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車輪鍛造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車輪鍛造領域,尤其是一種車輪鍛造機。
背景技術:
鍛造是一種利用鍛壓機械對金屬坯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塑性變形以獲得具有一定機械性能、一定形狀和尺寸鍛件的加工方法。通過鍛造能消除金屬在冶煉過程中產生的鑄態疏松等缺陷,優化微觀組織結構,同時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屬流線,鍛件的機械性能一般優于同樣材料的鑄件。鑄造類型包括:重力鑄造(Gravity die casting)、低壓鑄造(Lowpressure die casting)以及真空鑄造(Vacuum die casting),這些鑄造方法在生產中因為熔湯凝固速度慢,容易造成縮孔及氣體進入等情況發生,導致產品的機械性能差異很大。而且,因為模具溫度過低及熔湯的注入速度等因素,始終制約著產品的成型形狀和厚度。為了彌補這些鑄造方法的不足,開始了大量的“鍛造方式的鑄造方法”的研究。熔湯鍛造是使熔湯在高壓的狀態下凝固的熔湯鍛造方法,可以使產品的組織更加的緊密,提高產品的機械性能,同時適用于進行大批量的生產。目前,車輪主要是采用低壓鑄造的方法生產,如果將熔湯鍛造的方法應用于鍛造車輪,由于車輪中心部位的中心孔和螺栓孔位置最為重要,壓力或沖擊力集中的話,可能會造成車輪中心部位的破損,并且在鍛造車輪的中心螺栓孔的內側中心位置也較容易發生縮孔的情況。目前可以采用增加熔湯的使用量來解決縮孔的情況,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而且用量不易控制統一,造成生產浪費原料,成本較高。經過檢索發現以下相關技術文獻:一種直接加壓式熔液鍛造裝置(CN202621888U),包括上體部分和下體部分;所述上體部分包括主活塞和主活塞的左右邊的輔助活塞,主活塞和輔助活塞的下部安裝有滑動臺,滑動臺的下部安裝有上連接板,上連接板上連接著上部模具組件,上部模具組件隨著主活塞下降,隨著輔助活塞上升;所述下體部分包括下部支承底座和設置在下部支承底座上的下部活塞,下部活塞上固定著下部模具組件,下部模具組件隨著下部活塞完成加壓及升降。本實用新型的熔液鍛造是用上下直接加壓的方式,跟原來的間接加壓方式比較,設備簡單,機器本身的制作費用和模具費用大幅度的減少,同時制造的產品在生產耗時、抗拉強度、密度、延伸率等方面有明顯的優越性。一大型盤類件的旋轉鍛造方法及鍛造裝置(CN101862807B),該方法包括鍛造模具的設計、坯料準備、預鍛分流槽、定位坯料和分步旋轉鍛造,并且基于該方法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可以實現上鍛模和下模具相對旋轉的鍛造裝置,通過上鍛模和下模具的旋轉鍛造來對盤類工件進行局部的漸進成形。為了對鍛造過程中金屬的流動進行控制,在旋轉鍛造前加入了分流槽預鍛造工步。并且,針對旋轉鍛造過程中工件翹曲現象,提出了采用特殊結構的上鍛模。該成形方法成形載荷低,模具簡單加工費用低,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目前大型盤類件的制造成本。經過對比,以上已公開的技術與本專利申請存在較大不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一種車輪鍛造機,可以提升產品質量,減少熔湯用量,提升產品機械性能,提升生產效率。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取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車輪鍛造機,包括基座、立柱、上平臺、主活塞以及下平臺,基座上對稱固裝有四個豎直的立柱,該四個立柱頂端共同水平安裝有一上平臺,該上平臺中部豎直同軸安裝有一由主液壓系統控制的主活塞,主活塞下端安裝有一主滑塊,該主滑塊下平面同軸安裝上模具;在主滑塊下方所對應的基座上安裝有下平臺,下平臺上同軸安裝有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下端的基座內同軸安裝有一豎直向上的頂出機構。而且,所述主活塞下端內部同軸所制的中心空腔內安裝有一由輔助壓力系統驅動的輔助活塞,該輔助活塞的活塞連桿貫穿主滑塊且其下端固裝用于鍛壓車輪的中心部位的中心模塊。而且,所述主滑塊四角均對稱固裝有一滑槽,四個立柱內側均制有一豎直的限位滑軌,限位滑軌與滑槽滑動配合安裝。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1、本鍛造機將主液壓系統安裝在機器頂部,使液壓系統與鍛壓設備形成一個整體,有效節省了生產空間的占地面積,縮短了相關的管、線長度,便于維護,而且有效改善了生產環境的整潔性,起到提升生產安全的作用。2、本鍛造機對車輪的中心部位進行二次鍛造,更容易使中心的螺栓孔和中心孔周邊部位形成一個整體,提升產品的機械性能、抗拉強度,提升車輪質量,而且本實用新型是對車輪的中心部位增加了鍛造,使得這部位的厚度更加的薄,減少熔湯的使用量,而且二次鍛壓有效避免了縮孔問題的產生,提升產品質量。3、本實用新型可以提升產品質量,減少熔湯用量,而且二次鍛造進一步改善金屬的內部組織細化晶粒,提升產品機械性能、抗拉性能等綜合性能提升,縮短產品的生產時間,增加產量,提高生產效率,改善生產環境。
圖1為本實用新型鍛造設備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中軸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中的A部局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以下實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一種車輪鍛造機,包括基座7、立柱5、上平臺2、主活塞I以及下平臺6,基座上對稱固裝有四個豎直的立柱,該四個立柱頂端共同水平安裝有一上平臺,該上平臺中部豎直同軸安裝有一由主液壓系統控制進行上、下移動的主活塞,主活塞下端安裝有一主滑塊4,該主滑塊下平面同軸安裝上模具9,主滑塊有效保證主活塞與上模具安裝的緊密性;在主滑塊下方所對應的基座上安裝有下平臺,下平臺上同軸安裝有下模具10。為了保證上、下移動的同軸度及穩定性,所述主滑塊四角均對稱固裝有一滑槽11,四個立柱內側均制有一豎直的限位滑軌3,限位滑軌與滑槽滑動配合安裝。所述主活塞下端內部同軸所制的中心空腔內安裝有一由輔助壓力系統驅動的輔助活塞8,該輔助活塞的活塞連桿貫穿主滑塊且其下端固裝用于鍛壓車輪的中心部位的中心模塊13,主活塞到達鍛壓到位并停止移動按照設定壓力值進行一次加壓及保壓,一次加壓完成后,所述輔助活塞驅動中心模塊按照設定值對車輪的中心部位進行二次加壓。而且,產品成型設備開模后,產品隨上模具被帶起,所述輔助活塞下壓,可以使產品與上模具分離便于脫模,提升生產效率。為了便于使產品脫模,所述下模具同軸安裝在下模外套15內,下模具下端的基座內同軸安裝有一豎直向上的頂出機構14,該頂出機構由液壓驅動。本設備主液壓裝置12安裝在所述上平臺上端,有效節省了生產空間的占地面積,縮短了相關的管、線長度,便于維護,并且對于壓力性能有所提升。盡管為說明目的公開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和附圖,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及所附權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圍內,各種替換、變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不局限于實施例和附圖所公開的內容。
權利要求1.一種車輪鍛造機,包括基座、立柱、上平臺、主活塞以及下平臺,基座上對稱固裝有四個豎直的立柱,該四個立柱頂端共同水平安裝有一上平臺,該上平臺中部豎直同軸安裝有一由主液壓系統控制的主活塞,主活塞下端安裝有一主滑塊,該主滑塊下平面同軸安裝上模具;在主滑塊下方所對應的基座上安裝有下平臺,下平臺上同軸安裝有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下端的基座內同軸安裝有一豎直向上的頂出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輪鍛造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活塞下端內部同軸所制的中心空腔內安裝有一由輔助壓力系統驅動的輔助活塞,該輔助活塞的活塞連桿貫穿主滑塊且其下端固裝用于鍛壓車輪的中心部位的中心模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輪鍛造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滑塊四角均對稱固裝有一滑槽,四個立柱內側均制有一豎直的限位滑軌,限位滑軌與滑槽滑動配合安裝。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輪鍛造機,包括基座、立柱、上平臺、主活塞以及下平臺,基座上對稱固裝有四個豎直的立柱,該四個立柱頂端共同水平安裝有一上平臺,該上平臺中部豎直同軸安裝有一由主液壓系統控制的主活塞,主活塞下端安裝有一主滑塊,該主滑塊下平面同軸安裝上模具;在主滑塊下方所對應的基座上安裝有下平臺,下平臺上同軸安裝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下端的基座內同軸安裝有一豎直向上的頂出機構。本實用新型可以提升產品質量,減少熔湯用量,提升產品機械性能、抗拉性能等綜合性能提升,縮短產品的生產時間,增加產量,提高生產效率,改善生產環境。
文檔編號B21J9/02GK203155911SQ20132007572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18日
發明者王顯斌 申請人:天津那諾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河北立中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