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U鐵的冷鍛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冷鍛模技術領域,具體講是一種U鐵的冷鍛模。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在揚聲器中常用的U鐵件一般是通過機加工的方式制成的,機加工的效率比較低,材料的浪費比較嚴重,不適于U鐵的大批量生產,而且,由機加工的方式制成的U鐵的強度、硬度以及塑性性能均不理想。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適于U鐵大批量生產的U鐵的冷鍛模,其生產效率高較高,節省材料,有利于提高產品的強度、硬度以及塑性性能。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U鐵的冷鍛模,它包括沖頭、凹模、凸模頂桿、頂件器以及墊板,所述的凸模頂桿間隙配合在凹模內并與墊板連接固定,所述的沖頭、凹模、凸模頂桿以及頂件器組合構成沖壓型腔,所述的凹模與墊板之間設有彈性推頂裝置,所述的凹模與墊板動配合連接;所述的頂件器動配合在凹模和凸模頂桿之間的間隙內。采用以上結構后,本實用新型U鐵的冷鍛模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首先,由冷鍛模鍛造的方式代替傳統的機加工方式進行U鐵的生產制造,可大幅提高U鐵的生產效率,便于U鐵的大批量生產,而且鍛壓的方式生產的工件的強度、硬度以及塑性性能均比機加工出來的工件要優良的多。其次,彈性推頂裝置有助于產品的脫模,而且便于坯料的填裝定位,有利于維持坯料在沖壓過程中保持穩定。較佳的,所述的彈性推頂裝置為橡皮墊圈;所述的墊板上設有容置槽,所述的橡皮墊圈位于容置槽內,所述的凹模壓在橡皮墊圈上。橡膠墊板的彈性較好,可以滿足本實用新型中的性能要求,屬于優選方案。較佳的,所述的凹模與墊板經彈性推頂裝置動配合是指,所述的凹模與墊板之間設有拉桿,所述的墊板上設有帶限位槽的行程孔,所述的拉桿的一端與凹模連接,另一端配合在墊板上行程孔的限位槽內。這樣可保證凹模在彈性推頂裝置的作用下能夠順利的上下移動,實現開?;蛘吆夏5哪康?。較佳的,所述的凹模還包括凹模應力圈,所述的凹模固定在凹模應力圈內;所述的墊板的上端面設有凹陷,所述的凹模應力圈配合在墊板上的凹陷內。使用凹模應力圈主要是節省凹模的制造成本,也可以起到保護凹模的作用,盡量避免凹模的磨損,也便于與其他各部件的連接和設置。較佳的,所述的頂件器為薄壁圓筒狀;所述的墊板上設有容置孔,所述的凸模頂桿設置在墊板上的容置孔內,所述的頂件器套合在凸模頂桿上并與墊板動配合;所述的頂件器的上部滑配合在凹模和凸模頂桿之間的間隙內。頂件器位于凸模和凹模之間,有利于保證凸模頂桿和凹模的同軸度,在動作過程中,凸模頂桿和凹模也可以對頂件器起到支撐作用,防止其側壁發生變形,有利于保持頂件器自身的強度,頂件器的一部分也是位于墊板上的容置孔內,其與墊板之間的可以相對滑動,這樣也能起到對頂件器的支撐作用,也有利于保持其在移動過程中與凸模之間的同軸度,使其工作穩定。較佳的,所述的頂件器還包括與動力設備連接的頂桿,所述的頂桿穿過墊板上的導向孔與頂件器連接。此為頂件器的一種動作方式,由頂桿為其提供動力。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U鐵的冷鍛模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沖頭;2、凹模;3、凸模頂桿;4、頂件器;5、墊板;6、橡皮墊圈;7、容置槽; 8、拉桿;9、限位槽;10、行程槽;11、凹模應力圈;12、凹陷;13、容置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本實用新型U鐵的冷鍛模,它包括沖頭1、凹模2、凸模頂桿3、頂件器4以及墊板 5,其中,凸模頂桿3間隙配合在凹模2內并與墊板5連接固定,凹凸模3的安裝可以是在墊板5上設置一個容置孔13,凹凸模3的下端設有底座3. 1,凹凸模3位于該容置孔13內,且上端伸到凹模2內,其底座3. 1鑲嵌固定在墊板5上,合模時,由沖頭1、凹模2、凸模頂桿3 以及頂件器4組合構成沖壓型腔。在本實用新型中,凹模2與墊板5之間設有彈性推頂裝置,該彈性推頂裝置對凹模 2起到推頂作用,而且凹模2與墊板5動配合連接;頂件器4動配合在凹模2和凸模頂桿3 之間的間隙內。上述的彈性推頂裝置為橡皮墊圈6 ;安裝方式為在墊板5上設有容置槽7,橡皮墊圈6位于容置槽7內,凹模2始終壓在橡皮墊圈6上。上述的凹模2與墊板5動配合連接的具體結構是在凹模2與墊板5之間設有拉桿8,由拉桿8將兩者拉緊,墊板5上設有帶限位槽9的行程孔10,拉桿8位于該行程孔10 內,且拉桿8的一端與凹模2連接固定,另一端配合在墊板5上行程孔10的限位槽9內,在彈性墊圈6將凹模頂起時,行程孔10上的限位槽9擋住拉桿8的頭部,保持兩者穩定,而且, 此時要使彈性墊圈6處于壓縮狀態。該拉桿8除了連接凹模2和墊板5之外,由于其實配合在行程孔10內的,在工作過程中還起到導向的作用,維持凹模2穩定,有利于沖頭1與凹模2的精確配合。借鑒與常規技術,為了節省凹模2的材料成本,在凹模2外還可以設置凹模應力圈 11,凹模2固定在凹模應力圈11內,凹模2與其他各部件之間的連接均由凹模應力圈11進行,盡量避免對凹模2損傷或者影響;墊板5的上端面設有凹陷12,凹模應力圈11始終配合在墊板5上的凹陷12內,該凹陷12的主要目的也是起導向作用,結合上述的拉桿8,就可以將凹模應力圈11在開?;蛘吆夏r限制其沿該凹陷12移動,這樣進一步保證凹模2與沖頭1的位置相對穩定,使沖頭1的沖壓能夠順利進行。上述的用于脫模的頂件器4為薄壁圓筒狀;鑒于上述的墊板5上有容置孔13,且凸模頂桿3是設置在墊板5上的容置孔13內的,就可以將頂件器4套合在凸模頂桿3上并與墊板5動配合;頂件器4的上部滑配合在凹模2和凸模頂桿3之間的間隙內,此結構既有利于保證凹模2與凸模頂桿3的同軸度,由可使凹模2和凸模頂桿3對頂件器4起到支撐作用,防止其發生變形。 頂件器4還包括與動力設備連接的頂桿14,頂桿14穿過墊板5上的導向孔與頂件器4連接。根據上述的結構,墊板5上的導向孔是開設在凸模頂桿3的底座3.1上的。由頂桿14驅動頂件器4工作。
權利要求1.一種U鐵的冷鍛模,它包括沖頭(1)、凹模O)、凸模頂桿(3)、頂件器(4)以及墊板 (5),所述的凸模頂桿⑶間隙配合在凹模(2)內并與墊板(5)連接固定,所述的沖頭(1)、 凹模O)、凸模頂桿(3)以及頂件器(4)組合構成沖壓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模(2) 與墊板( 之間設有彈性推頂裝置,所述的凹模( 與墊板( 動配合連接;所述的頂件器 ⑷動配合在凹模⑵和凸模頂桿⑶之間的間隙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U鐵的冷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性推頂裝置為橡皮墊圈(6);所述的墊板( 上設有容置槽(7),所述的橡皮墊圈(6)位于容置槽(7)內,所述的凹模⑵壓在橡皮墊圈(6)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U鐵的冷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模( 與墊板(5)經彈性推頂裝置動配合是指,所述的凹模( 與墊板( 之間設有拉桿(8),所述的墊板(5) 上設有帶限位槽(9)的行程孔(10),所述的拉桿(8)的一端與凹模( 連接,另一端配合在墊板(5)上行程孔(10)的限位槽(9)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U鐵的冷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模( 還包括凹模應力圈(11),所述的凹模O)固定在凹模應力圈(11)內;所述的墊板(5)的上端面設有凹陷(12),所述的凹模應力圈(11)配合在墊板(5)上的凹陷(12)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U鐵的冷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頂件器(4)為薄壁圓筒狀;所述的墊板( 上設有容置孔(13),所述的凸模頂桿C3)設置在墊板( 上的容置孔(13)內,所述的頂件器⑷套合在凸模頂桿(3)上并與墊板(5)動配合;所述的頂件器⑷ 的上部滑配合在凹模(2)和凸模頂桿(3)之間的間隙內。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U鐵的冷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頂件器(4)還包括與動力設備連接的頂桿(14),所述的頂桿(14)穿過墊板(5)上的導向孔與頂件器⑷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的U鐵的冷鍛模,它包括沖頭、凹模、凸模頂桿、頂件器以及墊板,所述的凸模頂桿間隙配合在凹模內并與墊板連接固定,所述的沖頭、凹模、凸模頂桿以及頂件器組合構成沖壓型腔,所述的凹模與墊板之間設有彈性推頂裝置,所述的凹模與墊板動配合連接;所述的頂件器動配合在凹模和凸模頂桿之間的間隙內。首先,由冷鍛模鍛造的方式代替傳統的機加工方式進行U鐵的生產制造,可大幅提高U鐵的生產效率,便于U鐵的大批量生產,而且鍛壓的方式生產的工件的強度、硬度以及塑性性能均比機加工出來的工件要優良的多。
文檔編號B21J13/02GK202037289SQ20112014718
公開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5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5日
發明者王志強, 高建華 申請人:寧波向陽坦科斯特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