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擠壓筒加熱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擠壓筒加熱結構,其包括擠壓筒內襯和擠壓筒外套,所述擠壓筒外套上至少有一端開設有一環形凹槽,所述環形凹槽內均布有若干個加熱孔,所述加熱孔內安裝直型電加熱管,所述直型電加熱管與加熱孔之間設置有絕緣套,所述直型電加熱管電連接加熱電源。上述擠壓筒加熱結構采用直型電加熱管,通過使用直桿式的加熱方式,使擠壓筒的升溫效率更高,使用更節能環保,安裝維護更方便,提高了生產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擠壓筒加熱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擠壓機的擠壓筒,尤其涉及一種擠壓筒加熱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對于擠壓筒加熱來說,原先主要采用220V環形電加熱管加熱。環形電加熱管均勻的包住擠壓筒內襯,在擠壓筒側面形成兩排接線端,用開孔后的銅片固定電加熱管的兩端,分成3組加熱系統。在這一過程中,如果環形電加熱管在安裝過程中接口端安裝不到位,在用銅片固定電熱管端口時可能會損壞電熱管端口。三組加熱之間若沒絕對的絕緣,在加熱過程中,電加熱管受熱會彎曲,可能致使銅片發生接觸,導致線路間的短路,從而燒毀電加熱管。使用環形電加熱管所耗功率大,加熱過程緩慢。加熱效率低,不利于節約型社會的發展。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擠壓筒加熱結構,其具有升溫速度快、節能環保和便于安裝維護的特點,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擠壓筒加熱存在的問題。
[0004]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擠壓筒加熱結構,其包括擠壓筒內襯和擠壓筒外套,其中,所述擠壓筒外套上至少有一端開設有一環形凹槽,所述環形凹槽內均布有若干個加熱孔,所述加熱孔內安裝直型電加熱管,所述直型電加熱管與加熱孔之間設置有絕緣套,所述直型電加熱管電連接加熱電源。
[0006]特別地,所述環形凹槽內均布有12個加熱孔。
[0007]特別地,所述絕緣套采用剛玉絕緣套。
[0008]特別地,所述直型電加熱管采用環接銅板在兩頭將電熱管依次銅焊連接,所述擠壓筒外套的一端開設有一開口,所述開口內設置有焊接兩根直型電加熱管的接電銅板,所述接電銅板連接加熱電源。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與現有技術相比所述擠壓筒加熱結構采用直型電加熱管,通過使用直桿式的加熱方式,使擠壓筒的升溫效率更高,使用更節能環保,安裝維護更方便,提高了生產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I提供的擠壓筒加熱結構的剖面圖;
[0011]圖2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I提供的擠壓筒加熱結構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0013]請參閱圖1和圖2所示,圖1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I提供的擠壓筒加熱結構的剖面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I提供的擠壓筒加熱結構的側視圖。
[0014]本實施例中,一種擠壓筒加熱結構包括擠壓筒內襯I和擠壓筒外套2,所述擠壓筒外套2設置于擠壓筒內襯I之外,且所述擠壓筒外套2上有一端開設有一環形凹槽3,所述環形凹槽3內均布有12個加熱孔4,所述每個加熱孔4內均安裝直型電加熱管5,所述直型電加熱管5與加熱孔4之間設置有剛玉絕緣套。
[0015]所述直型電加熱管5采用環接銅板6在兩頭將電熱管依次銅焊連接,所述擠壓筒外套2的一端開設有一開口 7,所述開口 7內設置有焊接兩根直型電加熱管的接電銅板8,所述接電銅板8連接加熱電源。
[0016]上述擠壓筒加熱結構采用直桿式的加熱方式,使擠壓筒的升溫效率更高,使用更節能環保,安裝維護更方便,提高了生產效率。
[0017]以上實施例只是闡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事例限制,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有各種變化和改變,這些變化和改變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擠壓筒加熱結構,其包括擠壓筒內襯和擠壓筒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壓筒外套上至少有一端開設有一環形凹槽,所述環形凹槽內均布有若干個加熱孔,所述加熱孔內安裝直型電加熱管,所述直型電加熱管與加熱孔之間設置有絕緣套,所述直型電加熱管電連接加熱電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擠壓筒加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凹槽內均布有12個加熱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擠壓筒加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套采用剛玉絕緣套。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擠壓筒加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型電加熱管采用環接銅板在兩頭將電熱管依次銅焊連接,所述擠壓筒外套的一端開設有一開口,所述開口內設置有焊接兩根直型電加熱管的接電銅板,所述接電銅板連接加熱電源。
【文檔編號】B21C29/02GK203417947SQ201320506574
【公開日】2014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9日
【發明者】唐志明 申請人:無錫源創機械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