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用于將構件組裝在機動車輛車體結構上的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204400閱讀:21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用于將構件組裝在機動車輛車體結構上的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將構件組裝在機動車輛車體結構上的系統,其類型為包括設計成在適當的組裝位置將所述構件夾緊在所述車體結構上的設備;用于將所述構件焊接或固定在所述車體結構上的中心;以及用于將一連串的車體結構運送至焊接中心和用于將其上組裝有所述構件的所述車體結構運送出所述焊接中心的輸送線。

發明內容
應注意,在本說明書中,〃車體結構〃應理解為機動車輛的車體或其任意子組件,例如底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組裝系統,其能夠以更短的循環時間執行組裝過程,且結構簡單和所含成本降低。 此外,本發明的進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組裝系統,其能夠操作在不同型號的機動車輛上。一個或更多的所述目的通過具有技術方案I特征的組裝系統實現。本發明的主題還涉及根據技術方案9所述的組裝方法。本文描述的系統的特征在于,夾緊設備設有用于抓緊所述構件的裝置,和所述系統包括第一機械手裝置,用于根據預先確定的相互定位,使所述設備在拾取位置進入與所述構件連接的狀態,和用于將連接于所述構件的所述設備運送至位于所述輸送線上的所述焊接中心上游的位置的車體結構,以便根據相互定位將其約束在所述車體結構上,由此所述構件占據所述適當的組裝位置。本文描述的組裝系統構造成用于相對于已經在焊接中心上游位置的車體結構將構件定位在其正確的組裝位置,以便在所述中心僅執行構件的焊接,而無需定位。如后所述,這能夠減少系統的循環時間,因為用于定位構件的時間包括于在焊接中心上游執行的單獨循環內。根據所述系統,一旦上述抓緊和夾緊設備已經與構件連接并且已經被約束在車體結構上,則抓緊和夾緊設備與車體結構一起從輸送線輸送至焊接中心。所述系統包括設計成在所述結構上焊接構件的操作結束后從車體結構移除設備的第二機械手裝置。在各種優選實施例中,所述裝置預先配置成通過車體結構本身支撐。如后所詳述,在各種實施例中,所述系統包括儲存點,抓緊和夾緊設備在使用之后被釋放在儲存點上,且所述儲存點預先配置成與上述第一和第二機械手設備交互。在各種實施例中,第一機械手設備設計成從所述儲存點拾取設備,以組裝新構件,而上述第二機械手設備設計成在所述構件的焊接操作結束時將設備釋放在所述儲存點。在各種實施例中,儲存點包括沿系統的輸送線延伸的結構,在其上游側(相對于車體結構沿輸送線的前進方向)與上述第一機械手裝置交互,而在其下游側(相對于車體結構沿輸送線的前進方向)與上述第二機械手裝置交互。而且,儲存點包括用于在兩側即上述上游與下游側之間輸送設備的裝置。
如后更清楚詳述,在本文描述的系統的操作期間,確定了上述抓緊和夾緊設備的閉合路徑,閉合路徑包括
第一路徑,從焊接中心的上游位置延伸至所述中心內,其中,設備用于組裝構件,并通過用于車體結構的相同輸送線輸送;和
第二路徑,從所述焊接中心的輸出延伸至上述載入站,其中,設備本身被輸送出用于車體結構的輸送線,以便可用于新構件的組裝。本發明的更多有利特征 參照所附從屬權利要求。權利要求形成與本發明相關的本文所提供技術教導的一體部分。


現在將參照附圖通過完全非限制舉例的方式,對本發明進行描述,附圖中
圖I為本文所述的組裝系統的實施例的示意 圖2至圖6為圖I的系統的細節的視圖;和 圖7圖示了本文所述組裝系統中使用的夾緊設備的一個舉例。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描述說明了各種具體細節,其目的在于讓人深入理解實施例。實施例可能不含有一個或多個具體細節或其它方法、構件、材料等地來提供。在其它情況下,不詳細描述公知結構、材料或操作,使得本發明的各方面將不是晦澀難懂的。所使用的參照僅出于方便目的而提供,因此不限制實施例的保護范圍。在隨后描述中,具體參照用于在機動車輛車體結構上組裝車頂面板的系統。然而,應注意,下文中所提及的基本原理也可應用于組裝其它類型構件的系統,且其同樣地具有上述以及下文將深入討論的可實現的優勢。參照附圖,標號10表示用于在機動車輛車體結構上組裝車頂面板P (圖中一些由P1,P11,P111,Piv表示)的系統。總體上,所述系統包括焊接中心4,在焊接中心4將車頂面板焊接在車體結構上;和輸送線2,其用于將一連串的車體結構運送至焊接中心,并將其上組裝有車頂面板的所述結構運送出所述焊接中心。應注意,除了焊接,在中心4還可通過其它技術例如鉚接,將構件固定在車體結構上。車體結構,整體上由標號3(在圖中一些車體結構由3A、3B、3C表示)表示,通過多個壓制金屬薄板元件構成。在所示舉例(結合圖2)的情況下,車體結構包括底部的底盤31、兩個相對的側面板311和頂部用于連接兩個側面板的橫向部件3111,其中,這里未打算描述構成所述結構的所有元件,因為對于理解本系統,這并不重要。用于在車體結構上容納車頂面板的區劃部分3IV,在其橫向方向上通過兩個側面板311確定,在其縱向方向上通過兩個橫向部件3ΠΙ確定。車體結構上車頂面板的組裝,設想首先將車頂面板定位在區劃部分中,然后借助焊接連接在車體結構的側面板和橫向部件上。在描述的情況下,車頂面板借助銅焊連接于側面板,并借助點焊連接于橫向部件。輸送線2可以各種公知方式中的任一種構建而成。附圖所示舉例為具有多個馬達驅動的輥子的輸送線的情況,該輸送線以完全公知的方式,由一個或更多馬達和對應傳動裝置(附圖中不可見)控制。各車體的結構置于托架2’上,托架2’設有支撐件,車體結構根據精確的和預先確定的定位而置于該支撐件上。焊接中心4預先配置成用于容納車體結構和借助焊接中心內所設置的定位和夾緊部件(附圖中不可見)將車體結構夾緊在預先確定的位置。所述部件的類型可根據系統的輸送線上使用的輸送裝置而變化。在焊接中心內設有一個或更多焊接機器人。在圖示的舉例中,焊接操作被劃分成兩個連續的站在第一站,在圖中通過標號40表示,借助銅焊將車頂面板連接在側面板上,而在第二站,在圖中通過標號40’表示,借助點焊將車頂面板連接在橫向部件上。第一站包括兩個機器人42,兩個機器人42設置在輸送線2的兩側,且分別設計成在與其對應的車頂面板的縱向側操作。所述機器人設計成執行銅焊操作,且可具有適用于所述目的的已知類型的任意構造。第二站包括兩個機器人42’,兩個機器人42’設置在輸送線2的同一側,沿同一輸 送線彼此具有一距離,且分別設計成將車頂面板焊接在最靠近自身的橫向部件3ΠΙ上。如上所述,在本文描述的組裝系統中,車頂面板被定位(referenced),且在進入焊接中心之前,在適當的組裝位置將其夾緊在車體結構上。得益于將在下文描述的創新性構造,這變得可行。在各種實施例中,如圖示的實施例中那樣,所述系統包括在輸送線2上的用于將車頂面板裝配在車體結構上(可以設想就是在輸送線2上可停放車體結構的任意位置)的站6,站6位于相對于車體結構沿輸送線2的前進方向的焊接中心的上游。在所述裝配站的旁側,所述系統包括載入站8,在載入站8載入待組裝的車頂面板,所述車頂面板借助機器人9運送,機器人9設計成從設在所述載入站旁側的容器C、C’中的一個拾取車頂面板。載入站8可采用任意公知類型,并基本上具有單一目的,即限定用于拾取構件的位置,如后所述。在各種實施例中,如圖示的實施例中那樣,載入站8包括在頂部限定設置車頂面板的安置表面的平臺8’。在所述安置表面上設置有裝置(未圖示),這些裝置被設計成構成為在所述安置表面上以精確的和預先確定的方式定位車頂面板的定位裝置。組裝系統進一步包括設備100(圖中圖示了所述設備的各種單元,其中一些由10(^、10( 、100(、1000表示),設備100設計成在適當的組裝位置將車頂面板夾緊在車體結構上。在圖中圖示了所述設備的一個舉例,下文將對其進行更加詳細的描述。系統包括第一裝置12,第一裝置12在圖示舉例中為具有六自由度的機械手機器人,其設計成將設備運送至之前已載入有車頂面板的載入站8,并將設備設定成與所述車頂面板相互連接的狀態。具體而言,相對于車頂面板將設備設定在預先確定的相對位置,并使它們連接,使得它們為可移動的,且相對于彼此而固定。一旦設備處于上述與車頂面板相互連接的狀態,那么第一裝置設計成將連接有車頂面板的設備運送至位于上述裝配站的車體結構。在所述站,根據相互定位,將設備約束在車體結構上,由此車頂面板在車體結構本身在頂部限定的區劃部分3IV中占據適當的組裝位置。因此,通過該設備,車頂面板占據正確的組裝位置,夾緊在車體結構上,且之后可與車體結構一同移動至焊接中心。第一裝置12的結構,以及它們的控制架構,未在本文進行詳細描述,它們可以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任意方式設置,且它們的具體構造本身相對于本文描述的系統所引入的創新并不重要。在優選實施例中,為了保證正確地進行車頂面板的定位,所述第一裝置設有傳感器設備,傳感器設備設計成檢測車頂面板相對于區劃部分的位置,車頂面板容納在車體結構的區劃部分內,且所述第一裝置的控制單元設計成根據從所述傳感器設備接收的信息引導車頂面板的定位操作。所述傳感器設備可包括例如視頻攝像頭或〃機械〃部件,例如探測元件。相同傳感器設備或類似傳感器設備,可用于將設備100適當地定位在車頂面板上。如下文所詳細描述的那樣,夾緊設備具有用于將車頂面板暫時連接于自身的裝置。所述裝置例如可構思為抽吸元件或磁元件例如電磁體。而且,如下文所詳細描述的那樣,在各種實施例中,夾緊設備預先配置成由車體結構本身支撐。在這種情況下,設備的重量必須例如不能使車體結構發生任何大的變形,否則可能影響車頂面板的適當組裝。另一些實施例可構思出,設備預先配置成將其 重量直接或間接地至少部分地卸載到托架2’ (或具有沿輸送線2輸送車體結構的功能的任何其它裝置)上,以減輕或甚至消除作用在車體結構上的重量。出于所述目的,托架可具有對應的支撐構造,預先配置成托起和支撐所述設備。如上所述,不論設備是由車體結構完全支撐還是由托架上設置的適當支撐物支撐,一旦設備被約束在車體結構上,所述設備和連接其上的車頂面板,可與車體結構一同移動,且可與所述結構一同通過輸送線2從裝配站前進至焊接中心。車頂面板因此已經位于正確的組裝位置而到達焊接中心,且如后所述,一旦托架2’夾緊在適當位置,則焊接操作可立即開始。用于將設備抓到車體結構上的裝置可為本文上下文有關的任意已知類型,因此在此不詳細敘述。在焊接中心,所述系統包括第二裝置14,在圖中第二裝置14由具有六自由度的機械手機器人表示,第二裝置14設計成在車頂面板上焊接操作結束后立即從車體結構拾取夾緊設備。在圖示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二裝置設定在第二焊接站40’。第二裝置14的結構,以及它們的控制架構,未在本文進行詳細描述,它們可以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任意方式構建,且它們的具體構造本身相對于本文描述的系統所引入的創新并不重要。應注意,因為用于夾緊車頂面板的設備,將車頂面板保持在車體結構上的適當的組裝位置的同時,與所述結構同時一起移動,所以在兩個連續的站之間劃分焊接操作變得可能。所述設備因此使車體結構能夠在兩個焊接站之間移動,且車頂面板在從一個站到下一站的過程中幾何形狀不發生變化。沒有與結構一同移動的這種夾緊設備,在兩個連續的焊接站之間移動車體結構將必須要求在一個焊接步驟和另一焊接步驟之間移除設備,而這將導致車頂面板幾何形狀發生變化。與用于兩個焊接步驟的單個站相比,焊接中心的兩個站的特征在于少量的機器人和工具,且因此結構上更簡單和更容易管理。在各種實施例中,如同圖示實施例那樣,所述系統包括儲存點,儲存點預先配置成與上述第一裝置和第二裝置交互,并設計成容納夾緊設備100。在各種實施例中,第一裝置設計成從所述儲存點拾取設備,以便將新的車頂面板裝配在車體結構上,而上述第二裝置設計成在從車體結構移除設備之后將設備釋放在所述儲存點上。在各種實施例中,如同圖示實施例那樣,儲存點具有架空結構16,架空結構16設定在焊接中心上方。所述架空結構,在其相對于車體結構的前進方向設在上游的第一側16’,與上述第一裝置交互,且在其相對于車體結構的前進方向設在下游的相對側16’’,與上述第二裝置交互。第一裝置設計成從儲存點的上游側拾取設備,而第二裝置設計成將設備釋放在所述儲存點的下游側。在各種實施例中,如同圖示實施例那樣,所述儲存點包括用于將已由第二裝置釋放在下游側的設備輸送至上游側的裝置,以便所述設備被系統的第一裝置再次拾取而用于新的車頂面板的組裝。在各種優選實施例中,所述裝置包括輸送帶16a,輸送帶16a由架空結構16攜帶,并沿基本上平行于輸送線2的前進方向的方向延伸。在各種實施例中,如后所述,所述系統包括多個夾緊設備100的單元,以便保證系統的更高生產率。在圖示舉例中,所述單元的數量為四。以下將對本文描述的組裝系統的操作的一個舉例進行說明。圖I圖示了系統的操作循環的瞬間。如所述圖所示,三個車體結構3A,3B和3C分別設在組裝系統的三個連續站6,40,40’中第一車體結構3A位于裝配站6中,第二車體結構3B在第一焊接站40中,而第三車體結構3C在第二焊接站40’中。 所述系統設想四個夾緊設備
第一設備100A,用于將第一車頂面板P1組裝在第一車體結構3A上;
第二設備100B,用于將第二車頂面板P11組裝在第二車體結構3B上;
第三設備100C,用于將第三車頂面板Pm組裝在第三車體結構3C上;和 第四設備100D,用于將第四車頂面板Piv組裝在第四車體結構(附圖中不可見)上。參照圖2,在此處所考慮的操作循環期間,通過第一裝置12從儲存點16拾取第一設備100A,使其進入載入站6并與第一車頂面板P1連接,第一車頂面板P1此前由機器人9載入到所述站上。所述第一裝置然后將連接有第一車頂面板的第一設備100A運送至第一車體結構3A,且所述第一設備然后被夾緊在所述車體結構上,以便第一車頂面板相對于第一車體結構占據正確的組裝位置。在以上考慮的相同循環中,在第一焊接站40,焊接機器人42進行橫向接縫焊接,以將第二車頂面板Pn連接在第二車體結構3B上,同時通過第二設備100B使所述車頂面板保持在正確的組裝位置。且在以上所考慮的相同循環中,在第二焊接站40’,焊接機器人進行焊接,以將第三車頂面板P111連接在第三車體結構3C的橫向部件上,同時通過第三設備100C使所述車頂面板保持在正確的組裝位置上,且一旦所述焊接操作完成,則第二裝置14從車體結構移除所述設備,并將其釋放在儲存點的下游側16’ ’。如圖I所示,在此處所考慮的循環期間,在之前循環中已被釋放在儲存點的下游側16’’的第四夾緊設備100D,現在被輸送至所述儲存點的上游側16’。接著,第一車體結構3A進入第一焊接站40,第二車體結構3B進入第二焊接站40’,第三車體結構3C退出組裝系統,同時第四車體結構進入裝配站6。在下一循環中,以上述相同方式,借助第四設備使第四車頂面板定位在第四車體結構上的適當的組裝位置,同時第一和第二車頂面板分別在焊接站40和40’進行焊接。操作循環然后按照以上方式順序進行,用于組裝所有車頂面板。當然,所述系統預先配置成根據公知技術通過電子控制單元自動控制,電子控制單元自動激勵系統的各種構件部分,以便實現所需操作循環。如上所述,在系統的同一個操作循環中,在焊接中心將第一車頂面板焊接在第一車體結構上的同時,第二車頂面板已經被設定在第二車體結構上的適當的組裝位置,使得一旦第二車體結構到達焊接中心,則焊接操作可立即啟動。以這種方式,用于定位車頂面板的操作時間不影響系統的循環時間,只要它們包括在獨立于焊接循環的循環內。綜上所述,顯而易見的是,與傳統類型的系統相比,所述組裝系統能夠減少循環時間。如圖所示,本文描述的系統的操作中,對于各夾緊設備確定了閉合路徑,閉合路徑包括
第一路徑,從焊接中心的上游位置延伸至所述中心內,其中,設備用于組裝車頂面板,并通過用于輸送車體結構的相同輸送線輸送;和
第二路徑,從所述焊接中心的輸出延伸至上述載入站,其中,裝置本身被送出用于車體結構的輸送線,以便能夠進行新的車頂面板的組裝。如上所述,因為在被組裝有車頂面板的車體結構拾取之后,夾緊設備不能立即在 緊隨其后的循環中用于新的車頂面板的組裝,因為其必須再次回到載入站,所以所述系統構思出,對于各操作循環,除在進行中的循環中位于裝配站和焊接中心的夾緊設備之外,另一夾緊設備可立即用于下一循環。如上所述,在優選實施例中,所述系統進一步構思出一個儲存點,在該儲存點上當前未使用的夾緊設備設定成等待被第一裝置拾取,該第一裝置在上一循環結束時由第二裝置運送至此儲存點。在各種實施例中,如同圖示實施例那樣,所述系統構造成能夠在不同型號的機動車輛上的操作。在這種情況下,對于各種型號的機動車輛,所述系統包括用于車頂面板的至少一個容器,且以相同方式,儲存點被劃分為對應不同型號的數量的多個部分,各部分與系統的第一和第二裝置交互,且具有用于將單個設備從第二裝置輸送至第一裝置的裝置。就此而論,附示了預先配置成組裝四個不同型號的系統;該系統實際上包括四個容器,四個容器分別設計成提供對應型號的車頂面板,且以相同方式,架空結構包括彼此平行運行的四個輸送器16a,各輸送器將下游側16’ ’與上游側16’連接,且各輸送器設計成接收用于對應型號的車頂面板的設備。根據待組裝的具體型號,借助機器人9從一個容器拾取對應的車頂面板,并借助第一裝置12從儲存點拾取用于所述車頂面板的設備100。圖I圖示一種型號的機動車輛的組裝,使用用于該型號的機動車輛的容器C’內的車頂面板P1,P11,P111,P1'以及夾緊設備100A, 100B, 100C和100D,在期間操作,夾緊設備100A, 100B,100C和100D被釋放在第一帶輸送器16a上。應注意,在圖不的舉例中,對于各個型號的機動車輛,該系統構思出四個夾緊設備,當另一型號的組裝正在進行時,所有夾緊設備均位于儲存點上,如圖I所示在輸送器上,或位于有意配備成容納所述設備的儲存點的某一區域。本文描述的組裝系統因此可以是靈活的,且能夠操作于多種型號的機動車輛上,盡管維持以上所述的相同構造。另一方面,應注意,相對于系統的正常操作過程,從一種型號變為另一型號不需要任何附加操作(且不需要因此造成的附加時間)。如上所述,在各種優選實施例中,如同圖示實施例那樣,定位和夾緊設備預先配置成通過車體結構本身支撐。圖7圖示了這種設備的一個舉例。參照圖7,所述設備包括具有一般框式負荷承載結構的框架,該框架通過端部由兩根橫向桿103連接在一起的兩個縱向桿101限定。兩個附接部105懸置于所述框架,兩個附接部105設有用于將設備連接于車頂面板的吸附墊,附接部105沿框架縱向方向延伸,且設定成相對于框架本身的縱向對稱的軸線基本上彼此對稱。而且,所述附接部朝框架的中心移位,且設定成離縱向桿101 —定距離,以便在它們的每一個與對應桿之間留出空間,通過該空間,機器人的焊接頭可在車頂面板的對應縱向邊緣處操作。以相同方式,框架設定成使機器人的焊接頭能夠在車頂面板的前部和后部操作。用于通過上述第一裝置和第二裝置抓緊設備的附接板107,在框架的平面視圖上固定在框架上的中央位置,且具有設計成與上述第一和第二裝置的對應抓緊裝置接合的開口 107,。所述設備的框架狀結構預先配置成通過從上方下降和安置在所述結構的側面板上而裝配在車體結構上,在對應其縱向桿的位置。出于所述目的,各個所述桿可構思出相對于設備的使用狀態向下突出的一排塊109,塊109設計成與所述側面板的頂部輪廓接合。在各種實施例中,所述設備進一步包括夾緊部件(未圖示),一旦設備已經在車體結構上,則促動所述夾緊部件,以便將設備夾緊在其上和防止其相對于結構本身的任何移動。如上所述,所述部件可為任意已知的類型,因此本文不作贅述。然而,應注意,夾緊設備100的結構也可不同于本文描述和圖示的結構,例如,如上所述,所述設備可預先配置成安置在通過托架承載的支撐件上,且出于所述目的,具有蜘蛛狀結構,設有設計成安置在所述支撐件上的 支腳。在各種應用中,在進入組裝系統時,可允許車體結構的側面板相對于底部面板繞著平行于車體結構沿輸送線的前進方向的軸線自由地微小振動。在這種情況下,可發現,一旦設備和車頂面板被約束在車體結構上,則它們與車體結構本身一同振動。然后在對應焊接中心的位置,可設置引導裝置,引導裝置在車體結構在焊接中心內前進時作用于設備,以便將其相對于底部面板進行定位,且然后在焊接操作期間將其保持在位置上,以便也定位車體結構的側面板,以及將它們保持在位置上。當然,在對本發明的原理沒有偏見的情況下,相對于本文僅通過非限制性舉例的方式描述的內容,結構和實施例的細節可發生改變,甚至可發生大的改變,不會因此背離由權利要求限定的本發明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將構件,尤其是車頂面板,組裝在機動車輛車體結構上的系統,包括 設備(100),設計成在適當的組裝位置將所述構件夾緊在所述車體結構上; 中心(40,40’),用于將所述構件焊接或固定在所述車體結構上;以及 輸送線(2),用于將一連串的所述車體結構運送至所述焊接中心和用于將組裝有所述構件的所述車體結構運送出所述焊接中心, 所述系統的特征在于 所述夾緊設備設有用于抓緊所述構件的裝置;和 所述系統包括第一機械手裝置(12),用于根據預先確定的相互定位,使所述設備在拾取位置進入與所述構件連接的狀態,以及用于將連接于所述構件的所述設備運送至位于所述輸送線上的所述焊接中心上游的位置(6)的車體結構,以根據相互定位將其約束在所述車體結構上,由此所述構件占據所述適當的組裝位置。
2.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任一項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約束在所述車體結構上的所述抓緊和夾緊設備預先配置成通過所述輸送線與所述車體結構一起輸送。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抓緊和夾緊設備預先配置成通過所述車體結構支撐。
4.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任一項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包括設計成容納所述設備的儲存點(16),所述第一機械手裝置(12)設計成從所述儲存點拾取所述設備,使所述設備在所述拾取位置與所述構件連接,且其中,所述系統包括第二機械手裝置(14),所述第二機械手裝置(14)設計成在所述構件已經組裝在所述車體結構上之后,在所述焊接或固定中心或其下游從所述車體結構拾取所述設備,并使所述設備回到所述儲存點。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儲存點(16)包括沿所述系統的輸送線延伸的結構,該結構設計成在其相對于所述車體結構沿所述輸送線的前進方向的上游側(16’),與所述第一機械手裝置交互,而在其相對于所述車體結構沿所述輸送線的前進方向的下游側(16’’),與所述第二機械手裝置交互,所述儲存點(16)進一步包括用于在所述上游側和下游側之間輸送所述設備的裝置。
6.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任一項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包括至少兩個單元的所述抓緊和夾緊設備。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包括載入站(8),所述載入站(8)具有設置所述構件的安置表面,所述表面包括裝置,該裝置設計成構建用于以精確和預先確定的方式將所述構件定位在所述拾取位置的定位部件。
8.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任一項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抓緊和夾緊設備具有負荷承載結構(101,103),用于抓緊所述構件的所述裝置固定在所述負荷承載結構(101,103)上,所述負荷承載結構(101,103)具有設計成與所述車體結構接合以便由此支撐所述設備的構造(109)。
9.一種用于在根據權利要求I至8任一項所述的組裝系統中將構件尤其是車頂面板組裝在機動車輛車體結構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焊接或固定中心(40,40’),通過第一抓緊和夾緊設備(100C)將第一構件(P111)保持在第一車體結構(3C)上的正確的組裝位置,并將其焊接在所述第一車體結構(3C)上,與第二構件(P1)連接的第二抓緊和夾緊設備(100A)被約束到位于所述焊接中心的所述上游位置的第二車體結構(3A)上。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第三抓緊和夾緊設備(100D),用于將第三構件(P,組裝在緊隨所述第二車體結構的第三車體結構上,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抓緊和夾緊設備(100C)在用于將所述第一構件組裝在所述第一車體結構上之后,回到對應于所述第一裝置(12)的位置,同時,所述第三和第二抓緊和夾緊設備分別用于所述第三和第二車體結構,且其中,所述第一抓緊和夾緊設備用于將第四構件(P,組裝在緊隨所述第三車體結構的第四車體結構上。
11.一種在根據權利要求I至8任一項所述的系統中使用的抓緊和夾緊設備,包括用于抓緊所述構件的第一裝置和用于將所述構件夾緊在所述車體結構上的第二裝置。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負荷承載結構(101,103),所述第一和第二裝置固定在所述負荷承載結構(101,103)上,所述負荷承載結構具有設計成與所述車體結構接合以便由此支撐所述設備的構造(109)。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將構件尤其是車頂面板組裝在機動車輛車體結構上的系統,包括設備(100),設計成將所述構件夾緊在所述車體結構上的適當的組裝位置;中心(40,40’),用于將所述構件焊接或固定在所述車體結構上;以及輸送線(2),用于將一連串的所述車體結構運送至焊接中心和用于將組裝有所述構件的所述車體結構運送出焊接中心,所述系統的特征在于所述夾緊設備設有用于抓緊所述構件的裝置;并且其包括第一機械手裝置(12),用于根據預先確定的相互定位,使所述設備進入在拾取位置與所述構件連接的狀態,和用于將連接于所述構件的所述設備運送至位于所述輸送線上的所述焊接中心上游的位置(6)的車體結構,以根據相互定位將其約束在所述車體結構上,由此所述構件占據所述適當的組裝位置。
文檔編號B23K37/04GK102909500SQ201210270110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1日
發明者N.馬格納諾, F.迪米諾 申請人:康茂股份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文县| 峨眉山市| 夏津县| 濮阳县| 大兴区| 龙山县| 西藏| 海丰县| 岢岚县| 东乡县| 涿鹿县| 石城县| 九龙县| 常德市| 石台县| 咸阳市| 新巴尔虎右旗| 胶州市| 贡嘎县| 娄烦县| 莱阳市| 册亨县| 兴海县| 故城县| 灯塔市| 桐乡市| 新郑市| 龙山县| 内乡县| 云浮市| 南澳县| 琼海市| 南宁市| 古田县| 泰和县| 宜宾县| 青神县| 浙江省| 宁德市| 闵行区| 靖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