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數控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控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數控機床。
背景技術:
現有的數控設備,一種是工作臺運動。如申請號為201010284237. 9的發明專利中,公開了ー種數控龍門立式復合機床,包括底座、工作臺、立柱,立柱通過立柱導軌活動連接或者通過緊固件固定連接有復合橫梁,復合橫梁通過橫梁導軌活動連接或者通過緊固件固定連接有2個以上的滑鞍,滑鞍通過滑枕導軌活動連接有主軸裝置;底座、立柱、復合橫梁、主軸裝置上設有絲桿驅動裝置,絲桿驅動裝置都連接電氣數控裝置。 ー種是龍門架運動。這種結構的數控設備,ー種方式是驅動龍門架來回運動的驅動機構需包括ニ根X向絲桿或X向同步帶等和ニ個動カ源,需兩個同步運動的電機驅動龍門架,因兩個同步運動的電機很難實現完全同步運動、或其中ー個電機出現速度變慢或變快造成X向滑座運動不平衡產生扭力、使X向滑座偏移X方向運動、導致X向滑座運動時穩定性不好、定位不準、運動不暢的問題。ー種方式是X向絲桿或X向同步帶位于龍門架的一偵牝驅動カ完全偏向ー邊,造成龍門架運動不平衡產生扭力使龍門架偏移Y方向運動、導致Y向滑座運動時穩定性不好、定位不準、運動不暢、運動不能太快,不能適應X向前導軌、X向后導軌大間距的大機床。上述現有技術主軸的運動需要底座運動或龍門架運動來實現,需要運動的裝夾エ件的底座和エ件的重量或龍門架的重量比主軸裝置及其承載裝置的重量重很多,因此大大浪費加工エ件時的能源,增加設備運動件的慣性,降低設備的進給精度和エ件加工精度,降低了 Y向的移動速度和加工效率,増加了設備運動件和導軌之間的磨損。由于底座導軌或龍門架導軌安裝在裝夾エ件裝置的下方,這樣從エ件上加工下來的鉄屑等容易進入到導軌內。申請號為201010155118.3的發明專利中,公開了ー種數控加工中心,包括用于裝卡エ件的工作臺,工作臺上設置有橫向立柱,橫向立柱上安裝有十字滑座,十字滑座的上端連接有Y軸絲桿,十字滑座的下端連接有X軸絲桿,Y軸絲桿的上部設有可延垂直滑枕上下運動的縱向立柱,縱向立柱上連接有Z軸絲桿,垂直滑枕下端連接帶有刀具的主軸。該發明的動柱型數控加工中心,由于安裝主軸的縱向立柱僅ー邊被支撐,導致主軸運動時穩定性不好、定位不準、運動不暢、運動不能太快。一種數控設備,主體框架僅包括底座、設置在底座上的一堵墻式的主支撐部,在主支撐部上僅可設有ー個加工頭、使加工頭三軸以上運動的加工頭運動機構。由于主支撐部為ー堵墻式的結構,因此當加工頭、加工頭運動機構重量較重或加工頭的加工カ很大是,主支撐部易變形,導致主支撐部和底座不垂直,這樣就使加工頭和工作臺之間產生很大的形位公差,從而導致加工エ件產生很大的形位公差,大大影響加工精度。由于主支撐部為ー堵墻式的結構,只可安裝ー個加工頭,當選用不同的加工工具對エ件加工時,必須更換加工エ具,不可以同時使用多種工具對エ件進行加工。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ー種方便加工エ件的側面、加工頭運動時穩定性好、不易產生不平衡扭カ的數控設備。ー種數控設備,包括主體框架、裝夾エ件裝置,主體框架包括底座、設置在底座相對兩側的第一主支撐部和第二主支撐部;將第一主支撐部和第二主支撐部相對兩側連接在一起的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第一主支撐部、第一連接部、第二主支撐部、第二連接部首尾相連形成頂部設有エ件進出口的閉環結構;在主體框架左側、右側、后側ー側以上設有加工頭、使加工頭三軸以上運動的加工頭運動機構;主體框架安裝有加工頭的側面為方形閉環結構;加工頭運動機構包括第一滑座,在主支撐架和第一滑座間、靠近第一滑座的兩側設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導軌;驅動第一滑座來回運動的第一滑座驅動裝置;第一驅動裝置包括驅動第一滑座來回運動、安裝在第一導軌之間與 第一導軌平行的一根第一絲桿或ー組第一直線電機,第一絲桿穿過第一滑座兩端安裝在主體框架的安裝部上或第一直線電機定子固定在主體框架的安裝部上;還包括第二滑座,在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之間、靠近第二滑座的兩側設有相互配合的第二導軌,驅動第二滑座來回運動的第二滑座驅動裝置;還設有安裝在第二滑座上的側向主軸裝置,側向主軸裝置包括導桿、驅動導桿水平方向運動的導桿驅動裝置,設置在導桿端部的加工頭。作為方案一的改進,第一滑座驅動裝置包括ー個第一驅動電機,驅動第一滑座來回運動、與第一導軌平行的一根與第一驅動電機的電機軸連接的第一絲桿,與第一絲桿配合的第一絲桿螺母;第一絲桿位于兩側的第一導軌之間;第一驅動電機安裝在主支撐架上,第一絲桿螺母固定在第一滑座上,第一絲桿與第一絲桿螺母配合;第一絲桿穿過主體框架、第一滑座、再安裝在主體框架相対的ー側,第一絲桿與主體框架、第一滑座避空;第一滑座為開ロ朝向水平方向的方形閉環結構;第二滑座驅動裝置包括ー個第二驅動電機,驅動第二滑座來回運動、與第二導軌平行的一根與第二驅動電機的電機軸連接的第二絲桿,與第二絲桿配合的第二絲桿螺母;第二驅動電機安裝在第一滑座的一個側面上,第二絲桿螺母固定在第二滑座上,第二絲桿與第二絲桿螺母配合;第二絲桿穿過第一滑座安裝有第二驅動電機的ー側、第二滑座、再安裝在第一滑座遠離第二驅動電機的ー側,第二絲桿與第一滑座、第二滑座避空; 導桿穿過第二滑座;導桿驅動裝置包括ー個第三驅動電機、一根與第三驅動電機的電機軸連接的第三絲桿、第三絲桿螺母;第三絲桿螺母與導桿安裝在一起且位置固定。采用絲桿和絲桿螺母配合,結構簡單,精度高。作為方案ニ的改進,導桿穿過第二滑座;在第二滑座上設有水平方向的支撐部,在支撐部上設有電機安裝板,第三驅動電機安裝在電機安裝板的ー側,與第三驅動電機的電機軸連接的第三絲桿穿過電機安裝板與第三絲桿螺母配合,支撐部可以為第三絲桿來回運動提供足夠的行程,結構簡単。作為方案一的改進,導桿僅可水平方向來回運動地與第二滑座安裝在一起,在導桿內設有僅可相對導桿轉動地轉軸或主軸;第三絲桿螺母與導桿固定,在轉軸或主軸的外周安裝有驅動轉軸或主軸旋轉的第一轉子,在導桿內安裝有與第一轉子配合的第一定子。采用第一定子和第一轉子配合來驅動轉軸,結構簡單,安裝方便。作為方案一的改進,還設有與導桿位置的擺座;還設有安裝在擺座內的第二定子,安裝在第二定子內與第二定子配合的第二轉子,安裝在第二轉子內的水平方向的擺軸,加工頭的加工頭座固定在擺軸上或與擺軸一體成型。擺軸的驅動通過第二定子和第二轉子的配合來實現,結構簡単,安裝方便,減少安裝空間。作為方案一的改進,支撐部為與導桿配合的管狀的導套;在導套、第二滑座內設有與導桿配合地貫通的導向孔,導桿可來回水平運動地安裝在導向孔內,電機安裝板密封導套的導向孔遠離第二滑座的端部。電機安裝板密封導套的導向孔的端部部,灰塵不易進入水平方向導桿和導套之間的間隙,進ー步提高導向效果,減少因灰塵進入導向間隙的磨損。作為方案一的改進,導桿僅可水平方向來回運動地與第二滑座安裝在一起;在滑座內固定有兩條第一水平方向直線導軌軌道,在導桿上固定有與相應的第一水平方向直線導軌軌道配合的第二水平方向直線導軌軌道。通過第一水平方向直線導軌軌道和第二水平方向直線導軌軌道配合水平方向導向,導向效果好,水平方向導桿不需要再設計止轉結構。特別是當第一水平方向直線導軌軌道和第二水平方向直線導軌軌道磨損后,只需更換第一 水平方向直線導軌軌道和第二水平方向直線導軌軌道即可,不需更換水平方向導桿。作為方案一的改進,在導桿上設有止轉槽,在第二滑座上設有與導桿配合的水平方向導套,在水平方向導套上安裝有與止轉槽配合的止轉件。用止轉結構來防止水平方向導桿轉動,結構簡單,各個零件的設計方便。作為方案一的改進,在第二滑座上設有與導桿配合的水平方向導套;導桿僅可水平方向來回運動地與第二滑座安裝在一起;第三絲桿螺母固定在導桿上;還設有防止導桿沿導桿軸線水平方向轉動地止轉結構;止轉結構包括止轉塊,在導桿上設有容置止轉塊的容置部,在第三止轉塊和導桿間設有彈簧;止轉塊凸出導桿的外周,在與導桿配合的導向孔內設有與止轉塊配合的止轉槽。作為方案一的改進,導桿僅可水平方向來回運動地與第二滑座安裝在一起,在導桿內設有僅可相對導桿轉動地轉軸或主軸;在轉軸或主軸外周設有導電環,在轉軸或主軸內設有與導電環連通的電線容置孔或電線容置槽,在電線容置孔或電線容置槽內容置有電線,電線的一端與導電環電連接,另一端與安裝在轉軸上的電機電連接;導電環電連接外部電源的電刷摩擦電連接,電刷與導桿固定。使用電刷如碳刷或石墨電刷和導電環摩擦電連接,在水平方向導桿連續360°轉動時,可防止與轉動的水平向導桿固定的電機電線纏繞,且結構簡單。作為方案一的改進,在靠近第一絲桿或第一直線電機的ー側、在第一滑座的ー個側面和主體框架之間還設有第一滑座角向導軌,第一滑座角向導軌與第一導軌的安裝角度垂直。第一滑座角向導軌,可克服因X向絲桿側偏產生的滑座側向力,保證滑座平穩運動。作為方案一的改進,第一連接部和/或第二連接部的頂部平面低于第一主支撐部和第二主支撐部的頂部平面,第一主支撐部和第二主支撐部的左側中上部和/或右側中上部不連接在一起形成エ件進出口,便于將エ件吊裝到數控設備內安裝到裝夾エ件裝置上或拆卸時吊住裝夾エ件裝置上的エ件和將エ件從數控設備內吊出。作為方案一的改進,第一驅動裝置為ー組直線電機,包括直線電機定子和直線電機動子,直線電機定子為長條狀,固定在第一主支撐部或第二主支撐部上,直線電機動子固定在第一滑座的底面。長條狀的直線電機定子,結構簡單,驅動效果好,安裝方便。
作為方案一至十三的共同改進,裝夾エ件裝置包括安裝在主體框架上的第一卡盤機構和第二卡盤機構、或第—盤機構和第一尾座機構、或第—盤機構,第—盤機構安裝在主體框架側面上,第二卡盤機構或第一尾座機構可相對主體框架來回水平方向移動的安裝在主體框架上;加工頭包括刀具裝夾頭。作為改進,第一主支撐部、第二主支撐部、第一連接部、第二連接部和底座一體成型,在主體框架相対的兩側分別設有上方與連接部連接、下方與底座連接、兩側與第一主支撐部和第二主支撐部連接的第三安裝座、或第三安裝座和第四安裝座,第三安裝座與主體框架一體成型、或第三安裝座和第四安裝座與主體框架一體成型;在第三安裝座上設有安裝第一卡盤機構的水平方向的第一圓通孔,或在第三安裝座上設有安裝第一卡盤機構的水平方向的第一圓通孔及在第四安裝座上設有安裝第二卡盤機構或第一尾座機構、與第一圓通孔同軸的第二圓通孔,可以實現車銑復合加工。作為方案一至十三的共同改進,主體框架為一體成型的人造石或樹脂合成石或水 泥混凝土主體框架;在底座上還設有在成型底座時嵌入底座上用來安裝工作臺的工作臺支 撐塊,或在成型底座時嵌入底座上的工作臺,和/或在成型主支撐架時嵌入主體框架側面的安裝卡盤的兩個卡盤固定座;和/或在成型主支撐架時嵌入主體框架側面的安裝尾座的尾座固定座和安裝卡盤的卡盤固定座。主支撐架采用一體成型的人造石或樹脂合成石或水泥混凝土主體框架,成本低,由于是常溫成形,熱膨脹系數小,內應カ很小可以忽略不計,所以成形的設備框架結構變形小,特別是可以象建造房屋ー樣澆注非常大型的主體框架。在澆注成型底座、主支撐部、主支撐架時將卡盤固定座和尾座固定座嵌入主體框架,解決了水泥無法用于機加工的問題,便于將卡盤和尾座的安裝,保證卡盤和尾座的安裝精度。澆注定型后再加工導軌支撐條或直線硬軌軌道或直線滑動軌道或卡盤固定座和尾座固定座或工作臺或工作臺支撐塊至達到形位公差精度要求。作為方案一至十三的共同改進,在主體框架上設有儲物腔。可以將電氣設備、刀具庫等安裝在儲物腔內,節省空間,使數控設備外觀美觀。在主體框架左側、右側、后側的三個側面上均設有加工頭、使加工頭三軸以上運動的所述加工頭運動機構;主體框架結構包括底座,裝夾エ件裝置為安裝在底座上僅可相對底座旋轉運動地旋轉工作臺。使用旋轉工作臺,不需要重新裝夾エ件,即可對エ件的各個側面進行加工。第一主支撐部、第一連接部、第二主支撐部、第二連接部形成閉環結構,一方面可以將支撐第一滑座的支撐カ較均勻的傳遞到底座上,因此對第一滑座有很好的承載作用,主支撐架剛性好,非常有利于保證加工頭和工作臺之間的形位公差,從而保證加工エ件的形位公差和精度。主體框架安裝有加工頭的側面為方形閉環結構,第一滑座驅動裝置可以實現第一絲桿或第一直線電機位于第一導軌之間,從而可以實現只需ー根第一絲桿或第一直線電機和一個動カ源驅動第一滑座運動,還有導軌位的加工基準一致,保證了導軌的形位精度。驅動第一滑座來回運動只需ー根第一絲桿或第一直線電機和一個動カ源,可以克服在第一導軌的位置安裝兩個同步運動的電機驅動第一滑座、因兩個同步運動的電機很難實現完全同步運動、或其中ー個電機出現速度變慢或變快造成第一滑座運動不平衡產生扭力、使第一滑座偏移X方向運動、導致第一滑座運動時穩定性不好、定位不準、運動不暢的問題。第一絲桿或第一直線電機位于第一導軌之間,還可以克服僅在第一導軌ー側的位置安裝一個驅動裝置驅動第一滑座、因驅動カ完全偏向ー邊造成第一滑座運動不平衡產生扭力使第一滑座偏移X方向運動、導致第一滑座運動時穩定性不好、定位不準、運動不暢、運動不能太快,不能適應第一導軌大間距的大機床。主體框架頂部設有エ件進出口,可以使用天車等設備對エ件吊裝,從エ件進出口進入數控設備內安裝到裝夾エ件裝置上,或從裝夾エ件裝置上拆卸下來的エ件從エ件進出口吊出,便于大型エ件的裝夾。在左側、右側、后側ー側以上設有加工頭,可以方便地對エ件側面的進行加工。在左側、右側、后側兩個以上的側面上設有加工頭,,工作臺可旋轉運動時,可以實現不需要重新裝夾エ件選擇不同的工具對エ件不同側面的不同形位進行加工。當在主體框架的左側、右側、后側上均安裝有加工頭,加工頭均可七軸聯動加工,工作臺可旋轉運動時,可實現二十ニ軸聯動加工。在加工頭上設有刀具裝夾頭、或加工頭為噴漆頭或焊槍或激光槍或等離子切割槍或螺絲槍或氣割槍或電火花加工頭。當在刀具裝夾頭上安裝有銑刀時,可以實現銑削的功能;當在刀具裝夾頭上安裝有砂輪時,可以實現磨削的功能;當在刀具裝夾頭上安裝有鏜刀時,可以實現鏜孔的 功能;當在刀具裝夾頭上安裝有鉆頭時,可以實現鉆孔的功能;當加工頭為噴漆頭時,可以實現噴涂的功能;當加工頭為焊槍時,可以實現焊接的功能;當加工頭為激光槍時,可以實現激光切割和或激光焊接的功能;當加工頭為等離子切割槍時,可以實現等離子切割的功能;當加工頭為螺絲槍,可以實現裝螺絲的功能。在主體框架左側、右側、后側的三個側面上均設有加工頭,每個側面上加工頭可選用不同的加工頭,如在左側的加工頭可為安裝鏜刀的動カ頭,后側的加工頭可為安裝銑刀的動カ頭,右側的加工頭可為安裝鉆頭的動カ頭,又由于工作臺可旋轉,這樣不需更換動カ頭,不需重新裝夾エ件,就可用三種不同的動カ頭加エエ件的每個側面,加工基準一致,且三個動カ頭可同時工作,效率高。
圖I是本發明實施例I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I從另ー個方向投影的立體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I的第二滑座、側向主軸裝置、加工頭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I的第二滑座、側向主軸裝置、加工頭沿導桿的軸線位置剖切的示意圖。圖5是沿圖4的A-A位置剖切的示意圖。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2的第二滑座、側向主軸裝置、加工頭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3的第二滑座、側向主軸裝置、加工頭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8是本發明實施例3的第二滑座、側向主軸裝置、加工頭沿導桿的軸線位置剖切的示意圖。圖9是沿圖8的B-B位置剖切的示意圖。圖10是本發明實施例4的立體示意圖。圖11是本發明實施例5的第二滑座、側向主軸裝置、加工頭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12是本發明實施例6的第二滑座、側向主軸裝置、加工頭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13是本發明實施例7的第二滑座、側向主軸裝置、加工頭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14是本發明實施例8的立體示意圖。
圖15是本發明實施例8的第二滑座、側向主軸裝置、加工頭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16是本發明實施例9的立體示意圖。圖17是本發明實施例9的第二滑座、側向主軸裝置、加工頭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18是本發明實施例10的立體示意圖。圖19是本發明實施例10的第二滑座、側向主軸裝置、加工頭沿導桿的軸線位置剖切的不意圖。圖20是本發明實施例11的立體示意圖。圖21是本發明實施例12的立體示意圖。
圖22是本發明實施例12的尾座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23是本發明實施例13的立體示意圖。圖24是本發明實施例13的第二滑座、側向主軸裝置、加工頭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25是本發明實施例14的立體示意圖。圖26是本發明實施例14的第二滑座、側向主軸裝置、加工頭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27是本發明實施例15的立體示意圖。圖28是本發明實施例15的第二滑座、側向主軸裝置、加工頭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29是本發明實施例17的立體示意圖。圖30是本發明實施例17的立體示意圖。圖30是本發明實施例17的立體示意圖。圖31是本發明實施例18的第二滑座、側向主軸裝置、加工頭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32是本發明實施例19的立體示意圖。圖33是本發明實施例19的立體示意圖。圖34是本發明實施例20的Y向滑座、主軸裝置、主加工頭從后向上旋轉90°的立體示意圖。圖35是本發明實施例20的Y向滑座、主軸裝置、主加工頭從后向上旋轉90°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36是本發明實施例20的Y向滑座、主軸裝置、主加工頭沿Z向導桿的軸線位置剖切從后向上旋轉90°的示意圖。圖37是本發明實施例21的Y向滑座、主軸裝置、主加工頭沿Z向導桿的軸線位置剖切從后向上旋轉90°的示意圖。圖38是本發明實施例22的Y向滑座、主軸裝置、主加工頭沿Z向導桿的軸線位置剖切從后向上旋轉90°的示意圖。圖39是本發明實施例23的Y向滑座、主軸裝置、主加工頭從后向上旋轉90°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如圖I至圖5所示,一種數控機床,包括一體成型的主體框架I,工作臺2。主體框架I包括方形的底座3,與底座3 —體成型設置在底座3四個轉角位置的主支撐柱4、分別設置在底座3的右側和后側的中間位置的連接部5。與主支撐柱4 一體成型設置在主支撐柱4上部的連接部6。主體框架I的左側、前側為開ロ朝向水平方向的方形閉環結構。置于底座3左側的兩個主支撐柱4和連接部6形成第一主支撐部,置于底座3右側的兩個主支撐柱4和連接部6形成第二主支撐部,將第一主支撐部和第二主支撐部前側連接在一起連接部6為第一連接部,將第一主支撐部和第二主支撐部后側連接在一起連接部6為第二連接部。還包括第一滑座7。在主體框架I和第一滑座7間設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導軌。第一滑座7可沿第一導軌來回滑動。第一滑座7包括開ロ朝向水平方向的方框,在方框的豎直方向的前后兩個側面上分別凸設有第一固定塊13,在方框朝向主體框架I的側面上設有凸部14。第一導軌包括豎直方向安裝在主體框架I的左側面上、并靠近主體框架I的前后兩側、設有滾珠的第一直線滑動軌道15,豎向固定在第一固定塊13底面與第一直線滑動軌道15配合的第一導軌滑座16。 還包括驅動第一滑座7來回運動的第一滑座驅動裝置;第一滑座驅動裝置包括一個第一驅動電機10,驅動第一滑座7來回運動、與第一直線滑動軌道15平行的一根與第一驅動電機10的電機軸連接的第一絲桿11,與第一絲桿11配合的第一絲桿螺母8,第一絲桿螺母8固定在凸部14與第一滑座7結合的位置。還包括安裝在連接部6的左側面上的第一絲桿安裝座17,安裝在底座3上的第一絲桿座12,第一驅動電機10安裝在第一絲桿安裝座17面上,第一絲桿11遠離第一驅動電機10的一端穿過第一絲桿安裝座17、第一絲桿螺母8后安裝在第一絲桿座12上;第ー絲桿11位于兩根第一直線滑動軌道15之間。還包括第二滑座18,在第一滑座7和第二滑座18間設有相互配合的第二導軌。
還包括驅動第二滑座18來回運動的第二滑座驅動裝置。第二滑座驅動裝置包括ー個第二驅動電機21,驅動第二滑座18來回運動、與第二導軌平行的一根與第二驅動電機21的電機軸連接的第二絲桿22,與第二絲桿22配合的第二絲桿螺母9。第二滑座18包括第二滑座板24,從第二滑座板24水平方向凸設的第一 U型凸部25,從第二滑座板24背離U型凸部25方向水平凸設的第二 U型凸部26。第二滑座板24在上下方向均凸出第一 U型凸部25、第二 U型凸部26。第二絲桿螺母9固定在第二 U型凸部26與第二滑座板24結合的位置。第二導軌為滑軌;包括直接固定在第一滑座7的左側面上、并靠近第一滑座7的頂面和底面、設有滾珠的第二直線滑動軌道27,固定在第二滑座板24的右側面上與第二直線滑動軌道27配合的第二導軌滑座29。還包括安裝在第一固定塊13的左側面上、靠近第一滑座7的前側的第二絲桿安裝座28、靠近第一滑座7的后側的第二絲桿安裝座20,第二驅動電機21安裝在第二絲桿安裝座28上,第二絲桿22遠離第二驅動電機21的一端穿過第二絲桿安裝座28、第二絲桿螺母9、第二滑座18安裝在第二絲桿安裝座20上。第二絲桿22位于兩根第二直線滑動軌道27之間。還設有安裝在第二滑座18上的側向主軸裝置。側向主軸裝置包括可左右運動的圓形導桿30,端蓋31,僅可相對導桿30轉動的轉軸32,驅動轉軸32旋轉的第一轉子33和第一定子34,軸承35,軸承19,兩條安裝在第二滑座18的第一 U型凸部25、第二 U型凸部26的底面并貫穿第二滑座18的第一水平方向直線滑軌軌道36,驅動導桿30水平方向來回運動的導桿驅動裝置。在導桿30的兩側對稱凸設有水平方向導向固定部37,在水平方向導向固定部37上固定有第二水平方向直線滑軌軌道38,在第二水平方向直線滑軌軌道38上設有與第一水平方向直線滑軌軌道36配合的導槽39。在第一 U型凸部25上固定有電機固定板40。導桿驅動裝置包括ー個第三驅動電機41、驅動導桿30水平方向來回運動的一根第三絲桿42。轉軸32包括與導桿30內孔配合的大軸44、從大軸44的一個端面上延伸設有的小軸45、從大軸44的另ー個端面上延伸設有小軸43,軸承35套在小軸45上并于大軸44端面接觸,第一轉子33套在小軸45上并與軸承35端面接觸,第一定子34安裝在導桿30內與第一轉子33配合。端蓋31固定在導桿30的左端面上將第一定子34、第一轉子33安裝在導桿30內。第三絲桿螺母46固定在端蓋31的中心。第三驅動電機41安裝在電機固定板40上,第三絲桿42的一端通過軸聯接器47與第三驅動電機41連接,第三絲桿42的另一端穿過電機固定板40與第三絲桿螺母46配合,井伸入轉軸32內與轉軸3 2避空。導桿30穿過第二滑座18。轉軸32的右端穿過導桿30并凸出導桿30,軸承19安裝在小軸43上并置于導桿30內,加工頭48安裝在轉軸32上。實施例2如圖6所示,與實施例I不同的是,第二滑座50包括第二滑座板51,從第二滑座板51左側凸設的圓管形第一導套52,從第二滑座板51右側凸設的圓管形第二導套53,第ニ滑座板51外周為方形,周邊凸出圓管形第一導套52、圓管形第二導套53。側向主軸裝置包括可水平方向來回運動的圓形導桿56,端蓋57,安裝在導桿56內僅可相對導桿56轉動的轉軸58,驅動轉軸58旋轉的第一轉子59和第一定子60,軸承61,軸承62,驅動導桿56水平方向來回運動的導桿驅動裝置,止轉件55。在導桿56上設有軸向貫穿導桿56的止轉槽63,在圓管形第一導套52的側向孔54內安裝有與止轉槽63配合的止轉件55。導桿56穿過第二滑座50。轉軸58的一端穿過導桿56,在轉軸58上固定有擺座64 ;還包括安裝在擺座64上的水平方向的擺軸65和與擺軸65連接的擺軸電機66,カロエ頭67安裝在擺軸65上。實施例3如圖7至圖9所示,與實施例I不同的是,第二滑座70包括第二滑座板71,從第二滑座板71左側凸設的第一凸部72,從第二滑座板71右側凸設的第二凸部73。在第一凸部72、第二凸部73的外側面設有固定平面74,在固定平面74設有側凸部75。第二滑座板71外周為方形,周邊凸出第一凸部72、第二凸部73。在第二滑座70內設有貫穿第一凸部72、第二滑座板71、第二凸部73的圓孔78和方孔79,圓孔78置于方孔79的中心位置,圓孔78的直徑大于方孔79的寬度,小于方孔79的長度。在方孔79的同一個側面上固定有兩條第一水平方向直線滑軌軌道80,在水平方向導向固定部81上固定有第二水平方向直線滑軌軌道82,在第二水平方向直線滑軌軌道82上設有與第一水平方向直線滑軌軌道80配合的導槽83。實施例4如圖10所示,與實施例2不同的是,側向主軸裝置包括可左右運動的圓形導桿90,端蓋91,安裝導桿90內僅可相對導桿90轉動的轉軸92,驅動轉軸92旋轉的第一轉子93和第一定子94,軸承95,驅動導桿90水平方向來回運動的導桿驅動裝置,防止導桿90沿導桿軸線水平方向轉動地止轉結構。在導桿90的后端面上設有與導桿90的側面連通的容置槽96 ;止轉結構包括安裝在容置槽96內的第三止轉塊98、第四止轉塊97,在第三止轉塊98、第四止轉塊97之間設有第三彈簧99,端蓋91將第三止轉塊98、第四止轉塊97限制在導桿90上設定范圍內移動;在水平方向導套100內設有止轉槽(未示出),第三止轉塊98遠離第三彈簧99的ー側凸出導桿90的外周伸入止轉槽(未示出)內與止轉槽(未示出)配合;在水平方向導套100上還設有頂緊螺絲102,頂緊螺絲102頂緊第四止轉塊97背離第三止轉塊98的ー側。第三絲桿螺母103固定在導桿90上。第三驅動電機104安裝在電機固定板105上,第三絲桿106的一端通過軸聯接器107與第三驅動電機104連接,第三絲桿106的另ー端穿過電機固定板105、端蓋91與第三絲桿螺母103配合,并伸入轉軸92內與轉軸92避空。轉軸92的右端穿過導桿90,在轉軸92上固定有擺座108。在擺座108內安裝有第二定子110,在第二定子110內安裝與第二定子110配合的第二轉子111,在第二轉子111內安裝有水平方向的擺軸112,加工頭109的加工頭座113固定在擺軸112上。在轉軸92外周設有導電環114,在轉軸92內設有與導電環114連通的電線容置孔115,在電線容置孔115內容置有電線116,電線116的一端與導電環114電連接,另一端與安裝在轉軸92上的主軸電機和定子110電連接;導電環114與電連接外部電源的碳刷(未示出)摩擦電連接,碳刷與導桿90固定。實施例5如圖11所示,側向主軸裝置包括可水平方向來回運動的圓形導桿120,端蓋121,驅動導桿120左右運動的導桿驅動裝置,防止導桿120沿導桿軸線水平方向轉動地止轉結構。與實施例4不同的是,加工頭的刀具裝夾頭122直接安裝在導桿120上。實施例6如圖12所示,與實施例4不同的是,圓管形第一導套131固定在第二滑座132上。實施例7如圖13所示,與實施例4不同的是,在導桿143的側面上設有盲孔141。止轉結構包括第三止轉塊142,在第三止轉塊142和導桿143間設有第三彈簧145,第三彈簧145、第三止轉塊安裝在盲孔141內,第三彈簧145安裝在盲孔141的底面與第三止轉塊142之間,第三止轉塊142凸出導桿143的外周,在與導桿143配合的導向孔(未示出)內設有與第三止轉142塊配合的止轉槽(未示出)。實施例8如圖14、圖15所示,ー種數控設備,包括主體框架、裝夾エ件裝置。主體框架包括底座206、設置在底座206前后兩側的第一主支撐部201和第二主支撐部208,將第一主支撐部201和第二主支撐部208左右兩側連接在一起的第一連接部237和第二連接部238。第一主支撐部201、第一連接部237、第二主支撐部208、第二連接部238首尾依次連接在一起形成方形閉環結構,頂部形成エ件進出口 239。主體框架的左側、右側、前側、后側形成開 ロ朝向水平方形的方形閉環結構。裝夾エ件裝置包括安裝在底座206上僅可相對底座206旋轉地工作臺207。
在主體框架的后側還設有加工頭200、使加工頭200三軸運動的加工頭運動機構。還包括第一滑座211,在后側方形閉環結構和第一滑座211間、靠近第一滑座211的左右兩側設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導軌。
第一導軌包括設置在第一滑座211上、靠近第一滑座211兩側、同軸的兩個的第三導桿圓通孔212、同軸的兩個第三導桿圓通孔213,安裝在第三導桿圓通孔212內的導套214,安裝在第三導桿圓通孔213內的導套215,與214導套配合的第三圓導桿216,與215導套配合的第三圓導桿217,第三圓導桿216、第三圓導桿217的兩端與后側方形閉環結構的上下兩側固定。還包括驅動第一滑座211來回運動的第一滑座驅動裝置。第一滑座驅動裝置包括ー個第一驅動電機210,驅動第一滑座211來回運動、與第一導軌平行的一根與第一驅動電機210的電機軸連接的第一絲桿218,與第一絲桿218配合的第一絲桿螺母209。第一絲桿螺母209、第一絲桿218位于兩側的第三圓導桿216、第三圓導桿217之間。第一驅動電機210安裝在后側方形閉環結構的上方,第一絲桿螺母209固定在第一滑座211上,第一絲桿218與第一絲桿螺母209配合。第一絲桿218穿過后側方形閉環結構上側、第一絲桿螺母209、第一滑座211、再安裝在后側方形閉環結構下側;第一滑座211為開ロ朝向水平方向的方形閉環結構。還包括第二滑座221,在第一滑座211和第二滑座221間設有相互配合的水平方向的第二導軌。第二導軌包括設置在第二滑座221上、靠近第二滑座221兩側的兩個位于同ー豎直面上的第四導桿圓通孔202、第四導桿圓通孔203,安裝在第四導桿圓通孔202內的導套204,安裝在第四導桿圓通孔203內的導套205,與導套204配合的第四圓導桿(未示出),與導套205配合的第四圓導桿219,與導套204配合的第四圓導桿(未示出)、第四圓導桿219的兩端與第一滑座211固定。還包括驅動第二滑座221來回運動的第二滑座驅動裝置。第二滑座驅動裝置包括ー個第二驅動電機(未不出),驅動第二滑座221水平方向來回運動、與第四圓導桿(未不出)、第四圓導桿219平行的一根與第二驅動電機的電機軸連接的第二絲桿220,與第二絲桿220配合的第二絲桿螺母(未示出);第二驅動電機(未示出)安裝在第一滑座211的后側面上,第二絲桿螺母(未示出)固定在第二滑座221上,第二絲桿220與第二絲桿螺母(未示出)配合;第ニ絲桿220穿過第一滑座211安裝有第二驅動電機的ー側、第二滑座221、再安裝在第一滑座211遠離第二驅動電機(未示出)的ー側,第二絲桿220與第二滑座221避空。還設有安裝在第二滑座221上的側向主軸裝置,側向主軸裝置包括可水平運動的導向部分為圓柱形的導桿222,固定在導桿222后端面上的導桿頂座223,驅動導桿222水平運動的導桿驅動裝置。導桿頂座223在垂直導桿222軸線方向凸出導桿222。在第二滑座221上固定有三根安裝柱225,在安裝柱225上固定有安裝座226。導桿222穿過第二滑座221。導桿驅動裝置包括ー個第三驅動電機227,驅動導桿222前后運動、與第三驅動電機227的電機軸連接的一根第三絲桿228,第三絲桿螺母224。第三驅動電機227安裝在安裝座226的后側面上,第三絲桿螺母224固定在導桿頂座223上,第三絲桿228與第三絲桿螺母224配合。還設有防止導桿頂座223沿導桿軸線水平方向轉動地止轉結構;止轉結構包括安裝在導桿頂座223上的止轉塊230、限位蓋231,在止轉塊230的一個側面上設有止轉凸部232,在止轉凸部232相背的兩個面上設有水平方向與相鄰兩根安裝柱225配合的第四止轉斜面233,在止轉塊230朝向導桿222的側面上設有彈簧安裝孔234,在導桿頂座223朝向止轉塊230的一側設有與彈簧安裝孔234配合的彈簧安裝孔(未示出),彈簧安裝孔234與導桿頂座223上的彈簧安裝孔(未示出)內安裝有第四彈簧235。在導桿頂座223上設有容置止轉塊凹陷部236,止轉塊230容置在容置止轉塊凹陷部236內,限位蓋231固定在導桿頂座223上將止轉塊230可有極小位移地限制在容置止轉塊凹陷部236內。在導桿222內安裝有僅可相對導桿222轉動的主軸199,動カ頭198安裝在主軸199上,主軸電機197安裝在導桿頂座223上并通過聯軸器196與主軸199連接。第三絲桿228穿過止轉塊230、第三絲桿螺母224再安裝在第二滑座221上,第三絲桿228與止轉塊230、第二滑座221避空。實施例9如圖16、圖17所示,與實施例8不同的是,主體框架左側也為開ロ朝向水平方向的 豎向方形閉環結構240 ;在左側的豎向方形閉環結構240上還設有加工頭241四軸運動的四軸運動加工頭運動機構。四軸運動加工頭運動機構與三軸運動加工頭運動機構不同的是,導桿頂座242固定在導桿243的端面上。在導桿243的端面上固定有擺座244,還包括安裝在擺座244上的水平方向的擺軸245和與擺軸245連接的擺軸電機246,加工頭241安裝在擺軸245上。實施例10如圖18、圖19所示,與實施例9不同的是,主體框架右側為開ロ朝向水平方向的豎向方形閉環結構258 ;在右側的豎向方形閉環結構258上還設有加工頭269、使加工頭269五軸運動的五軸運動加工頭運動機構。五軸運動加工頭運動機構與三軸運動加工頭運動機構不同的是,導桿頂座260置于在導桿261的右端面上。在導桿頂座260上設有安裝電機軸和聯軸器262的避空孔263,在導桿頂座260的右端面上固定有電機264,電機264的電機軸通過聯軸器262與導桿261連接。導桿261僅可相對導桿頂座260轉動。在導桿261上一體成型有擺座265,還包括安裝在擺座265上的水平方向的擺軸(未示出)和通過聯軸器(未示出)與擺軸(未示出)連接的電機268,加工頭269與擺軸(未示出)一體成型。實施例11如圖20所示,與實施例10不同的是,在主體框架后側的豎向方形閉環結構280上設有的加工頭運動機構281為五軸運動加工頭運動機構。在主體框架左側的豎向方形閉環結構282上設有的加工頭運動機構283為五軸運動加工頭運動機構。工作臺284固定在底座285上。五軸運動加工頭運動機構與實施例9的五軸運動加工頭運動機構相同。實施例12如圖21、圖22所示,與實施例8不同的是,主體框架為一體成型的水泥混凝土主體框架;裝夾エ件裝置包括安裝在主體框架的相對兩側的第一卡盤機構300和第一尾座機構301。在第一主支撐部319、連接部299、第二主支撐部298與底座316形成的閉環結構內設有上方與連接部299連接、下方與底座316連接、兩側與第一主支撐部319、第二主支撐部298連接的第三安裝座302,在第一主支撐部319、連接部297、第二主支撐部298與底座316形成的閉環結構內設有上方與連接部297連接、下方與底座316連接、兩側與第一主支撐部319、第二主支撐298連接的第四安裝座303。第三安裝座302和第四安裝座303與主體框架一體成型。在第三安裝座302上設有安裝第一卡盤機構300的水平方向的第一圓通孔304,在第四安裝座303上設有安裝第一尾座機構301、與第一圓通孔304同軸的第二圓通孔305。第一^^盤機構300為通用的用在數控設備上可自動旋轉、自動開合的卡盤機構。在第四安裝座303背離第三安裝座302的面上延伸設有安裝凸臺306,第二圓通孔305貫穿安裝凸臺306。第一尾座機構301包括頂尖307、固定在頂尖307上的螺桿308,固定在安裝凸臺306背離第三安裝座302的面上的安裝柱317,固定在安裝柱317上的安裝座309,安裝在安裝座309背離安裝凸臺306的面上的頂尖驅動電機310,止轉螺絲311。螺桿 308穿過安裝座309與頂尖驅動電機310的電機軸連接。在安裝凸臺306上設有與止轉螺絲311配合的螺紋通孔,在頂尖307上設有與軸向的止轉槽313。止轉螺絲311穿過螺紋通孔伸入止轉槽313內。在加工頭314上安裝有銑刀315。在需要車時,還可將銑刀換成車刀。底座316為平板狀。在底座316上沒有安裝工作臺。實施例13如圖23、圖24所示,與實施例12不同的是,加工頭運動機構為四軸運動加工頭運動機構。四軸運動加工頭運動機構與三軸運動加工頭運動機構不同的是,導桿頂座332固定在導桿333的端面上。在導桿333的端面上固定有擺座334,還包括安裝在擺座334上的水平方向的擺軸335和與擺軸335連接的擺軸電機336,加工頭331安裝在擺軸335上。實施例14如圖25、圖26所示,與實施例12不同的是,加工頭運動機構為五軸運動加工頭運動機構。五軸運動加工頭運動機構與三軸運動加工頭運動機構不同的是,導桿頂座350置于在導桿351的右端面上。在導桿頂座350上設有安裝電機軸和聯軸器352的避空孔353,在導桿頂座350的右端面上固定有電機354,電機354的電機軸通過聯軸器352與導桿351連接。導桿351僅可相對導桿頂座350轉動。在導桿351上一體成型有擺座355,還包括安裝在擺座355上的水平方向的擺軸356和通過聯軸器357與擺軸356連接的電機358,加工頭359與擺軸356 —體成型。在底座上還設有在成型底座時嵌入底座的工作臺360。實施例15如圖27、圖28所示,與實施例14不同的是,還包括在成型主支撐架時嵌入第三安裝座371上的卡盤固定座(未示出),嵌入第四安裝座377上的卡盤固定座370,成型底座369時嵌入底座369的工作臺支撐塊368,工作臺367固定在工作臺支撐塊368上。裝夾エ件裝置包括安裝在第三安裝座371的的卡盤固定座上的第一卡盤機構372和安裝在第四安裝座上377的的卡盤固定座370上的第二卡盤機構。第二卡盤機構包括卡盤373、固定在卡盤373上的卡盤轉軸374,安裝在卡盤轉軸374外的導向桿375,設置在導向桿375上的止轉槽376,設置在第四安裝座377上的止轉螺絲安裝孔(未示出),安裝在止轉螺絲安裝孔(未示出)內與止轉槽376配合的止轉螺絲379,與導向桿375固定的導向桿座380、與導向桿座380固定的導向桿座381,卡盤轉軸驅動裝置,設置在第二主支撐部392上的固定桿382,設置在第四安裝377上的固定桿393、固定桿394,與固定桿382、固定桿393、固定桿394固定的電機固定板383,絲桿螺母384,與絲桿螺母384配合的絲桿385,固定在電機固定板383背離第二主支撐部392的面上驅動電機386。絲桿螺母384固定在導向桿座381上。卡盤轉軸驅動裝置包括安裝在導向桿座380背離主支撐架的面上的驅動電機387,小齒輪388、大齒輪389、傳送帶390。卡盤轉軸374遠離固定卡盤373的一端穿過第四安裝座377與大齒輪389固定,驅動電機387的電機軸穿過導向桿座380與小齒輪388的軸連接,傳送帶390套在大齒輪389和小齒輪388上。驅動電機387驅動卡盤轉軸374在導向桿375內轉動,卡盤轉軸374相對導向桿375僅可轉動。絲桿385的一端與驅動電機386連接,絲桿385的另一端穿過電機固定板383、絲 桿螺母384、導向桿座381伸入導向桿375內,絲桿385與導向桿375避空。通過驅動電機386帶動絲桿385轉動從而帶動導桿375、卡盤373相對第四安裝座377左右方向來回移動。實施例16如圖29所示,與實施例12不同的是,置于底座408左側的第一主支撐部401、置于底座408右側的第二主支撐部402、置于底座408后側的第一連接部403、置于底座408前側的第二連接部404均為支撐墻。在第二連接部404上設有門405、門406。在第一連接部403內為開ロ朝向水平方向的方形閉環結構。加工頭和加工頭運動機構安裝在第一連接部403上。第二主支撐部402、第一連接部403、第二連接部404的頂面齊平。第一主支撐部401的頂面低于第一連接部403。第一主支撐部401、第一連接部403、第二主支撐部402、第ニ連接部404首尾相連形成頂部設有エ件進出ロ 407的閉環結構。實施例17如圖30所示,與實施例I不同的是,置于底座420左側的第一主支撐部421、置于底座420后側的第二連接部424、置于底座420右側的第二主支撐部422的頂面齊平,置于底座420前側的第一連接部423的頂面低于第一主支撐部421的頂面,形成于頂部的エ件進出ロ 425連通的エ件側進出ロ 426,便于吊エ件進出數控設備。在第一主支撐部421上設有左右開ロ的儲物腔427。實施例18如圖31所示,與實施例I不同的是,側向主軸裝置包括可水平運動的帶有中心圓通孔(未示出)的水平方向導桿430,端蓋431,固定座432,擺座436,擺座驅動裝置,轉軸439,轉軸驅動裝置,第一水平方向直線滑軌軌道433,第二水平方向直線滑軌軌道434,水平方向驅動裝置。端蓋431固定在水平方向導桿430的左端面上,水平方向驅動裝置的第三絲桿螺母435固定在端蓋上。固定座432固定在水平方向導桿430的右端面上。擺座436為U形。轉軸驅動裝置包括固定在固定座432右端驅動擺座436旋轉的第一轉子437和第一定子438。轉軸439固定在擺座436的左端并安裝在第一轉子437內。在擺座436的U形凸部的一側安裝有第二轉子440和第二定子441。加工頭442的加工頭座443 —側的轉軸444安裝在擺座436的U形槽內,另ー側的轉軸445安裝在第ニ轉子440內。實施例19如圖32、圖33所示,第一滑座460為設有開ロ朝向左側的方形凹腔461的方形框,在凹腔461底部設有中心通孔462。底座463、第一主支撐部464、第一連接部465、第二主支撐部466首尾連接在一起形成前后貫通的左側方框。在左側方框內靠近方框的前側設有第一前導軌安裝部(未不出)和第一后導軌安裝部467。第一前導軌安裝部和第一后導軌安裝部467連接底座463和第一連接部465。在第一前導軌安裝部和第一滑座460間設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前導軌,在第一后導軌安裝部和第一滑座460間設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后導軌。第一滑座460可沿第一前導軌、第一后導 軌來回滑動。第一前導軌包括安裝在第一前導軌安裝部的左側面上的設有滾珠的第一前直線滑動軌道,固定在第一滑座460右側面上、設有與第一前直線滑動軌道(未示出)配合的導槽的第二前直線滑動軌道469。第一后導軌包括安裝在第一后導軌安裝部467的左側面上的設有滾珠的第一后直線滑動軌道470,固定在第一滑座460右側面上、設有與第一后直線滑動軌道470配合的導槽的第二后直線滑動軌道(未示出)。第一滑座驅動裝置為直線電機組,包括相互配合的長條狀的第一直線電機定子471和塊狀的第一直線電機動子472。在第一后導軌安裝部467的后側面上設有安裝第一直線電機定子471的凹槽473,第一直線電機定子471固定在凹槽473內。第一直線電機動子472固定在第一滑座460前面。在第一滑座460和第二滑座474間設有相互配合的第二上導軌、第二下導軌。第二滑座驅動裝置為直線電機組,包括相互配合的長條狀的第二直線電機定子475和塊狀的第二直線電機動子476。在凹腔底部設有安裝第二直線電機定子475的凹槽468。 第二滑座474包括第二滑座板477,從垂直第二滑座板477的后面延伸設有的兩個同心的環形后凸部478、環形后凸部479,從垂直第二滑座板477的后面、并靠近第二滑座板477的頂面延伸設有的凸部480,從垂直第二滑座板477的前面延伸設有的環形前凸部481。后凸部478的兩個側面共面。前凸部481與后凸部478關于其中心位置水平面對稱。第二滑座板477在四周均凸出后凸部478、后凸部479。在左側方框的后內側面上安裝有第一滑座角向第一直線滑軌軌道482,在第一滑座460的后外側面上安裝有、設有與第一滑座角向第一直線滑軌軌道482配合的導槽的第一滑座角向第二直線滑軌軌道(未示出)。第二直線電機定子475固定在凹槽468內。第二直線電機動子476固定在第二滑座板477的前面上。第二上導軌、第二下導軌為滑軌;第二上導軌包括直接固定在第一滑座460的方形凹腔腔底的設有滾珠的第一直線滑動上軌道(未示出),固定在第二滑座板477的前面、設有與第一直線滑動上軌道配合的第二直線滑動上軌道485。第二下導軌包括直接固定在第一滑座460的方形凹腔腔底的設有滾珠的第一直線滑動下軌道486,固定在第二滑座板477的前面、設有與第一直線滑動下軌道486配合的第二直線滑動下軌道487。在左側方框的上內側面上安裝有第二滑座角向第一直線滑軌軌道,在凸部480的上側面上安裝有、設有與第二滑座角向第一直線滑軌軌道配合的導槽的第二滑座角向第二直線滑軌軌道484。
還設有安裝在第二滑座474上的側向主軸裝置,側向主軸裝置穿過中心通孔462。側向主軸裝置包括可水平方向運動的帶有中心圓通孔的水平方向導桿488,端蓋489,固定座490,轉軸491,轉軸驅動裝置,擺座492,擺座驅動裝置,兩條安裝在后凸部478、前凸部481的側面上并貫穿第二滑座板477的導桿第一直線滑軌軌道493,設有與導桿第一直線滑軌軌道493配合的導槽的導桿第二直線滑軌軌道494,驅動水平方向導桿488水平方向運動的Z向驅動裝置。在水平方向導桿488的兩側對稱凸設有Z向導向固定部495,導桿第二直線滑軌軌道494固定在Z向導向固定部495后側面上。第三驅動裝置為直線電機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三直線電機定子496和第三直線電機動子497。在第二滑座474上、與水平方向導桿488配合的通孔內設有軸向凹槽498,凹槽498貫穿后凸部478、第二滑座板477、前凸部481。在水平方向導桿488上設有與凹槽498配合的動子安裝平面499。第三直線電機定子496安裝在凹槽498內,第三直線電機動子497安裝在動子安裝平面499上。固定座490固定在水平方向導桿488的前端面上。擺座492為U形。轉軸驅動裝 置包括安裝在固定座490 —端驅動擺座492旋轉的第一轉子500和第一定子501。轉軸491固定在擺座492的后端面上并安裝在第一轉子500內。擺座驅動裝置包括安裝在擺座492 —側的U形凸部504上的第二轉子(未示出)和第二定子(未示出)。加工頭的加工頭座ー側的轉軸491安裝在第二轉子內,另ー側的轉軸491安裝在擺座492另ー側的U形凸部505內。在左側方框的上內側面上安裝有第二滑座角向第一直線滑軌軌道483,在凸部480的上側面上安裝有、設有與第二滑座角向第一直線滑軌軌道483配合的導槽的第二滑座角向第二直線滑軌軌道484。實施例20如圖34至圖36所示,與實施例3不同的是,第二滑座560包括第二滑座板561,固定在第二滑座板561后面的圓筒形導套562,從第二滑座板561垂直向前凸設的圓柱形前凸部563。在第二滑座板561、前凸部563內設有通孔564。第二滑座板561外周為方形,周邊凸出導套562、前凸部563。側主軸裝置包括水平方向導桿570,端蓋571,外螺紋螺母572,外螺紋螺母573,軸承壓蓋574,僅可相對水平方向導桿570轉動的轉軸575,驅動轉軸575旋轉的第一轉子576和第一定子577,軸承578,軸承579,驅動水平方向導桿570前后運動的導桿驅動裝置。在水平方向導桿570內設有與水平方向導桿570同軸的由前到后、從小到大形成階梯通孔的小孔565、中孔566、中孔567、大孔582。在軸承壓蓋574內設有由大孔584、小孔587,形成后大前小的階梯通孔。還包括導電環592和電刷593。在導套562的后端部固定有電機固定板590。導桿驅動裝置包括ー個第三驅動電機585、驅動水平方向導桿570前后運動的一根第三絲桿586、第三絲桿螺母596。轉軸575包括由前到后的小軸568、中軸569、大軸580、中軸581、小軸583。在轉軸575內設有中心通孔591。軸承578安裝在中軸581的外周上其前端面與大軸580的后端面接觸。軸承579安裝在中軸569的外周。導電環592安裝在小軸583的外周,其前端面與軸承578的后端面接觸。第一轉子576安裝在小軸583的外周,其前端面與導電環592的后端面接觸。第一定子577安裝在第一轉子576外。小軸568伸入通孔564內,軸承579的前端面與中孔566的底面接觸,軸承578、軸承579的外周與中孔566的孔壁配合。軸承壓蓋574的大孔584的左端面與第一轉子576和第一定子577右端面接觸,軸承壓蓋574的前端面與軸承578后端面接觸。在大孔582內設有與螺母572、螺母573配合的螺紋孔。通過將螺母572、螺母573旋入螺紋孔內將軸承壓蓋574固定在水平方向導桿570內,從而將轉軸568可轉動地安裝在水平方向導桿570內。電刷593固定在水平方向導桿570內并與導電環592摩擦接觸。端蓋571固定在水平方向導桿570的后端。第三絲桿螺母596固定在端蓋571的中心并伸入水平方向導桿570、轉軸575內,與水平方向導桿570、轉軸575避空。第三驅動電機585安裝在電機固定板590的后側,第三絲桿586的一端通過軸聯接器597與第三驅動電機585連接,第三絲桿586的另一端穿過電機固定板590與第三絲桿螺母596配合,并伸入水平方向導桿570、螺母572、螺母573、軸承壓蓋574、轉軸575內與水平方向導桿570、螺母572、螺母573、軸承壓蓋574、轉軸575避空。水平方向導桿570安裝在導套562內。轉軸575的前端穿過水平方向導桿570并凸出水平方向導桿570。在轉軸575的前端還設有擺座598 ;在擺座598內安裝有第二定子599,在第二定 子599內同軸安裝有第二轉子600,在第二轉子600內同軸安裝有水平方向的擺軸601,主加工頭604的主加工頭座603與擺軸601—體成型。導電環592通過置于通孔591內的電線602與安裝在轉軸575上的主軸電機(未示出)和第二定子599內電連接。水平方向導桿570的導向部分為圓柱形;在水平方向導桿570外周設有止轉槽605,在導套562內設有外大內小的側向階梯孔609,在階梯孔609的小孔內安裝有可在階梯孔609的小孔內來回運動的止轉件606,在階梯孔609的大孔內固定有固定件607,在固定件607和止轉件606間設有壓簧608。通過止轉件606與止轉槽605配合,防止水平方向導桿570前后運動時轉動。通過電機585驅動絲桿586轉動,使絲桿螺母596相對絲桿586僅前后運動,由于絲桿螺母596與端蓋571固定,水平方向導桿570與端蓋571固定,因此水平方向導桿570隨絲桿586轉動僅前后運動。轉軸575通過第一定子577、第一轉子576驅動在水平方向導桿570內僅可轉動。實施例21如圖37所示,與實施例20不同的是,第二滑座包括第二滑座板621,從第二滑座板621后端垂直向后延伸的圓筒形導套622,從第二滑座板621垂直向前延伸的圓柱形前凸部623。側主軸裝置包括水平方向導桿624,端蓋625,外螺紋螺母626,外螺紋螺母627,軸承壓蓋628,僅可相對水平方向導桿624轉動的轉軸629,驅動轉軸629旋轉的空心電機630,軸承631,軸承632驅動水平方向導桿624前后運動的導桿驅動裝置。導電環633后端面正對軸承壓蓋628的大孔634的前端面。空心電機630安裝在軸承壓蓋628的后端面上,空心電機630的電機軸與轉軸629連接。絲桿635伸入空心電機630內。轉軸629通過空心電機630驅動轉動,轉軸629相對水平方向導桿624僅可轉動。在轉軸629的側面設有軸向電線容置槽637,一端與導電環633連接,另一端與轉軸629上的電機連接的電線638置于電線容置槽637內。實施例22如圖38所示,與實施例2不同的是,安裝在轉軸的大軸641上的軸承642通過軸承壓蓋643固定,軸承壓蓋643通過安裝在水平方向導桿640內的螺母644、螺母645固定。轉軸通過空心電機646驅動。導電環647的前端面與轉軸的階梯小軸648的大端的后端面接觸,后端面正對空心電機646。空心電機646安裝在軸承壓蓋643的后端面上,空心電機646的電機軸與轉軸連接。絲桿649可伸入空心電機646內。轉軸通過空心電機646驅動轉動,轉軸相對水平方向導桿640僅可轉動。實施例23如圖39所示,與實施例20不同的是,在第二滑座660的圓筒形的前凸部665的內孔內沿圓周方向均勻固定有獨立的鑲塊661、鑲塊662、鑲塊663。Z鑲塊661、鑲塊662、鑲塊663,形成同心的圓周面。轉軸664與鑲塊661、鑲塊662、鑲塊663的內周面配合。在鑲塊661、鑲塊662、鑲塊663均設有冷卻流道664。 當數控設備為車床時,裝夾エ件裝置為安裝在第三安裝座第一卡盤機構,安裝在第四安裝座上的第一尾座機構。當數控設備為外圓磨床時,裝夾エ件裝置為安裝在第三安裝座第一卡盤機構,安裝在第四安裝座上的第一尾座機構。主體框架為還可為一體成型的人造石或樹脂合成石。在成型主支撐架時還可嵌入主體框架側面的安裝尾座的尾座固定座和安裝卡盤的卡盤固定座。由于這些技術方案,根據本說明書的實施例,完全可以實施,故不再詳細論述。在本發明中,在主加工頭上可設有刀具裝夾頭、或主加工頭為噴漆頭或焊槍或激光槍或等離子切割槍或螺絲槍或氣割槍。當在刀具裝夾頭上安裝有銑刀時,可以實現銑削的功能;當在刀具裝夾頭上安裝有砂輪時,可以實現磨削的功能;當在刀具裝夾頭上安裝有鏜刀時,可以實現鏜孔的功能;當在刀具裝夾頭上安裝有鉆頭時,可以實現鉆孔的功能;當主加工頭為噴漆頭時,可以實現噴涂的功能;當主加工頭為焊槍時,可以實現焊接的功能;當主加工頭為激光槍時,可以實現激光切割和或激光焊接的功能;當主加工頭為等離子切割槍時,可以實現等離子切割的功能;當主加工頭為螺絲槍,可以實現裝螺絲的功能。由于主加工頭的結構均可采用現有結構,故在本發明中不再一一描述。
權利要求
1.一種數控設備,包括主體框架、裝夾工件裝置,其特征在于主體框架包括底座、設置在底座相對兩側的第一主支撐部和第二主支撐部;將第一主支撐部和第二主支撐部相對兩側連接在一起的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第一主支撐部、第一連接部、第二主支撐部、第二連接部首尾相連形成頂部設有工件進出口的閉環結構;在主體框架左側、右側、后側一側以上設有加工頭、使加工頭三軸以上運動的加工頭運動機構;主體框架安裝有加工頭的側面為方形閉環結構;加工頭運動機構包括第一滑座,在主支撐架和第一滑座間、靠近第一滑座的兩側設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導軌;驅動第一滑座來回運動的第一滑座驅動裝置;第一驅動裝置包括驅動第一滑座來回運動、安裝在第一導軌之間與第一導軌平行的一根第一絲桿或一組第一直線電機,第一絲桿穿過第一滑座兩端安裝在主體框架的安裝部上或第一直線電機定子固定在主體框架的安裝部上;還包括第二滑座,在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之間、靠近第二滑座的兩側設有相互配合的第二導軌,驅動第二滑座來回運動的第二滑座驅動裝置;還設有安裝在第二滑座上的側向主軸裝置,側向主軸裝置包括導桿、驅動導桿水平方向運動的導桿驅動裝置,設置在導桿端部的加工頭。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數控設備,其特征在于第一滑座驅動裝置包括一個第一驅動電機,驅動第一滑座來回運動、與第一導軌平行的一根與第一驅動電機的電機軸連接的第一絲桿,與第一絲桿配合的第一絲桿螺母;第一絲桿位于兩側的第一導軌之間;第一驅動電機安裝在主支撐架上,第一絲桿螺母固定在第一滑座上,第一絲桿與第一絲桿螺母配合;第一絲桿穿過主體框架、第一滑座、再安裝在主體框架相對的一側,第一絲桿與主體框架、第一滑座避空;第一滑座為開口朝向水平方向的方形閉環結構; 第二滑座驅動裝置包括一個第二驅動電機,驅動第二滑座來回運動、與第二導軌平行的一根與第二驅動電機的電機軸連接的第二絲桿,與第二絲桿配合的第二絲桿螺母;第二驅動電機安裝在第一滑座的一個側面上,第二絲桿螺母固定在第二滑座上,第二絲桿與第二絲桿螺母配合;第二絲桿穿過第一滑座安裝有第二驅動電機的一側、第二滑座、再安裝在第一滑座遠離第二驅動電機的一側,第二絲桿與第一滑座、第二滑座避空; 導桿穿過第二滑座;導桿驅動裝置包括一個第三驅動電機、一根與第三驅動電機的電機軸連接的第三絲桿、第三絲桿螺母;第三絲桿螺母與導桿安裝在一起且位置固定。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數控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桿穿過第二滑座;在第二滑座上設有水平方向的支撐部,在支撐部上設有電機安裝板,第三驅動電機安裝在電機安裝板的一側,與第三驅動電機的電機軸連接的第三絲桿穿過電機安裝板與第三絲桿螺母配口 o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數控設備,其特征在于導桿僅可水平方向來回運動地與第二滑座安裝在一起,在導桿內設有僅可相對導桿轉動地轉軸或主軸;第三絲桿螺母與導桿固定,在轉軸或主軸的外周安裝有驅動轉軸或主軸旋轉的第一轉子,在導桿內安裝有與第一轉子配合的第一定子。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數控設備,其特征在于還設有與導桿位置的擺座;還設有安裝在擺座內的第二定子,安裝在第二定子內與第二定子配合的第二轉子,安裝在第二轉子內的水平方向的擺軸,加工頭的加工頭座固定在擺軸上或與擺軸一體成型。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數控設備,其特征在于支撐部為與導桿配合的管狀的導套;在導套、第二滑座內設有與導桿配合地貫通的導向孔,導桿可來回水平運動地安裝在導向孔內,電機安裝板密封導套的導向孔遠離第二滑座的端部。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數控設備,其特征在于導桿僅可水平方向來回運動地與第二滑座安裝在一起;在滑座內固定有兩條第一水平方向直線導軌軌道,在導桿上固定有與相應的第一水平方向直線導軌軌道配合的第二水平方向直線導軌軌道。
8.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數控設備,其特征在于在導桿上設有止轉槽,在第二滑座上設有與導桿配合的水平方向導套,在水平方向導套上安裝有與止轉槽配合的止轉件。
9.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數控設備,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滑座上設有與導桿配合的水平方向導套;導桿僅可水平方向來回運動地與第二滑座安裝在一起;第三絲桿螺母固定在導桿上;還設有防止導桿沿導桿軸線水平方向轉動地止轉結構;止轉結構包括止轉塊,在導桿上設有容置止轉塊的容置部,在第三止轉塊和導桿間設有彈簧;止轉塊凸出導桿的外周,在與導桿配合的導向孔內設有與止轉塊配合的止轉槽。
10.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數控設備,其特征在于導桿僅可水平方向來回運動地與第二滑座安裝在一起,在導桿內設有僅可相對導桿轉動地轉軸或主軸;在轉軸或主軸外周設有導電環,在轉軸或主軸內設有與導電環連通的電線容置孔或電線容置槽,在電線容置孔或電線容置槽內容置有電線,電線的一端與導電環電連接,另一端與安裝在轉軸上的電機電連接;導電環電連接外部電源的電刷摩擦電連接,電刷與導桿固定。
11.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數控設備,其特征在于在靠近第一絲桿或第一直線電機的一側、在第一滑座的一個側面和主體框架之間還設有第一滑座角向導軌,第一滑座角向導軌與第一導軌的安裝角度垂直。
1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數控設備,其特征在于第一連接部和/或第二連接部的頂部平面低于第一主支撐部和第二主支撐部的頂部平面,第一主支撐部和第二主支撐部的左側中上部和/或右側中上部不連接在一起形成工件進出口。
1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數控設備,其特征在于第一驅動裝置為一組直線電機,包括直線電機定子和直線電機動子,直線電機定子為長條狀,固定在第一主支撐部或第二主支撐部上,直線電機動子固定在第一滑座的底面。
14.如權利要求I至13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數控設備,其特征在于裝夾工件裝置包括安裝在主體框架兩側的第一卡盤機構和第二卡盤機構、或第一卡盤機構和第一尾座機構、或第一卡盤機構,所述的第一卡盤機構安裝在主體框架側面上,所述的第二卡盤機構或第一尾座機構可相對主體框架來回水平方向移動的安裝在主體框架上;所述的加工頭包括刀具裝夾頭。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一種數控設備,其特征在于第一主支撐部、第二主支撐部、第一連接部、第二連接部和底座一體成型,在主體框架相對的兩側分別設有上方與連接部連接、下方與底座連接、兩側與第一主支撐部和第二主支撐部連接的第三安裝座、或第三安裝座和第四安裝座,第三安裝座與主體框架一體成型、或第三安裝座和第四安裝座與主體框架一體成型;在第三安裝座上設有安裝第一卡盤機構的水平方向的第一圓通孔,或在第三安裝座上設有安裝第一卡盤機構的水平方向的第一圓通孔及在第四安裝座上設有安裝第二卡盤機構或第一尾座機構、與第一圓通孔同軸的第二圓通孔。
16.如權利要求I至13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數控設備,其特征在于主體框架為一體成型的人造石或樹脂合成石或水泥混凝土主體框架;在底座上還設有在成型底座時嵌入底座上用來安裝工作臺的工作臺支撐塊,或在成型底座時嵌入底座上的工作臺,和/或在成型主支撐架時嵌入主體框架側面的安裝卡盤的兩個卡盤固定座;和/或在成型主支撐架時嵌入主體框架側面的安裝尾座的尾座固定座和安裝卡盤的卡盤固定座。
17.如權利要求I至13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數控設備,其特征在于在主體框架上設有儲物腔。
18.如權利要求I至13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數控設備,其特征在于在主體框架左側、右側、后側的三個側面上均設有所述的加工頭、使所述的加工頭三軸以上運動的所述加工頭運動機構;主體框架結構包括底座,裝夾工件裝置為安裝在底座上僅可相對底座旋轉運動地旋轉工作臺。
全文摘要
一種數控設備,包括主體框架、裝夾工件裝置,主體框架包括底座、設置在底座相對兩側的第一主支撐部和第二主支撐部;將第一主支撐部和第二主支撐部相對兩側連接在一起的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第一主支撐部、第一連接部、第二主支撐部、第二連接部首尾相連形成頂部設有工件進出口的閉環結構;在主體框架左側、右側、后側一個以上的側面上設有加工頭、使加工頭三軸以上運動的加工頭運動機構;在主體框架左側、右側、后側的三個側面上均設有加工頭,每個側面上主加工頭可選用不同的加工頭,這樣不需更換動力頭,不需重新裝夾工件,就可用三種不同的動力頭加工工件的每個側面,加工基準一致,且三個動力頭可同時工作,效率高。
文檔編號B23Q37/00GK102699769SQ20121001450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1日
發明者楊東佐 申請人:楊東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