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臥式鉆銑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床領域,尤其為一種新型臥式鉆銑床。
背景技術:
數控機床作為機械行業的常用設備之一,對零件的加工起著重要的作用。鉆銑床作為數控機床中的一種,主要用于金屬、塑料、尼龍等的加工。目前,采用現有的鉆銑床對管子進行鉆銑加工時,通常先由工人將管子固定在鉆銑床上,鉆銑完成后,再由工人將管子移動一段距離,再次進行鉆銑加工。管子往往需要沿管軸方向進行移動,所需空間較大。鉆銑床所需面積過大,不利于設備的安放,因此,迫切需要一種結構更加小巧的鉆銑床。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現有的鉆銑床在對管子進行鉆銑加工時,所需面積過大,不利于設備安放的問題,提供一種新型臥式鉆銑床。本實用新型構思巧妙,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生產成本低。本實用新型在對管子進行鉆銑加工時,不需要沿管軸方向移動,因而所需要的空間能夠大大減小,有利于設備的安放和操作。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新型臥式鉆銑床,包括床身,所述床身上設置有中空后置式氣動卡盤、中空前置式氣動卡盤、控制系統,所述床身上還設置有往復移動裝置,所述往復移動裝置上設置有鉆銑動力頭,所述中空后置式氣動卡盤、中空前置式氣動卡盤、往復移動裝置、鉆銑動力頭分別與控制系統相連。所述往復移動裝置包括L型板、設置在床身上的滑桿,所述L型板上設置有電機,所述電機與控制系統相連,所述電機的轉軸上設置有齒輪,所述齒輪與滑桿上的齒槽相嚙合,所述鉆銑動力頭設置在L型板上。所述L型板上設置有與滑桿相配合的若干個滑輪。所述鉆銑動力頭為兩個,所述往復移動裝置為兩個。所述往復移動裝置對稱設置于床身的兩側。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鉆銑床加工管子時,所需空間較大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床身,床身上分設置有中空后置式氣動卡盤、中空前置式氣動卡盤、控制系統、往復移動裝置,往復移動裝置上設置有鉆銑動力頭,中空后置式氣動卡盤、中空前置式氣動卡盤、往復移動裝置、鉆銑動力頭分別與控制系統相連。使用時,將管子置于床身上,中空后置式氣動卡盤、中空前置式氣動卡盤分別將管子卡住,鉆銑動力頭開始加工,當加工完成后,鉆銑動力頭停止加工,往復移動裝置帶動鉆銑動力頭移動一定距離,鉆銑動力頭再次進行加工,如此反復,直到完成管子的整體加工。本實用新型工作時,鉆銑動力頭在床身上來回移動,因而能夠有效解決管子沿管軸方向進行移動,所需空間較大的問題。作為優選,本實用新型中的往復移動裝置包括L型板、滑桿,滑桿設置在床身上,L型板上設置有電機,電機與控制系統相連,電機的轉軸上設置有齒輪,齒輪與滑桿上的齒槽相哨合,鉆統動力頭設置在L型板上。使用時,控制系統啟動電機,使電機轉動,電機通過齒 輪與滑桿上的齒槽相互配合,從而能夠使L型板沿滑桿方向移動。鉆銑動力頭設置在L型 板上,通過L型板的帶動,從而能夠使鉆銑動力頭到達所需位置。為了保證齒輪與滑桿上齒 槽的配合,本實用新型在L型板上設置有與滑桿接觸的滑輪,滑輪能夠保證電機運行的穩 定性。[0012]作為優選,鉆銑動力頭、往復移動裝置分別為兩個,往復移動裝置對稱設置于床身 的兩側。其能夠提高加工速度,縮短生產周期,降低生產成本。[0013]本實用新型構思巧妙,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壽命長。其采用電機帶動鉆銑動力頭 移動,噪音小,可靠性高,穩定性好,定位準確性好。本實用新型通過對現有的鉆銑床結構進 行改進,能夠有效解決現有的鉆銑床,在加工管子時,所需空間較大的問題。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0016]圖中標記:I為床身,2為中空后置式氣動卡盤,3為中空前置式氣動卡盤,4為鉆銑 動力頭,5為L型板,6為滑桿,7為電機,8為齒輪,9為齒槽,10為滑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17]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說明。[0018]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 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 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0019]實施例1[0020]如圖所示,一種新型臥式鉆銑床,包括床身1,床身I上分設置有中空后置式氣動 卡盤2、中空前置式氣動卡盤3、控制系統、往復移動裝置,往復移動裝置上設置有鉆銑動力 頭4,鉆銑動力頭4、往復移動裝置分別為兩個,往復移動裝置對稱設置于床身I的兩側。往 復移動裝置包括L型板5、設置在床身I上的滑桿6,L型板5上設置有電機7,電機7的轉 軸上設置有齒輪8,齒輪8與滑桿6上的齒槽9相哨合。鉆統動力頭4設置在L型板5上, L型板5與床身I相對滑動。中空后置式氣動卡盤2、中空前置式氣動卡盤3、電機7、鉆銑 動力頭4分別與控制系統相連。為了保證齒輪8與滑桿6上齒槽9的配合,在L型板上設 置有與滑桿6接觸的滑輪10,滑輪10能夠保證電機7運行的穩定性。[0021]使用時,將管子置于床身I上,中空后置式氣動卡盤2、中空前置式氣動卡盤3分 別將管子卡住,鉆銑動力頭4開始加工,當加工完成后,鉆銑動力頭4停止加工。此時,控制 系統啟動電機7,電機7通過齒輪8與滑桿6上的齒槽9相互配合,使L型板5沿滑桿6移 動,從而帶動設置在L型板5上的鉆銑動力頭4移動,當鉆銑動力頭4到達指定位置后,控 制系統自動關閉電機7,鉆銑動力頭4再次進行加工,如此反復,直到完成管子的整體加工。[0022]本實用新型巧妙的通過在床身(I)上設置往復移動裝置,將管子通過中空后置式 氣動卡盤(2)、中空前置式氣動卡盤(3)固定在床身(I)上,解決了在管子加工過程中,管子 需要沿管軸方向移動,所需空間較大的問題。[0023]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臥式鉆銑床,包括床身(I),所述床身(I)上設置有中空后置式氣動卡盤(2)、中空前置式氣動卡盤(3)、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I)上還設置有往復移動 裝置,所述往復移動裝置上設置有鉆銑動力頭(4),所述中空后置式氣動卡盤(2)、中空前 置式氣動卡盤(3)、往復移動裝置、鉆銑動力頭(4)分別與控制系統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臥式鉆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復移動裝置包括L型 板(5)、設置在床身⑴上的滑桿(6),所述L型板(5)上設置有電機(7),所述電機(7)與 控制系統相連,所述電機(7)的轉軸上設置有齒輪(8),所述齒輪(8)與滑桿(6)上的齒槽(9)相嚙合,所述鉆銑動力頭(4)設置在L型板(5)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臥式鉆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板(5)上設置有與滑 桿(6)相配合的若干個滑輪(10)。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新型臥式鉆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鉆銑動力頭(4)為 兩個,所述往復移動裝置為兩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臥式鉆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復移動裝置對稱設置 于床身(I)的兩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臥式鉆銑床,屬于機械加工領域,目的在于解決現有的鉆銑床在對管子進行鉆銑加工時,所需面積過大,不利于設備安放的問題,該鉆銑床包括床身,床身上設置有中空后置式氣動卡盤、中空前置式氣動卡盤、控制系統,床身上還設置有往復移動裝置,往復移動裝置上設置有鉆銑動力頭,中空后置式氣動卡盤、中空前置式氣動卡盤、往復移動裝置、鉆銑動力頭分別與控制系統相連。本實用新型構思巧妙,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生產成本低。本實用新型在對管子進行鉆銑加工時,不需要沿管軸方向移動,因而所需要的空間能夠大大減小,有利于設備的安放和操作。
文檔編號B23Q1/64GK202964202SQ20122065271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3日
發明者劉嘯杰 申請人:自貢德沃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