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漲套定位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漲套定位機構,其包括可軸向移動的推動部件以及可徑向移動的滑動部件,滑動部件的徑向移動由推動部件的軸向移動來驅動。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已有的漲套定位機構包括漲芯I (推動部件)、固定套3和四個滑動銷2 (滑動部件),漲芯I為柱狀,其上分別有四條軸向的錐形底面的滑槽,漲芯I可移動地位于固定套3中,滑動銷2就位于對應的滑槽中,并可通過固定套3上的槽孔徑向伸出,推動漲芯1,漲芯I借助于其滑槽的錐形底面帶動滑動銷2徑向移動,從而對工件起到定位作用。此種機構的受力面為四個滑動銷,受力面積很小易損壞,這種結構對滑動銷和漲芯的機加工精度要求很高且需多機床多工序加工,加工尺寸不易保證,機構運作時故障率高,而且由于結構復雜,安裝和拆卸十分不便。這種機構比較笨拙,定位效果一般,維修費時,更換備用件的費用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漲套定位機構,其耐磨損,可靠性高。為實現所述目的的漲套定位機構,包括可軸向移動的推動部件以及可徑向移動的滑動部件,滑動部件的徑向移動由推動部件的軸向移動來驅動,其特點是,推動部件具有截頭圓錐體形的驅動軸,滑動部件具有多個芯塊,該芯塊的徑向內側面、外側面分別為圓弧面,該多個芯塊圍繞驅動軸并沿驅動軸的中心軸線的周向對稱分布,該芯塊的徑向內側面整個與驅動軸的自小端開始的一段表面完全貼合,該芯塊的徑向外側面為接觸工件的工作表面。·所述的漲套定位機構,其中,該芯塊的周向兩側面分別為平面,相鄰芯塊的周向側面可貼合在一起,以形成空心圓柱體,所述空心圓柱體的空心的表面與所述驅動軸的一段表面相同。所述的漲套定位機構,其中,所述驅動軸的錐面的錐角為互鎖角,該互鎖角使得該芯塊與該驅動軸實現摩擦自鎖。所述的漲套定位機構,其中,所述驅動軸的小端連接一段圓柱體。所述的漲套定位機構,其中,該多個芯塊的外周側套設卡簧,該卡簧能使被撐開的該多個芯塊復位。在本實用新型中,由于推動部件具有截頭圓錐體形的驅動軸,滑動部件的多個芯塊圍繞驅動軸并沿驅動軸的中心軸線的周向對稱分布,該芯塊的徑向內側面整個與驅動軸的自小端開始的一段表面完全貼合,該芯塊的徑向外側面為接觸工件的工作表面。當驅動軸被推動后,驅動軸的較大外徑的圓錐面將撐開各芯塊,直到芯塊的外周面接觸到工件內孔,使工件定位,由于芯塊的外周面整個參與到工件的定位,相對于四個滑動銷使工件定位的已有技術而言,其耐磨損性能以及可靠性明顯提高。
圖1是已有的漲套定位設備的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漲套定位設備的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推動部件的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滑動部件的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漲套定位機構的工作原理圖。圖6是圖5中A處的局部放大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所示,漲套定位設備包括機架4,設置在機架4上的滑軌13,可由滑軌13帶動的推動部件11以及可徑向移動的滑動部件10,一旦推動部件11軸向移動,其外周側的滑動部件10的多個滑塊將徑向滑動,從而實現漲緊工件的目的。如圖3所示,推動部件11為柱體,其工作部分為截頭的圓錐體形的驅動軸110,驅動軸110的小端連接一段圓柱體112,其根部為裝夾部分,用于裝夾到機架4上。如圖4所示,滑動部件10包括6塊芯塊100,各芯塊100的形狀實質上相同,其徑向內側面、徑向外側面102、101分別為圓弧面(從其橫截面來看為圓弧形),而周向側面103、104分別為平面,結合圖2、 圖3,6個芯塊100圍繞在驅動軸110的周圍,通過相鄰芯塊100的周向側面103、104貼合鄰接,其可合為一個空心圓柱體,該空心圓柱體的外周表面由6個芯塊100的徑向外側面101拼接而成,內周表面由6個芯塊100的徑向內側面102拼接而成,該空心圓柱體的內周表面與驅動軸110的從圓柱體112開始的一段外周表面相同,即由一段截頭圓錐面和一段圓柱面構成。因此,一旦漲套定位機構裝配好,6個芯塊100的徑向內側面將整個貼合到驅動軸110的外側面上。在初始狀態下,滑動部件10與推動部件11的配合如圖5和圖6所示,二者的圓柱面與圓柱面配合,圓錐面與圓錐面配合。然后推動部件11向左推動,則驅動軸110的與芯塊100配合的圓錐面的外徑逐漸變大,因此推動芯塊100徑向移動,6個芯塊100同步徑向移動,其外側面所在圓柱面的外徑將變大,因此可漲緊各種尺寸的工件。6個芯塊100可通過卡簧套設于芯塊的外側來實現徑向復位,而芯塊100的軸向定位可以通過滑動部件10的根部(如圖4所示)與機架4的配合來實現。6個芯塊100的定位面積大(整個外周側的面均為定位面),因此耐磨損,可靠性提高,使用故障極低。從圖2至圖6可以看出,無論芯塊100或驅動軸110結構簡易,機加工方便(只需車床進行切割),工序簡單。前述實施例的漲套定位機構能夠適應高溫,低溫,油污等工作條件,并實現正常運轉。前述實施例的漲套定位機構漲銷漲開前直徑尺寸與漲開后的直徑尺寸差值大,SP使工藝變形大的工件使用前述實施例的漲銷機構拆裝仍簡易方便。如圖5和圖6所示,前述實施例的漲套定位機構通過圓錐面的錐角設置成推動部件和滑動部件的摩擦自鎖角,因此具備自鎖能力,在驅動軸110的小端連接一段圓柱體112,形成死點機構,避免工作狀態下不會因外力巨大而產生尺寸回縮現象,使得前述實施例的漲套定位機構可靠安全性高。通過前述描述可知,前述實施例的漲套定位機構以全部芯塊100的整個外圓周面作為定位,比原來采用的四爪漲銷機構更為可靠耐用,成本更低。而且前述實施例的漲套定位機構使用性能好,不易損壞,結構拆裝十分便捷,備件易更換費用低。適合類似圓孔定位機構推廣使用,尤其適用于焊接工裝。本實用新型雖然以較佳實施例公開如上,但其并不是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都可以做出可能的變動和修改,例如芯塊100的數目便于6個,可以是兩個或者以上。因此,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落入本實用新型權 利要求所界定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漲套定位機構,包括可軸向移動的推動部件以及可徑向移動的滑動部件,滑動部件的徑向移動由推動部件的軸向移動來驅動,其特征在于,推動部件具有截頭圓錐體形的驅動軸,滑動部件具有多個芯塊,該芯塊的徑向內側面、外側面分別為圓弧面,該多個芯塊圍繞驅動軸并沿驅動軸的中心軸線的周向對稱分布,該芯塊的徑向內側面整個與驅動軸的自小端開始的一段表面完全貼合,該芯塊的徑向外側面為接觸工件的工作表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漲套定位機構,其特征在于,該芯塊的周向兩側面分別為平面,相鄰芯塊的周向側面可貼合在一起,以形成空心圓柱體,所述空心圓柱體的空心的表面與所述驅動軸的一段表面相同。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漲套定 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軸的錐面的錐角為互鎖角,該互鎖角使得該芯塊與該驅動軸實現摩擦自鎖。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漲套定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軸的小端連接一段圓柱體。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漲套定位機構,其特征在于,該多個芯塊的外周側套設卡簧,該卡簧能使被撐開的該多個芯塊復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漲套定位機構,其耐磨損,可靠性高。為實現所述目的的漲套定位機構,包括可軸向移動的推動部件以及可徑向移動的滑動部件,滑動部件的徑向移動由推動部件的軸向移動來驅動,其特點是,推動部件具有截頭圓錐體形的驅動軸,滑動部件具有多個芯塊,該芯塊的徑向內側面、外側面分別為圓弧面,該多個芯塊圍繞驅動軸并沿驅動軸的中心軸線的周向對稱分布,該芯塊的徑向內側面整個與驅動軸的自小端開始的一段表面完全貼合,該芯塊的徑向外側面為接觸工件的工作表面。
文檔編號B23Q3/18GK203109690SQ20132007612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18日
發明者寧紅巖, 顧勇, 馬俊偉, 石磊 申請人:上海匯眾汽車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