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刀模切割刀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刀具,尤其涉及一種刀模切割刀具。是CNC數控刀模 切割機加工模切板的專用刀具。
背景技術:
以往模切板的傳統加工方法是用鋸床手工加工,這種生產方式的缺點是生 產效率低,精度差。隨著科技的發展,激光切割機的問世,使模切板的生產工 藝得到長足的發展,它的加工速度快,明顯提高了生產效率,產品質量也有相 應的提高。盡管如此,由于激光切割機的運行是靠光來控制的,所以在切割過 程中的Y軸和X軸的切割縫隙很難保持一致,這就很難保證高精度的工差要求, 必然導致合格率低,廢品率相對高,不僅浪費原材料又浪費工時;除此而外激 光切割機切割的縫隙被燒糊邊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其產生的炭灰在刀模使用過 程中逐漸被磨脫落,導致刀條松動,不僅降低產品質量,而且使模切板的使用 壽命降低;不能多次換刀反復使用。另外也因其設備投資大,運行成本高、污 染環境,不利于環保和操作人員的身心健康等諸多因素,使其推廣應用受到了 一定的局限。基于上述情況,近年來CNC數控雕刻刀模切割機問世,企圖取而 代之,可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尚沒有與其相匹配的刀模切割刀具,而使所述的 刀模切割機還不能推廣應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與CNC數控雕刻刀模切割機相匹配的刀模切割刀具。并且能明顯提高模切板的使用壽命、產品的精度高滿足高精度的 工差要求、降低廢品率節省原材料和運行成本。在生產過程中污染小,利于環保。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實現的 包括由刀尖段Ll、變螺距段L2和刀柄構成的右旋右切錐度刀體,其中端 齒的前角rl為0-3度、后角ci 1為10-14度,周齒的前角r為4-8度、后角a 為23-27度。
所述的變螺距段L2為右螺旋,其螺旋升角為co在23-27度范圍變化。 所述的變螺距段L2為右螺旋走向,其截面呈五刃。 所述的右旋右切錐度刀體上的變螺距段L2的錐度為6-8度。 所述的端齒的刃傾角A為18-22度。 本實用新型的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采用了刀尖段、變螺距段及刀柄構成的 右旋右切錐度刀體及端齒與五條周齒等一系列技術措施,并通過裝在CNC數控 雕刻刀模切割機上試驗證明具有X軸與Y軸切割的縫隙一致,又消除了燒糊邊 的缺陷,確保被加工產品的精度和質量要求,使切模刀片安裝牢固,模切板反 復使用延長使用壽命,產品合格率高,節省原材料并明顯降低運行成本。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K向視圖。
圖3是圖1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Ll、刀尖段,L2、變螺距段,a、周齒后角,al、端齒后角,r、周齒前角,rl、端齒前角,A、刃傾角,co、螺旋升角。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結合附圖加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選用硬度HRA93.5以上的硬質合金,用無心磨床粗、精磨外 圓、定長倒角、加工成具有刀尖段L1、變螺距段L2和刀柄的錐度刀體外型后, 按右旋右切切磨五條周齒的刃部,螺旋升角為"在23-27度范圍,使周齒的前 角r為4-8度、后角a為23-27度,接著進入磨槽工序、磨尖其端齒的前角rl 為0_3度、后角a 1為10-14度,刃傾角A為18-22度,清洗、上套環、成檢 包裝入庫。所述的周齒的條數至少為三條,只是切削效率較五條的低而已。
權利要求1、一種刀模切割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刀尖段(L1)、變螺距段(L2)和刀柄構成的右旋右切錐度刀體,其中端齒的前角(r1)為0-3度、后角(α1)為10-14度,周齒的前角(r)為4-8度、后角(α)為23-27度。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刀模切割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變螺距段(L2) 為右螺旋,其螺旋升角為co在23-27度范圍變化。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刀模切割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變螺距段 (L2)為右螺旋走向,其截面呈五刃。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刀模切割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旋右切錐度 刀體上的變螺距段(L2)的錐度為6-8度。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刀模切割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齒的刃傾角 (入)為18-22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刀模切割刀具。是CNC數控模切割機加工刀模切板的專用刀具。包括由刀尖段L1、變螺距段L2和刀柄構成的右旋右切錐度刀體,其中端齒的前角r1為0-3度、后角α1為10-14度,周齒的前角r為4-8度、后角α為23-27度。本實用新型具有X軸與Y軸切割的縫隙一致,又消除了燒糊邊的缺陷,確保被加工產品的精度和質量要求,使切模刀片安裝牢固,模切板反復使用延長使用壽命,產品合格率高,節省原材料并明顯降低運行成本。
文檔編號B23C5/10GK201342509SQ200820232380
公開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30日
發明者李增偉 申請人:李增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