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負角折彎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五金沖壓模具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負角折彎模具。
背景技術:
目前,小于90度的板材折彎產品成型時,采用沖壓折彎方式進行加工,折彎后產品包在沖壓模具的折彎塊上,不方便送料,用專用工具從折彎塊上撬開后產品變形,造成產品報廢或是加工時間周期長。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負角折彎模具,能夠改善產品尺寸加工的穩定性,并提高了加工效率。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負角折彎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壓板和沖頭,所述下模包括第一滑塊、第二滑塊、導軌、底座和擋板,所述底座內部開設有一方形空腔體,所述第一滑塊和導軌疊加放置在底座的內左側,所述第二滑塊放置在底座的內右側,所述擋板通過第一壓縮彈簧放置在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之間。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塊放置在導軌的上方。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為使第二滑塊順利移動且產品能夠順利脫料,所述底座下端還設置有一頂桿和第二壓縮彈簧,所述第二滑塊通過頂桿和第二壓縮彈簧進行上下移動。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用于板材產品小于90度的折彎生產時,擺脫了折彎不到位或生產不脫料等問題,使包在折彎塊上的產品,能夠順利脫料,保證了產品質量,并提聞了生廣效率。
圖I是本發明負角折彎模具分開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負角折彎模具中底座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負角折彎模具閉合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上模;2、下模;3、第一壓縮彈簧;4、頂桿;5、第二壓縮彈簧;10、上壓板;11、沖頭;20、第一滑塊;21、第二滑塊;22、導軌;23、底座;24、擋板; 230、方形空腔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請參閱圖I、圖2和圖3,本發明實施例包括一種負角折彎模具,包括上模I和下模2,上模I包括上壓板10和沖頭11,下模2包括第一滑塊20、第二滑塊21、導軌22、底座 23和擋板24,底座23內部開設有一方形空腔體230,第一滑塊20和導軌22疊加放置在底座23的內左側,第二滑塊21放置在底座23的內右側,擋板24通過第一壓縮彈簧3放置在第一滑塊20和第二滑塊21之間。
進一步,所述第一滑塊20放置在導軌22的上方;底座23下端還設置有一頂桿4 和第二壓縮彈簧5,第二滑塊21通過頂桿4和第二壓縮彈簧5進行上下移動。
本發明負角折彎模具的工作原理是將產品放置在第二滑塊21的上端面,上壓板 10和沖頭11向下運動壓緊在底座上端面,擋板24在彈簧的推力下進入第二滑塊21的避為孔內,同時第一滑塊20在沖頭11的推力下向有移動,對板材進行折彎壓邊,完成折彎動作后,上模I和下模2分開,其第一滑塊20、第二滑塊21和擋板24也處于復位狀態,等到下一次的沖壓動作。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負角折彎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上壓板和沖頭,所述下模包括第一滑塊、第二滑塊、導軌、底座和擋板,所述底座內部開設有一方形空腔體,所述第一滑塊和導軌疊加放置在底座的內左側,所述第二滑塊放置在底座的內右側,所述擋板通過第一壓縮彈簧放置在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負角折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塊放置在導軌的上方。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負角折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下端還設置有ー頂桿和第二壓縮彈簧,所述第二滑塊通過頂桿和第二壓縮彈簧進行上下移動。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負角折彎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壓板和沖頭,所述下模包括第一滑塊、第二滑塊、導軌、底座和擋板,所述底座內部開設有一方形空腔體,所述第一滑塊和導軌疊加放置在底座的內左側,所述第二滑塊放置在底座的內右側,所述擋板通過第一壓縮彈簧放置在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之間。通過上述方式,本發明能夠改善產品尺寸加工的穩定性,并提高了加工效率。
文檔編號B21D37/10GK102974693SQ20121037262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9日
發明者冷玉晶 申請人:蘇州鑫捷順五金機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