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LED車燈,尤其是一種車燈光源、透鏡及透鏡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車燈也有集成遠近光一體的,其光學系統可以分為透射式和直射式。投射式照明結構由LED、反射器、非球面透鏡以及光型擋板組成,坐標原點在LED發光面中心,即LED發光面的中心處為坐標原點;反射器(橢球反射器)的第一焦點與坐標原點相同,LED發出的光線經橢球反射器反射后匯聚于該反射器的第二焦點處,經過光型擋板遮擋光線后,光線經過非球面透鏡折射至車輛正前方,形成法規所需光型的明暗截止線;非球面透鏡的焦點位于橢球反射器的第二焦點處;遠光切換的時候需要增加電機進行切換。投射式光學系統的缺點:1、反光碗加工工藝比較繁瑣,且需要電鍍,污染大;2、近光燈設計時候需要增加擋板來實現,光的利用率低;3、遠光燈設計的時候需要通過電機切換來實現,結構較為復雜。遠近光切換直射式光學系統的原理:近光采用在光學路徑上增加擋光片作出15或45度截止線(LED發光經過擋板切割然后經過凸透鏡折射后形成光型,凸透鏡的焦點在擋板上),然后加其他透鏡或反光碗進行補光;遠光采用透鏡或者反光碗來實現。直射式光學系統的缺點:1、需要擋板來輔助做近光截止線,結構復雜,光的利用率低;2、需要其他透鏡或者光學件來輔助補光實現近光;3、光光學件和近光不是一體的,需要分別加工生,生產加工復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車燈光源、透鏡及透鏡的制造方法,使車燈的結構更簡單,生產成本更低。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車燈光源,包括透鏡和LED燈珠;所述透鏡的入射面為平面,透鏡的出射面包括第一出射曲面、第二出射曲面和第三出射曲面,第一曲面位于透鏡的下半部分,第二出射曲面和第三出射曲面位于透鏡的上半部分,第二出射曲面位于第一出射曲面的左上方,第三出射曲面位于第一出射曲面的右上方;第一出射曲面用于形成近光光型水平截止線以下的光斑,第二出射曲面用于形成15度角截止線,第三出射曲面用于形成遠光光型的中心光斑;第一出射曲面與第二出射曲面的焦點重合且形成透鏡的第一焦點,第三出射曲面的焦點形成透鏡的第二焦點,LED燈珠包括設置在第一焦點處的第一LED燈珠和設置在第二焦點處的第二LED燈珠,第一LED燈珠與第一出射曲面和第二出射曲面配合形成近光光型,第一LED燈珠與第一出射曲面和第二出射曲面配合以及第二LED燈珠與第三出射曲面配合形成遠光光型。本發明特殊的透鏡結構,在沒有反光杯和擋板的情況下可形成近光光型和遠光光型,減少了反光杯電鍍的工序,整個生產過程更環保;車燈結構減少了擋光片,直接實現近光,沒有擋板對出光的阻擋,提高光的利用率;減少了電機實現遠近光的切換,降低了成本;不需要反光杯,也不需要擋板,只需要一個透鏡,車燈的體積更小。
作為改進,第一焦點的坐標(X,Y,Z)為(0,1.5,0);第二焦點的坐標(X,Y,Z)為(14,15,0)。
作為改進,所述第一LED燈珠采用1000LM以上的LED燈珠;第二LED燈珠采用700LM以上的LED燈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另一技術方案是:一種車燈光源的透鏡,所述透鏡的入射面為平面,透鏡的出射面包括第一出射曲面、第二出射曲面和第三出射曲面,第一曲面位于透鏡的下半部分,第二出射曲面和第三出射曲面位于透鏡的上半部分,第二出射曲面位于第一出射曲面的左上方,第三出射曲面位于第一出射曲面的右上方;第一出射曲面用于形成近光光型水平截止線以下的光斑,第二出射曲面用于形成15度角截止線,第三出射曲面用于形成遠光光型的中心光斑;第一出射曲面與第二出射曲面的焦點重合且形成透鏡的第一焦點,第三出射曲面的焦點形成透鏡的第二焦點。本發明特殊的透鏡結構,在沒有反光杯和擋板的情況下可形成近光光型和遠光光型,減少了反光杯電鍍的工序,整個生產過程更環保;車燈結構減少了擋光片,直接實現近光,沒有擋板對出光的阻擋,提高光的利用率;減少了電機實現遠近光的切換,降低了成本;不需要反光杯,也不需要擋板,只需要一個透鏡,車燈的體積更小。
作為改進,第一焦點的坐標(X,Y,Z)為(0,1.5,0);第二焦點的坐標(X,Y,Z)為(14,15,0)。
本發明透鏡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通過Matlab軟件對透鏡的建模計算公式進行程序輸入,然后通過Matlab軟件的計算得出透鏡曲面的數據點文件;
(2)然后把數據點文件導入到機械軟件進行點的縫合并生產文件;
(3)將縫合好的文件導入到光學軟件LucidShape進行光學法規模擬并調整;
透鏡在Matlab軟件下的建模方法如下:入射光線IN向量與透鏡曲面交于一點L(x,z),出射率α1、α2 分別為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根據三角公式推導,得到 sinα和cosα的 tanα表達式;又由于光線經過透鏡射入空氣,空氣折射率為 1,設透鏡材質折射為n則折射率公式變形為:
A1='n*tanα1/tanα2';(1)
A2='sqrt((1+tanα2^2)/(1+tanα1^2))'; (2)
Y='A1*A2=1';
由于α1、α2分別為入射光線、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根據兩直線夾角公式,設法線斜率為m2,則入射光線斜率為tanφ2,折射光線斜率為tanα3,變換后得到表達式為:
-->a1='(tanα3-m2)^2+(1+m2tanα3)^2';
a2='(tanφ2-m2)^2+(1+m2tanφ 2)^2';(3)
B1=sqrt(A1/A2);
B2=A2;
將公式(3)代回公式(2)得到:
Y2=Struct('N1','n*(tanφ -m2)/((tanφ -m2))');(4)
Y2=B1;(5)
用換元法,使B1=k,解出法線斜率為m2;
m2=( n*k*tanφ2-sinα3)/( n*cosφ2-cosα3);(6)
根據導數定義,公式(6)中法線斜率為m2,角φ2、角α3的正余弦用微分方程式來表示:
sinφ2=z/sqrt(x^2+z^2);(7)
cosφ2=x/sqrt(x^2+z^2);(8)
sinα3=( H-z) /sqrt((xr-x)^2+(H-z)^2); (9)
cosα3=(xr-x)/sqrt((xr-x)^2+(H-z)^2) ;(10)
變換為:
D(z)/D(x)=(n*tanφ2-sinα3)/( n*cosφ2-cosα3);(11)。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所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特殊的透鏡結構,在沒有反光杯和擋板的情況下可形成近光光型和遠光光型,減少了反光杯電鍍的工序,整個生產過程更環保;車燈結構減少了擋光片,直接實現近光,沒有擋板對出光的阻擋,提高光的利用率;減少了電機實現遠近光的切換,降低了成本;不需要反光杯,也不需要擋板,只需要一個透鏡,車燈的體積更小。
附圖說明
圖1為透鏡配光圖。
圖2為透鏡入射面示意圖。
圖3為透鏡出射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一種車燈光源,包括透鏡和LED燈珠。如圖2、3所示,所述透鏡的入射面1為平面且入射面1為圓形。透鏡的出射面2為異形面,其包括第一出射曲面21、第二出射曲面22和第三出射曲面23,第一曲面位于透鏡的下半部分,第二出射曲面22和第三出射曲面23位于透鏡的上半部分,第二出射曲面22位于第一出射曲面21的左上方,第三出射曲面23位于第一出射曲面21的右上方。第一出射曲面21和與其對應的入射面形成一個透鏡部分,第一出射曲面21用于形成近光光型水平截止線以下的光斑。第二出射曲面22和與其對應的入射面形成一個透鏡部分,第二出射曲面22用于形成15度角截止線。第三出射曲面23和與其對應的入射面形成一個透鏡部分,第三出射曲面23用于形成遠光光型的中心光斑。第一出射曲面21與第二出射曲面22的焦點重合且形成透鏡的第一焦點,第三出射曲面23的焦點形成透鏡的第二焦點,第一焦點的坐標(X,Y,Z)為(0,1.5,0);第二焦點的坐標(X,Y,Z)為(14,15,0)。LED燈珠包括設置在第一焦點處的第一LED燈珠和設置在第二焦點處的第二LED燈珠,第一LED燈珠與第一出射曲面21和第二出射曲面22配合形成近光光型,第一LED燈珠與第一出射曲面21和第二出射曲面22配合以及第二LED燈珠與第三出射曲面23配合形成遠光光型。所述第一LED燈珠采用1000LM以上的LED燈珠;第二LED燈珠采用700LM以上的LED燈珠。
本發明透鏡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通過Matlab軟件對透鏡的建模計算公式進行程序輸入,然后通過Matlab軟件的計算得出透鏡曲面的數據點文件;
(2)然后把數據點文件導入到solidworks軟件進行點的縫合并生產文件;
(3)將縫合好的文件導入到光學軟件LucidShape進行光學法規模擬并調整;
透鏡在Matlab軟件下的建模方法如下:如圖1所示,入射光線IN向量與透鏡曲面交于一點L(x,z),出射率α1、α2 分別為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根據三角公式推導,得到 sinα和cosα的 tanα表達式;又由于光線經過透鏡射入空氣,空氣折射率為 1,設透鏡材質折射為n則折射率公式變形為:
A1='n*tanα1/tanα2';(1)
A2='sqrt((1+tanα2^2)/(1+tanα1^2))'; (2)
Y='A1*A2=1';
由于α1、α2分別為入射光線、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根據兩直線夾角公式,設法線斜率為m2,則入射光線斜率為tanφ2,折射光線斜率為tanα3,變換后得到表達式為:
-->a1='(tanα3-m2)^2+(1+m2tanα3)^2';
a2='(tanφ2-m2)^2+(1+m2tanφ 2)^2';(3)
B1=sqrt(A1/A2);
B2=A2;
將公式(3)代回公式(2)得到:
Y2=Struct('N1','n*(tanφ -m2)/((tanφ -m2))');(4)
Y2=B1;(5)
用換元法,使B1=k,解出法線斜率為m2;
m2=( n*k*tanφ2-sinα3)/( n*cosφ2-cosα3);(6)
根據導數定義,公式(6)中法線斜率為m2,角φ2、角α3的正余弦用微分方程式來表示:
sinφ2=z/sqrt(x^2+z^2);(7)
cosφ2=x/sqrt(x^2+z^2);(8)
sinα3=( H-z) /sqrt((xr-x)^2+(H-z)^2); (9)
cosα3=(xr-x)/sqrt((xr-x)^2+(H-z)^2) ;(10)
變換為:
D(z)/D(x)=(n*tanφ2-sinα3)/( n*cosφ2-cosα3);(11)。
以上公式(1)~(11)通過編程形成Matlab軟件能夠識別的語言,Matlab軟件運行這些公式后即可自動生透鏡的曲面的數據點文件。需要指出的是,上述Matlab軟件、solidworks軟件和LucidShape光學軟件的具體操作均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慣用技術手段,本實施例演示具體的操作方法。
本發明特殊的透鏡結構,在沒有反光杯和擋板的情況下可形成近光光型和遠光光型,減少了反光杯電鍍的工序,整個生產過程更環保;車燈結構減少了擋光片,直接實現近光,沒有擋板對出光的阻擋,提高光的利用率;減少了電機實現遠近光的切換,降低了成本;不需要反光杯,也不需要擋板,只需要一個透鏡,車燈的體積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