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防爆螺母焊電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阻焊電極,特別是一種螺母電阻焊電極。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轎車產量的迅速增加,大量采用螺母焊工藝,因為一臺轎車車身上一般有60-80個螺母,用于固定內飾件和儀表板等零部件,比卡車明顯增多。用傳統的電極焊接螺母經常出現“放炮”故障,這種“放炮”是一種爆炸現象,會將焊接螺母處的鋼板炸開一個缺口,進而影響螺母焊接質量,甚至造成相關車身零件的報廢。螺母焊問題有逐漸上升為焊接工藝的主要矛盾的趨勢。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傳統的電極焊接螺母經常出現“放炮”故障的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防爆螺母焊電極,該電極由上、下電極構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電極的下端面、下電極的上端面上均設有通槽。
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是在所述下電極的上端面上設有環槽,環槽通過在上端面上的其它槽與外界相通。
由于本發明涉及的上、下電極的端面上均設有通槽,使得在焊接過程中,螺母孔內被電極封閉的高壓氣體能夠沿上、下電極的端面上的通槽及時導出,從而有效避免焊接時出現飛濺及“放炮”等故障,確保螺母與車身焊接質量。在下電極的上端面上設環槽,可以容納工件孔口毛邊,使鋼板與其可靠接觸。本發明公開的技術很大程度上改進了螺母焊接工藝,使“放炮”這種疑難問題得以完美解決,使得電極焊接螺母工藝成為更為成熟的焊接工藝。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簡圖;圖2為圖1中A-A方向視圖;圖3為本發明的工作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所涉及的防爆螺母焊電極,如圖1所示,由上電極1、下電極4構成,在上電極1的下端面、下電極4的上端面上均設有通槽。
電極本體材料均為常用的鉻鋯銅。本實施例中,上電極1的下端面通槽采用寬1mm、深1mm的一字通槽1a。下電極4由定位銷2、絕緣套3及下電極本體構成,如圖2,下電極4的上端面通槽采用寬1mm、深1mm的環槽4a和寬1mm、深1mm的十字槽4b相結合形式,十字槽4b為環槽4a上伸向電極邊緣并與外界相通的槽,在下電極的上端面上呈“十”字形。下電極的上端面上的通槽可以為任意形狀,該通槽的作用是將螺母孔內的高壓氣體導出,上述環槽與十字槽的結合形式的通槽只是實現該功能的一種通槽形式,其它形式的通槽亦能較好的實現該功能。定位銷2通常采用45號鋼,絕緣套3材料為尼龍。
圖2為圖1中A-A方向視圖,通常,在焊接螺母前先要在鋼板上鉆孔,在鋼板下電極一側由此產生孔邊毛刺現象,在采用上述下電極4的上端面通槽采環槽4a和十字槽4b相結合形式的情況下,環槽4a除了起輸導螺母孔內氣體的作用外,同時還可以讓鋼板上的孔邊毛刺容于槽內,這樣可以使下電極與鋼板更充分地可靠接觸以利于焊接。焊接過程中螺母孔內膨脹的氣體經由環槽4a通過十字通槽4b導出。
圖3為本發明的工作示意圖。下電極上的定位銷2穿過鋼板6上的孔,螺母5套在定位銷2上。在上電極和下電極通電后,在螺母與鋼板之間產生高達1300℃的高溫,使得他們的接觸面融化并結合在一起從而完成焊接。在這個焊接過程中,螺母孔內的氣體在高溫環境下體積急速膨脹,膨脹后的氣體通過上電極的下端面、下電極的上端面上設的通槽及時導出,于是孔內氣壓不足以對整個焊接過程產生威脅,從而避免了“放炮”故障。
權利要求
1.一種防爆螺母焊電極,由上、下電極構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電極的下端面、下電極的上端面上均設有通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焊電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電極的上端面上設有環槽,環槽上開有伸向電極邊緣并與外界相通的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螺母焊電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電極的下端面上設有一字通槽。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防爆螺母焊電極,本發明目的在于解決傳統的電極焊接螺母經常出現“放炮”故障的問題,主要用于汽車車身上薄鋼板與螺母的焊接,該電極由上、下電極構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電極的下端面、下電極的上端面上均設有通槽。由于本發明公開的上、下電極的端面上均設有通槽,使得在焊接過程中,螺母孔內被電極封閉的氣體能夠沿上、下電極的端面上的通槽及時導出,從而有效避免焊接時出現飛濺及“放炮”等故障,確保螺母與車身焊接質量。
文檔編號B23K35/02GK1669721SQ20051001849
公開日2005年9月21日 申請日期2005年3月31日 優先權日2005年3月31日
發明者唐遠志 申請人:湖北汽車工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