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旋轉電機和旋轉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旋轉臺裝置等的驅動源的旋轉電機以及包括該旋轉電機的旋轉設備。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例如在機床領域中,已經使用包括旋轉電機和減速裝置的旋轉設備作為用于旋轉臺裝置的驅動源,采用所述旋轉臺裝置作為工作臺(參見 JP-A-03-126545)。根據該旋轉設備,旋轉電機的旋轉軸經由連接構件借助于螺栓連接至減速裝置的輸入軸。旋轉軸的旋轉于是被傳輸至輸入軸。另外,減速裝置的輸入軸設置有滾子齒式凸輪。然后,將設置到輸出軸的外周的凸輪隨動件順序地接合至該滾子齒式凸輪,使輸入軸的旋轉減速并將輸入軸的旋轉傳輸至輸出軸。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根據現有技術的旋轉設備,旋轉電機的旋轉軸和減速裝置的輸入軸分開地構成。 結果,當旋轉電機被安裝至減速裝置時,則需要將旋轉軸心和輸入軸心對中心并且將所述軸彼此相連的任務。這種任務在旋轉設備組裝過程中費時費力。另外,近年來出現了增加旋轉設備的尺寸以確保連接構件等所用空間的趨勢,并且在旋轉設備組裝至各種裝置的情況下,出現了與安裝空間有關的問題,諸如與外圍裝置發生干涉。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允許有效地組裝旋轉設備并實現尺寸降低的旋轉電機和旋轉設備。解決問題的手段為了實現所述目的,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旋轉電機,該旋轉電機與減速裝置一體地形成,該減速裝置包括輸入軸,滾子齒式凸輪設置到該輸入軸;和輸出軸,該輸出軸在外周上設置有被構造成與所述滾子齒式凸輪順序地接合的凸輪隨動件,所述輸出軸沿著與所述輸入軸正交的方向延伸,所述旋轉電機被構造米用磁場系統和電樞中的一方作為轉子并采用所述磁場系統和所述電樞中的另一方作為定子,該旋轉電機包括旋轉軸,該旋轉軸作固定至所述轉子并與所述減速裝置的所述輸入軸一體地形成為單根軸。優選地,所述旋轉軸不由軸承可旋轉地支撐。另外,優選地,所述旋轉電機與進一步具有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撐所述旋轉軸的軸承的所述減速裝置一體地形成。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旋轉設備,該旋轉設備一體地包括旋轉電機和減速裝置,所述旋轉電機采用磁場系統和電樞中的一方作為轉子,并采用所述磁場系統和所述電樞中的另一方作為定子,其中所述旋轉電機具有固定至所述轉子的旋轉軸; 所述減速裝置具有輸入軸,滾子齒式凸輪設置到該輸入軸;和輸出軸,該輸出軸在外周上設置有被構造成與所述滾子齒式凸輪順序地接合的凸輪隨動件,所述輸出軸沿著與所述輸入軸正交的方向延伸;并且所述旋轉電機的所述旋轉軸和所述減速裝置的所述輸入軸一體地形成為單根軸。 優選地,所述旋轉電機不具有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撐所述旋轉軸的軸承。另外,優選地,所述減速裝置進一步包括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撐所述旋轉軸的軸承。或者,優選地,所述減速裝置還包括軸承,該軸承沿著軸向方向布置在所述滾子齒式凸輪的兩側并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撐所述輸入軸;以及軸承預壓縮構件,所述軸承預壓縮構件沿著所述軸向方向布置在所述軸承的外側并向所述軸承提供預壓縮,并且,所述軸承預壓縮構件中的至少一個軸承預壓縮構件包括螺旋接合部,該螺旋接合部在外周上形成旋擰至殼體的螺旋部;以及預壓縮部,該預壓縮部沿著軸向方向位于所述螺旋接合部的內側,具有比所述螺旋接合部大的直徑,并接觸所述軸承的外圈。本發明的優點根據本發明,可以有效地組裝旋轉設備并實現尺寸減小。
圖I是示出了根據本公開內容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旋轉設備的總體構造的縱剖視圖。圖2是示出了包括馬達的旋轉設備的總體構造的縱剖視圖,所述馬達不包括制動器部。圖3是示出了一變型的旋轉設備的總體構造的縱剖視圖,其中油封座的外側和內側分別設有小直徑和大直徑。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圖描述本公開內容的實施方式圖I是示出了根據一個實施方式的旋轉設備的總體構造的縱剖視圖。如圖I所示, 旋轉設備I 一體地包括減速裝置200和作為旋轉電機的馬達100。首先,將描述馬達100。馬達100包括馬達電磁部110、制動器部120和編碼器部 130。馬達電磁部110和制動器部120相鄰地布置。減速裝置200布置在馬達電磁部110 和編碼器部130之間。馬達電磁部110包括轉子111和定子113。轉子111固定成使得其軸心與旋轉軸 101的軸心相同。定子113固定至馬達框架112,使得該定子在徑向方向上與轉子111的外周面相對地放置。旋轉軸101與減速裝置200的輸入軸211 —體地形成為單根軸。具體地說,加工單根軸,以形成旋轉軸101,使得該旋轉軸具有比減速裝置200的輸入軸211小的直徑。轉子111包括軛114和磁體115。轉子111從旋轉軸101的與減速裝置200相反的那一側(負載的相反側,圖I中的右側)插入,并且附裝并固定至旋轉軸101的外周。定子 113包括層壓芯1131 ;線軸1132 ;線圈線1133 ;用于連接線圈線1133的線連接基板1135 ; 以及輸入端子1136。層壓芯1131插入穿過固定的線軸1132。線圈線1133圍繞線軸1132 卷繞。輸入端子1136連接到線連接基板1135。線軸1132由諸如樹脂之類的絕緣材料制成,以便使層壓芯1131和線圈線1133電絕緣。層壓芯1131、線軸1132、線圈線1133、線連
4接基板1135和輸入端子1136使用樹脂1134模制而成。在減速裝置200的相對側在定子 113上設置托架116。制動器部120是在減速裝置200的相對側制動旋轉軸101的斷電致動型電磁制動器。制動器部120與馬達電磁部110相鄰地布置在減速裝置200的相對側。該制動器部 120包括制動盤121、磁場芯123和電樞124。制動盤121固定至旋轉軸101的端部IOla的外周。磁場芯123容納勵磁線圈122和彈簧(未示出)。電樞124布置在減速裝置200側 (負載側,圖I中的左側),使其面向磁場芯123。制動器部120借助于螺栓128經由軸環 127固定至托架116。制動器部120經由導線連接至輸出端子1136。注意,旋轉軸101的端部IOla例如通過機加工形成,使得該端部具有比任何其他部分都小的直徑。容納磁場芯123中的彈簧啟動朝向減速裝置200側擠壓電樞124的偏壓力。電樞 124通過合適的磁性材料(例如鋼)形成為盤狀。電樞124僅在軸向方向(圖I中的水平方向)上可移動地布置在磁場芯123和制動盤121之間。制動盤121的位于減速裝置200 的相反側的那個表面設置有摩擦材料125。構成制動器部120的每個裝置都容納在制動器罩126中。另外,在減速裝置200 的相反側在制動器罩126上設置有罩102。現在將描述具有諸如上述之類的構造的制動器部120的操作。在勵磁線圈22不通電的狀態(相當于斷電狀態)下,由制動器部120執行制動。 也就是說,在斷電狀態下,電樞124被彈簧擠壓,使得電樞124朝向減速裝置200側移動并與摩擦材料125接觸。結果,制動盤121被抑制,從而制動旋轉軸101的旋轉。另一方面, 在勵磁線圈122通電(相當于上電狀態),制動器部120不執行制動。也就是說,在上電狀態下,勵磁線圈122朝向減速裝置200的相反側在電樞124上施加磁性吸引力。通過該布置,電樞124抵抗彈簧的偏壓力并朝向減速裝置200的相反側移動。結果是,電樞124從摩擦材料125分離并從上述制動中釋放,從而使得旋轉軸101能夠旋轉。編碼器部130與馬達電磁部110和制動器部120相對地布置,而將減速裝置200 夾在中間。編碼器部130例如包括光學或電磁編碼器131和覆蓋該編碼器131的編碼器罩 132。編碼器131檢測旋轉軸101的旋轉角等。具有諸如以上所述的構造的馬達100沒有進一步包括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撐旋轉軸101的軸承。如上所述,旋轉軸101與減速裝置200的輸入軸211 —體地形成。因而,減速裝置200的輸入軸211由軸承213可旋轉地支撐,由此以懸臂形式支撐旋轉軸101。這使得可以消除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撐旋轉軸101的軸承。 接下來將描述減速裝置200。減速裝置200是所謂的滾子齒式減速裝置。減速裝置200包括輸入軸211和輸出軸221。滾子齒式凸輪212設置到輸入軸211。與滾子齒式凸輪212順序地接合的凸輪隨動件222設置到輸出軸221的外周。輸入軸211由布置在軸向兩側的軸承213相對于殼體201可旋轉地支撐。滾子齒式凸輪212—體地設置到輸入軸211。螺旋形漸縮肋214形成在滾子齒式凸輪212上。根據漸縮肋214的旋轉角均勻地設置軸向位移。另外,如上所述,輸入軸211與馬達100的旋轉軸101 —體地形成為單根軸。輸出軸221布置成使得其軸向方向基本正交于輸入軸211的軸向方向,并且與該輸入軸211的軸向方向呈偏斜位置關系。輸出軸221沿與輸入軸211正交的方向延伸。輸出軸221是中空軸。輸出軸221由布置在軸向兩側的軸承(未示出)相對于殼體201可旋轉地支撐。多個凸輪隨動件222沿著圓周方向以預定間隔徑向地設置在輸出軸221的外周面上。這些凸輪隨動件222中的相鄰布置的兩個隨動件222隨著滾子齒式凸輪212的旋轉而被朝向漸縮肋部214的兩個側面預壓縮并與所述兩個側面接觸。通過該布置,輸入軸211 的旋轉被減速并被傳輸至輸出軸221。殼體201包括通孔202,輸入軸211通過該通孔插入。軸承213設置在通孔202 內。另外,油封203和油封座204設置在通孔202的軸承213、213的軸向兩端處。油封座 204支撐油封203并起到向軸承213提供預壓縮的軸承預壓縮構件的作用。通孔202的軸向兩側均在殼體201的表面上敞開。馬達框架112固定至馬達電磁部110側的開口 205的預定位置。編碼器罩132固定至編碼器部130側的開口 206的預定位置。另外,殼體201 進一步包括位于馬達電磁部110側的開口 205處的臺階部2051。該臺階部2051的內周面和定子113的樹脂1134的外周面接合,由此嵌入并連接臺階部2051和樹脂1134。此時,馬達框架112的端部抵靠臺階部2051,從而在嵌入和連接過程中起到抵接表面的作用。該嵌入和連接過程使得將殼體201和定子113定位在預定位置。在上述實施方式的旋轉設備I中,馬達100的旋轉軸101和減速裝置200的輸入軸211 —體地形成為單根軸。通過該布置,當將馬達安裝到減速裝置200時,轉子111、制動盤121等附裝并固定至從減速裝置200以懸臂形式伸出的旋轉軸101上。然后,可以通過將制動罩126和馬達框架112安裝至其外周側而進行組裝,定子113安裝在馬達框架112 上。因此,不再需要使所述軸彼此對中心并連接的任務,在旋轉軸101和輸入軸211分別提供的情況下需要將所述軸彼此對中心并連接的任務。這使得能夠有效地進行旋轉設備I的組裝工作。此外,可以降低組裝工作所需的工時。而且,在馬達100的旋轉軸101與減速裝置200的輸入軸211是分開的情況下,例如需要在中空旋轉軸內縱深地進行螺栓緊固工作, 這降低了可操作性。根據該實施方式,可以通過將轉子111等插入穿過從減速裝置200以懸臂形式伸出的旋轉軸110而進行組裝,如上所述。這使得能夠實現可操作性的改善。而且, 在馬達100的旋轉軸101與減速裝置200的輸入軸211是分開的情況下,旋轉軸101經由連接構件借助于螺栓連接至輸入軸211。結果,為了確保用于這種連接構件等的空間而往往具有增大旋轉設備I的尺寸的傾向。然而,根據所述實施方式,旋轉軸101和輸入軸211 — 體地形成為單根軸。因而,不再需要連接構件等,使得能夠實現旋轉設備I的尺寸的減小。尤其是,根據所述實施方式,馬達100不包括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撐旋轉軸101的軸承。通過該布置,可以將曾經需要用于軸承保持的預定厚度的托架116制造得較薄。另外, 可以縮短曾經需要用于軸承保持的一定長度的旋轉軸101,從而使得可以減小馬達100(即旋轉設備I)的尺寸。而且,就不再需要軸承而言降低了所需部件的數量。結果是,還實現了馬達100(旋轉設備I)的重量和成本降低的優點。注意,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各種變型。以下順序地描述這些變型。(I)當馬達不包括制動器部時盡管所述實施方式描述了馬達100包括制動器部120的示例性方案,所述公開內容的實施方式也可以應用于不包括制動器部120的馬達。圖2是示出了包括不具有制動器部120的馬達的旋轉設備的總體構造的縱向剖視圖。如圖2所示,旋轉設備IA —體地包括馬達100A和減速裝置200,馬達100A具有馬達電磁部110和編碼器部130。馬達100A不具有制動器部120 ;相反,罩102直接設置在馬達電磁部110的托架116上。除了馬達100A不具有制動器部120之外,所述構造與所述實施方式中的相同。同樣,在該變型中,也實現了與所述實施方式相同的優點。(2)當油封座的外側和內側分別包括小直徑和大直徑時根據該變型,位于編碼器部側的油封座的軸向外側(編碼器部側)用作螺旋接合部,該螺旋接合部在外周上形成有與殼體接合的螺旋部。另外,位于編碼器部側的油封座的軸向內側(軸承213側)用作與軸承213的外圈接觸的預壓縮部。該預壓縮部的外徑被構造成大于螺旋接合部的外徑。圖3是示出了根據該變型的旋轉設備的總體構造的縱剖視圖。在圖3中,與圖I等中的部分相同的部分賦予相同的附圖標記,并且適當地省略了對它們的描述。如圖3所示, 舉例來說,該變型的旋轉設備IB包括具有較高容量的馬達和減速裝置。旋轉設備IB —體地包括馬達100B和減速裝置200B,馬達100B包括馬達電磁部IlOB和編碼器部130B。也就是說,類似于上述變型(I)的馬達100A,馬達100B不包括制動器部120。另外,根據該馬達100B,罩102直接設置到馬達電磁部IlOB的托架116。注意,與所述實施方式的馬達100 類似,馬達100B可以包括制動器部120。馬達電磁部IlOB的構造與所述實施方式的馬達電磁部110的構造相同。編碼器部130B包括編碼器131和覆蓋編碼器131的編碼器罩132。如果馬達100B 是高容量馬達,則小型編碼器(在該實施例中為所述實施方式中的編碼器131)就足夠。結果,相比于馬達電磁部IlOB和減速裝置200B,編碼器部130B較小。根據該變型,編碼器罩 132B的外徑小于軸承213的外徑。編碼器罩132B包括在沿直徑方向的外周側的部分中與輸入軸213同心地形成的凸起部1321。該凸起部1321形成為朝向軸向內側(馬達電磁部 IlOB側,圖3中的右側)突出。馬達100B的其他部件的構造與所述實施方式的馬達100的相同。減速裝置200B包括輸入軸211、輸出軸221、殼體201B、軸承213和油封座215、 216。殼體201B包括通孔202B,輸入軸211通過該通孔202B插入。軸承213在通孔 202B內設置在滾子齒式凸輪212的軸向(圖3中的水平方向)兩側。根據該變型,馬達電磁部IlOB側(圖3中的右側)的軸承213的尺寸和編碼器部130B側(圖3中的左側)的軸承213的尺寸相同。油封203和油封座215設置到馬達電磁部IlOB側的軸承213的軸向外側。油封座215支撐油封203并向軸承213提供預壓縮。另一方面,油封203B和油封座216設置到編碼器部130側的軸承213的軸向外側。油封座216支撐油封203B并向軸承213提供預壓縮。通孔202B的軸向兩側在殼體201B的表面上敞開。馬達框架112定位并固定至馬達電磁部IlOB側的開口 205上的預定位置。編碼器罩132B定位并固定至編碼器部130B 側的開口 206B上的預定位置。另外,與所述實施方式的殼體201類似,殼體201B包括位于開口 205處的臺階部2051。于是,該臺階部2051和內周面和定子113的樹脂1134的外周面相接合,從而嵌入并連接臺階部2051和樹脂1134。該嵌入和連接過程使得殼體201B和定子113定位在預定位置。此外,通孔202B的編碼器部130B側具有減小直徑,并且在殼體201B的表面上敞開。殼體201B包括位于該開口 206B處的臺階部2061。該臺階部2061的內周面和編碼器罩132B的凸起部1321的外周面相接合,由此嵌入并連接臺階部2061和凸起部1321。此時,編碼器罩132B的比凸起部1321更遠地位于外周側的部分抵靠臺階部 2061,從而在嵌入和連接過程中起到抵接表面的作用。該嵌入和連接過程將編碼器罩132B 和輸入軸211定位并安裝到殼體201B,從而編碼器罩132B的軸線和輸入軸211的軸線對準。位于編碼器部130B側的油封座216包括螺旋接合部2161和預壓縮部2162。螺旋接合部2161在其外周上形成螺旋部2163,該螺旋部2163與形成在臺階部2061的內周上的螺旋部(未示出)接合。預壓縮部2162位于螺旋接合部2161的軸向內側,并且從軸向外側接觸位于編碼器部130B側的軸承213的外圈2131。另外,預壓縮部2162的外徑大于螺旋接合部2161的外徑。根據該變型,位于軸向內側的預壓縮部2162的外徑基本與軸承213 的外徑相同。另一方面,位于軸向外側的螺旋接合部2161的外徑小于軸承213的外徑。在油封座216如此構成的情況下,螺旋接合部2161的螺旋部2163與形成在臺階部2061的內周上的螺旋部接合,并且固定至臺階部2061的內周面。此時,油封座216固定成使得預壓縮部2162從軸向外側接觸位于編碼器部130B側的軸承213的外圈2131。以下描述將編碼器部130B側的油封座216和軸承213組裝至殼體201B的工作。 即,執行組裝的操作人員將螺旋部2163接合至形成在臺階部2061的內周上的螺旋部,并且從軸向內側將油封座216安裝至臺階部2061的內周面。隨后,操作人員將軸承213的外圈 2131安裝至通孔202B的內周面。當調整施加至軸承213的預壓縮時,操作人員從軸向外側將預定夾具安裝至孔2164,以便給油封座216的軸向外側提供夾具安裝。然后,操作人員經由所述夾具旋轉油封座216并且調節螺旋部2163的緊固量。換句話說,操作人員通過分別向軸向內側和軸向外側推動和拉動油封座216來調整預壓縮。例如,為了增加施加至軸承 213的預壓縮,操作人員使用夾具沿著與安裝至臺階部2061的過程中相反的方向旋轉油封座216。這減少了螺旋部2163的緊固量,從而將油封座216推向軸向內側,并且增加預壓縮。另外,例如,為了減小施加至軸承213的預壓縮,操作人員使用夾具在與安裝至臺階部 2061的過程中相同的方向上旋轉油封座216。這增加了螺旋部2163的緊固量,從而將油封座216拉離軸向外側,并且減小預壓縮。當形成在外周上的螺旋部2151與形成在通孔202B的內周上的螺旋部(未示出) 接合時,馬達電磁部IlOB側的油封座215被固定至通孔202的內周面。此時,油封座215被固定成使得其從軸向外側接觸位于馬達電磁部IlOB側的軸承213的外圈2131。在油封座 215的組裝工作過程中,執行組裝工作的操作人員將軸承213的外圈2131安裝至通孔202B 的內周面。隨后,操作人員將螺旋部2151接合至形成在通孔202B的內周上的螺旋部,并且從軸向外側將油封座215安裝至通孔202B的內周面。減速裝置200B的其他部件的構造與所述實施方式的減速裝置200的構造相同。現在將描述通過以上描述的該變型獲得優點。如前所述,向軸承213提供預壓縮的油封座設置到軸承213的軸向外側。具體地說,在滾子齒式減速裝置中,通常通過將設置到油封座的外周的螺旋部接合至形成在殼體 201B上的螺旋部而將油封座固定。通過該布置,輸入軸211的滾子齒式凸輪212的位置能夠軸向滑動,使得可以細微地調整滾子齒式凸輪212的漸縮肋214與輸出軸221的凸輪隨動件222之間的接觸狀態。此時,通常,所采用的構造是該變型中的一個,其中油封座215 位于馬達電磁部IlOB側。也就是說,至少外徑大于或等于軸承213的油封座從殼體201B 的外側連接。這里,需要將編碼器罩213安裝至殼體201B,使得該編碼器罩與輸入軸211同軸。此時,在軸向兩側的油封座都具有上述構造的情況下,直徑小于軸承213的外徑的編碼器罩132B定位并安裝至油封座。然而,油封座是旋擰到殼體201B中的結構。結果,油封座的軸線可能相對于輸入軸211的軸線偏移。另外,輸入軸211的軸承213的外圈2131由殼體201B支撐。結果,為了確保編碼器罩132B的定位精度(與輸入軸211的同心度),編碼器罩132B需要相對于殼體20IB定位。這里,為了將編碼器罩132B定位并安裝至殼體210B,可以將編碼器部130B側的軸承213的尺寸設計成小于馬達電磁部IlOB側的軸承213的尺寸,并且可以將編碼器罩 132B的外徑設計成大于軸承的外徑。然而,在這種情況下,因為減速裝置200B的左右兩側的軸承的尺寸不同,從而導致不平衡狀態,并因此導致組裝精度和剛性下降。因而,編碼器部130B側的軸承需要等于馬達電磁部IlOB側的尺寸。然而,還可以單獨向殼體201B提供編碼器安裝基座并且將編碼器罩132B定位到該安裝基座。盡管如此,在這種情況下,部件數量增加,從而導致尺寸和成本等增加。在這種背景下,根據該變型,編碼器部130B側的油封座216包括螺旋接合部2161 和直徑大于螺旋接合部2161的預壓縮部2162。在螺旋接合部2161的外周上形成與殼體 201B接合的螺旋部2163。預壓縮部2162位于螺旋接合部2161的軸向內側并接觸軸承213 的外圈2131。軸向外側的螺旋接合部2161具有比軸向內側的預壓縮部2162小的直徑,該預壓縮部2162具有與軸承213的外徑基本相同的直徑。通過該布置,定位和安裝可以通過將直徑比軸承213的外徑小的編碼器罩132B直接嵌入和連接至油封座216的軸向外側的殼體201B上來實現。通過該布置,可以使減速裝置200B的左右兩側的軸承213的尺寸相同,由此使得可以保持高精度和剛性。另外,無需使用安裝基座等,就可以將直徑小于軸承 213的外徑的編碼器罩132B精確有效地組裝至殼體201B。(3)其它根據該變型(2),油封座215、216中的、僅位于編碼器部130B側的油封座216被構造有具有小直徑的軸向外側和具有大直徑的軸向內側,但是本發明并不限于此。即,馬達電磁部IlOB側的油封座215可以類似地構造有其中軸向外側具有小直徑并且軸向內側具有大直徑的結構。另外,根據上述,馬達電磁部110和IlOB以及編碼器部130和130B分開地布置在減速裝置200和200B的兩側。然而,本發明并不限于此。也就是說,所公開的實施方式也可應用于具有其中馬達電磁部110和IlOB以及編碼器部130和130B布置在減速裝置200 和200B的一側的構造(例如,其中圖I中的制動器部120和編碼器部130被交換的構造) 的馬達。另外,在這種情況下,制動器部120布置在減速裝置200和200B的另一側的構造或不布置制動器部120的構造也是可以的。而且,馬達電磁部110和110B、制動器部120和編碼器部130和130B均布置在減速裝置200和200B的一側的構造也是可行的。同樣,在這些變型中,實現了與所述實施方式和每個變型相同的優點。盡管以上已經描述了其中馬達100、100A、100B包括磁場系統(其包括作為轉子的軛114和磁體115以及作為定子的包括線軸117的電樞等)的示例性方案,但是本發明并不限于此。相反,馬達可以將包括軛和磁體的磁場系統作為定子設置在馬達框架上,而將包括線軸的電樞等作為轉子設置在旋轉軸上。同樣,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實現與所述實施方式和每個變型相同的優點。另外,除了上述實施例之外,還可以適當地組合上述實施方式和示例性變型的技術。盡管這里沒有逐個地描述其他實施例,但是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各種改變和變型。
權利要求
1.一種旋轉電機(100 ;100A ;100B),該旋轉電機與減速裝置(200 ;200B) 一體地形成, 該減速裝置具有輸入軸(211),滾子齒式凸輪(212)設置到該輸入軸;和輸出軸(221), 該輸出軸在外周上設置有被構造成與所述滾子齒式凸輪(212)順序地接合的凸輪隨動件 (222),所述輸出軸沿著與所述輸入軸(211)正交的方向延伸,所述旋轉電機被構造成采用磁場系統和電樞中的一方作為轉子(111)并米用所述磁場系統和所述電樞中的另一方作為定子(113),所述旋轉電機包括旋轉軸(101),該旋轉軸固定至所述轉子(111)并與所述減速裝置(200 ;200B)的所述輸入軸(211) —體地形成為單根軸。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旋轉電機(100;100A ;100B),其中,所述旋轉軸(101)不由軸承可旋轉地支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轉電機(100;100A;100B),其中,所述旋轉電機(100; 100A;100B)與具有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撐所述旋轉軸(101)的軸承(213)的所述減速裝置 (200 ;200B) 一體地形成。
4.一種旋轉設備(I ;1A ; IB),該旋轉設備一體地包括旋轉電機(100 ;100A ;100B)和減速裝置(200 ;200B),所述旋轉電機將磁場系統和電樞中的一方作為轉子(111),并將所述磁場系統和所述電樞中的另一方作為定子(113),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電機(100 ;100A ;100B)包括固定至所述轉子(111)的旋轉軸(101);所述減速裝置(200 ;200B)具有輸入軸(211),滾子齒式凸輪(212)設置到該輸入軸; 和輸出軸(221),該輸出軸在外周上設置有被構造成與所述滾子齒式凸輪(212)順序地接合的凸輪隨動件(222),所述輸出軸沿著與所述輸入軸(211)正交的方向延伸;并且所述旋轉電機(100 ;100A ;100B)的所述旋轉軸(101)和所述減速裝置(200 ;200B)的所述輸入軸(211) —體地形成為單根軸。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旋轉設備(I;1A ;1B),其中所述旋轉電機(100 ; 100A;100B)不具有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撐所述旋轉軸(101)的軸承。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旋轉設備(I;1A),其中所述減速裝置(200)進一步包括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撐所述旋轉軸(101)的軸承(213)。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旋轉設備(IB),其中所述減速裝置(200B)包括軸承(213),該軸承沿著軸向方向布置在所述滾子齒式凸輪(212)的兩側并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撐所述輸入軸(211);以及軸承預壓縮構件(215, 216),所述軸承預壓縮構件沿著所述軸向方向布置在所述軸承(213)的外側并向所述軸承 (213)提供預壓縮;并且所述軸承預壓縮構件中的至少一個軸承預壓縮構件(216)包括螺旋接合部(2161), 其中該螺旋結合部在外周上形成有旋擰至殼體(201B)的螺旋部(2163);以及預壓縮部 (2162),該預壓縮部沿著所述軸向方向位于所述螺旋接合部(2161)的內側,具有比所述螺旋接合部(2161)大的直徑,并接觸所述軸承(213)的外圈(2131)。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旋轉電機和旋轉設備。旋轉設備(1)一體地包括馬達(100)和減速裝置(200)。馬達(100)包括固定至轉子(111)的旋轉軸(101)。減速裝置(200)包括設置有滾子齒式凸輪(212)的輸入軸(211);和輸出軸(221)。輸出軸(221)在其外周上設置有與所述滾子齒式凸輪(212)順序地接合的凸輪隨動件(222),并且沿著與所述輸入軸(211)正交的方向延伸。所述馬達(100)的旋轉軸(101)和所述減速裝置(200)的輸入軸(211)一體地形成為單根軸。
文檔編號B23Q1/52GK102581630SQ201210004760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11日
發明者加藤壽尚, 大石貴司, 宮內信和, 山岸俊幸, 松浦賢司, 高橋俊樹 申請人:株式會社三共制作所, 株式會社安川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