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閥桿毛坯鍛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鍛造模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閥桿鍛造模具。
背景技術:
閥桿是閥門中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因此如何快速地制造出高質量的閥桿也就成為人們迫切解決的技術問題。閥桿的毛坯是截面大小不一的柱體,尤其端部直徑較大。目前閥桿都是從圓鋼拉拔成型獲得直徑不一的階梯狀毛坯;再由毛坯經過機加工獲得最終所需要的閥桿。由于閥桿端部較粗的部分較短,需要拉拔出較長的一段距離才能獲得閥桿毛坯,效率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效率較高的鍛造閥桿毛坯的模具。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閥桿毛坯鍛造模具,包括鍛造模體,所述鍛造模體由兩結構相同的分合模配體合而成,兩分合模體構成一個與閥桿毛還相仿型的模腔。進一步地,所述鍛造模體的整體形狀為兩端部為短圓柱體,中間部位直徑小于端部的圓柱體。進一步地,所述模腔的結構形狀大致為階梯軸形,上端為直徑大于下端直徑,長度較小。進一步地,所述階梯軸兩圓柱體相交處設置一圓弧過渡結構。本發明結構合理簡單,采用鍛造墩粗的原理能夠高效高質地活得閥桿毛坯。
圖I為本發明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一分合模體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使用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來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如圖1、2和3所示,本發明包括鍛造模體1,所述鍛造模體I由兩結構相同的分合模體2和3貼合而成,兩分合模體2和3構成一模腔4。所述模腔4的結構是一階梯軸形,上端直徑較大但長度較小,與所需的閥桿毛坯相仿型。同時在所述模腔兩直徑不同的軸體相交處設置圓弧結構5進行過渡。此圓弧過渡結構5能夠避免鍛造出的閥桿毛坯應力集中的現象。所述的鍛造模體I的整體形狀為兩端部位為短圓柱體,中間部位為直徑小于圓柱體型,圓柱體截面較小。此結構能夠便于將兩分合模體固定在模架上及對兩分合模體2和3進行夾緊。本發明在具體使用時,需將圓形型鋼6加熱燒紅放置于所述模腔4內,位于圓鋼上方的鍛造機的上鉆7對燒紅的圓鋼施加壓力將獲得與所述模腔形狀結構相同的閥桿毛坯。本發明結構簡單,由于采用熱鍛,通過熱鍛能消除金屬在冶煉過程中產生的鑄態 疏松等缺陷,優化微觀組織結構,使得毛坯具有較好的質量,同時該發明的效率較高。
權利要求
1.一種閥桿毛坯鍛造模具,包括鍛造模體(I),其特征在于所述鍛造模體(I)由兩結構相同的分合模體(2、3)貼合而成,兩分合模體(2、3)構成一個與閥桿毛還相仿型的模腔(4)。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閥桿毛坯鍛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鍛造模體(I)的整體形狀為兩端部為短圓柱體,中間部位直徑小于端部的圓柱體。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閥桿毛坯鍛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4)的結構形狀大致為階梯軸形,上端為直徑大于下端直徑,長度較小。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閥桿毛坯鍛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階梯軸兩圓柱體相交處設置一圓弧過渡結構(5)。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閥桿毛坯鍛造模具,包括鍛造模體(1),所述鍛造模體由兩結構相同的分合模體(2、3)貼合而成,兩分合模體(2、3)構成一個與閥桿毛坯相仿型的模腔(4)。本發明結構簡單合理,能夠高效高質地生產出閥桿毛坯。
文檔編號B21J13/02GK102921863SQ20121040607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3日
發明者陳弢, 朱永桂, 葉忠慶 申請人:如皋透平葉片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