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的加工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的加工方法 , 屬于管材加工方法【技術領域】,包括以下步驟:(1)用電熱導絲加工裝置制備呈連續S型的電熱導絲;(2)用二頭切削裝置對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的承接口和插接口的外表面進行修整;(3)用蝸桿收縮裝置對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脫模;(4)用定位夾具將電熱導絲固定于高壁管承接口的內壁,然后對電熱導線通電升溫,使電熱導線呈連續S形周向均勻嵌設于承接口內壁;(5)將插接口與承接口插接;通電后,插接口和承接口相互熔接密封。本發明采用承接式電熔連接式,在承接口端嵌入電熔絲,在管道連接時,只需要接入電源即可完成焊接,施工方便,使管道系統實現零滲漏。
【專利說明】 一種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的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管材加工方法【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為一種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高密度聚乙烯(HDPE)纏繞結構壁管是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為原料,是一種內壁光滑、外壁為螺旋狀加強肋的結構壁柔性管材。高密度聚乙烯(HDPE)纏繞結構壁管為環保、安全、節能型產品,重量輕,柔性好,化學性質穩定,耐腐蝕和耐老化,是水泥管、鋼管等污水管的理想替代品。
[0003]但是,高密度聚乙烯(HDPE)纏繞結構壁管傳統的加工方式是將兩個管道對接并用膠粘劑粘合。插接管頭部末經切削加工,插接精度不高,難以確保零滲漏,且連接強度低,使用壽命短,對管基平穩性要求較高,施工比較費時。因此,有必要研發一種新型的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的加工方法。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提到的缺陷和不足,而提供一種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的加工方法。
[0005]本發明實現其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一種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用電熱導絲加工裝置制備呈連續S型的電熱導絲:
所述電熱導絲加工裝置,包括導絲機構和彎絲機構;所述導絲機構包括導桿和往復板,所述導桿和往復板滑動連接;所述彎絲機構包括彎絲盤;所述彎絲盤上固定有凸塊;所述凸塊環形陣列于彎絲盤側面兩端;
所述往復板沿著導桿往復運動,使電熱導絲在彎絲盤兩端往復移動;電熱導絲經過凸塊的彎折生成呈S型的電熱導絲;
(2)用二頭切削裝置對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的承接口和插接口的外表面進行修整;
所述二頭切削裝置包括左機架和右機架;所述左機架和右機架上均設置有一對等高設置的滾輪;所述左機架和右機架內側均設置有切削刀;
所述滾輪旋轉,帶動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旋轉;同時,切削刀對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兩端進行切削加工;
(3)用蝸桿收縮裝置對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脫模;
所述蝸桿收縮裝置包括中空的圓柱形的支撐壁以及間隔設置在支撐壁內壁的一組支撐機構;所述支撐壁包括定壁和動壁;所述支撐機構包括蝸桿、內設蝸輪的傳動器和螺紋桿;所述蝸桿穿過傳動器并與相鄰蝸桿通過聯軸器連接;所述螺紋桿與傳動器連接;
轉動蝸桿,所述蝸桿帶動傳動器內蝸輪旋轉,從而帶動與蝸輪嚙合的螺紋桿動作;螺紋桿向內動作,動壁的活動端逐步與定壁分離,支撐壁外徑減小,實現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的脫模;
(4)用定位夾具將電熱導絲固定于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承接口的內壁,然后對電熱導線通電升溫,使電熱導線呈連續S形周向均勻嵌設于承接口內壁;
(5)將插接口與承接口插接;通電后,電熱導絲發熱,插接口和承接口相互熔接密封。
[0007]進一步,步驟(I)中,所述電熱導絲加工裝置,包括卷絲盤、校直機構、導絲機構、彎絲機構、鏟絲體和機架;所述校直機構固定在往復板上;所述校直機構包括一組交錯設置的定位輪;所述導絲機構包括導絲電機、第一螺桿、導桿、往復板和導絲輪;所述第一螺桿配設于導絲電機的輸出端;所述往復板與第一螺桿螺紋連接;所述往復板穿設于導桿;所述導桿和第一螺桿平行設置;所述導桿兩端固定于機架,且導桿有兩根,位于往復板上下兩端;所述彎絲機構包括彎絲電機、旋轉軸和彎絲盤;所述旋轉軸設置于彎絲電機的輸出端;所述彎絲盤固定設置在旋轉軸上;所述彎絲盤位于導絲輪下方;
電熱導絲從卷絲盤進入校直機構的入口端,經過校直機構的牽引和校直,輸入到導絲輪;所述導絲輪導入電熱導絲;所述導絲電機帶動第一螺桿旋轉,從而帶動往復板沿著導桿往復運動,使導絲輪在彎絲盤兩端往復移動;所述彎絲電機帶動旋轉軸動作,從而帶動彎絲盤旋轉;所述導絲機構動作,電熱導絲從一側移動到另一側時,彎絲盤旋轉一個工位,使得另一側凸塊頂觸電熱導絲,然后導絲機構再動作,使電熱導絲繞過凸塊折回,生成電熱導絲的彎曲弧度;所述電熱導絲加工裝置連續工作,生成連續S型電熱導絲。
[0008]進一步,步驟(2)中,所述二頭切削裝置,包括左機架和右機架,所述左機架和右機架通過水平設置的定位桿相連;所述左機架和右機架上均設置有一對等高設置的滾輪;所述滾輪軸向兩端轉動連接于滾輪座,所述左機架和右機架均與滾輪座滑動連接;所述滾輪座下方固定設置有與第二螺桿螺紋連接的傳動塊,所述第二螺桿一端設置有轉動手柄;一個滾輪連接有滾輪電機;所述左機架和右機架內側均設置有切削刀;所述切削刀位于一對滾輪的中部;所述切削刀通過皮帶與切削電機相連;
先根據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的直徑調節轉動手柄;第二螺桿旋轉,帶動傳動塊沿著第二螺桿軸向移動,調節相鄰滾輪的間距;然后開動滾輪電機,帶動一個滾輪旋轉,從而帶動架設于滾輪上的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旋轉;再開啟切削電機,通過皮帶帶動切削刀旋轉作切削動作。
[0009]進一步,步驟(3)中,所述蝸桿收縮裝置包括中空的圓柱形的支撐壁以及間隔設置在支撐壁內壁的一組支撐機構;所述支撐壁包括定壁和動壁;所述支撐機構包括蝸桿、內設蝸輪的傳動器和螺紋桿;所述蝸桿穿過傳動器并與相鄰蝸桿通過聯軸器連接;所述螺紋桿一端與傳動器連接,另一端固定連接有連接塊;所述動壁的一端與定壁轉動連接,另一端與連接塊轉動連接;所述傳動器固定連接有支桿;所述支桿固定連接定壁;所述支桿和螺紋桿同軸設置;所述定壁的開口處轉動連接有曲桿;所述曲桿與連接塊轉動連接;
轉動蝸桿,所述蝸桿帶動傳動器內蝸輪旋轉,從而帶動與蝸輪嚙合的螺紋桿動作;螺紋桿向內動作,動壁的活動端逐步與定壁分離,同時曲桿收縮定壁的活動端,支撐壁外徑減小,實現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的脫模;
進一步,步驟(4)中,所述定位夾具,包括擠壓板和調節機構;所述擠壓板呈圓環狀,且開設有缺口 ;所述調節機構包括旋轉手柄、左螺旋桿、左支撐座、右螺旋桿和右支撐座;所述左支撐座固定在擠壓板內壁且位于缺口一側;所述右支撐座固定在擠壓板內壁且位于缺口的另一側;所述左螺旋桿一端與旋轉手柄螺紋連接,另一端與左支撐座轉動連接;所述右螺旋桿一端與旋轉手柄螺紋連接,另一端與右支撐座轉動連接;所述旋轉手柄上設置有擰孔;所述旋轉手柄兩側的螺紋旋轉方向相反;
先將電熱導線整齊放置于承接口內壁,然后安裝定位夾具,將定位夾具的擠壓板對準電熱導線,然后轉動旋轉手柄;左支撐座和右支撐座相互分離,撐開缺口,使得擠壓板的直徑變大,從而擠壓電熱導線;然后電熱導線通電加溫,使電熱導線深深嵌入內壁。
[0010]與傳統的技術方案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通過電熱導絲加工裝置實現了電熱導絲的連續化彎曲加工,成本低,且自動化程度聞;
2.通過二頭切削裝置對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的承接口和插接口端進行切削加工,使其外表面光滑,滿足兩者密封的要求,且管材溫和而均勻的被冷卻,避免產生內應力;
3.通過蝸桿收縮裝置實現管材的順利脫模,不會造成管材的表面損傷或變形;
4.通過定位夾具,使承接口內壁光滑,尺寸精確,確保管道接合后連接強度高,實現零滲漏;
5.本發明采用承接式電熔連接式,管道兩端在生產時被加工成承接口和插接口,并在承接口端嵌入電熔絲,在管道連接時,只需要接入電源即可完成焊接,施工方便,使管道系統實現零滲漏;
6.電熱導絲呈連續S形周向均勻嵌設于承接口內壁,不易掉落的同時保證了插接口能迅速插入承接口并相互貼合,且S形的結構設計,在保證熱熔效果的前提下,節約了熱熔材料,增大了受熱面積,使承接口和插接口能均勻受熱而熔為一體,提升了兩者的連接強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發明電熱導絲加工裝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電熱導絲加工裝置右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電熱導絲加工裝置中彎絲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管道承接口電熱導絲安裝示意圖;
圖5是蝸桿收縮裝置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的A-A面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7是定位夾具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8是圖7中B-B面剖視圖;
圖9是二頭切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0是圖9的C-C面剖視圖;
圖11是圖9中D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中:1100-卷絲盤、1200-校直機構、1201-定位輪、1300-導絲機構、1301-導絲電機、1302-螺桿、1303-導桿、1304-往復板、1305-導絲輪、1306-定位環、1400-彎絲機構、1401-彎絲電機、1402-旋轉軸、1403-彎絲盤、1404-凸塊、1500-鏟絲體;1501_第一鏟塊、1502-第二鏟塊、1503-第三鏟塊、1600-機架; 2100-支撐壁、2110-定壁、2111-第一定壁、2112-第二定壁、2120-動壁、2121-限位塊、2200-支撐機構、2201-蝸桿、2202-傳動器、2203-螺紋桿、2204-連接塊、2205-支桿、2206-曲桿、2207-聯軸器、2208-扭轉塊、2300-吊桿、2301-吊鉤;
3010-擠壓板、3011-缺口、3012-絕緣層、3020-調節機構、3021-左支撐座、3022-左螺旋桿、3023-旋轉手柄、3024-擰孔、3025-右螺旋桿、3026-右支撐座、3030-把手;
4001-左機架、4002-轉動手柄、4003-側向風機、4004-定位桿、4005-切削刀、4006-切削電機、4007-右機架、4008-滾輪、4009-滾輪座、4010-端面風機、4011-滾輪電機、4012-螺桿、4013-傳動塊、4014-皮帶、4015-V 型塊、4016-V 型槽、4017-L 型塊、4018-L 型條、4019-圓柱、4020-圓環。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3]一種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I).用電熱導絲加工裝置制備呈連續S型電熱導絲。
[0014]所述電熱導絲加工裝置,包括卷絲盤1100、校直機構1200、導絲機構1300、彎絲機構1400、鏟絲體1500和機架1600。
[0015]未加工的電熱導絲纏繞于卷絲盤1100。所述卷絲盤1100與機架1600轉動連接。電熱導絲從卷絲盤1100進入校直機構1200的入口端。
[0016]電熱導絲經過校直機構1200的牽引和校直,輸入到導絲輪1305。所述校直機構1200固定在往復板1304上;所述校直機構1200包括一組交錯設置的定位輪1201。
[0017]所述導絲機構1300包括導絲電機1301、第一螺桿1302、導桿1303、往復板1304和導絲輪1305 ;所述第一螺桿1302配設于導絲電機1301的輸出端;所述往復板1304與第一螺桿1302螺紋連接;所述往復板1304穿設于導桿1303 ;所述導桿1303和第一螺桿1302平行設置。所述導桿1303兩端固定于機架1600,且導桿1303有兩根,位于往復板1304上下兩端,使往復板1304滑動更平穩。
[0018]所述彎絲機構1400包括彎絲電機1401、旋轉軸1402和彎絲盤1403 ;所述旋轉軸1402設置于彎絲電機1401的輸出端;所述彎絲盤1403固定設置在旋轉軸1402上;所述彎絲盤1403位于導絲輪1305下方;所述彎絲盤1403上固定有凸塊1404 ;所述凸塊1404環形陣列于彎絲盤1403側面兩端。
[0019]工作時,導絲輪1305導入電熱導絲。導絲電機1301帶動第一螺桿1302旋轉,從而帶動往復板1304沿著導桿1303往復運動,使導絲輪1305在彎絲盤1403兩端往復移動。彎絲電機1401帶動旋轉軸1402動作,從而帶動彎絲盤1403旋轉。導絲機構1300動作,電熱導絲從左側移動到右側時,彎絲盤1403旋轉一個工位,使得右側凸塊1404頂觸電熱導絲,導絲機構1300動作,使電熱導絲繞過凸塊1404從右側移動到左側,生成電熱導絲的右側彎曲弧度。電熱導絲的左側彎曲弧度的生成也是同理,不再贅述。
[0020]所述導絲輪1305下方設置有定位環1306 ;所述定位環1306固定在往復板1304上。所述定位環1306中空,用以穿過電熱導絲。定位環1306用以保證電熱導絲彎曲時電熱導絲700的出線方向不變。
[0021]所述機架1600上設置有鏟絲體1500 ;所述鏟絲體1500上設置有第一鏟塊1501、第二鏟塊1502和第三鏟塊1503 ;所述第二鏟塊1502位于兩環凸塊1404之間,并且第二鏟塊1502頂端到彎絲盤1403側面的距離小于凸塊1404高度;所述第一鏟塊1501和第三鏟塊1503分列于彎絲盤1403兩側。鏟絲體1500用以分離彎絲盤1403和加工好的電熱導絲。
[0022]電熱導絲加工裝置實現了電熱導絲的連續化彎曲加工,最終生成呈連續S形的電熱導絲,設備簡單,成本低,且自動化程度高。
[0023](2).用二頭切削裝置對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的承接口和插接口的外表面進行修整。
[0024]二頭切削裝置,包括左機架4001和右機架4007,所述左機架4001和右機架4007通過水平設置的定位桿4004相連。所述定位桿4004用以確定左機架4001和右機架4007之間的距離,并防止在加工的過程中左機架4001和右機架4007的相對移動。
[0025]所述左機架4001和右機架4007上均設置有一對等高設置的滾輪4008。所述滾輪4008用以架設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
[0026]所述滾輪4008軸向兩端轉動連接于滾輪座4009,所述左機架4001和右機架4007均與滾輪座4009滑動連接;所述滾輪座4009下方固定設置有與第二螺桿4012螺紋連接的傳動塊4013,所述第二螺桿4012 —端設置有轉動手柄4002 個滾輪4008連接有滾輪電機4011 ;所述左機架4001和右機架4007內側均設置有切削刀4005 ;所述切削刀4005位于一對滾輪4008的中部;所述切削刀4005通過皮帶4014與切削電機4006相連。
[0027]工作時,先根據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的直徑調節轉動手柄4002,第二螺桿4012旋轉,帶動傳動塊4013沿著第二螺桿4012軸向移動。因為相鄰的傳動塊4013上的螺紋反向設置,所以第二螺桿4012旋轉時,相鄰傳動塊4013接近或者遠離,從而調節相鄰滾輪4008的間距。然后開動滾輪電機4011,帶動一個滾輪4008旋轉,其余三個滾輪4008均是被動輪。再開啟切削電機4006,通過皮帶4014帶動切削刀4005旋轉作切削動作。
[0028]所述左機架4001和右機架4007的一側均設置有側向風機4003 ;所述側向風機4003的出風口對準切削刀4005。側向風機4003的作用在于,吹去已經切削掉的削片,并且起到冷卻切削部位的作用。
[0029]所述左機架4001和右機架4007的外側設置有端面風機4010 ;所述端面風機4010的出風口對準切削刀4005的中部。端面風機4010的作用在于,吹去已經切削掉的削片,并且起到冷卻壁管內壁的作用。
[0030]所述滾輪座4009下端兩側分別設置有V型塊4015和L型塊4017 ;所述左機架4001和右機架4007上設置有與V型塊4015相配合的V型槽4016以及和L型塊4017相配合的L型條4018。上述滑動機構的設置,使得滾輪座4009在左機架4001或右機架4007上滑動更加平穩。V型槽4016設置于內側,削片掉路在V型槽4016上,會滑落至V型槽4016的槽底,避免削片擋道。
[0031]所述滾輪4008包括同軸心設置的圓柱4019和圓環4020 ;所述圓環4020的直徑大于圓柱4019 ;所述圓環4020位于圓柱4019外側。所以圓環4020起到擋板的作用,防止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的軸向移動。
[0032]通過二頭切削裝置對高密度聚乙烯HDPE纏繞結構壁管的承接口和插接口端進行切削加工,使其表面光滑,滿足兩者密封的要求。使用時,可對滾輪間距進行調節,因而本裝置可適用于不同直徑的壁管的加工,適用性廣。
[0033](3).用蝸桿收縮裝置對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脫模。
[0034]蝸桿收縮裝置,包括中空的圓柱形的支撐壁2100以及間隔設置在支撐壁2100內壁的一組支撐機構2200 ;所述支撐壁2100包括定壁2110和動壁2120 ;所述支撐機構2200包括蝸桿2201、內設蝸輪的傳動器2202和螺紋桿2203 ;所述蝸桿2201穿過傳動器2202并與相鄰蝸桿2201通過聯軸器2207連接;所述螺紋桿2203 —端與傳動器2202連接,另一端固定連接有連接塊2204 ;所述動壁2120的一端與定壁2110轉動連接,另一端與連接塊2204轉動連接;所述傳動器2202固定連接有支桿2205 ;所述支桿2205固定連接定壁2110 ;所述支桿2205和螺紋桿2203同軸設置;所述定壁2110的開口處轉動連接有曲桿2206 ;所述曲桿2206與連接塊2204轉動連接。
[0035]所述支撐壁2100的內壁上固定有軸向設置的吊桿2300,所述吊桿2300的長度大于支撐壁2100的長度,所述吊桿2300兩端設置有吊鉤2301。吊桿2300的設置,方便起吊本裝置。
[0036]最外側的支撐機構2200的蝸桿2201上固定設置有扭轉塊2208 ;所述扭轉塊2208呈立方體設置。通過扳手轉動扭轉塊2208,從而轉動蝸桿2201。
[0037]所述定壁2110包括相互轉動連接的第一定壁2111和第二定壁2112 ;所述支桿2205固定設置在第二定壁2112 ;所述第二定壁2112與動壁2120轉動連接。第一定壁2111和第二定壁2112的設置,是為了更方便地調節支撐壁2100的直徑。如果定壁2110是一體的,則定壁2110開口處的收縮,難以調整定壁2110其他部位的曲率,因此將定壁2110設置為兩部分,更容易調整定壁2110的曲率。
[0038]所述動壁2120和定壁2110的面積之比為1:7。S卩,在支撐壁2100滿圓時,動壁2120所對應的弧心角為45°。經過理論推算和數次實驗驗證,才得出上述有關動壁2120最佳尺寸的設定。
[0039]所述動壁2120的活動端的內壁固定設置限位塊2121 ;所述限位塊2121高出于動壁2120的活動端。當支撐壁2100滿圓時,限位塊2121抵觸定壁2110的內壁,用以防止動壁2120過度漲開。
[0040]安裝時,將本裝置穿插進壁管。然后轉動蝸桿2201,蝸桿2201帶動傳動器2202內蝸輪旋轉,從而帶動與蝸輪嚙合的螺紋桿2203動作。傳動器2202將蝸桿2201的軸向動作轉化為與之垂直的螺紋桿2203的直線進給。螺紋桿2203向外運動,動壁2120的活動端逐步貼合定壁2110,同時曲桿2206撐開定壁2110的活動端,為動壁2120貼合定壁2110創造空間。脫模時,轉動蝸桿2201,使螺紋桿2203向內動作,動壁2120的活動端脫離定壁2110,且曲桿2206拉動收縮定壁2110,減小定壁2110的直徑,方便裝置與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內壁的分離。
[0041]因為動壁2120只占支撐壁2100的一小部分,所以,本蝸桿收縮裝置通過開合動壁2120,調節支撐壁2100的直徑,從而,不僅方便了裝卸本裝置,更使得本蝸桿收縮裝置能適應不同內徑的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內壁。
[0042](4).用定位夾具將電熱導絲固定于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承接口的內壁,然后對電熱導線通電升溫,使電熱導線呈連續S形周向均勻嵌入承接口內壁。
[0043]定位夾具,包括擠壓板3010和調節機構3020 ;所述擠壓板3010呈圓環狀,且開設有缺口 3011 ;所述調節機構3020包括旋轉手柄3023、左螺旋桿3022、左支撐座3021、右螺旋桿3025和右支撐座3026 ;所述左支撐座3021固定在擠壓板3010內壁且位于缺口 3011一側;所述右支撐座3026固定在擠壓板3010內壁且位于缺口 3011的另一側;所述左螺旋桿3022 —端與旋轉手柄3023螺紋連接,另一端與左支撐座3021轉動連接;所述右螺旋桿3025 —端與旋轉手柄3023螺紋連接,另一端與右支撐座3026轉動連接;所述旋轉手柄3023上設置有擰孔3024 ;所述旋轉手柄3023兩側的螺紋旋轉方向相反。
[0044]工作時,先將電熱導線整齊放置于承接口內壁,然后安裝定位夾具,將定位夾具的擠壓板3010對準電熱導線,然后轉動旋轉手柄3023。旋轉手柄3023兩側的螺紋旋轉方向相反,使得左螺旋桿3022和右螺旋桿3025均轉出旋轉手柄3023,左支撐座3021和右支撐座3026相互分離,撐開缺口 3011,使得擠壓板3010的直徑變大,從而擠壓電熱導線。電熱導線通電加溫,使電熱導線深深嵌入承接口內壁。定位完成之后,反方向擰動旋轉手柄3023,使得缺口 3011緊縮,定位夾具和電熱導線相互脫離。
[0045]使用本夾具之后,電熱導線40嵌入承接口 50內壁,承接口 50內壁光滑,尺寸精確,確保管道接合后連接強度高,實現零滲漏。
[0046]所述擠壓板3010內側徑向設置有一對把手3030。所述把手3030相對設置,分設于擠壓板3010內壁兩側,方便操作者取放本夾具。
[0047]所述擠壓板3010的寬度為8_12cm。所述擠壓板3010的寬度要與電熱導線的軸向寬度相適應,即擠壓板3010的寬度要大于電熱導線的軸向寬度,從而全面覆蓋電熱導線。
[0048]所述擠壓板3010外側設置有一層絕緣層3012 ;所述絕緣層3012的厚度為
2.5-3.5mm。所述絕緣層3012采用玻璃鋼,滿足強度和耐熱度的要求。
[0049]所述擰孔3024位于旋轉手柄3023中部且貫通旋轉手柄3023。擰孔3024的設置,是為了方便操作者轉動旋轉手柄3023。操作者在擰孔3024中插入支桿,利用杠桿原理,用較小的力就能轉動旋轉手柄3023,加大了定位支架的擠壓力,起到更好的定位效果。
[0050]電熱導絲呈S形周向均勻嵌設于承接口內壁,不易掉落的同時保證了插接口能迅速插入承接口并相互貼合,且S形的結構設計,在保證熱熔效果的前提下,節約了熱熔材料,增大了受熱面積,使承接口和插接口能均勻受熱而熔為一體,提升了兩者的連接強度。
[0051]所述電熱導絲的軸向間距為8_12cm,軸向間距為電熱導絲在壁管軸向的寬度,SP電熱導絲左右兩側的距離。軸向間距的設定,關乎電熔帶的寬度,過寬則浪費材料和能耗,過窄則連接強度不夠。所述電熱導絲的周向間距2-3cm,周向間距是壁管圓周方向幾乎平行的電熱導絲的間距。周向間距過密,則浪費材料和能耗,過寬則加熱溫度不夠。經過理論推算和數次實驗驗證,才得出上述有關電熱導絲尺寸的設定。
[0052](5).將一根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的插接口插入另一根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的承接口 ;通電后,電熱導絲發熱,插接口和承接口相互熔接密封。
[0053]發明按照實施例進行了說明,在不脫離本原理的前提下,本方法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應當指出,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等方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用電熱導絲加工裝置制備呈連續S型的電熱導絲: 所述電熱導絲加工裝置,包括導絲機構(1300)和彎絲機構(1400);所述導絲機構(1300)包括導桿(1303)和往復板(1304),所述導桿(1303)和往復板(1304)滑動連接;所述彎絲機構(1400)包括彎絲盤(1403);所述彎絲盤(1403)上固定有凸塊(1404);所述凸塊(1404)環形陣列于彎絲盤(1403)側面兩端; 所述往復板(1304)沿著導桿(1303)往復運動,使電熱導絲在彎絲盤(1403)兩端往復移動;電熱導絲經過凸塊(1404)的彎折生成呈S型的電熱導絲; (2)用二頭切削裝置對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的承接口和插接口的外表面進行修整: 所述二頭切削裝置包括左機架(4001)和右機架(4007);所述左機架(4001)和右機架(4007)上均設置有一對等高設置的滾輪(4008);所述左機架(4001)和右機架(4007)內側均設置有切削刀(4005); 所述滾輪(4008)旋轉,帶動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旋轉;同時,切削刀(4005)對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兩端進行切削加工; (3)用蝸桿收縮裝置對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脫模; 所述蝸桿收縮裝置包括中空的圓柱形的支撐壁(2100)以及間隔設置在支撐壁(2100)內壁的一組支撐機構(2200);所述支撐壁(2100)包括定壁(2110)和動壁(2120);所述支撐機構(2200)包括蝸桿(2201)、內設蝸輪的傳動器(2202)和螺紋桿(2203);所述蝸桿(2201)穿過傳動器(2202 )并與相鄰蝸桿(2201)通過聯軸器(2207 )連接;所述螺紋桿(2203 )與傳動器(2202)連接; 轉動蝸桿(2201),所述蝸桿(2201)帶動傳動器(2202)內蝸輪旋轉,從而帶動與蝸輪嚙合的螺紋桿(2203)動作;螺紋桿(2203)向內動作,動壁(2120)的活動端逐步與定壁(2110)分離,支撐壁(2100)外徑減小,實現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的脫模; (4)用定位夾具將電熱導絲固定于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承接口的內壁,然后對電熱導線通電升溫,使電熱導線呈連續S形周向均勻嵌設于承接口內壁; (5)將插接口與承接口插接;通電后,電熱導絲發熱,插接口和承接口相互熔接密封。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I)中,所述電熱導絲加工裝置,包括卷絲盤(1100)、校直機構(1200)、導絲機構(1300)、彎絲機構(1400)、鏟絲體(1500)和機架(1600);所述校直機構(1200)固定在往復板(1304)上;所述校直機構(1200)包括一組交錯設置的定位輪(1201);所述導絲機構(1300)包括導絲電機(1301)、第一螺桿(1302)、導桿(1303)、往復板(1304)和導絲輪(1305);所述第一螺桿(1302)配設于導絲電機(1301)的輸出端;所述往復板(1304)與第一螺桿(1302)螺紋連接;所述往復板(1304)穿設于導桿(1303);所述導桿(1303)和第一螺桿(1302)平行設置;所述導桿(1303)兩端固定于機架(1600),且導桿(1303)有兩根,位于往復板(1304)上下兩端;所述彎絲機構(1400)包括彎絲電機(1401)、旋轉軸(1402)和彎絲盤(1403);所述旋轉軸(1402)設置于彎絲電機(1401)的輸出端;所述彎絲盤(1403)固定設置在旋轉軸(1402)上;所述彎絲盤(1403)位于導絲輪(1305)下方; 電熱導絲從卷絲盤(1100)進入校直機構(1200)的入口端,經過校直機構(1200)的牽引和校直,輸入到導絲輪(1305);所述導絲輪(1305)導入電熱導絲;所述導絲電機(1301)帶動第一螺桿(1302)旋轉,從而帶動往復板(1304)沿著導桿(1303)往復運動,使導絲輪(1305)在彎絲盤(1403)兩端往復移動;所述彎絲電機(1401)帶動旋轉軸(1402)動作,從而帶動彎絲盤(1403)旋轉;所述導絲機構(1300)動作,電熱導絲從一側移動到另一側時,彎絲盤(1403)旋轉一個工位,使得另一側凸塊(1404)頂觸電熱導絲,然后導絲機構(1300)再動作,使電熱導絲繞過凸塊(1404)折回,生成電熱導絲的彎曲弧度;所述電熱導絲加工裝置連續工作,生成連續S型電熱導絲。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二頭切削裝置,包括左機架(4001)和右機架(4007),所述左機架(4001)和右機架(4007 )通過水平設置的定位桿(4004 )相連;所述左機架(4001)和右機架(4007 )上均設置有一對等高設置的滾輪(4008);所述滾輪(4008)軸向兩端轉動連接于滾輪座(4009),所述左機架(4001)和右機架(4007 )均與滾輪座(4009 )滑動連接;所述滾輪座(4009 )下方固定設置有與第二螺桿(4012)螺紋連接的傳動塊(4013),所述第二螺桿(4012) —端設置有轉動手柄(4002 ); —個滾輪(4008 )連接有滾輪電機(4011);所述左機架(4001)和右機架(4007)內側均設置有切削刀(4005);所述切削刀(4005)位于一對滾輪(4008)的中部;所述切削刀(4005)通過皮帶(4014)與切削電機(4006)相連; 先根據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的直徑調節轉動手柄(4002);第二螺桿(4012)旋轉,帶動傳動塊(4013)沿著第二螺桿(4012)軸向移動,調節相鄰滾輪(4008)的間距;然后開動滾輪電機(4011 ),帶動一個滾輪(4008)旋轉,從而帶動架設于滾輪(4008)上的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旋轉;再開啟切削電機(4006),通過皮帶(4014)帶動切削刀(4005)旋轉作切削動作。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蝸桿收縮裝置包括中空的圓柱形的支撐壁(2100)以及間隔設置在支撐壁(2100)內壁的一組支撐機構(2200);所述支撐壁(2100)包括定壁(2110)和動壁(2120);所述支撐機構(2200)包括蝸桿(2201)、內設蝸輪的傳動器(2202)和螺紋桿(2203);所述蝸桿(2201)穿過傳動器(2202)并與相鄰蝸桿(2201)通過聯軸器(2207)連接;所述螺紋桿(2203)—端與傳動器(2202)連接,另一端固定連接有連接塊(2204);所述動壁(2120)的一端與定壁(2110)轉動連接,另一端與連接塊(2204)轉動連接;所述傳動器(2202)固定連接有支桿(2205);所述支桿(2205)固定連接定壁(2110);所述支桿(2205)和螺紋桿(2203)同軸設置;所述定壁(2110)的開口處轉動連接有曲桿(2206);所述曲桿(2206)與連接塊(2204)轉動連接; 轉動蝸桿(2201),所述蝸桿(2201)帶動傳動器(2202)內蝸輪旋轉,從而帶動與蝸輪嚙合的螺紋桿(2203)動作;螺紋桿(2203)向內動作,動壁(2120)的活動端逐步與定壁(2110)分離,同時曲桿(2206)收縮定壁(2110)的活動端,支撐壁(2100)外徑減小,實現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的脫模。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定位夾具,包括擠壓板(3010)和調節機構(3020);所述擠壓板(3010)呈圓環狀,且開設有缺口( 3011);所述調節機構(3020)包括旋轉手柄(3023)、左螺旋桿(3022)、左支撐座(3021)、右螺旋桿(3025)和右支撐座(3026);所述左支撐座(3021)固定在擠壓板(3010)內壁且位于缺口( 3011) —側;所述右支撐座(3026)固定在擠壓板(3010)內壁且位于缺口( 3011)的另一側;所述左螺旋桿(3022 ) 一端與旋轉手柄(3023 )螺紋連接,另一端與左支撐座(3021)轉動連接;所述右螺旋桿(3025) —端與旋轉手柄(3023)螺紋連接,另一端與右支撐座(3026 )轉動連接;所述旋轉手柄(3023 )上設置有擰孔(3024);所述旋轉手柄(3023)兩側的螺紋旋轉方向相反; 先將電熱導線整齊放置于承接口內壁,然后安裝定位夾具,將定位夾具的擠壓板(3010)對準電熱導線,然后轉動旋轉手柄(3023);左支撐座(3021)和右支撐座(3026)相互分離,撐開缺口(3011),使得擠壓板(3010)的直徑變大,從而擠壓電熱導線;然后電熱導線通電加溫,使電熱導線深深嵌入內壁。
【文檔編號】B21F23/00GK104260384SQ201410343323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8日
【發明者】葛介昌 申請人:杭州介通電纜保護管有限公司