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行走機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LED燈具的智能行走機構。
背景技術:
發光二極管燈具,亦稱LED燈具,是指能透光、分配和改變LED光源光分布的器具,包括除LED光源外所有用于固定和保護LED光源所需的全部零、部件,以及與電源連接所必需的線路附件。發光二極管燈具以其高效、節能、安全、長壽、小巧、清晰光線等技術特點,正在成為新一代照明市場的主力產品,且有力地拉動環保節能產業的高速發展。
然而現有的一些LED燈具,沒有很好的移動行走機構,一般都是手提移動,較大的LED燈具,一般都無法移動,或者安裝有滾輪,利用滾輪進行移動,但是移動也十分的麻煩,費力,且不是十分的穩定。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LED燈具的智能行走機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LED燈具的智能行走機構,包括滑槽、聯動輪、保護套、滾軸、燈具底座和控制器,所述滑槽下方固定有枕木,所述滑槽內部設置有滾輪,且滾輪表面套接有保護套,所述保護套焊接在聯動輪上,所述聯動輪前表面設置有固定螺母,所述聯動輪焊接在滾軸一端,且滾軸轉動連接在燈具底座下方一側,所述燈具底座前表面沿水平方向由左向右依次設置有調速旋鈕、電源開關和充電孔,所述燈具底座內部安裝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方安裝有蓄電池,所述控制器一側設置有電動機,且電動機上方套接有轉動齒輪,所述滾軸表面套接有聯動齒輪。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滑槽共設置有兩條,且兩條滑槽對稱固定在枕木的兩端。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充電接口輸出端與蓄電池輸入端電性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蓄電池輸出端與電動機輸入端電性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轉動齒輪與聯動齒輪齒輪嚙合連接。
本實用新型中,首先,通過設置有滑槽,滾輪位于滑槽內部,使得燈具底座的移動更加的穩定,其次通過設置電動機,通過電動機帶動滾輪移動,使得該LED燈具的智能行走機構,智能化程度高,實現自動移動,省力方便,再有通過設置有調速旋鈕,可以調節電動機的轉速,從而控制滾輪的移動速度,使得該LED燈具的智能行走機構,可以調節移動速度,使得使用時更加的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LED燈具的智能行走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LED燈具的智能行走機構燈具底座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例說明:
1-滑槽、2-枕木、3-聯動輪、4-固定螺母、5-保護套、6-滾輪、7-滾軸、8-燈具底座、9-調速旋鈕、10-電源開關、11-充電孔、12-控制器、13-蓄電池、14-電動機、15-轉動齒輪、16-聯動齒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2,一種LED燈具的智能行走機構,包括滑槽1、聯動輪3、保護套5、滾軸7、燈具底座8和控制器12,滑槽1下方固定有枕木2,滑槽1內部設置有滾輪6,且滾輪6表面套接有保護套5,保護套5焊接在聯動輪3上,聯動輪3前表面設置有固定螺母4,聯動輪3焊接在滾軸7一端,且滾軸7轉動連接在燈具底座8下方一側,燈具底座8前表面沿水平方向由左向右依次設置有調速旋鈕9、電源開關10和充電孔11,燈具底座8內部安裝有控制器12,控制器12上方安裝有蓄電池13,控制器12一側設置有電動機14,且電動機14上方套接有轉動齒輪15,滾軸7表面套接有聯動齒輪16。
滑槽1共設置有兩條,且兩條滑槽1對稱固定在枕木2的兩端,充電接口11輸出端與蓄電池13輸入端電性連接,蓄電池13輸出端與電動機14輸入端電性連接,轉動齒輪15與聯動齒輪16齒輪嚙合連接,聯動輪3與滾輪6轉動連接,滾軸7共設置有兩個,且兩個滾軸7兩端均焊接有聯動輪3,滑槽1內部兩端設置有卡住滾輪6 的卡扣,調速旋鈕9輸出端與電動機14輸入端電性連接。
工作原理:該LED燈具的智能行走機構使用時,首先可以利用充電孔11給蓄電池13充電,使用時,打開電源開關10,蓄電池13給電動機14供電,通過調速旋鈕9調節好電動機14的轉速,此時電動開14始工作,帶動轉動齒輪15轉動,轉動齒輪15通過聯動齒輪16帶動滾軸7轉動,使得滾軸7通過聯動輪3帶動滾輪6在滑槽1內轉動,使得燈具底座8進行移動,整個裝置完整運行。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