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鍛壓機主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主機,應用于液壓鍛造機,屬機械裝備制造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鍛壓機,由移動工作臺與底梁配合,中間通過活動橫梁上下運動來實現工件的鍛造成型,上橫梁與底梁通過拉桿及螺母固定不動,底梁固定在地基上,主油缸、柱塞及充液裝置置于上橫梁。這種鍛壓機存在三大缺陷,一是若密封圈老化,安全閥失控超壓或機械疲勞損傷缸體開裂,液壓油極易流落在一千多度的鍛件上,立即引起大火,不但燒壞設備、廠房而且傷害工人及污染環境,甚至造成其它惡性事故;二是制造成本高,維修麻煩;三是對廠房建造要求空間高,行車通過空間高。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鍛壓機主機,用以有效地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在現有的技術基礎上改進實現的。它包括頂梁部分、固定梁部分、底梁部分、移動工作臺部分、回程油缸部分、抗拉柱、充液裝置、柱塞及鎖緊帽,其要點在于把過去的中間移動梁變為固定梁,固定在地基上,頂梁部分和底梁部分通過抗拉柱和鎖緊帽組成一個強力架作上下移動,把過去不動的拉桿部分、頂梁部分和底梁部分變為上下移動框架,由固定導向,頂升缸開模,靠大架自重下滑快速合模充液,同時電泵注油實現下拉鍛壓方式鍛造工件。移動工作臺部分是由移動工作臺、第一油缸及第二油缸組成,移動工作臺與固定梁部分配合導向,通過第一油缸及第二油缸拖動作往復直線運動。底梁部分是由底梁、主油缸、密封裝置組成,主油缸、充液裝置及柱塞置于固定梁部分的下方。抗拉柱采用四根相同的電鍍硬鉻圓立柱支撐和導向。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整機重心偏低,成本低,安裝維修方便,節能安全,且鍛造時更加精密和穩定,避免了鍛造時噴油傷人和漏油滴在熱鍛件上著火現象發生。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裝配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實施例根據圖I所示I是頂梁部分、2是固定梁部分、3是底梁部分、4是移動工作臺部分、5是回程油缸部分、6是拉桿部分、7是充液裝置、8是柱塞。固定梁部分固定在地基上,移動工作臺4-1與固定梁部分2配合導向,通過第一油缸4-2及第二油缸4-3拖動作往復直線運動,從而完成裝件工序。液壓油注入主油缸3-2內部,柱塞8固定不動,從而推動底梁部分3及頂梁部分I沿拉桿部分6作往下直線運動,達到鍛造的目的。當鍛造工序完成時,主油缸3-2泄壓,回程油缸部分5注入液壓油,將頂梁部分I頂起開模,從而達到回程的目的。移動工作臺4-1通過第一油缸4-2及第二油缸4-3拖動作往復直線運動,從而完成卸件工序。
權利要求1.一種鍛壓機主機,它包括頂梁部分(I)、固定梁部分(2)、底梁部分(3)、移動工作臺部分(4)、回程油缸部分(5)、抗拉柱(6)、充液裝置(7)、柱塞(8)及鎖緊帽(9),其特征在于固定梁部分(2 )固定在地基上,頂梁部分(I)和底梁部分(3 )通過抗拉柱(6 )和鎖緊帽(9 )組成一個強力架作上下移動,采用下拉鍛壓方式鍛造工件。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鍛壓機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動工作臺部分(4)是由移動工作臺(4-1)、第一油缸(4-2)及第二油缸(4-3)組成,移動工作臺(4-1)與固定梁部分(2)配合導向,通過第一油缸(4-2)及第二油缸(4-3)拖動作往復直線運動。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鍛壓機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梁部分(3)是由底梁(3-1)、主油缸(3-2)、密封裝置(3-3)組成,主油缸(3-2)、充液裝置(7)及柱塞(8)置于固定梁部分(2)的下方。
4.根據權利要求I或3所述的鍛壓機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拉柱(6)采用四根相同的電鍍硬鉻圓立柱支撐和導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鍛壓機主機,用以有效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在現有的技術基礎上改進實現的。它包括頂梁部分、固定梁部分、底梁部分、移動工作臺部分、回程油缸部分、抗拉柱、充液裝置、柱塞及鎖緊帽,其要點在于固定梁部分固定在地基上,頂梁部分和底梁部分通過抗拉柱和鎖緊帽固定連接后上下移動,采用下拉鍛壓方式鍛造工件。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整機重心偏低,成本低,安裝維修方便,節能安全,且鍛造時更加精密和穩定,避免了鍛造時噴油傷人和漏油滴在熱鍛件上著火現象發生。
文檔編號B21J9/02GK202762927SQ20122039103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9日
發明者張玉磊, 李紹起, 逯呈龍 申請人:山東義信重機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