,會導致LED光源的壽命變短或直接燒毀。因此,現有的LED光源通常會配有散熱模組,用于接觸LED光源的發熱源,散熱模組一般具有一底盤及多個連接于底盤上的鰭片,其中底盤是用來接觸欲散熱的電子元件的表面,以經由熱傳導的方式接收來自電子原件的熱能,并經由相同的方式將熱能傳導至其上的這些鰭片。
但是,現有技術中,通常采用鰭片與底盤鉚接的連接方式,即鰭片上成型有凸塊作為鉚釘,鰭片上的凸塊從底盤的一面穿到底盤的另一面,并將鰭片凸塊穿出底盤的部分進行打帽,以使鰭片與底盤鉚接固定,但是打帽后底盤與欲散熱電子元件接觸的一面變得不平整,減少了底盤與電子元件的接觸面積,影響散熱效果,為此市場上提供一種利用鰭片與散熱底盤進行榫接連接的散熱模組結構,該結構需要在散熱底盤上開有多個榫眼,但在一體結構的底盤上開設榫眼的工藝復雜,加工難度大,加工成本高,且不易組裝。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散熱模組的散熱底盤,以降低加工難度和加工成本。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散熱模組的散熱底盤,包括外側底板和中間底板,所述外側底板為環狀結構,所述中間底板套設在所述外側底板內,所述外側底板設置有外底板內缺口,所述中間底板設置有與所述外底板內缺口對應匹配的中底板外缺口,所述外底板內缺口與對應匹配的中底板外缺口組合成散熱底盤的榫眼結構,所述中間底板與所述外側底板之間存在間隙。散熱底盤的榫眼結構由所述外底板內缺口與中底板外缺口組合而成,相對直接在散熱底盤上開設榫眼,所述外底板內缺口與中底板外缺口更易加工,從而提高加工效率和降低加工成本;所述中間底板與所述外側底板之間存在的間隙,為套設置在所述外側底板內的中間底板提供活動空間,使得散熱模組上的鰭片榫接在散熱底盤上時,可以適當調整所述中間底板與所述外側底板的相對位置,以方便鰭片與散熱底盤的榫接,同時降低了加工精度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當然,鰭片與散熱底盤的連接并不限于榫接,也可以為卡接或焊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散熱模組的散熱底盤的改進,還包括內側底板,所述中間底板為環狀結構,所述內側底板套設在所述中間底板內,所述中間底板設置有中底板內缺口,所述內側底板設置有與所述中底板內缺口對應匹配的內底板外缺口,所述中底板內缺口與對應匹配的內底板外缺口組合成散熱底盤的榫眼結構,所述內側底板與所述中間底板之間存在間隙。所述內側底板與所述中間底板之間存在間隙,為套設置在所述中間底板內的內側底板提供活動空間,使得散熱模組上的鰭片榫接在散熱底盤上時,可以適當調整所述內側底板與所述中間底板的相對位置,以方便鰭片與散熱底盤的榫接,同時降低了加工精度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散熱模組的散熱底盤的改進,所述外底板內缺口與中底板外缺口組合成的榫眼均勻分布,使得與散熱底盤榫接的鰭片均勻分布,以達到均勻散熱的效果。
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散熱模組的散熱底盤的改進,所述中底板內缺口與內底板外缺口組合成的榫眼均勻分布,使得與散熱底盤榫接的鰭片均勻分布,以達到均勻散熱的效果。
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散熱模組的散熱底盤的改進,所述外側底板為圓環結構,所述中間底板為圓環或圓形結構,所述中間底板與所述外側底板同軸設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散熱模組的散熱底盤的改進,所述中間底板為圓環結構,所述內側底板為圓環或圓形結構,所述內側底板與所述中間底板同軸設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散熱模組的散熱底盤的改進,所述中間底板與所述外側底板之間的間隙寬度為0.5mm~3mm。
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散熱模組的散熱底盤的改進,所述內側底板與所述中間底板之間的間隙寬度為0. 5mm~3mm。
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散熱模組的散熱底盤的改進,所述外側底板還設置有外底板外缺口,用于與鰭片卡接,進一步加強散熱底盤與鰭片固定連接的穩定性。
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散熱模組的散熱底盤的改進,所述內側底板為環狀結構,環狀結構的內側底板中間的孔用于供導電線通過。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種散熱模組的散熱底盤,包括外側底板和中間底板,所述外側底板為環狀結構,所述中間底板套設在所述外側底板內,所述外側底板設置有外底板內缺口,所述中間底板設置有與所述外底板內缺口對應的中底板外缺口,所述外底板內缺口與中底板外缺口組合成散熱底盤的榫眼結構,所述中間底板與所述外側底板之間存在間隙。散熱底盤的榫眼結構由所述外底板內缺口與中底板外缺口組合而成,相對直接在散熱底盤上開設榫眼,所述外底板內缺口與中底板外缺口更易加工,從而提高加工效率和降低加工成本;所述中間底板與所述外側底板之間存在的間隙,為套設置在所述外側底板內的中間底板提供活動空間,使得散熱模組上的鰭片榫接在散熱底盤上時,可以適當調整所述中間底板與所述外側底板的相對位置,以方便鰭片與散熱底盤的榫接,同時降低了加工精度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爆炸圖。
其中,1.外側底板,11. 外底板外缺口,12. 外底板內缺口,2.中間底板,21.中底板外缺口,22.中底板內缺口,3.內側底板,31.內底板外缺口,4.間隙。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和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及其有益效果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此。
如圖1和2所示,一種散熱模組的散熱底盤,包括外側底板1、中間底板2以及內側底板3,所述外側底板1、中間底板2以及內側底板3為圓環結構,所述中間底板2套設在所述外側底板1內,所述內側底板3套設在所述中間底板2內,且所述外側底板1、中間底板2以及內側底板3同軸設置,所述外側底板1設置有外底板外缺口11和外底板內缺口12,所述內側底板3設置有內底板外缺口31,所述中間底板2設置有與所述外底板內缺口12對應的中底板外缺口21以及與所述內底板外缺口31對應的中底板內缺口22,所述外底板內缺口12與中底板外缺口21組合成散熱底盤的榫眼結構,所述中底板內缺口22與內底板外缺口31組合成散熱底盤的榫眼結構,所述外底板內缺口12與中底板外缺口21組合成的榫眼均勻分布,所述中底板內缺口22與內底板外缺口31組合成的榫眼均勻分布,所述中間底板2與所述外側底板1之間存在間隙4,所述內側底板3與所述中間底板2之間存在間隙4,所述中間底板2與所述外側底板1之間的間隙4寬度為1 mm,所述內側底板3與所述中間底板2之間的間隙4寬度為1mm。
散熱底盤的榫眼結構由所述外底板內缺口12與中底板外缺口21,以及中底板內缺口22與內底板外缺口31組合而成,相對直接在散熱底盤上開設榫眼,所述外底板內缺口12、中底板外缺口21、中底板內缺口22以及內底板外缺口31更易加工,從而提高加工效率和降低加工成本;所述中間底板2與所述外側底板1之間存在的間隙4,以及所述內側底板3與所述中間底板2之間存在的間隙4,為套設置在所述外側底板1內的中間底板2及套設在所述中間底板2內的內側底板3提供活動空間,使得散熱模組上的鰭片榫接在散熱底盤上時,可以適當調整所述中間底板2與所述外側底板1的相對位置,及調整所述內側底板3與所述中間底板2的相對位置,以方便鰭片與散熱底盤的榫接,同時降低了加工精度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根據上述說明書的揭示和教導,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能夠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凡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基礎上所作出的任何顯而易見的改進、替換或變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此外,盡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并不對本實用新型構成任何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