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密封式軋機支撐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軋制鋼材所使用的密封軋機支撐柱,屬于冶金機械領域。
背景技術:
短應力線無牌坊軋機是20世紀40年代中期開發設計的一種型式的軋機。到21世紀初,已經成為棒線材生產線的主流之一。短應力線軋機與傳統有牌坊軋機相比,它具有軋制能力大、軋機剛度大、軋機的重量和尺寸小,以及結構緊湊、換輥時間短和軋輥軸承使用壽命長等優點。隨著經濟的發展,用戶對于增加鋼材產量和提高鋼材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為滿足市場的這種要求,就必須提高軋機的剛度和軋機軋制的精度。同時,還要盡量延長軋機的有效使用時間,提高鋼產量。短 應力線無牌坊軋機支撐穩定是關鍵。要實現其保持穩定性、有效使用時間長,必須要保持張力柱支撐的清潔。現在的軋機張力柱支撐處密封效果不好,軋機在運行過程中,常有氧化渣進入張力柱內,從而造成張力柱卡死現象,減少了軋機的有效使用時間,降低了生產效率。一般氧化渣進入軋機支撐張力柱內一定數量時,就得對該機架軋機支撐進行修復,在實際使用中造成修復費用,同時降低了生產效率。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密封式軋機支撐柱,有效的減少了氧化渣進入張力柱內,避免了張力柱抱死,降低軋機修復力度,增加了使用時間。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包括張力柱和張力柱上的上支撐和下支撐,上支撐密封圈和下支撐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在張力柱上支撐和下支撐密封圈下方IOmm處再安裝一道材質為丁腈橡膠(即NBR)的上支撐密封圈和下支撐密封圈,使其形成雙密封。本實用新型加裝密封圈后有效的減少了氧化渣進入張力柱內,避免了張力柱抱死,降低軋機修復力度和修復費用,降低勞動強度,節約人工成本,增加了使用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
圖1是現有的軋機支撐柱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密封式軋機支撐柱結構示意圖。圖中:1 一張力柱,2—上支撐柱,3—下支撐柱,4一原上支撐R密封圈,5 —原下支撐密封圈,6—加裝的上支撐密封圈,7 —加裝下支撐密封圈。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密封式軋機支撐柱包括張力柱I和張力柱上的上支撐2和下支撐3,張力柱原上支撐密封圈4和原下支撐密封圈5,在該上支撐和下支撐密封圈下方IOmm處再安裝一道材質 為丁腈橡膠上支撐密封圈6,下支撐密封圈7,使其形成雙密封。
權利要求1.一種密封式軋機支撐柱,包括張力柱和張力柱上的上支撐和下支撐,上支撐密封圈和下支撐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在張力柱上支撐和下支撐密封圈下方IOmm處再安裝一道材質為丁腈橡膠的上支撐密封圈和 下支撐密封圈,使其形成雙密封。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一種密封式軋機支撐柱。包括張力柱和張力柱上的上支撐和下支撐,上支撐密封圈和下支撐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在張力柱上支撐和下支撐密封圈下方10mm處再安裝一道材質為丁腈橡膠的上支撐密封圈和下支撐密封圈,使其形成雙密封。本實用新型加裝密封圈后有效的減少了氧化渣進入張力柱內,避免了張力柱抱死,降低軋機修復力度和修復費用,降低勞動強度,節約人工成本,增加了使用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B21B31/02GK203140440SQ201320067908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6日
發明者皮忠權, 王志堅, 王俊愉, 楊華, 李林菊 申請人:武鋼集團昆明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玉溪新興鋼鐵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